三月初三,究竟是什麼日子?

“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牽著我的思念和夢幻,走回到童年。”不知道還有誰記得這首歌曲,這童年的旋律和記憶,也似乎和這個日子的傳統文化習俗對當代人的影響一樣,漸漸淡漠而蹤跡難尋了。

但是,都不用翻古籍,只要用心想一想,三月三,我們的記憶裡就會跳出多少關於這個日子的傳說、故事和文化生活習俗。這個日子,以及因這個日子而形成的節日,實在是我們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元素,甚至說,這個日子創造了一定的文化高峰。

先說兩個文化標誌性的故事,因之而生髮的“修禊”、“詠歸”,也對後世影響深遠,已成為逸人雅士聚會的代名詞和文化現象。

其一,永和九年會稽山陰的蘭亭雅集,因之而成的王羲之“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是泱泱書法大觀裡難以企及的高峰。餘秋雨先生把書法、崑曲、普洱茶歸結為中華文化的《極端之美》,無論如何說,書法肯定是中華所獨有的美學符號和文化現象。而這個美的傳承始終繞不過這個日子。

其二,孔子師生幾人圍坐清談,問答的內容是人生的志趣和理想。曾皙的志趣是在暮春的這個日子,去參加這個節日的活動,邀約幾人在沂河浴水,在舞雩臺沐風,盡興之後,唱著歌回家去。好在孔子居然喟然而嘆,表明自己的志趣與之相投。從而透視出積極入世的士人君子精神內核,竟也是放逐身心於自然,在天地之間體味人生物性的平等與和諧。李敬澤先生把自己創作的一本隨筆集子定名《詠而歸》,其意可窺。

三月初三,究竟是什麼日子?

這個節日是什麼呢?

這便是“禊日”,本來是以春天第三月上旬的巳日為準,故又稱“春風上巳天”、“上巳節”。《後漢書·禮儀志上》記載:“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為大絜。”其主旨是人們集於戶外水邊,既徹底結束“貓冬”、真正開啟遊春的生活,又表達親近自然、消災祈福的願望,所以,“禊日”又稱春浴日。

秦漢以前,上巳節的習俗活動主要有三種:一是水邊祭祀,水中洗浴,祓除汙漬與穢氣,即“祓”或“禊”;二是招魂續魄,在野外或水邊招喚親人亡魂,也召喚自己的魂魄甦醒、迴歸;三是春嬉,適齡男女到野外踏青嬉戲,還可自由擇偶甚至交合,所以又稱女兒節,《詩經·鄭風·溱洧》所描述的便是這樣的情景。

大約魏晉之時,“禊日”逐漸被確定為三月初三。

關於三月初三的故事,說來可就話長了。

1、 黃帝的誕辰:古有說法 “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

2、 王母娘娘蟠桃盛會之日:清代文人楊靜亭《都門雜詠》有記“三月初三春正長,蟠桃宮裡看燒香。沿河一帶風微起,十丈紅塵匝地揚。”

3、 道教真武大帝壽誕:這一天,各地道教宮觀,如湖北武當山、江西龍虎山、安徽齊雲山、四川青城山,都要舉行盛大的法會,道教信徒們也會到宮觀廟宇中燒香祈福,或在家裡頌經祈禱。

4、 通天教主創立動物仙門:允許皮毛動物可以通過修煉來證得道行,積累功德,位列仙班。

5、 江淮、江南一帶,三月三稱為鬼節,習俗是家家戶戶要在自家每間房屋裡鳴放鞭炮驅鬼。

6、 臺灣、福建地區的“三月節”:據清乾隆《臺灣府志》記載,這一天要“採鼠麴(曲)草,合米粉為粿以祀其先”,並出外掃墓、踏青。

7、 畲族以三月三為穀米的生日,吃烏米飯。

8、 土家族以三月三為情人節,青年男女以對歌定情、互贈信物、幽會密林等方式,表達相愛之情。

9、 對於壯族而言,三月三更是不同尋常的節日,廣西政府已把三月三列為公眾假日,全自治區放假兩天,並多地舉辦大型“歌圩節”,參與者數百以致數千人,已成為廣西的一項文化旅遊品牌。

三月初三,究竟是什麼日子?

大麥地詠歸雅集第三回:“醉扶歸”—古風與鄉愁裡的春風上巳天,即希望以我們的微薄之力和小小行動,讓身邊的人記起這個日子,推進這個日子傳統文化記憶的復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