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入職三年,現在活越來越多,工資和公積金還不錯,應不應該果斷辭職?

榨汁小二郎


公務員就是圍城,要麼別進去,要麼別出來。正如題主所言,工資待遇不錯,但工作越來累,就想“果斷辭職”?你確定辭職之後,能找到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好工作?至少你還佔一頭(收入待遇不錯),兩頭不佔(活多錢少)的人多了去了。題主你多少有點身在福中不知福了。當然了,我們也不能站著說話不腰疼,你的具體問題,也要具體分析。

你的活越來越多,是什麼性質的?這是問題的關鍵。公務員的工作飽滿度,呈現兩極分化現象,有的公務員真的非常忙,有的公務員真的閒出草了。到底是忙好,還是閒好?首先看你的年齡和工作性質。舉一個例子吧:

我有個親戚是縣級公務員,寫大材料的,他就忙的廢寢忘食的,沒有辦法,大小材料都找他。他也是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優點是能吃苦。城裡的孩子,不會寫材料是一方面,關鍵是誰也不願意受這份苦。他的同學很多都考入行政後勤或者業務單位,普遍清閒。同學聚會都懶得叫他參加了,因為他天天寫材料,要麼不參加,要麼不喝酒,因為晚上還是趕材料。

五年過去了,這位寫材料的親戚,因為能寫,一直寫進了市裡重要部門,提副處了。據說,再過兩年可能回縣裡當縣長。那些清閒的同學們,還是各自清閒崗位上原地踏步呢。

你說忙好呢,還是清閒好呢?如果你是中老年人,可以選擇清閒崗位,你是剛入職的職場新人,一開始這麼清閒,不是什麼好事。

工資待遇不錯,但活越來越多,為此想辭去公務員。可以比較肯定地告訴你,在市場上,你很難找到活少錢多的工作。不要單純地羨慕互聯網企業的高工資,別忘了那些人都是996工作制,壓力山大,到35歲還要面臨被淘汰的風險。這山望著那山高的心態實在不可取。

辭去公務員去市場上闖蕩,不僅需要勇氣、決心和抗風險能力、承壓能力,更重要的是,你有沒有離開體制生存的能力,你有沒有靠自己吃飯、吃好飯的本事,這是第一位的。公務員體系裡,你沒有特別大的本事也能生存,但在民企私企,沒有掙錢的本事,生活狀態肯定不如公務員。千萬不要有公務員的暈輪效應,以為自己能管一攤子事,自己能管一個片區,就以為自己能闖一片天,別忘了你做公務員有平臺、政策、公權支撐,離開這些支撐,你的實際能力如何,自己好好掂量掂量。


職場火鍋


看到這個問題,我苦笑了一下。現在這些剛入職的年輕人,也真是傻得夠可以的。身為一個工作多年、年屆不惑的基層公務員,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1.對待工作的正確態度

目前的年輕公務員,坦率地說:優點明顯,缺點也明顯。我同事中這樣的人不少。從缺點上說,工作上挑三揀四,斤斤計較,怕苦怕累,任務一重,提意見,撂挑子。我想這大概是生活條件好、家裡的心肝寶貝、全家圍著轉導致的自然結果吧。有時叫人哭笑不得。

工作了,即使年輕,但首先要認識到:自己是一個工作人員,不再是家裡的孩子,工作永遠是第一位的。如果不會工作,效率不高,質量不高,在他人的眼中,你的份量就會不斷下降。如果幹脆指望不上,幹不好,不會幹,不願幹,那就只能應個名兒,隨他去了。時間長了,領導自然就徹底放棄了。這樣的人,進步、提撥之類的就根本不要想了。

而領導能靠得住的,很自然活會慢慢地增多,甚至越來越多。你可以指摘領導處事不公,但其他人幹不了,領導也別無選擇呀!平時還無所謂,一旦遇上緊急公事、重大事務,領導肯定第一個想到的是誰能幹成,能幹好,還效率高。這不就是自已價值的體現嗎,當然也就是壓擔子。這麼幹上幾年,工作熟了,業務能力提高了,慢慢地就成了業務骨幹,人也成熟了。一旦大家認可了,提撥使用應該是很自然的結果。身為一個年輕公務員,這難道不是可遇不可求的機遇嗎?難道不是一個年輕公務員應該主動追求的嗎?從這個角度看,領導給的任務多、任務重,應該是一種幸福和機遇!

我原來有個同事,從鄉鎮調來的,任務只有一個,寫材料。因為寫得好,越寫越多,白天寫,晚上加班寫,本人直叫累死了。過了幾年,提拔了去鄉鎮任職,很是失落。剛好省直部門公開招考,他參加考試,憑著幾年練就的文筆,一路過關斬將,被省級黨委一關鍵部門錄用。從此,仕途順風順水,現在已是副廳實職領導了。他曾經很感慨地說:基本功就是當初鍛煉出來的,那一段寫材料的經歷造就了他。

2.目前的崗位不錯

題主的單位福利待遇不錯呀,他還是滿意的。

3.應不應該果斷辭職呢?

鑑於以上理由,我只能說,這孩子太傻了。不但不應該辭職,還應該確確實實地安下心來,工作上更認真,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在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的基礎上,注重提高理論水平,提升個人修養,爭取儘快真正成熟起來,儘快被提撥起來,走向人生更大的舞臺。

在職場上,被人認可,被人重視,並委以重任的機會確實不多,轉瞬即逝啊!說不定領導一調整,新領導看不上你,再沒人重用你了。

這,就算我——一個老公務員——對年輕公務員的忠告吧!如果你認為我唱高調,你可以無視,可以反駁,算我沒說!


水波不興3291


我也想離職,但是錢就白花了。沒想到公務員能從天上掉下來。掉到了地上。眼看就和工人農民一樣了。沒外撈了先不說,馬上就要看來辦事的普通百姓和窮人的臉色了。這工作真沒法幹了。原來喝點茶葉水,看看手機電腦就一天。那些人來辦事,高興了給你辦了。不高興,看你不順眼,你就跑去吧。不信跑不斷你腿。就看你聰明不聰明瞭。現在不行了,不給快辦自已的鐵飯碗就沒了。而且活越來越多。這工作真沒法幹了。就怪自已沒有先見之明,沒遠見。這社會怎麼變成這樣了。變化太快了。要走吧!白花錢了。氣死我了。真走了吧,放眼全中國也找不到原來那些輕鬆賺錢的地方了,而且外撈還不少的那種。現在花多少錢也找不到了。沒有了。大家說一說我可怎麼混呀。


春曉guo


我覺得我可以回答你的問題,我在企業也呆過,後來考到機關,還算有點發言權。如果你就因為工作越來越多就有打算辭職的想法,那我建議你還是不要辭。

現在政府部門的確比以前更忙了,很多事情要抓落實,各種會議、檢查不斷,所以一些老同志都感覺不適應,但是你作為新同志心態應該要擺正,年輕幹部就是要多做事、多鍛鍊,不然哪來提拔的資本。況且你說到工資和公積金還可以,這多幹活也不虧啊。

再說企業,我是在企業工作後再考的公務員,企業裡的活一樣難幹,"你想掙老闆的錢,他就要吸你的血",當然這有點誇張,但是事實就是這個道理,而且在很多企業你正常的休息都得不到保障,白加黑,5+2是常態。

所以你如果是因為工作越來越多就想跳,我勸你打消這個想法,跳到企業事情不會更少。





菡菡看劇


跳槽辭職一直都是職場上的永恆話題,跳槽是有方法有技巧的,那今天我們就談談辭職跳槽的那些事兒。

一、如何判斷跳槽的時機-是否該跳槽了?

跳槽大家可能關心的是我如何去爭取更高的工資、更好的職位,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你要判斷最好的跳槽時機,這才是最核心的,如果沒有合適的時機就辭職就很難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那麼這可能是你職業生涯發展中的一個坑,

首先針對職場小鮮肉:工作一二年,跳槽的成本比較低,因為在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沒有明確的定位,工作一二年了,需要重新定位自己未業的職業走向。如果這時跳槽你再對自己沒有清晰的認識,不去認真去探索自己的個性、優勢、價值觀等,那麼你也過不了職場這個適應期。

其次:工作五年以上的職場資深人士:跳槽的成本比較高,但並不意味穩定,如果職業發展沒有上升通道;工作做起來不開心,那麼是不是應跳槽去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呢?

跳槽是職業發展的必經之路,除非你在國企、事業單位可以一直幹下去,跳槽是升職加薪的必經之路,也是一個捷徑,通過跳槽去其他公司薪酬可以增長30%,甚至50%,職位也可以升到更高,

如果你在一家公司只是一個總經理職位,沒有晉升空間,跳到另一家公司可能是總監。跳槽是不是好事情呢?

二、跳槽過程中存在哪些陷阱?

1、工作不順心,不開心。一般95後常犯這樣的錯誤,再不順心不開心,工作你也要堅持一段時間,就像你要練功,把基礎功底打好,每個工作都有黑暗的一段時間,這段時間你要把自己的基礎打好,每一份工作都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

2、崗位跟不上自己的發展空間的。這種情況是一種比較理性、比較成熟的跳槽方式,企業裡沒有職位上升通道。

3、有更好的機會、有更好的公司,被高薪挖走,獵頭公司頻頻聯繫你,這是最好的跳槽方式。一般情況85後這樣的機會較多。

4、一言不合就辭職的。有報告顯示大部分離職的原因工作得不開心,人際關係處理的不好,同事之間政治鬥爭,和老闆三觀不合等等。

三、跳槽的最佳時機是什麼時候呢?

1、處理好企業裡各種人際關係再跳槽。如果企業裡受到排擠、辦公室鬥爭、勾心鬥角、幫派之爭的,跳槽時要處理好這種關係的平衡,學會自己情緒管理,把同事的關係理順了,不要正面總突,想辦法平衡這種關係,如果你覺得公司氣氛還是不好就計劃著辭職吧。

2、跳槽工資漲幅不高,只是抬一抬,這種情況就不要跳槽。跳槽的這家公司工資漲不了多少,那麼就要在公司公司裡打造核心競爭力好了,三五年後再跳槽。那時薪酬可能翻了二三倍。

3、不要頻繁跳槽。對於職場新人來說,不管什麼原因二三年內都不要頻繁跳槽,對於五年以上的人員來說,要綜合權衡後再決定跳槽,經常跳槽的人,老闆或HR會認為很靠譜,空有才華也不能被人信任呀。

跳槽是有成本的,建議跳槽的人士要用3到6個月的時間準備跳槽。多去探索,多準備,準備求職談判的法碼。這樣薪水才能水漲船高,晉升之路一路通暢。


我是職業生涯規劃師陳秋豔,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關注分享。


陳秋豔生涯規劃師


現在的年輕人真是很衝動啊,動不動就果斷辭職,我就想問問你辭職以後準備幹嘛?

如果你已經找到了一份比公務員幹活少,工資公積金比公務員拿的多的,我覺得你果斷辭職一點問題都沒有,但根據你的問題描述來說,你是就覺得活多了,然後就有點不想幹了,想辭職我只能說too young,too simple,如果你下一份工作活也慢慢變多,你也就不幹了嗎?

你這一次辭掉公務員身份,想再進公務員的隊伍就已經很難了。公務員雖然說實際拿到手沒多少錢,但是非常穩定,公積金也很高,是一份不怕失業有保障的好工作。並且公務員中的活其實也就是那樣,沒有特別大的工作指標,工作壓力來壓著你,比一些私企上班要強的多。如果是在小城市,想找一個比公務員更好的工作是很難很難的。關鍵問題是即便你找到了這樣的工作,你覺得新工作的活要比公務員的活少嗎?

所以我建議你不要動不動就辭職,好好想想清楚,辭職以後能幹嘛?如果沒有想清楚那就好好待著,安心的上班,別抱怨這抱怨那,好好幹活才是正道。


老陳的閒聊


趕巧了,昨天局領導給我們新人培訓講話時講到,你們無疑是幸運的,進入了我們的隊伍,大富大貴不能保證,但一生的生計不用發愁,而且可以過得有尊嚴。但更多的跟你們一樣的年輕人卻居無定所,前途未卜。你們要珍惜當前的生活!


正義守護者2018


我覺得我應該比較好回答這個問題。我是金融業工作,借調在市政府,工資是原單位發放。身邊同事都是公務員,就工資水平而言,低於金融業平均水平,但總體高於當地平均水平。身邊也有很多公務員跳槽的。但觀察一下,基本副科以上公務員跳槽都是在當地國企任職二級子公司副總經理,正科任職二級子公司總經理以上。縣級幹部就不說了。如果你跳槽這些體制內的也還算不錯,如果辭職自己幹,只能說因人而異。但是總體來說,70%以上辭職的就整體收入水平而言不如不辭職。家庭條件優越,有門道的就當我啥也沒說。所以,如果不是有大理想大抱負的不太建議辭職!


A劉氏某某


職稱制度的存在,讓教師的地位一落千丈。職稱的存在把教師分為“三六九等”,職稱就這樣硬生生的把教書育人的教師當成了有不同等級的社會普通從業者。“按勞分配,多勞多得,同工同酬”等分配製度在職稱面前都成了一紙空文。

因此,由於職稱和工資掛鉤,很多教師常年得不到評高級職稱的名額,慢慢的就失去了耐心,對教育也就沒了積極性,職業倦怠很嚴重,最終讓他們感到評高級職稱無望後選擇了得過且過。評上高級職稱的教師也開始脫離教學一線,上課也不怎麼上心,如同高考生上大學後就鬆懈一樣,導致教育質量越來越差。


草原上的戈壁灘


不想幹活,就下崗,下崗工人的隊伍多一個也不算多。熱烈歡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