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教師職稱不能自然晉級?

聆聽雲起


這麼看:

一是教師職稱是專業技術職務,與其他事業單位的崗位設置是一致的,它是階梯式上升,帶有明顯的層級……新教師,初級教師,中級職稱,高級職稱,正高級職稱。稱號:特級教師,教學專家,教育家……醫生,設計師……基本也是這個路子走下來……

二是初級職稱是按照教齡自然晉升……中級以上職稱,需要競爭晉升……每一個級別又用不同的職責任務及相應的賦分標準。達到下一級年限,就可以晉升上一級職稱……目前,教師晉升職稱已經進入到了困難時期,主要是:1.名額有限。2.很多老師賦分都很高,競爭白熱化。3.個別人有造假現象,影響了公平競爭。4.個別領導與老師爭名額……

三是通過賦分標準,可以看出來,是一個老師成長成才的很好的辦法,只要名額足夠,公正公開,還是能調動老師們學習,工作積極性的……

四是如果失去了這個標準,就像有些老師提出的按照教齡來自然晉級……大家會失去競爭心態,都在等……已經聘上高級職稱的部分老師已經顯示出來了這種心態……所以,要是自然晉升的話,只能是低的職稱或者特殊群體,農村滿30年,自然晉升放副高。大部分教師還是必須要競爭的……

五是很多老師喊著按照教齡自然晉升,大家會積極努力……一旦自己按照這個路子走了,絕對不再是這個思想,而是互相攀比,不樂意上課……更別說成績了,人都是有惰性的……

六是面對目前教師職稱困境,應當積極完善改進晉升辦法。1.增加名額。2.增加教齡賦分佔比及教齡工資佔比。3.…傾聽一線教師意見,晉升辦法更接地氣……綜合改進……

總之,自然晉級有待商榷,改進完善教師職稱晉升辦法,才是上策。

追求有趣,趣答教育疑難困惑,隨時交流,祝你好運。


追求有趣


教師職稱為什麼不能自然晉級,這個問題近幾年成了一個熱門話題,雖然我也是一位中學教師,但是我還是說教師職稱無論如何也不可以自然晉級。如果一旦自然晉級這就無形中打破了教師的活力,那對教育是有百害而無一利。我為什麼這樣說呢?理由如下:


第一:表面的公平並不是真正的公平。教師職稱自然晉級,表面上來看教師不再無緣無故的發表論文,不在為了榮譽爭的你死我活,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教育的腐敗。但是殊不知這種表面上的公平無形中扼殺了年輕教師的信心與激情。現在年輕教師最低學歷基本都是本科,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他們都是懷揣夢想的。如果他們發現他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與自己無關,當他們發現這是一個論資排輩的行業時,他們或許會心灰意冷。現在無論是中學還是小學,起早貪黑奮鬥在第一線的基本都是青年教師,當他們的付出與回報相差很大的時候,他們或許會放棄奮鬥,或許人在教學崗位想著教學以外到花花世界。教育本就是一個收入微薄的行業,年輕教師正是購房結婚買車的集體,當他們發現這個行業連最基本的物質需求都滿足不了,誰還有信心為之奮鬥。


第二:自然晉升職稱會使教育喪失活力。多年前,中國一次次的申請加入WTO,一次次的失敗,那個時候非常的迷茫,還想不就一個國外組織嗎?廢那麼大周折幹什麼?直到今天,所有人都看明白了,因為它盤活了我國經濟,帶動了我國企業的發展。因此,只有競爭,才會有進步,如果職稱自然晉升,無形中就是打破了競爭。沒有了競爭,我們的老師就是等、靠、要。誰都會認為,總有一天會輪到我的。這樣我們教育的活力何在,教學質量何時才能提升?

總之,教師職稱還是要自己努力去爭取,有的時候總認為職稱評審太黑暗,但是,當我們靜下心來想的時候,我們是否為之爭取過。


教育情緣


教師職稱由低到高分為五級:三級教師、二級教師、一級教師、高級教師、正高級教師。

我認為教師職稱不能自然晉升原因有幾個:

首先是教師職稱的作用決定的。職稱的作用除了拉開教師收入的差距,還能對教師進行優良中差的評比分類,獎勵優秀教師,激勵後進教師。

其次是由教師職稱標準決定的。教師職稱標準有四個:1、思想品德標準。2、知識水平標準。3、專業能力標準。4、業績成果標準。標準就是教師努力的標杆。對老師提出統一的要求,就是規範教師的工作,更好的為教育服務。

再次是職稱的評定目的決定的。職稱就是為了打破大鍋飯。如果教了一定年限就自然晉級,對大部分老師來說是沒有工作驅動力的。幹多幹少一樣,幹好幹壞一樣,有的老師就會庸庸碌碌混日子了。這樣更打擊了眾多勤勤懇懇、德才兼備的老師工作積極性。

最後是職稱對職業成就感的肯定決定的。毫無疑問,正高級和高級的教師比例是少數,大面積普及對於優秀教師就沒有成就感了。教師職稱以榮譽激勵更多的一線教師終身從教。

一直以來,教師們對職稱問題一直褒貶不一。有人呼籲教師應該同工同酬,不應該分三六九等。

目前,國家已經陸續出臺了相應職稱改革的方案,相信職稱制度會更加的公平更加的完善。――歡迎關注“小李滔滔”頭條號。


小李滔滔


公務員為什麼可以自然晉級,老師為什麼不可以?公務員自然晉級成立,那麼老師自然晉級相對也應該成立。人為的設定職稱比例,請問有何科學依據?論文,課題,對教學有何幫助?老師主要任務是教書育人,不是搞理論研究。為了論文而論文,為了課題而課題,難道課題就代表你的教學能力?同樣的教齡,同樣的水平卻被指標限制無法同時晉級,按職稱漲工資,按職稱享受取暖費等福利待遇,退休依然按職稱享受退休金,這一切取決與職稱指標的限定,指標比例決定了教師教學能力?沒評上的教學水平就比評上的教學差?一些一線教師望職稱興嘆!

請問公務員自然晉級就科學,穩定公務員隊伍,老師為什麼不可以自然晉級,為什麼設置比例?有何科學依據呢?難道不應該鼓勵教師隊伍穩定?也應該鼓勵教師終身從教。教齡工資封頂10元錢,即使從教30年,也是區區10元錢!如果鼓勵教師終身從教,我覺得就應該增加教齡工資。

我國政府一貫尊師重教,在職稱問題上注意到了一線老師的呼聲,鼓勵教師終身從教,如果我們教師也像公務員一樣自然晉級,會使教師們一心一意教學,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師擔負教書育人的重擔……


nn往事如煙


一,地方財政原因。

很多地方政府為了減少開支,儘量減少評職稱數額。有些地方不但提供職稱極少甚至長期拖欠教師工資。究其原因不再乎地方缺錢或挪用公款。

二,教育機構問題。

很多地方教育機構超編,這些機構掌握權利優先給自己提供指標或達到評職稱時所需必要條件,使學校一線教師指標減少或壓縮教師評職稱空間。

三,學校問題。

學校指標有限,校長就掌握了教師評職稱的權利。很顯然腐敗很容易產生。和領導好或沾親帶故的評職稱優秀等就會優先考慮。導致有些老師評優秀年年有,而部分老師卻很難職稱進階。

四,教師自身原因。

教師長期處於教學一線。工作繁忙,很少有時間像教育機構其它人員準備評職稱所需條件如論文課題等。致使部分老師評職稱一拖再拖。而由於一線教師工作的繁忙,評過職稱的教師大都想法退居二線這對教育又是分不利。


明鏡映缺


為什麼教師職稱不能自然晉級?

打個比方吧,教師職稱相當於公務員的職務,都是稀缺資源,需要競爭才能贏得,不可能變成普惠性的,人人有份,那就失去了職稱、職務存在的意義了。

一般情況下,各地都會將高中初級職稱比例控制在1:3:6,正金字塔結構是穩定的,居於頂端的只能是少數。不管口頭上承不承認,人們心裡都會接受這種現實,社會上各行各業都是分層的。或許人只在呱呱墜地的那一瞬間才是平等的,一旦具備身份,就開始分層了。

分層其實並不可怕,只要向上晉升的通道沒有關閉,整個社會就會有序流動。有人勤勉,從下一層向上一層晉升,有人懶惰,從上一層向下一層跌落。但大的道理是這樣的,具體情況又有不同。上一層的永遠不希望自己和後代會下墜,所以總會想方設法去關閉通道,即便無法徹底關上,也要縮小通道口,給上升的人設置更多的障礙。

說來說去,都是在爭奪資源。職稱受詬病,原因主要有三點:第一,人員基數大,晉升名額少,許多人一輩子看不到希望;第二,職稱是單向的,能上不能下,一次成功終身受用;第三,職稱與收入強掛鉤,收入差距過大造成分配不公。

公務員實行了職務與職級並行後很好地解決了上述原本也存在的三個問題。其實說白了,人們在乎的不全是那個職務(職稱),而是相應的待遇,給到了與職務(職稱)差不離的待遇,還有誰會爭執不休呢?

呼籲儘快出臺職稱與職級並行的辦法,教齡與業績並重,考試與評審雙選,讓廣大專業技術人員安心工作,人盡其才。


劍客談教育


自然晉級,怎麼個自然法?是年限一到,自然升級的意思嗎?這樣肯定是不可取。

大家有這樣的期盼可能是看到公務員的職級並行了。新公務員規定職級並行,一定年限升級到一定級別,享受到一定待遇。這意在解決基層公務員晉級天花板,待遇提升受限制的問題。教師處境和其有相似之處。但是,二者的工作性質有很大差別。

通俗來說,公務員是管理崗位,管理崗位有領導職責,也有貫徹執行職責。如果具備了領導能力,可以選拔但管理崗位,如果沒有出色的領導能力,能有堅定政治信仰,保證領導各項工作落到實處,這也全是很好地完成了公務員的職責。所以,儘管實際上職級並行有一定的消極作用,但是並不動搖公務員管理的基礎。說白了,即使你拿著相應的工資,只要你堅決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執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沒啥事業上的上進心,只是完成工作,那麼你無形中也基本合格了。但是教師的性質則與之不同。

教師是技術崗,是靠技術吃飯的。技術是需要不斷革新的,需要終身學習,不斷磨練技能的。如果自然晉級了,靠著慣性操作,技能會不增反退的。想想,老師都在混級別,是不是覺得很可怕。至於管理職能,在學校並不是“主流”,也會有額外的補貼。所以,不單單是教師,對所有技術崗的考核,對技能的考核是王道,因此,去職稱是不可能的。

但是,教師職稱是要改革的,讓標準更合理,職位比更合適等等。這是另一個話題了。


小汀101


教師職稱不能自然晉級,我認為就像高中生不能自然升入大學一樣簡單。


選拔大學生,要經過嚴格的高考種種程序,教師職稱晉級,自然也要經過考核選拔。

我師範畢業一年時,定級為中學三級老師,五年後自然晉級為中學二級老師(說明低級別的老師職稱是自然晉級的),又過了五年,就不是所有人都能晉級中學一級教師,有了限制條件,首先是有了名額限制,比如10個人9個名額,或是再少些;其次是年度考核限制,必須有一個優或者兩個良,再次符合這兩個條件的人按照年度考核得分排名;第四還有評委投票;四個環節裡面任意一個出現問題,就不能晉級為高一級職稱教師,這些條件限制了大部分老師,也是有的老師工作40年到退休時還是二級老師的原因。


但是如果不選拔自然晉級,就會使老師產生怠惰心理,不思進取,反正無論怎麼樣都會晉級,這就會影響到優秀老師的工作積極性。

教師職稱不能自然晉級,促使老師們在工作上你爭我奪,爭先恐後,想方設法搞好自己的工作。我有一位老師,和主管校長是同學,不能晉級一級教師,就將校長從車上叫下來,怒問:“你不死我的職稱就上不了了嗎?”從側面反映職稱對教師的重要性。


小桔燈


教師職稱為什麼不能用時間界限?

教師職業是技術工作,也是思維丶道德理念工作,不能用年段評定。

國外資料說,如美國教師不評職稱,但是教師資格取得是學歷+教育學院研究生+全國統考獲得。工資是通過學歷+教齡評定。我國解放後才統一對各族人民進行普及教育,教師學歷五花八門,可以說與西方國家對教師准入資格沒有那樣嚴,用學歷+工齡方法評教師工資也是有問題的。

中國地域廣,東西南北,城鄉農村教師的工作量,工作強度也大不相同,地方經濟水平也不一樣,說白教師在不同地方工作,生活成本不同,工資收入也不同。

按不同地區按比例分配職稱,確定工資收入也是在過去經濟相對不發展時期平衡方法,隨著經濟發展,城鄉差別縮小,不但是教師工資,其他行業工資也會改變,職稱評定方法也會改變,如果出現一種現象,教師收入很高,高學歷全都湧到教育行列,都是高學歷,本就可以西方形式分配機制,但我國現實情況如此,有待提高方面很多。

如果教師都遵守職稱評審要求出做,是一個完美教師,也是教師標杆。


山泉水903


對於教師職稱的設立本來是獎勤罰懶,鼓勵教師積極上進努力工作。可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確出現了各種問題。

首先各種評審制度五花八門,領導機構根據自身利益制定評審方案,各種證書不花八門。很多教師自暴自棄。

有的評論者說的好,職稱應該是幹出來的不是評出來的,現在的狀況是職稱是評出來的。職稱為什麼要評呢?為什麼要有指標限制呢?難道就是沒了給一些人權利和互相爭鬥的機會嗎?

職稱就應該是幹出來的。只要德,能,技達到標準就應該被評定位相應的職稱級別,不受指標限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