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殘疾人就是現在脫貧了,沒有勞動能力,以後該怎麼辦呢?

請勿打擾146206282


重度殘疾人現在脫貧了,以後怎麼辦?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先簡單的瞭解一下貧困戶的基礎知識。

貧困戶的致貧原因有很多,根據不同的致貧原因對應相應的脫貧措施。脫貧措施大體有四個:產業扶持和勞動技能培訓解決一批,醫療教育保障一批,移民搬遷安置一批,社會兜底保障一批。通過這四個一批,基本就解決了貧困戶的脫貧問題。

做為重度殘疾人,就屬於社會兜底保障的範圍,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低保五保。對於重度殘疾人,他們已經永久地失去了勞動能力,不可能進行產業扶持和勞動培訓,除了通過社會兜底對他們的生活予以保障,別無他法。

對重度殘疾人進行社會兜底相信我們大部分都能夠理解和支持,最讓人憤慨的是那些懶漢。


基層微課堂


問題:重度殘疾人就是現在脫貧了,沒有勞動能力,以後該怎麼辦?

題主的描述不是特別的準確,我來發表一下我對脫貧政策的一些瞭解,對於題主來說,既然屬於重度殘疾人,也沒有勞動能力,那麼是否有其他家庭成員呢?這兩種情況是有很大區別的,下面我分開來講一下!



如果是家庭成員中有重度殘疾人且已經沒有勞動能力,那麼是否脫貧是衡量在一起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年人均純收入是否達到了脫貧標準,吃穿是否不愁,家庭成員是否全部繳納了農合療,住房是否安全,九年義務教育孩子是否有輟學的,如果上述幾個條件都達標了,就符合脫貧條件!脫貧後重度殘疾人除了繼續享受該有的政策如重度殘疾人生活補貼和護理補貼外,還是需要在家裡的照顧下生活。如果真的家裡生活再次陷入貧困,是允許返貧的。


如果重度殘疾人且無勞動能力,也沒有其他家人,那麼應該屬於五保戶或者農村低保戶了!這樣的農村五保貧困戶或者一類低保戶貧困戶,雖然也可以脫貧,但都是在國家政策兜底保障的前提下實現脫貧的,即使脫貧了,該享受的五保金和一類低保金還是會一直享受下去,不會存在脫貧後無法生活的情況,所以題主如果屬於第二種情況就沒有必要為以後的生活擔心了!

我是【洞察三農萬象】頭條號作者、扶貧達人團優秀成員,我將以專業的精神專注的態度與大家一起交流三農問題,歡迎大家的關注!


洞察三農萬象


題主的問題是:重度殘疾人就是現在脫貧了,沒有勞動能力,以後該怎麼辦呢?

題主的問題實際上是把低保政策和扶貧政策混淆在一起了,回答起來就比較吃力。因在民政部門工作,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1.低保政策與扶貧政策及其聯繫

低保政策要詳細說是非常複雜的。低保是最低生活保障的簡稱。它以戶為單位。是否符合低保標準,有兩個關鍵條件:1)家庭人均收入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例如:當地低保標準為4200元,如實際核查結果為3000元,就應補足1200元/人.年,即每月補助100元。如為“三無”人員,則全額補貼,4200÷12=350元/人.月。其作用是補足差額,使其全家保持最低生活水平,尤其要注意“最低”二字,即有吃有喝而已。2)家庭財產狀況。家庭財產可以說涉及到的東西非常多。但不同地區對是否納入低保的財產狀況的要求是不同的,有時差別還很大。一般情況下,關注的是家庭是否有家用轎車、商品房、經營企業(或店鋪)、高於本地標準的自建房屋或樓房、高檔家用電器等,另外還有領取固定或穩定工資、退休費、養老金的人員,如有其中一項,就不能納入低保。

關注點集中在收入上,是低保最本質的特徵。從趨勢上看,低保制度將長期存在,原因是有些特殊家庭永遠無法有正常收入,低保制度就是最後的一張防護網——兜底保障。

扶貧政策則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即吃飯、穿衣、上學、看病、住房來開展,範圍更寬,力度更大,優惠和扶持政策更多,目的是使貧困戶們儘快富起來。

扶貧政策則有階段性特點,在2020年全國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後,會逐漸退出,不再投入。因家庭自身原因確實無法脫貧的,就由低保政策最終兜底,政府養起來。

另外,低保制度與扶貧政策還有一個相互銜接的問題,很複雜,不詳細展開。

2.重度殘疾人與低保的關係以及要考慮的相關因素

低保制度關注點在收入,而重度殘疾人因自身原因無法或嚴重影響取得收入。因此,重度殘疾人天然地即是低保戶,又是貧困戶,但重度殘疾人家庭有些根本無法脫貧,尤其是當家庭主要勞動力為重度殘疾人或只有重度殘疾人本人一個人的家庭,任何措施都無濟於事。

那麼,那些人為重度殘疾人呢?一般為肢殘一級、智殘一、二級、精神殘疾一、二級、視力殘疾中的盲(有一級盲、二級盲)這四大類型。除此之外的都不是重度殘疾人。但是,政策是政策,執行是執行,有些地方擴大範圍,有些地方縮小範圍,說到底,都與錢多少有關,即:政府投入力度大,錢多,放大範圍,多發些;反之則小一些,少一些。

3.重度殘疾人家庭的未來之路該如何走?

正常來說,重度殘疾人為一個家庭中的一員,如為老人或孩子,主要勞動力負擔重;如為主要勞動力本人,家庭收入肯定低,生活艱難。如何保障呢?根本辦法還是低保,符合條件的也可以納入特困人員(即五保戶)供養。未來之路就一條:兜底保障。說白了,就是由政府通過發放低保金或特困人員供養,養起來而己。


水波不興3291


老病殘,應納入社會福利體系。要先讀懂什麼是貧困,什麼是社會福利。比如:老人(六十或六十五歲)應該以養老金支持,年三千也可五千也行。病(特指大病患者)應以大病保險或者直接免費醫療支持,此類人群只治病不可享受錢物扶助。殘疾人(特指重殘)應以專項支持,年救濟金五千也可一萬也行。此三類人員在享用全民大病免費醫療的同時,(因大病致貧佔表面基本貧困八成以上,應納入全民扶貧重點)不可在有其他待遇,比如,白送房子分驢牛拿扶貧資金(低保金)因為像現在這樣,多點受益,有過度扶助現象,引發社會不滿。注,殘疾人分輕重,今特指重殘,輕殘一般不會影響正常勞動,生活。所以輕殘可按其傷殘等級給予合理補助或者不補。(輕殘最多年補貼不可超過三千,但其它福利應同等對待)。上訴是社會福利體系,不應納入扶貧工程,是專項。扶貧:真正的貧困可不是這些人,無論農村,城市:因婚致貧居首,供大學生找工作次之(因大學畢業後沒關係背景需花大錢走後門)大學畢業生找工作問題應科學,合理解決。其它導致貧困的,車禍,失火等突發意外事件。這些是真正的貧困人群。如果徹底解決,應在民生福利上大做文章:比如,樓房以合理價分配剛需,免費醫療或大病免費,工作工資安全保障,如此,高價彩禮,大學生工作,農民工工資等問題自動消失。如果能把上訴所有問題解決,就會完美的把扶貧工程徹底解決了。最後:像現如今挑選式扶貧是不對的,雖然重視精準但不科學。單拿老人一項來說:如果以低保貧困戶來完成扶助,請問,何時是頭?就是,低保永遠有,房子永遠蓋,驢牛永遠分。因為老人一茬接一茬永不停息。最可氣的,最不合理的:同樣是七十老人,張三低保貧困戶,李四不是。


老夫有話說5


重度殘疾人在沒低保的情況下脫貧了、也會因病反貧、我處有部份下崗傷殘工人、就是因病反貧、評不了低保說愛人有工作、但傷病復發、一到大醫院就是幾萬、生活一下回到解放前。領導們應考慮給所有重度殘疾人都辦上低保證、讓黨的陽光,照亮一下這部份人、讓重度殘疾人看得起病。


用戶6007294495909


1、脫貧是以戶為單位脫貧,家庭達到脫貧條件就會脫貧。

2、重度殘疾人低保,是因為殘疾才享受,不是因為貧困而享受!

3、重度殘疾人低保是以人為單位,低保戶是以戶為單位。

2、重度殘疾人是有殘疾人低保的,脫貧和殘疾人低保無關!

所以說脫不脫貧不會影響重度殘疾人生活的,重度殘疾人也不會很大拖累家庭生活!


maojiwei


什麼扶貧,那有扶貧,是扶的富。我村百分之八十的有兩處房子。有車,有空調,只要送條煙兩瓶酒,給你扶貧了。而老弱病殘不能扶,村幹部說,你有l兒子不夠條件,是扶無兒無女的五保嗎?上面政策好,下面段搞,


天翼用戶7937312616742


國家應該把重殘補與低保分開,直接給補助,這樣他家庭的其他成員也敢幹點事業,本來低保給的幾百塊錢,想幹點小買賣,錢還沒掙到手,說你脫貧了,低保錢沒了。所以說重殘應直接接受補助,也算是對殘疾人的關心,對於因病因輕殘家庭收入低,國家把他們納入低保,給與低保金,有好的致富項目可給他們,增加他們收入,那些孤兒五保戶國家兜低


夢江山多嬌


本文作者主題描述的不清晰,重度一二級單身殘疾人與有家庭的重度殘疾人之間有天壤之別,有家庭的重度殘疾人可以負責任的說中國目前基本都可以脫了貧,因為他們的兒女都能掙錢加上國家給於這麼好的政策又有醫保報銷,而無人瞻養的單身一二級重度殘疾人就可憐嘍,無依無靠,孤苦伶仃,又失去掙錢能力,能生活下去唯一隻有靠國家了


意境深遠965


三級智力殘疾人不算重度殘疾人,可是這群失去心智們殘疾人,沒有任何經濟來源,得不到國家任何求助,不要說脫貧,能有口飯吃行,北京的殘疾人三級可以有底保,為什麼瀋陽的沒有,殘疾人還分三,六,九,等,民政部能不能統一政第,讓廣大的殘疾人得到國家強大的紅利,謝謝了我的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