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廣填四川的發起人到底是誰?

湖廣填四川的發起人到底是誰?

湖廣填四川的發起人到底是誰?

湖廣填四川的發起人到底是誰?

很多讀者可能都知道李冰治水。的確,這項工程能夠成功地控制內、外江水量,解決西澇東旱的弊病,把原來的災害地區變成"天府"糧倉。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不是李冰;而是被稱之為中國歷史之大事,四川之大事的另外一項政策的——湖廣填四川。而它的主人翁叫張德地。

明末清初,天府四川,浩劫空前,人口劇減。事因:張獻忠率部入川,又五年後,張獻忠再次入川,建立大西政權。是時,地主武裝、清軍、南明軍群起圍剿,張獻忠陣亡於西充。1647年至1650年,明軍內部爭戰;1650至1659,張獻忠餘部孫可望、劉文秀進入四川,在川北與清軍激戰。1660年至1664年,清軍鎮壓義軍,搜捕明軍殘餘。1673至1680年降將吳三桂叛軍入川,清軍平"三藩之亂"。至此,三十多年,義軍、明軍、清軍、地方民團之間的互相廝殺,戰爭不斷,殺得四川成都全城只剩下人丁7萬。一些州縣的存留戶口僅有原戶口的十之一二。四川全省僅剩人口60萬。

清朝康熙年間,經歷過兵荒馬亂,四川盆地終於平息下來,一批批新任地方官員也開始走馬上任了。在這些躊躇滿志的官員眼中,四川不知是怎樣的豐肥沃土。然而當他們騎馬、坐轎趕到新的官邸以後,才發現傳說中的天府之國竟然是這般的荒涼殘破、千瘡百孔。

康熙七年,四川巡撫張德地憂心忡忡地向康熙皇帝上了一道奏摺,表露出強烈的憂患意識。他說:"我被皇上榮幸地任命為四川的最高地方官員,來到這片飽受戰火摧殘的地方一展宏圖。但現在當我站在滿目瘡痍的昔日天府,增賦無策,稅款難徵,使我感到侷促不安、寢食俱廢。我等下官受皇上差遣,惟有精忠報國效忠朝廷。經過幾日思索,我覺得要重振四川天府之美名,惟有招徠移民開墾土地,重建家園,除此似無別的良方上策。"《明清史料·戶部題本》。張巡撫還在奏摺中提及了一些移民辦法。比如,可以命令與四川相鄰各省的地方官清查那些因戰爭而背井離鄉的四川原籍人口,加以登記註冊,然後由四川"差官接來安插"。或者直接由政府出臺一項移民政策,通過行政手段把人口密集省份的人民移來四川。這便是——"填四川"政策。

大批填川移民,從故鄉把新的物種、新的生產技術和生活習俗、方言、戲劇等帶到巴山蜀水。大家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開墾建設。經歷一代又一代艱苦卓絕的奮鬥,建設出了美麗富饒的"天府之國"。

知守齋工作室"史海揚波"系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