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光義為什麼要殺死自己的弟弟趙光美?

劉大勺子


在《宋史·杜太后傳》中記載:“太祖母昭憲杜太后……生邕王光濟、太祖、太宗、秦王廷美、夔王光贊、燕國陳國二長公主。”其中老大趙光濟和四子趙光贊早夭,唯有趙匡胤、趙光義和趙廷美長大成人。

由於趙廷美是最小的一個,不光得杜太后寵愛,還很得趙匡胤和趙光義的疼愛,可是,為何趙匡胤死後,趙光義卻逼死了趙廷美呢?

(趙廷美劇照)

一、幸福的前半生。

趙廷美原名趙匡美,由於大哥趙匡胤建立宋朝,做了開國皇帝,他為了避諱改名趙光美。結果趙匡胤死後,趙光義又做了皇帝,他又得避諱改名趙廷美。

不過,趙廷美由於是幼子,很得杜太后寵愛。他比趙匡胤小了整整20歲,趙匡胤打江山的時候,他還年少,因此一直在杜太后身邊,生活無憂。

趙匡胤建立大宋王朝後,13歲的趙廷美先被授予嘉州防禦使,經過一番磨鍊後,不斷得到提拔,到開寶六年,已經升任京兆尹、侍中、永興軍節度使等重職,可謂有大哥罩著的人生,金光閃閃。

公元976年10月19日夜,趙匡胤照例留二弟趙光義在宮裡喝酒。

說起來,趙光義可是開國功臣,當年著名的陳橋兵變就是在他一手策劃下成功的。

那些年,趙光義跟著趙匡胤出生入死,為大宋建立了不朽的功勳。因此趙匡胤對趙光義一直很滿意,很信任,很看重,就連封王都是先封他,然後才輪到自己的兒子們。

趙光義的兒子也被稱為皇兒,享受皇子待遇。這舉動還讓朝野議論紛紛,認為他是想把皇位傳給趙光義。

然而,這次喝酒第二天,身強體壯的趙匡胤卻突然暴病身亡了。趙光義繼承了帝位。

趙廷美不知道,他金光燦燦的人生,隨著趙匡胤的去世也就劃上了句號。

(趙匡胤劇照)

二、傳說中皇位繼承人。

按趙光義當皇帝六年後提出的說法,他是按照“金匱之盟”繼位的。而這個“金匱之盟”,是杜太后生前和趙匡胤立下的盟約。

據《宋史·杜太后傳》等文獻中記載,說杜太后病重時,與趙匡胤立下盟約,要趙匡胤死後將皇位傳給趙光義,趙光義去世後再傳給趙廷美。趙匡胤是個孝子,同意了杜太后的意見。於是杜太后將此約定立為遺囑,一份藏於金匱中,一份隨她放進棺材裡。

自從聽說了“金匱之盟”的傳說後,趙廷美深信不疑,為什麼這樣說呢?原因是趙光義做了皇帝后,立刻封他為齊王,不久又把他封為秦王;除了封王,還被授予開封府尹等職務,成為朝中權臣;另外趙廷美的兒子也被稱為“皇子”。

這套路就跟當初趙匡胤對趙光義是一模一樣,所以趙廷美雖然沒有見過“金匱之盟”的內容,但他憑著趙光義對他的態度,一直認為自己就是下一任皇位繼承人。

(趙光義劇照)

三、削爵奪官,被逼而死。

趙廷美不是個懂得收斂的人,雖然他並未能為建國立下功業,但他卻仗著皇位繼承人的身份在朝中非常高調,一些朝臣為了未來平安,也多依附於他,這樣一來,多疑的趙義光看著趙廷美,眼睛就辣得很痛了。

除此外,趙廷美的確有些軍政能力,作為接班人也比較合適,但趙廷美越是有才幹,趙光義就越是夜不能寐,因為趙光義是個傳統的男人,他好不容易坐上了皇帝之位,自然希望父死子繼,而不是兄終弟及。

但有趙廷美在,兒子能順利繼位嗎?

所以,趙光義先是把趙廷美外放西京,隨後就有人舉報趙廷美,說他陰謀造反。

舉報趙廷美的人正是宰相趙普,他稱同為宰相的陸多遜與趙廷美多有勾結,常將機密之事洩於趙廷美,並曾說過“希望宮車早日晏駕”等詛咒皇帝的話。

在群臣的建議下,趙光義剝奪了趙廷美的爵位和職務,將他流放房州。並派心腹對他嚴密監視。

趙廷美驚懼成疾,不久便吐血而亡。

(趙普劇照)

四、痛哭的趙光義。

趙廷美去世後。趙光義大哭不已,並說趙廷美自幼剛愎自用,長大後越發驕橫,本想讓他在房州反省幾天,再召他回來,沒想到他卻亡故了。

除此外,趙光義還對人說趙廷美曾詐稱有病,想在我去他府上探望時對我動手,因為有人告發,未能得逞。按說這是謀逆大罪,但趙光義是要臉面的人,所以沒有張揚此事。

不久,趙光義在和大臣回憶趙廷美舊事時,又提到,趙廷美的生母耿氏是自己的乳母,生下趙廷美后又改嫁給了另一趙姓人家,生下趙廷俊。趙光義看在趙廷美的份上,讓趙廷俊在宮中做了侍衛總管,但趙廷俊卻把宮內事務洩露給趙廷美。

說著說著,趙光義長嘆一聲:“我對廷美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參考史料:《宋史》)


張生全精彩歷史


宋朝杜太后(趙匡胤、趙光義、趙廷美的生母)臨終前招宰相趙普入宮記錄遺言,命太祖趙匡胤死後傳位給弟弟趙光義,趙光義再傳位給趙廷美,然後趙廷美再傳位給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這份遺書藏於金匱(同“櫃”)之中,因此也稱“金匱之盟”。

到了宋太祖開寶九年,38歲的趙光義有點急不可耐,其兄趙匡胤才50歲,身體結實硬朗,不知還要活多久,他擔心趙匡胤不守“金匱之盟”而將皇位傳給他的兒子趙德昭,經過蓄謀已久後,他進宮單獨與趙匡胤喝酒,就有了“燭影斧聲”,趙匡胤悄無聲息的死去,趙光義順理成章地即位。


為了掩飾其奪位的不正當,趙光義即位後等不到第二年就改了年號,甚至還把自己的名字改成怪怪的趙炅,失去了原來的排行意義,或許是趙光義不想世人把自己看成是趙匡胤的弟弟,而希望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君王,可惜後人還是稱其為趙光義,真是自欺欺人啊。
趙廷美原名趙匡美,因為要避趙匡胤的諱,就改名為趙光美,後來又要避趙光義的諱,再次改名為趙廷美,他因與南唐後主李煜私交甚好,而李煜降宋後思念故土,也有一定的影響力,對趙光義也有一定的威脅,因此趙光義決定要除掉他,在太平興國三年的七夕,趙光義命趙廷美代表他前去向李煜祝壽並送去一壺“牽機鳩”藥酒毒殺了李煜,趙廷美成了趙光義殺害李煜的幫兇。

趙光義奪位之後然後緩和矛盾、坐穩龍椅是他考慮的第一個問題,因此對趙匡胤的兒女和弟弟趙廷美特別優待,畢竟魏王趙廷美手握重權,就任命他為開封府尹兼中書令,而趙匡胤的皇后及趙德昭等人也有一大批自己的人馬,趙光義還罷免了一批元老宿將,或者將他們調出京師以外去做官,以防和趙德昭等人相勾結。


趙光義坐穩之後,如果按照“金匱之盟”的規定,他要把皇位傳給弟弟趙廷美,趙廷美再傳位給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這樣一來他自己的兒子就沒有機會繼承皇位了,這是趙光義最不心甘的,也是他絕對不願意的。因此安撫還是第一步,要從跟不上解決,就必須斬草除根,讓趙廷美、趙德昭等人從眼前徹底消失。

有一次,宋太宗趙光義御駕徵遼,在高粱河之戰中宋軍慘敗,趙光義隻身逃脫,不知蹤影,這時有人提議立趙德昭為帝,後來趙光義生還,此事便作罷,可趙光義並不會善罷甘休,趙德昭想來搶皇位,這深深的刺痛了趙光義那跟敏感的神經,是他該出手的時候了,在不久之後,趙德昭就莫名死亡了,兩年之後,趙德芳也神秘死亡,這都是趙光義下的黑手。


按照“金匱之盟”的約定,宋太祖趙光義應該將皇位傳給趙廷美,但趙光義登基後,故意隱匿“金匱之盟”的內容,想毀約,而魏王趙廷美一向專橫驕恣,曾多次遭到其兄趙光義的斥責,在得知有“金匱之盟”一事後,對趙光義甚為不滿,於是暗中謀劃,陰謀早日奪取皇位。

太平興國七年,魏王趙廷美謀劃奪取皇位的陰謀洩露,趙光義罷免了他的開封府尹,削去一切官職,僅保留魏王空名去西京留守,他到西京之後與宰相盧多遜頻繁勾結,遭到了趙普的彈劾,趙廷美被降魏王封爵為涪陵縣公,閒居在家。


雍熙元年,趙廷美舉家遷居房州,趙廷美雖有不滿,但自己圖大位有虧,只能忍氣吞聲,到底房州後,還要受當地官員的嚴密監控,不久後就憂憤成疾,吐血而終,年僅38歲。


遺產君


因為趙光義要獨攬皇權,他不想等自己百年之後,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弟弟趙光美。

要知道趙光義的皇位,就是從哥哥趙匡胤那裡繼承來的。

若是趙光義從哥哥趙匡胤那裡繼承來的皇位是合法的,那麼等趙光義百年之後,他的弟弟趙光美登基當皇帝也是合法的。

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因為他們的母親杜太后,杜太后死前,曾經把趙匡胤,趙光義等人給叫到病榻前,並且讓宰相趙普做了筆錄。

大致內容就是大宋的皇位,要兄弟相傳,而不是父子相傳。

這樣做的原因就是,父子相傳的話有弊端,因為老子死了,往往兒子還很年輕,所以,年輕的皇帝容易被人篡權。正如趙匡胤把人家後周的八歲小皇帝給趕出宮去,然後黃袍加身,宣佈自己當皇帝了。

為了防止以後再次發生這樣的事情,杜太后讓趙匡胤答應他,以後的皇位順序就是兄弟相傳,趙匡胤之後,就是趙光義,趙光義之後,就是趙光美,趙光美之後就是趙匡胤的大兒子趙德昭.......

但是,等到趙光義當了皇帝之後,他就不這樣想了。他想把自己的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所以,在這個時候處死弟弟趙光美就很有必要了。

趙光義的大兒子和趙光美兩人的關係很好,當他看到自己的父親坑害自己的叔叔的時候,一時接受不了。所以,精神崩潰瘋掉了。

趙光美被哥哥趙光義惦記上之後,就開始被羅列了很多的罪名,說他想謀反。但是,為了念及兄弟之情,趙光義大發慈悲,不想殺他,而是把他給貶出了都城開封。

到了地方的趙光美的生活,依舊是不如意,經常遭到來自趙光義的猜測。最後因憂悸成疾,吐血而終,年僅38歲。

趙光美死了,就沒有人給趙光義爭奪皇位了,這時候可以說,皇位他想傳給誰,就傳給誰了。

不是還有趙匡胤的兩個兒子趙德昭和趙德芳嗎?

沒有了,都被殺了,趙匡胤的大兒子趙德昭是被趙光義給逼死的。二兒子趙德芳是沒病沒癢,睡了一覺和他老爹一樣突然暴斃的。

他們兄弟二人的死,多多少少和趙光義有關,但是,沒有具體的證據,僅是猜測。畢竟趙光義當了皇帝,史料他想怎麼寫就怎麼寫。

因為最終的受益人是他,所以後人的猜測,殺死趙匡胤一家的最大嫌疑人就是趙光義。不過,這也不能全怪趙光義,畢竟生在皇家,本來就是你死我活的爭鬥呀,在這些政治家的眼裡,是沒有親情的。


史學達人


杜太后

北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宋太祖趙匡胤駕崩,按照杜太后早已約定好的“金匱之盟”,趙匡胤傳位弟弟趙光義,趙光義登基後,改名趙炅,史稱宋太宗。

宋太宗臨終前,在宰相寇準的建議下,立三子趙元侃為皇太子,更名趙恆,太宗死後,趙恆繼位,是為宋真宗。杜太后當年同兒子趙匡胤約定:“汝百歲後,當傳位光義,光義傳光美,光美傳德昭。”

說好的趙光義死後,應該傳位給弟弟趙光美,趙光義為何撕毀母后的“金匱之盟”呢?趙光美,本名趙匡美,後再改為趙廷美,趙匡胤和趙光義的四弟,生母耿氏。

趙匡胤

開寶九年(976年),宋太祖派曹彬、潘美等攻打南唐,遣魏王趙廷美出師勞軍。當年正月初二,趙廷美到了汴口,與南唐後主李煜相見。

兩人議詩論道,相談甚歡,因為這層關係,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宋太宗以欺騙手段,命趙廷美帶著牽機藥,毒殺了李煜。

太平興國年間,趙光美再度更名為趙廷美,初封魏王,後改封秦王,任開封府尹。趙光義即位後,公然撕毀“金匱之盟”,對弟弟趙廷美隱匿其中的內容。

趙光美

趙廷美向來專橫驕恣,多次遭到兄長宋太宗的訓斥,偶然得知“金匱之盟”詳情後極為不滿,於是暗中策劃,想武力奪取皇位。太平興國七年(982年),秦王趙廷美謀反之事洩露,被哥哥趙光義罷免了開封府尹,念及手足之情,加之他屢立戰功,宋太宗仍然讓弟弟趙廷美任職西京(今屬河南洛陽)留守。

此後,趙廷美舉家遷至西京,他不思悔改,頻繁與兵部尚書盧多遜暗中勾結,不久,密謀再度洩露,宋太宗大怒,將趙廷美免除一切職務,保留王爵,閒居西京,後廢黜王爵,改封涪陵縣公。

趙廷美

雍熙元年(984年),趙廷美一脈遷往房州,不久憂憤成疾,吐血而死,時年僅三十八歲。趙廷美就算是不謀反,以宋太宗的為人來看,也不會傳位給弟弟,趙廷美想拼一拼也可以理解,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漢周讀書


趙光美就是趙廷美,是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光義的弟弟。

在“斧聲燭影”的那一晚,宋太祖暴斃;按照嫡長子繼承製的傳統,皇位理所當然屬於宋太祖的兒子,然而,趙光義卻捷足先登。趙光義上臺的背後,迷霧重重,歷史真相雲遮霧罩,令人懷疑他乃是弒兄奪位。

問題是,既然趙光義開啟“兄位弟襲”的先例,那麼他是不是應該把弟弟趙光美立為繼承人呢?人都是自私的,誰不想把繼承權交給自己的兒子呢?可是宋太宗實有難言的苦衷。若他非要把皇位傳給兒子,那麼如何解釋他繼承哥哥的皇位,卻不向下傳給弟弟呢?

趙廷美起初也心安理得,自以為接班人非自己莫屬。可是當宋太祖的兩個兒子——趙德昭、趙德芳兄弟先後死於非命後,他開始變得不安了。作為開封尹,趙廷美有自己的一幫勢力,他與執掌中樞大權的宰相盧多遜來往甚密,勢力不可小覷。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宋太宗要拿他開刀了。

皇帝自然不必親自出馬,自有一班察言觀色的人揣測聖意,替皇上辦事,替自己升官發財。柴禹錫是宋太宗早年的幕僚,他揣準皇帝心思,便告發趙廷美“將有陰謀竊發”。這種告密,絕屬空穴來風,注意,他不是發現趙廷美的“陰謀”,而是說他“將有陰謀”——現在沒有,但未來有。

無憑無據,如何能扳倒開封尹趙廷美呢?

宋太宗想起一個人了,他就是大宋開國名臣趙普。

說起趙普,那是大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在“陳橋兵變”、“杯酒釋兵權”等事件中,都活躍著趙普的身影。宋太宗即位後,趙普當了太子太保,受到政敵盧多遜的處處掣肘,令他鬱郁不得志。

趙普與盧多遜是政敵,而盧多遜與趙廷美是盟友,那麼豈不是可以利用趙普這個老臣,來對付趙廷美、盧多遜麼?想到這裡,宋太宗趕緊召趙普前來,給他看了柴禹錫關於趙廷美“將有陰謀”的密奏,並詢問他的意見。

精明過人的趙普馬上意識到,自己重出江湖的機會來了。他馬上向皇帝提出:“只要我能進入中樞,就能察出他們的奸變陰謀。”這是向宋太宗討要權力。

宋太宗將趙普提拔為帝國宰相,趙普重掌大權,矛頭直指準皇儲趙廷美。據史書記載:“(趙)普復入相,廷美遂得罪。”有皇帝當他的後臺,趙廷美的命運已是可想而知。

次年(太平興國七年,公元982年)三月,趙普終於找到機會了。皇帝正打算泛舟前往新建成的金明池水心殿,這時就有人告密了,說趙廷美打算利用這個機會搞政變。真的有這麼回事嗎?這恐怕只是趙普瞎編的一個故事罷了。但是沒關係,宋太宗利用這個藉口,把趙廷美的開封尹一職給撤了,調任西京留守,這無疑就是宣佈取消他繼承人的身份。

緊接著,大規模的清算開始了。

左衛將軍陳從信、禁軍列校範廷召等人,被指控與趙廷美勾結並私下收受其賄賂。同時,趙普的政治死敵盧多遜被指控與趙廷美勾結圖謀不軌,被逮捕入獄。同時被逮捕的還有趙廷美府中的一幫官吏。

作為皇弟的趙廷美究竟是否有謀反的舉動呢?

官方正史一口咬定趙廷美有謀反事實,可是究竟他有什麼計劃,做過什麼,語焉不詳。朝廷給趙廷美及盧多遜扣的罪名是“顧望咒詛,大逆不道”,從這個罪名來看,也僅僅看得出趙廷美、盧多遜等人對宋太宗有所不滿,發發牢騷罷了。但是在趙普的慫恿下,朝廷七十四位重臣上書皇帝,要求判處趙廷美、盧多遜死刑,“以正刑章”。

這時宋太宗倒站出來充當好人,他格外開恩,赦免趙廷美與盧多遜的死罪。至於趙廷美、盧多遜的手下涉案官吏,運氣就沒那麼好了,一概處死。盧多遜被流放崖州,趙廷美則遣往西京。

西京就是洛陽,這也是一個大都市,趙廷美呆在洛陽,趙普仍然不放心。他再施詭計,指使人上書皇帝,稱趙廷美非但不悔過自新,還心有怨言,應該把他遷徒到更偏遠的地方。宋太宗把親弟弟再貶為涪陵縣公,安置在房州(湖北房縣)。雖然宋太宗並沒有殺死弟弟,但趙廷美的政治生命已經結束。兩年後,鬱郁成疾的趙廷美死於房州,可以說,他是被哥哥趙光義逼死的。


君山話史


趙光義有沒有弒兄殺弟,這在史學界一直是有爭議的,所以目前還不能肯定的說趙光義殺死趙廷美,但趙廷美之死確實跟趙光義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我曾在之前的有關趙光義繼位是否是篡位的問答中,發表了一些自己的觀點,按照我的分析,我覺得趙光義是合法繼位,而“金匱之盟”也確實存在,只不過趙光義繼位後,不想按照盟約傳位給弟弟趙廷美,而是想直接傳位給自己的兒子,所以出於私心他採取了很多有意無意的做法,或直接或間接的逼死了趙德昭,趙廷美(至於原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從我的主頁中找到這個問題看一看,這裡便不做過多敘述了)。

趙光義當年被趙匡胤封為晉王,開封府尹,同平章事(宰相),而趙匡胤的兒子們都還沒被封王,在五代十國到宋初那段特殊時期,這幾乎就是承認了趙光義儲君的地位,所以趙光義得位是合法的,那麼按照金匱之盟的約定,趙光義繼位後,趙廷美便應該是順理成章的成為儲君,事實上,趙光義也擺出一副要傳位給趙廷美的架勢,先是加封趙廷美為中書令,開封府尹,齊王,後來晉封秦王,這又是集封王,宰相銜,京兆尹於一體的標準的儲君模式,在外人看來,這就像當年趙匡胤對待趙光義一樣,如果不出意外,趙廷美將是下一個大宋皇帝。

可惜意外就是發生了,史書的記載是,趙廷美一向專橫跋扈,經常受到趙光義的斥責,後來趙廷美無意得知“金匱之盟”的內容,他便暗中謀劃篡位,但被趙光義獲知,遂罷免了他的開封府尹一職,貶為西京留守,後來趙廷美依舊與朝中大臣盧多遜暗中往來,意圖不軌,事情敗露後,趙光義削去趙廷美一切官職,爵位降為涪陵縣公,並將其遷往房州,最後趙廷美在房州憂憤成疾,最後吐血而終。

從趙廷美死亡前後的記載來看,有一個人不得不提,那就是盧多遜,盧多遜是和趙普齊名的北宋宰相,然而與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不同的是,盧多遜曉通經史子集,聰明強記,文辭敏捷,他和趙普雖然同朝為官,卻互為一生的政敵,在趙匡胤統治後期,盧多遜受到重用,而趙普卻逐漸失寵,最後在盧多遜的彈劾下,趙普被罷相,調出京師任地方節度使。但是趙光義繼位後,不僅重新啟用趙普,還以盧多遜與秦王勾結謀反一事,將盧多遜流放崖州,終生不得歸。

按照記載,趙光義繼位後,知道金匱之盟內容的只剩下趙普和趙光義了,但是後來趙廷美也知道了這件事,所以他才會謀劃篡位,那麼又是誰告訴了趙廷美呢?在這裡我們結合趙普與盧多遜的權力鬥爭便可以大膽推測一下整件事的來龍去脈,從盧多遜打敗趙普開始,趙普便徹底倒向了趙光義,因為二人都是金匱之盟的見證者,所以二人有更多的利益可以聯繫在一起, 趙普知道趙光義不想傳位給趙廷美,而趙光義也知道趙普希望能徹底打敗盧多遜,重新拜相,於是君臣二人開始策劃如何除掉盧多遜和趙廷美,一場陰謀就此拉開,首先趙普裝作無意間向趙廷美透露了金匱之盟的事情,也許趙廷美得知後只是抱怨了幾句,也或許他氣憤之餘真的準備篡位,但不管如何趙廷美的一切舉動都在趙光義的掌握之中,終於趙光義等來了一個機會,削了趙廷美的官,降了他的爵位,讓他永遠的與皇位無緣,而作為對趙普忠心的回報,趙光義也以盧多遜勾結趙廷美為由,罷了盧多遜的官,流放崖州,到死都沒回來。

當然了以上都是我個人的猜測,並無真憑實據,但是歷史確實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信則有,不信則無,況且正史對那段歷史的記載又是少之又少,這更給了後人們無限遐想的可能。

我是鹹魚,歡迎大家持續關注。


鹹魚閒聊


這就牽涉到歷史上的“趙廷美、盧多遜謀篡案”之謎。這件疑案是宋初金匱之盟、斧聲燭影兩大疑案的延續,到底是趙廷美與盧多遜陰謀篡位,還是宋太宗、趙普刻意謀害,以完成太宗皇位的一脈單傳,我們可以通過歷史碎片進行理性的判斷。這些疑案折射出一個令人深感震撼的共同結論:在皇位權力前面,即使是父子兄弟,人性也已完全泯滅。

據《續資治通鑑長編》和《宋史》有關傳記等史書記載,太平興國七年(982年)三月的一天,風和日麗,宮中金明池、水心殿落成,宋太宗正準備召宗室成員泛舟遊覽。突然,有官員密告:秦王趙廷美欲於此時行刺皇上;若不得手,再詐稱病於府第,候太宗車駕臨省,再作亂以篡位。太宗聽罷大怒道:“朕尚強壯,秦王何性急乃爾!”冷靜一想,又不忍暴露其事,以敗壞皇家宗室的名聲。在沒有徹查真相的情況下,遂下詔罷去廷美的開封府尹官職,出為西京(今洛陽)留守。為掩人耳目,還假惺惺踢給御弟裘衣、犀帶、銀錢、絹彩諸物,派樞密使曹彬代皇上給廷美餞行。同時,褒獎兩位同告秦王陰謀的官員——京使柴禹錫升樞密副使,翰林副使楊守一升為樞密都承旨。也貶降了一批與廷美來往密切的同黨官員。

此事一發,宰相趙普連夜上密疏,揭發宰相盧多遜與秦王暗中交往的一二三四。盧多遜是趙普的政敵死對頭,但卻是趙光義幾十年的心腹死黨。太宗看罷奏章,不問青紅皂白立即下詔將盧多遜及有關屬官、秦王府小吏等等統統逮捕入獄,命翰林學士承旨李昉等官員組成特別法庭,嚴加審理。案犯很快招供伏罪(供認不諱),盧多遜也“承認”與秦王趙廷美諸多苟且違法忤逆之事。法官們一一結案具狀奏上。太宗再召文武大臣集議朝堂三次,太子太師大傅等74位官員聯名奏議,強烈要求對此大逆不道之案嚴懲不貸,宜行誅滅之刑以正朝章。最後,朝廷定案判決:削奪盧多遜官爵,並同其家屬流放崖州(今海南島)。有關屬官、秦王府小吏17人全部斬首于都門之外,籍沒家產。趙廷美則被勅令歸私第,他的兒女不再稱皇子皇女(這是關鍵)。朝中凡與廷美、多遜有點關係的皇親國戚、各級官員,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刑罰和貶黜,一說牽扯了240多人。

其後,趙普又唆使知開封府李符上奏,稱廷美雖已謫居西京,但仍不思悔過,怨恨不已,應徙流遠郡,以防他變。太宗見疏,遂降詔貶廷美為涪陵縣公,房州安置(湖北房縣)。雍熙元年(984年),趙廷美到達房州,太宗派出親信為房州地方官以日夜監視,廷美被軟禁而無行動自由,憂憤成疾吐血而死,時年38歲。不久,太宗最寵幸的兒子延禧也暴卒(報應)。次年,盧多遜也病卒於海南島,終年52歲。

可以說,宋太宗親自導演了這樁裁贓陷害親弟弟的冤獄的可能性非常大。《宋史-趙廷美傳》將這一冤獄的主要責任歸咎於趙普,實際上趙普不過是幫兇而已,他乘機除掉了死敵盧多遜,終於出了一口積壓胸中十幾年的惡氣。然而,趙廷美是這一獄案的關鍵,廷美不死,按“金匱之盟”之規,太宗就難以傳位給自己的嫡系子孫,元兇應是宋太宗。在謀害趙廷美與盧多遜一案上,宋太宗與趙普是狼狽為奸各取所需。


書中有毒


說來說去,還是皇權這麼點的事。

我們都知道,宋太祖趙匡胤的死撲朔迷離,到現在也無法確定他的死是否與趙光義有關,燭影斧聲,千古疑案,還有一個疑案,“金匱之盟”。

權力之爭,必有後續。後續就是趙廷美。

要知道,趙廷美 是有資格繼位皇帝的。按照“金匱之盟”,兄死弟即,至於邏輯上的說法,就是避免直系子孫年幼造成的政局動盪,外人入侵。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趙光義用“金匱之盟”的說法確保了他皇位的合法性,那趙廷美就是下一任的繼承者了。

趙光義顯然不願意看到這個局面。就找理由把趙廷美弄得身敗名裂。

趙光義的兒子趙元佐深知其叔父就是被他父親害的,在得知趙廷美死訊後,急火攻心,礦機發作,精神失常。

趙光義另一個兒子趙元僖的死也是耐人尋味,記載他突然生病。很難判斷是否與權力有關。

被害死的還有趙匡胤之子趙德昭,太宗北伐失敗時,有一段時間不知去向,有人想擁立趙德昭。

趙匡胤兒子去世,弟弟去世,那皇位只能輪到太宗一脈了。


泊圖泊途


事實上,宋太宗趙光義不但逼死了自己的弟弟,還曾經向大臣們公佈了一個秘密——他弟弟不是他媽生的——

廷美母陳國夫人耿氏,朕乳母也,後出嫁趙氏……廷美不悔過,益怨望,出不遜語,始命遷房陵以全宥之……朕於廷美蓋無負矣。

在得知趙廷美死訊之後,趙光義“嗚咽流涕”,痛心不已的同時,他回顧了趙廷美短暫的一生。趙光義表示,儘管趙廷美之死是咎由自取,但朕還是覺得這個弟弟太可憐了,於是將他追封為涪王。沒過多久,趙光義就對宰相說了上面那句話,意思是趙廷美根本就不是我的親弟弟,廷美他媽其實是我的奶媽!

哎呦喂,你這個人做的優點過分了啊!本來人家就已經懷疑你弒兄篡位了,後來太祖僅剩的兩個兒子又英年早逝——太祖長子趙德昭被逼自殺,次子趙德芳“不得其死”,隨後弟弟又在被貶之後抑鬱身亡,自己的親生兒子因此而發瘋。他們可是你最親的骨肉啊!除了想坐穩皇位,還有什麼能解釋這一系列的命案!

不過,按說趙光義已經是皇帝了,皇位自然可以傳給他的兒子,弟弟趙廷美對他有什麼威脅呢?這就要說到“金匱之盟”了。之前文章中,國史君(國史通論)曾經詳述過“二傳說”和“三傳說”,“二傳說”的意思就是按照杜太后與太祖趙匡胤的約定,太祖駕崩後將皇位傳給弟弟趙光義,就沒下文了。“三傳說”就是大哥傳給二哥,二哥傳給三弟趙廷美,然後再回到太祖長子趙德昭。在之前的分析中,我們認為,“金匱之盟”是確實存在的,但是趙光義登基之後將它篡改了,也就是從三傳改成了二傳。

這樣的話,趙廷美自然就沒有繼位的權利了,但是趙光義心虛啊,萬一趙廷美或者趙普把這個“謠言”傳出去怎麼辦?所以,趙廷美是不能有活路的!


國史通論


宋太祖趙匡胤死後,其弟趙光義自稱按照杜太后(趙匡胤、趙光義、趙光美的生母)臨終時的 “金匱之約”(內容為:大哥趙匡胤死後,皇位傳位於趙光義;趙光義死後,皇位傳於趙光美。),應由他來登基。然而宋太宗趙光義登基後,為何不按“金匱之約”的約定,不僅不將其弟趙光美立為儲君,反而逼死了他餒?



原因一:趙光義動了私心,欲讓自己的兒子登基當皇帝。即使趙光義當上皇帝后,通過宰相趙普所拋出的“金匱之約”是真實的,趙光義也不願意在其死後,將皇位按照約定傳給其弟趙光美。由於當上皇帝后,便可手握最高權力、坐擁海量財富、懷抱三千佳麗……。所以趙光義登基後,不想看到自己的皇位,自己的兒子卻無法繼承。——此時的趙光美,在趙光義眼中便愈發成為“眼中釘、肉中刺”了。

原因二:趙光義覺得其弟趙光美鋒芒畢露,有功高震主之勢。因為趙匡胤、趙光義、趙光美三兄弟都是成長於戰爭年代,他們哥仨曾經出生入死地共赴沙場,所以趙光美也是有軍事才能的。本來按照約定,趙光美在其哥趙光義死後,也是要當皇帝的,那麼趙光美懂軍事是好事。可趙光義當上皇帝后,不願意讓趙光美當下一任皇帝,所以趙光美能力越是強,趙光義越是坐立不安。由於趙光美相對鋒芒畢露的才能,讓宋太宗趙光義不敢相信自己的兒子,能順利當下一任皇帝。——此時功高震主的趙光美,已經讓宋太宗趙光義起了殺心了。

原因三:趙光義不能容忍其弟趙光美篡位謀反。趙光美深知其哥趙光義的為人,並且明白“無情最是帝王家”的道理。趙光義是不可能按照“金匱之約”的約定,讓趙光美當下一任皇帝的。於是趙光美便一次次地密謀造反,欲篡奪其哥趙光義的皇位。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每次趙光美的謀反,都被宋太宗趙光義掐滅。縱然宋太宗趙光義念及手足之情,但也絕容忍不了其弟趙光美一次次地謀反。——此時趙光美與宋太宗趙光義的關係,已經發展到了“有你沒我,有我沒你”的地步。
由此可見,宋太宗趙光義之所以逼死其弟趙光美,是因為他們哥倆誰都沒抵住“皇位”的誘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