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的軍力怎麼樣?特別是導彈方面?

李辰山


怎麼說呢,很多人都覺得巴西這個國家坐擁廣闊的國土、豐富的資源,又基本上沒有太大的戰爭壓力,應該是一個具備得天獨厚地緣條件的國家,目前來說這個國家的國際關係也不錯,與東西方主要大國都沒有太大的齟齬,可以順暢的引進各種工業技術。然而,具備這麼多先天優勢的巴西,似乎並沒有成長為人們想象中的“世界大國”,而巴西的軍事水準也和其基本國情一樣,個別方面突出,全面基礎薄弱。

巴西的軍事工業

談起巴西的軍工亦或者工業水準,我們想到最多的就是“巴航工業”這顆世界支線客機的明星企業,巴航工業除了幾乎佔據世界民航支線客機市場的半壁江山以外,還涉足攻擊機、運輸機等軍機市場。

巴西在軍用運輸機市場的扛鼎之作就是上圖中的KC-390運輸機,這是一款新型戰術運輸機,在同級別運輸機具備結構強度高、可靠性好,並且全壽命週期運營維護費用最低的特點。KC-390在作為運輸機使用時,在搭載26噸載荷的情況下,最大飛行速度可達870公里/小時,具備在未經硬化的簡易野外跑道起降。同時,該機的多功能性能突出,可以用於裝備人員運輸、空中加油、搜索救援和消防滅火等。KC-390運輸機的飛行性能和操控性能都比較出色,機艙內的油箱設置為可拆裝模式,在安裝加油裝置後,既能以低空低速狀態為直升機加油,也可在高空高速狀態下為戰鬥機加油,該機的現代化綜合航電和電傳飛控均為巴航工業自主研製。

巴航工業的軍用飛機不僅獲得拉美多國的青睞,也被東南亞、南亞和東歐國家關注,而其民航客機不僅出口廣大的發展中國家,就連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也都有大量引進,反觀日本的支線客機研製之路磕磕絆絆,高下立判。

上圖是巴西研製ERJ-145飛機,1995年8月首飛,1996年12月取得美國適航證,1996年12月19日就開始向美國大陸航空公司交付。2004年,印度撥款180億盧比重啟“國產預警機”項目,決定印記巴西的ERJ-145客機平臺,利用印度DRDO自研的機載預警平臺,研製新型預警機EMB-145I,能被眼高於頂的印度選中,也充分說明了ERJ-145性能的優越。總而言之,巴西在航空工業領域還是具備比較深厚實力的,這一點從支線客機市場一哥的地位就能看的出來(當然技術能力與波音、空客不能比,也不是一個細分市場的)。

總體來說,巴西的軍工水平肯定是比不上美中俄英法德等等第一梯隊的國家,但是第二梯隊中應該是數一數二的,個別領域是遠超印度的,比如說EMB-314超級巨嘴鳥攻擊機,和其前型一共裝備了20多國空軍。地面裝備如“Cascavel-90mm輪式突擊炮、Urutu裝甲輸送車”也都是裝備20多國的搶手貨。

可能很少人知道,巴西還是一個有能力研製主戰坦克的國家,現在闆闆手指頭算算,全世界能研製主戰坦克的國家真沒幾個,而巴西在上世界七八十年代就研製成功了EE-T1主戰坦克、EE-T2(上圖)主戰坦克,MB-3主戰坦克、X-1輕型坦克,要知道現在的韓國、土耳其、印度這幾個號稱能“自制主戰坦克”的國家都還在玩泥巴呢,要知道當年巴西研製的主戰坦克還與美國M1艾布拉姆斯、英國挑戰者1、法國AMX-40等一起競標過沙特的坦克大單。

巴西的導彈研製能力

鑑於資料有限,巴西裝備的導彈情況,我這裡並不太清楚,但是巴西也是一個導彈出口國,尤其是在空射導彈這一領域,巴西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通過與西方國家合作的方式獲取技術,並逐步具備世界先進水平。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巴西開始研製比拉魚空空導彈項目,後被定名為Mol MAA-1空空導彈,該彈外形類似美製AIM-9L響尾蛇導彈,但是由於採用更大的彈體和性能更強的紅外探測器,總體性能超越美國的AIM-9L。

由於先進空射型精確制導彈藥的研製成功,巴西在具備足夠的技術積累後又開發了地空導彈、艦空導彈,同時與南非合作研製了適配五代機的“紅外空空導彈”。

此外,提供一條消息,鑑於最近大家都很關注梟龍戰機,而巴西與巴基斯坦梟龍的適配彈藥也有一定關係。2008年,巴西向巴基斯坦出口了100枚MAR-1反輻射導彈,合同價值8500萬美元,用於裝備巴基斯坦空軍的JF-17戰鬥機。巴基斯坦能捨近求遠從拉美進口反輻射導彈,巴西的導彈研製實力可見一斑!

至於巴西軍隊的實力,沒什麼可談,算得上區域性大國,在世界一流大國面前又不值一提,不過近年來,巴西與法國合作的核潛艇計劃值得關注。


衛青點兵


巴西軍事實力在世界上排名在第20名左右,屬中等強國;在拉美地區,排第1名。

第一、巴西軍事實力簡介。

巴西現有兵力:現役部隊28.76萬人。(另:預備役部隊134萬人;準軍事部隊: 38.56萬人)

●陸軍總兵力18.9萬人,編有8個師、1個裝甲騎兵旅、3個裝甲步兵旅、4個機械化騎兵旅、10個摩步旅、1個輕型旅、4個叢林旅、1個邊防旅、1個空降旅、1個海岸防空旅、1個直升機旅、3個騎兵警衛團、10個炮兵大隊、2個工兵大隊和10個工兵營。

坦克:“豹”I型87輛,其他有286輛;裝甲偵察車:409輛;裝甲輸送車:803輛。

牽引炮:105/155毫米489門;自行炮:105毫米72門;火箭炮:108毫米10餘門;無坐力炮:84/106毫米290門;迫擊炮:81/107/120毫米共計1020門;反坦克導彈:22具;火箭筒:84毫米115具。

高炮:35/40毫米134門;地對空導彈:44部;直升機73架。

●海軍 4.86萬人(含陸戰隊和海航)。

航母:“巨人”級1艘;常規潛艇:5艘;導彈護衛艦:14艘;小型護衛艦:4艘;船塢型登陸艦:“托馬斯頓”級2艘;坦克登陸艦:2艘。

通用登陸艇:3艘;車輛人員登陸艇:40艘;巡邏艦:12艘;巡邏艇:37艘;沿岸掃雷艇:6艘;潛艇救援船:1艘;醫療船:2艘;燈塔供應船:1艘;隨隊補給油船:2艘;遠洋輔助拖船:5艘;運輸船:4艘;訓練艦:2艘;訓練艇:6艘;極地考察船:2艘;測量船:5艘;海洋調查船:1艘;浮標供應船:22艘;海岸測量船:6艘;浮船塢:4艘。

海軍陸戰隊 1.39萬人,裝備裝甲偵察車6輛,裝甲突擊車24輛,裝甲輸送車33輛,牽引炮39門,迫擊炮10餘門,反坦克導彈若干具,火箭筒若干具,無坐力炮8門,高炮6門。

海軍航空兵 1150人,裝備飛機94架,其中作戰飛機22架、武裝直升機54架、通用直升機13架。空艦導彈:AS-11、AS-12、“海上大鷗”式若干枚。

●空軍 5萬人,編有5個司令部、2個戰鬥機中隊、3個戰鬥攻擊機中隊、2個戰鬥/教練機中隊、2個偵察機中隊、7個聯絡/偵察機中隊、3個海面偵察/搜索救援機中隊、13個運輸機中隊。

作戰飛機268架、武裝直升機29架。其中戰鬥機:“幻影”18架;戰鬥攻擊機:約90架;戰鬥/教練機:53架;偵察機:29架;聯絡/觀察機:39架;中小型運輸機:61架,其他99架;運輸直升機:45架;武裝直升機:29架;海面偵察/搜索救援機:30架;教練機:341架。

空空導彈:AIM-9B“響尾蛇”、R-530型、“魔術”2型、MAA-1“剪刀魚”若干枚。

第二、巴西導彈武器的發展簡介。

巴西導彈武器的研製起步較早。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受鄰國阿根廷的“神鷹”2彈道導彈的刺激,而開始致力於導彈武器的開發,曾獲得歐洲的技術援助和伊拉克的資金。後雖阿根廷放棄彈道導彈計劃,但巴西已通過部分導彈技術出口嚐到甜頭,對導彈技術開發越來越重視。巴西曾幫助伊拉克延長“飛毛腿”導彈射程、出口火箭炮系統,甚至還向利比亞提供過彈道導彈。

但是其在國際市場上的活躍引起了西方尤其是美國的關注。

●1992年6月,美國商務部將巴西Sonda-3、Sonda-4、和 VLS 火箭以及 SS-300, SS-1000彈道導彈和MB/EE導彈列入導彈項目關注清單。

●巴西總統卡多佐在1995年8月18日說“巴西不擁有也不生產或有意生產、進口或出口能攜帶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長程軍事導彈。我們現在正在開發或將繼續開發的的空間技術完全用於和平目的。”巴西航空局在1994年被置於文職領導之下,結束了空間計劃20年的軍事控制。

●1995年10月在德國波恩舉行的導彈技術控制協議第10次全體會議上批准巴西成為導彈技術控制協議成員。這是巴西1994年初政策轉變得結果,它打消了國際社會對巴西導彈技術擴散的擔心。

受外界壓力和內部政權更迭(民主政府上臺)的影響,巴西最終放棄了彈道導彈發展計劃。而後巴西把導彈發展的重心轉移到了國際限制較少的巡航導彈上。

1999年巴西開始規劃其巡航導彈計劃,01年始自主研製巡航導彈。早期曾與法國合作仿製了“飛魚”反艦導彈,積累了導彈研發與工程經驗,其後開始了使用小型航空發動機的巡航導彈研製。此後由於經濟和發展戰略問題,導致該導彈項目計劃進展並不順利。

後隨著巴西經濟狀況好轉,巴西政府重新啟動了其擱置己久的巡航導彈項目。2018年3月,巴西航空工業公司公開了正在研製的MTC-300巡航導彈測試圖片,並宣稱項目已進入最後測試階段。該導彈已經進行了十餘次成功試射,計劃將在2020年開始向巴西陸軍進行交付,並裝備到陸軍遠程火箭炮部隊。與此同時,巴西工業部門已經開始籌劃向國際市場推出該導彈系統。(以下是巴西已服役或即將服役的幾款導彈)

●MAA-1 空空導彈,研發單位:巴西航空部技術研究所,研製時間:1977年,彈長:2.82米,彈徑:0.152米,翼展:0.65米,彈重:90千克,射程:5千米,引信:主動激光引信/觸發引信,制導系統:被動紅外,最大速度:約3馬赫。


●MAR-1 輕型反輻射導彈,釆用兩級固體發動機,裝有激光近炸引信,速度最高1.2馬赫,最大射程25公里。(已出口巴基斯坦)

●MSS1.2便攜式激光制導反坦克導彈,導彈直徑130毫米,長1.5米,導彈發射管重23公斤左右,發射系統總重28公斤,最大射程3200米。


●MTC-300巡航導彈,釆用自研TJ-1000渦噴發動機,總重1.14噸,最大射程300公里,高亞聲速飛行,可攜帶200公斤重的單彈頭或64枚子彈頭的反坦克炸彈,命中精度50米,使用巴西自行研製生產的AS-TROS2020火箭炮系統發射。


逸民112


巴西一直是一個不太高調的國家,處在拉美這塊廣袤而資源豐富的土地上,巴西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極好的發展空間,目前巴西的軍事實力還算是不錯的,在拉美地區屬於第一軍事強國。


巴西目前三軍總規模28.76萬人,2017年軍費開支超過300億美元,無論從軍費開支還是軍隊規模都在南美處於翹楚地位。在海軍方面巴西尤其重視,特別是近些年巴西東部沿海發現大量石油資源之後更加重視對於海軍力量的投入,從以前維持“米納斯吉拉斯”號航母到購進法國的退役航母成為巴西海軍旗艦“聖保羅”號,再到現在巴西將英國海軍的“海洋”號兩棲攻擊艦接手,改名為“大西洋”號,巴西的海軍夢想一直在延續。總體而言,巴西軍隊規模較大,但裝備現代化水平不高,這和巴西沒有強烈的戰備需要有很大關係,巴西四周並沒有強敵環繞,所以並不需要過高的軍備要求。


巴西的軍工實力卻是非常突出的 ,裝備自給率很高 這在廣大發展中國家是非常突出的能力。在上世紀80 年代曾經和意大利聯合研製了AMX攻擊機,在拉美一度非常暢銷,同時巴西還擁有自主研發軍用運輸機的能力,215年其國產的KC190軍用運輸機正式試飛,是一款較為優秀的中型運輸機,巴西還擁有發展核潛艇的雄心,在2008年就和法國簽訂了第一艘核潛艇“阿爾瓦羅阿爾貝託”號的研製工作。巴西的導彈工業起步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當時是為了應對不斷髮展彈道導彈的鄰國阿根廷,後來阿根廷和巴西相繼放棄彈道導彈的研製,但巴西的巡航導彈工業發展迅猛,曾仿製飛魚導彈研製出巴西本國的MAN1反艦導彈。2018年3月巴西對外公佈了MTC300巡航導彈的測試圖紙,2020年將開始陸續交付軍隊,可以說巴西在巡航導彈這一領域已經不落後於主要的工業化強國。



西涼宣撫使


熱帶地區無強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