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世界上最乾燥的地方做了個“大項目”

這裡是埃及南部,世界上最乾燥的地方之一,全年日照長達3000多個小時。

一望無際的貧瘠沙漠,如今正變成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生產地。浩瀚的沙海被一片片銀光閃閃的太陽能板覆蓋。

不久前,埃及投資和國際合作部官方賬號在推特上發佈了這樣一條消息:來自中國的可再生能源企業在埃及完成了三座太陽能發電站的建設工作。

中国在世界上最干燥的地方做了个“大项目”

推文配上了一個太陽的表情包,配圖中還展示了這三座發電站的規模:單個裝機容量均達62兆瓦。

該項目所在的埃及本班光伏產業園是埃及第一個太陽能村。

這座佔地37平方公里的園區地處沙漠腹地,全面投入運營後,其預計總裝機量可達近2000兆瓦,使它有望成為世界最大的光伏產業園之一。

中国在世界上最干燥的地方做了个“大项目”

埃及本班光伏產業園

在不少埃及人看來,這座太陽能村將在該國的能源轉型中發揮“大作用”。

據當地報道,埃及國內超過90%以上的電力供應都來自傳統的發電模式。但發電的成本也一直在增加,使得民眾和企業都倍感壓力。

為此,太陽能資源豐富的埃及希望將這一清潔能源利用起來。

埃及終年陽光普照,一年四季乾旱少雨,其全境96%的面積都是沙漠,每平方米每年的太陽直接輻射達2000至3000千瓦時,利用太陽能的條件可謂得天獨厚。

埃及《第七日報》2018年的一篇報道稱,當下埃及可再生能源在本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佔比太低,僅約8%,因此,2018年有望成為埃及太陽能“強勁發展的一年”。

尤其是本班光伏產業園的建成,有望大幅提升清潔能源的供應。

中国在世界上最干燥的地方做了个“大项目”

工人在光伏產業園中工作。

埃及電力和可再生能源部長沙克爾曾表示:到2020年,埃及計劃實現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佔總電力裝機容量的20%。

中国在世界上最干燥的地方做了个“大项目”

工人在安裝太陽能板支架。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有著雄厚技術背景的中企參與,為埃及太陽能的開發利用助了一臂之力。

埃及前總理伊薩姆·沙拉夫對此寄予厚望:“借鑑中國的光伏技術非常重要,不僅可以減少基礎設施投資,還可通過快速發展以消除貧窮。”

2015年8月,中埃簽約籌備可再生能源國家聯合實驗室,邁開了具有實質意義的重要一步,推進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深度合作。

2018年4月,本班光伏產業園首個由中國企業承建並參與融資的光伏發電項目舉行奠基儀式。

當時出席該儀式的一位中方代表表示,太陽能是埃及戰略發展項目,而中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量已連續5年位居世界第一,在光伏產品和安裝方面都經驗豐富。該項目的推進也顯示出中國企業與埃及在新能源領域有巨大的合作潛力。

中国在世界上最干燥的地方做了个“大项目”

中國工程師在本班光伏產業園現場

據報道,中企承建的太陽能發電站目前已經開始部分向周邊地區輸送電能。

負責建造發電站的中國工程師表示,在建設的過程中,中國公司還為當地提供了約5000個工作崗位。

中国在世界上最干燥的地方做了个“大项目”

光伏產業園內的工人

又幫忙建設又提供就業,外國網友看到中國的努力後紛紛點贊:

“這是小步快跑帶來的巨大能源。”

“沙漠是巨大的能量來源,希望中國和埃及的合作更緊密。”

中国在世界上最干燥的地方做了个“大项目”

“來自中國的正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