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出現“精英潮”,發達國家卻已經開始了“去精英化”

中國將出現“精英潮”,發達國家卻已經開始了“去精英化”

西歐很多發達國家開始“去精英化”,你還往“精英”裡邊擠嗎?就像最近幾年我國公務員中的“去精英化”。與此不同的是發達國家企業中大多是被動行為,而公務員中大多是互動的。

有網友曾說“去精英化”會成為未來中國公務員領域的大勢,因為我們不需要英明神武的青天大老爺,我們只要有踏踏實實按規則辦事的普通人就夠了。另一方面,這種趨勢形成的有一個原因是原有的福利待遇沒有了,而那些有才的人總是會碰到更好的發展機會,最後留給“公務員”這一領域的就是“去精英化”的趨勢了。

外國企業尤其是發達國家,高管都覺得員工就是寶貝,搞家庭日團結家屬,做精神輔導安撫職場焦慮症,設置匿名舉報郵箱反對職場騷擾,支持 LGBT 體現人人平等,為什麼還是留不住“人”?

因為外企同我們本地的民企發展階段已經不同了!

中國將出現“精英潮”,發達國家卻已經開始了“去精英化”

我們本地企業骨子裡還透漏著“土腥勁兒”,還停留在拼搏創業階段,按照叢林法則弱肉強食的建設著團隊。我們的企業還在思考業績第一的時候,那些外企已經在思考每個員工能為團隊組織帶來多大個人影響了。

我們與外企相比,在關注點和對下政策上有很多不同。我們的企業關注點在“員工”,一切賞罰機制都是為了員工。相對外企的關注點在中高層領導:這個領導是否能夠維護企業的組織結構,將企業從人員到業務進行梳理。更有人說外企的高管水平都不怎麼高,更有說法形容他們是“打毛衣”型人才。

什麼意思呢?

打毛衣人才就是擅長組織和協調資源,從千頭萬緒的雜事中把流程梳理清楚。但自身並不產出任何創意或策略,甚至不提供方向性決策,喜歡群策群力,到最後只在眾多提案中選個最受大家歡迎的即可。其特點就是嚴重依賴下屬,下屬強ta也強,下屬辭職不幹了ta急的能跳樓。(你的企業中有沒有這樣的領導呢?如果有,那恭喜你,你已經與實力高強的外企“不相上下”了~~哈哈哈)

再來說說我們的民企,中國的民企大到 BAT 這個級別,小到一個加工廠,幾乎都是“頭狼模式”。領導強則隊伍強,領導傻X隊伍解體。

很多本土領導都是滿經驗全能型,從銷售生產第一線摸爬滾打上來的,基本上你所做的工作ta多多少少幹過,都能提出“乾貨”型的指導意見。ta也不怎麼依靠你,有你沒你心裡都不慌。如果你在一家本土企業,開會的時候有沒有一位領導一進場就在掌聲雷動的場景?那是真心的敬佩,但這是少數。本土企業下屬對領導大多缺乏敬畏感,都是“誰強誰上”。你要比我強,我跪舔,你要是比我弱,哼哼,分分鐘乾死你。

中國將出現“精英潮”,發達國家卻已經開始了“去精英化”

但外企,尤其是那種已經統治地球的,或者某一類別長期全球南波萬的,需要的是體系的維護者,而不是一個創造者。不需要某個領導多牛逼,或者突然冒出個太強悍的人才,這種人對組織架構更多的是破壞。比如北歐很多發達國家已經開始“去精英化”了。

如上所說,都是“高大上的”外企、發達國家的企業,在我們本土企業還沒發展到那種“境界”,或者還沒像公務員的“風潮”地步時,獵收大平臺的精英人才,挖掘員工專業潛能還是當務之急,聚焦員工、進化福利體系、管理機制還是保證人才不流失的必備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