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周倜,男,漢族,網名細雨江湖,山東濟南人,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畢業於山東科技大學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大學本科學歷。現為中國文物學會青銅器專業委員會理事,山東省古玩商會副會長、銅器組負責人,齊魯古玩商會常務理事、青銅部主任。周倜是一位實力派青銅器鑑寶專家,在青銅器收藏界摸爬滾打多年,有著極為豐富的實戰經驗。周倜多年遊藝學習於各大博物館,積累了不少博物館藏品資料,樂藝會特設專刊系列發佈,為廣大愛好者提供一個多方位學習的機會。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海內第一名塑:分享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前日閒來無事,便約一二知己到濟南長清靈巖寺一觀。濟南春脖子短,雖是早春氣溫卻已到了20多度。陽光煦暖,樹綻新芽,空氣清新,心情舒暢。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靈巖寺始建於東晉,距今己有1600多年的歷史。該寺歷史悠久,佛教底蘊豐厚,自唐代起就與浙江國清寺、南京棲霞寺、湖北玉泉寺並稱“海內四大名剎”,併名列其首。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靈巖寺馳名中外的景點有始建於宋淳化五年(994年),竣工於嘉祐二年(1057年),歷時63年完工的闢支塔,有始建於唐貞觀年間(627一649年),宋嘉祐和明嘉靖、萬曆年間重修,現存木結構為明代建築的千佛殿,有北魏、唐、宋、金、元、明、清歷代高僧的石質墓塔167座,墓誌銘、石碑81通組成的墓塔林,有五步三泉、鏡池春曉、靈巖飛瀑、古樹名木組成的自然美景群。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靈巖寺位於靈巖山,靈巖山是泰山十二支脈之一,主峰海拔668米。靈巖山原名方山,因山頂平坦,四壁如削而得名,又因山形似玉璽,亦稱玉符山。山之陽,是滿月蔥蘢的靈巖峪,曲折起伏的山巒向東西兩側延伸,相傳東晉時高僧郎公來此說法,聽者千人,山石為之點頭,聽眾將此事告訴朗公,朗公說:此山靈也,不足怪。山遂名“靈巖”。靈巖寺就坐落在這翠谷之中。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在千佛殿和大雄寶殿之間的空地上,有三株同根的樹—中間是柏樹(樹冠像‘意’字),兩邊是柿子樹。寓意“百事如意”。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千佛殿,為寺內主體建築,建於唐,拓於宋,重修於明清,規模宏偉,金碧輝煌。內置須彌座,供三尊釋迦分身大佛:中為宋塑藤胎毗盧遮那,東、西為明鑄藥師盧舍那和阿彌陀銅佛。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千佛殿正中,塑有通體貼金的“三身佛”。中為“法身”,指佛先天具有的佛法體現於自身,置長方形石座,為毗盧遮那佛,傳為宋英宗治平年間(1064~1067年)僧惠在錢塘製造運來,是藤胎髹漆塑造,端坐在蓮花座上。據說蓮花座有一個機關,按之則蓮花齊動,出於保護需要,普通遊客已無緣得見。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東側為“報身”,名盧舍那佛,為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用2500公斤銅鑄成。建於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西為“應身”,名釋迦牟尼佛,也為銅質,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鑄造。佛像頭頂有螺形肉髻,體態雍容,眉骨高凸,目光凝重。三尊佛像皆結跏跌坐,儀容端莊,衣紋流暢,服飾簡潔,極具藝術感染力。

周壁有數以千計高30釐米銅鑄或木製小佛(明代所置現存不足半數),千佛殿由此得名。四周壁臺座上置40尊羅漢彩色泥塑,為宋、明之作,技法精湛,神態各異,喜怒哀樂,栩栩如生,被譽為”海內第一名塑“。壁面上原有明制銅、木小佛千尊,今存293尊。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劉海粟題詞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賀敬之題詞

其中最富盛名的當屬三十二尊塑於宋治平三年(1066年),八尊補塑於明萬曆年間(1573一1620年)的共四十尊彩色泥塑羅漢像。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這些塑像皆坐於80公分高的磚砌束腰座上,羅漢像頂距座面高度在105至110公分之間。古代藝術家們在塑造這些羅漢像時,打破傳統的佛教造像模式,側重於寫實,具有濃郁的世俗氣息和現實生活情趣,以形寫神,以神表情,以情現心,重在體現每尊羅漢的個性與特點,重在刻畫出羅漢的內心世界,使之真實、生動,更接近於生活。

觀其形態,或端恭、或柱杖、或合掌、或趺坐,或口講手指、或側耳細聽,無不準確生動。察其神情,有的勇猛、慍怒,有的和善、老成,有的據理力爭,有的閉眸沉思,有的笑容可掬,有的俯首低吟,有的縱目遠眺,無不細緻入微。看其氣質,有的清姿秀骨,有的寒傖潦倒,有的雍容華貴,無不形象傳神,可謂是栩栩如生,呼之慾動。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此外,人體與衣飾的關係處理也非常得當,線條的曲直、虛實與起伏,動作瞬間的衣褶變化,織物的質感,都表現的準確而生動,節奏感極強。一位醫學界人士說,透過羅漢的袈裟,能看出古人對人體解剖學的準確把握。另外,1982年維修時還發現,這些彩塑羅漢還像人體一樣有腹腔,腹腔內有用絲綢做的五臟六腑,此外還有五銖錢、開元通寶和宋代前三朝的銅幣及宋代銅鏡、墨書題記等文物。

1912年,清末學者梁啟超來此遊覽,讚譽千佛殿泥塑羅漢像為“海內第一名塑”,並親筆寫下了碑碣。1987年,賀敬之來靈巖參觀千佛殿後寫下了“傳神何妨真畫神,神來之筆為寫人。靈巖四十羅漢像,個個喚起可談心”的詩句。藝術大師劉海粟來靈巖觀後,揮筆寫下“靈巖泥塑,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靈活現”的讚語。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四十尊羅漢像列置於千佛殿內四周壁壇上,壇座高約78釐米,腳座高約33釐米,壇座至羅漢頭頂高約155釐米,整體看大小一致,比真人稍大。1982年,國家對塑像進行了一次大整修,從而揭開了塑造技法和年代的奧秘。塑像主要有兩種胎骨處理法:一是鐵製,一是木製。

在大多泥塑腔內發現宋代前三朝(公元960-1022年)錢幣61枚和宋代銅鏡多面,證明這些塑像大多為宋代。個別為明代塑像。塑像還有五臟六腑,是用絲綢做的。塑像腹腔內的宋代銅鏡版模非常好,可惜沒有展覽,再有時間要想辦法去庫房看看。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殿內塑像以現實人物為基礎,多是高僧祖師。這四十尊塑像,一般統稱羅漢,但據現存木牌題榜,其中尚有高僧11位,且有的高僧在世年代晚於塑像年代。至於當時塑像時名字上是否有所遵循,因年代久遠已不可考,而羅漢40尊之數,也向無前例。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泥塑羅漢身上的妝鑾用硃砂紅、黃丹、雄黃、石綠、大青、天藍、茄皮紫等礦物質顏料塗飾,故永不退色。每個羅漢不同膚色、袈裟、袍袖、手帕、衣帶、纓穗以及花邊圖案等,設色非常和諧精當,與身份神態十分協調。服飾的細微處也卓見工巧。每尊羅漢的神情狀貌喜怒哀樂俱形於色,無一雷同,擺脫了一般佛教塑像的固定形式。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迦旃延(議論第一)

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為梵語Katyayana的音譯,古印度阿盤提國婆羅門之子。原出家修習外道,後跟隨釋迦牟尼學法,以能分別諸經,善說法相,有“議論第一”之稱。或稱為摩訶迦旃延、大迦旃延。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牛司(左口右司)比丘尊者

釋迦牟尼弟子,被稱為“戒律第一”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摩訶拘絺羅尊者

舍利弗之舅,釋迦牟尼弟子,稱為“問答第一”。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天童密雲悟祖和尚(1566-1642)

法號圓悟,號密雲,明末歷主天童寺等六大名剎,弟子逾三萬。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正在運功的靈巖開山法定老和尚

北魏建靈巖寺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多聞阿難陀尊者

釋迦牟尼的堂弟,亦其十大弟子之一。曾勸請釋迦牟尼接納婦女為僧團成員,從此佛教僧團中始有僧尼二眾。因長於記憶,被稱為“多聞第一”。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解空須菩提尊者

須菩提(解空第一)。 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梵文 Subhuti 的音譯。或為須浮提、須扶提等,號稱「解空第一」。古印度拘撒羅國舍衛城人。從釋迦牟尼佛出家,成為釋尊的十大弟子。以解空第一著稱。須菩提每次化緣都去有錢人家裡化緣,因他同情窮人的貧困,而大迦葉卻向窮人化緣,因大迦葉要給窮人集善的機會。後來佛陀知道後斥責他們的心不均平,不合佛家法規,從此,和尚化緣不在擇富挑貧。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迦留陀夷尊者

釋尊在世時,有六個僧人常做有失佛教威儀的事,稱作六比丘,佛教的很多戒律是因此六人而制定的。迦留陀夷是六比丘之一。原是悉達多在宮中的老師,後遵從釋尊的教誨而得道。迦留意譯“黑光”,以其膚色黝黑而得名。當時僧以乞食度日,迦留陀夷常與夜間外出化緣。一日夜間,陰雲密佈,他來到一孕婦家乞食,忽然閃電照亮萬物,孕婦認為面前站立著一個黑鬼,驚問:“你是哪方鬼物”?回答說:“我是佛家弟子,前來乞食”。 迦留陀夷被惡語罵出。孕婦因驚嚇而墮胎。釋尊得知此事後,便定下戒律,出家人每天只准中午進食一次,過午後不許進一粒米;進食前不得提前到施主家去乞食,以免發生類似不愉快的事情。迦留陀夷是佛祖早期的弟子,具有豐富的佛學理論。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默訶大目犍連尊者

目連(神通第一)。 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梵文Mahamaudgalyagana的音譯。或為摩訶目犍連、目犍連、大目犍連。號稱「神通第一」。古印度摩揭陀國土舍城人。從釋迦牟尼佛出家,成為釋尊的十大弟子。以神通第一著稱。後被反佛教的婆羅門打死。在佛教雕像中,常侍立在釋尊左邊。相傳其神通廣大,以「天眼通」看到他的母親在地獄受苦,在七月十五按佛陀的意思設盂蘭盆供奉十方僧眾,在他們的幫助下入地獄救母,由此,佛教有「中元節」。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太湖慧可神光尊者

慧可滎陽虎牢人,俗姓姬,原名光,後自改神光,菩提達摩四大弟子之一,在洛陽龍門的香山出家,後周遊聽講。北魏正光元年(520年)去少林寺訪菩提達摩時,終夜立積雪中,至天明仍不許入室。乃以刀自斷右臂,浸紅身邊積雪,表示道之至誠,達摩祖師風神光求道之心如此堅決,收為弟子,並改名慧可。死後,隋文帝賜諡“正宗普覺大師”。唐德宗賜諡:“大祖禪師”。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靈巖寺普朝朗公老和尚靈巖開山祖師朗公

朗公是京兆人,佛圖澄弟子,前秦皇始元年(351年)入泰山,與靈巖隱士張忠交好,常到靈巖說法,並創建靈巖寺。朗公德行素端,博學淵通,頗受帝王賞識。前秦符堅,東晉孝武帝,後燕慕容垂,南燕慕容德,北魏開國皇帝都和朗公有過書信來往並以厚禮饋贈。後卒於泰山,年八十五歲。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雙桂堂神通破山和尚(1595-1666)

法號海明,世稱破山祖師,圓悟和尚的弟子,明末清初歷主四川九剎,逝於雙桂福國院。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靈山會上波陀夷尊者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孫陀羅難陀尊者

釋迦牟尼之異母弟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密行羅侯羅 尊者

羅侯羅(密行第一)。 釋迦牟尼佛的唯一的兒子,也是釋迦牟尼的「四大聲聞」,和「十大弟子」之一,是佛陀做太子時和妻子耶輸陀羅所生。為梵語Rohula的音譯。又為「羅護羅」,意為「覆障」、「障月」、「執月」的意思。因為他是在月食之夜出世的。 當太子的佛陀因為有了兒子很歡喜,因為佛陀的父親淨飯王不至因他的獨子釋迦牟尼出家而王室無後。佛陀就在兒子出世的第七天騎著白馬出家了,從此,羅侯羅就在沒有父愛的環境下過了他的童年。 佛陀成道後的第三年,回到他的家鄉時,佛陀的妻子和羅侯羅沒有去迎接佛陀,當耶輸陀羅向羅侯羅說佛陀是他的父親時,羅侯羅竟不認識。後佛陀對他的前妻說:「讓你辛苦了,當然我是有負予你的,但我為眾生而犧牲,請你為我歡喜。」佛陀又為羅侯羅剃度,拜舍利弗為戒師,舍利弗為他受沙彌十戒,成僧團中有沙彌之始,時,羅侯羅十五歲。 羅侯羅誦經十分勤奮,二十歲成道,又嚴守戒規,被稱謂「密行第一」的阿羅漢。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廬山蓮社慧遠老和尚(334-416)

東晉時期中國南方佛教領袖,晚年居廬山東林寺,與同道諸賢結“白蓮社”,為中國淨土宗的起源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不枉海內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濟南長清靈巖寺彩塑羅漢


靈巖寺在中國佛教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據《靈巖志》載,唐貞觀初年,高僧玄奘曾慕名住在靈巖寺翻譯經文。皇帝來泰山封祀也要先到靈巖寺參拜山門。公元665年,唐高宗與武則天封禪泰山,先到靈巖寺參拜後才至泰山。據《敕賜十方靈巖寺碑》載,北宋熙寧三年(公元1070年)起,靈巖寺的住持僧人是由皇帝直接派遣。文學家王安石曾有一詩《送義公禪師赴任》,權作結語吧!

靈巖開闢自何年,草木神奇鳥獸仙;

一路紫苔通窈窕,千崖青靄落溪潺;

山只嘯聚荒禪室,象眾低摧想法筵;

需足莫辭重研往,東人香火有因緣。

本圖片集已獲作者授權發佈,圖片由作者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