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陽文峰塔

文峰塔位於汾陽市城東2公里的建昌村,明末清初建造。汾陽文峰塔現在的準確高度是84.97米(維修前殘高度80.12米),其高度在全國磚塔中確實名列前茅,也是我國現存文峰塔中的傑出代表。


汾陽文峰塔


該塔為磚結構,由塔座、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外廓平面八角形,佔地面積217.8平方米,外廓塔層之間以磚雕椽、飛、斗拱組成的塔簷相隔,塔自下而上收分至塔頂,共13層。塔內室平面方形,塔室之間以轉折迴廊式階梯塔道相通。外廓塔壁和內室塔壁組成套筒式結構建築。塔座為條石砌築的須彌座,石條上雕有“竹節”、“仰蓮”、“卷草”圖案。塔身由青磚砌築。外廓每層塔簷斗拱為正心重拱單抄廂拱交麻業頭,一至六層每層設48攢,平身科40攢,角科8攢,七層至十三層每層設32攢,平身科24攢,角科8攢,全塔共有斗拱512攢。塔簷翼角升起,出簷甚短。整個塔身無明顯卷殺,上下層之間收分顯著,塔體輪廓線斜直向上。從第一層塔門可進入塔內,塔室內有空井,上下貫通,從底層塔室仰視可見最上一層之天井,天井上加木製欞窗井蓋。塔之梯道設於塔室與塔外壁之間,圍繞塔室逆時針轉折向上,在梯道轉角處設休息臺及拱券窗,每層塔室東南西北設十字形通道貫穿塔心,通道外口設拱券窗。塔室頂部及所有通道塔窗均為拱券式結構,塔頂攢尖式,十三層塔簷簷口以上至塔頂作八面坡疊澀內收至塔剎,塔剎銅質鎏金。


汾陽文峰塔



汾陽文峰塔


簷下仿木斗拱磚雕


汾陽文峰塔


這是一座標準的文峰塔,是一種區別於佛教塔的、獨具中國特色的風水塔。一般地說,建造文峰塔的目的有三:一是,希望或象徵當地人才輩出、多中科舉;二是,以塔來補全風水上的空缺、求得完整無瑕;三是,借塔高大的形制,來作為地標。那麼,這汾陽文峰塔又是為了什麼目的而建造的呢?據清康熙《汾陽縣誌》記載,清順治年間,曾任明清兩代國子監司業的汾陽籍進士朱之俊認為:“汾西山聳直,而異地(東南方)無文峰塔以應之,為缺憾事”;而風水先生則說:“地面生金,天九成之,四九得十三之數,乃合西方(佛家)塔之圖說也”。朱之俊相信“風水”之說,認為“汾陽縣境西高而東南低,不利文脈”。出於期望家鄉日後多出人才的考慮,必須建塔補救,於是汾陽文峰塔得以於康熙年間建造。


汾陽文峰塔



汾陽文峰塔



汾陽文峰塔


文峰塔飽經風雨,歷經滄桑,1923年的大地震,塔剎部分即頂上二層半壁坍塌,塔身第五層以上嚴重裂縫。殘塔只有80.12米,但是這一高度在當時的山西算是第一高塔了,也是全國的第二高塔。2000年底此塔經過維修之後,準確的高度是84.97米,其高度在全國磚塔中名列前茅。2006年5月25日,汾陽文峰塔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2016年3月9日,山西汾陽文峰塔在參照物的對比下傾斜程度明顯。經過最新勘察測量結果顯示,被譽為“中國最高古磚塔”的山西汾陽文峰塔已向東傾斜1.82米,目前中國國家文物局已將文峰塔搶險加固工程立項。(文字參考來自山西古籍出版社的《三晉名勝》和百度百科)


汾陽文峰塔


旁邊新建的文廟廣場孔子像


汾陽文峰塔


欞星門


汾陽文峰塔


金碧輝煌的大成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