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歲夫妻自駕去西藏會不會有高原反應?應該如何應對?

此時無聲22


高反是一項最奇妙的身體反應,也是避無可避的反應。當然,你還可以這樣做來保證旅程!

一隻從業旅遊15年的旅遊大咖,一個萌寶的媽媽,專業為你剖析旅遊上的問題,喜歡請關注我喔!

高反與年齡無關,如果你60多歲了,那倒是一個挺好的條件!

很多人去高海拔地區旅遊,都會對高原反應這個詞相當恐懼。其實,高原反應究竟是什麼東西,我們又怎麼知道自己會不會有高原反應呢?

先來說說高原反應的成因。習慣在低海拔地區生活的人,血液中的氧氣含量都會在一個穩定的狀態;而一旦人忽然間去到高海拔地區,外在環境和海拔髮生變化,環境中的氧氣量降低,也會令到人體血液中的含氧量被降低,這就會產生我們所說的高原反應。高原反應的症狀和輕重程度都各自不同,比較常見的症狀輕者有臉紅、心跳、睏倦,重一點的包括頭痛、嘔吐、呼吸不到,還有非常嚴重的,那可是會致命的。不過十分嚴重的高原反應出現幾率不會非常大,所以這裡就不詳細描述了,只針對大多數旅行者的狀況來說明。

關於高原反應,有幾個事實是我們必須注意的:

首先,高原反應是每一個從低海拔到高海拔地區轉移的人都會有的反應,只是它發生的程度因人而異,各自不同。有些人非常輕微,以至於自己都忽略掉了一些臉紅、心跳的異像,以為“沒有高原反應”;而另外一些,就嚴重得影響正常行動、甚至生命安危。

第二,高原反應的產生和年齡無關,所以無論你是60多歲,還是70多歲、80多歲,年齡根本不會成為高原反應出現程度的判斷依據。而從高反的成因,我們可以瞭解到,它是由血氧量的變化引起的連串反應。所以,一些血氧量本來就比較低的群體,反而是高反可能不會那麼嚴重的群體。

60多歲的年紀,那麼恭喜你,相對於年輕人而言,你的血氧量本來就相對較低,所以產生嚴重高反的可能性其實更低!

總體出現高原反應可能性高的群體畫像是:年輕人、平時運動多、男性。這類群體總體而言,平日血氧量也是更高。

第三,高原反應不能猜!

我碰到過很多遊客,都會在出發前擔心同樣的問題:我會不會發生高原反應。雖然上面說到了一些高原反應的高發群體畫像,但這真的只是共性規律。記著,每一個你都是獨特的,因此都有個性。除非你最近已經去過好海拔地區,高原反應不強烈,那才能知道你這次去的反應不會激烈。否則,你只有去到相應的高度(一般是3到4千米海拔為分界點),才會知道自己這一次高反的程度,這和你當時的狀態也是相關的。

這些小方法,可以助你更輕鬆應對高反,輕鬆自駕遊西藏!

其實,60多歲夫婦自駕遊西藏,這個我是非常點贊且羨慕的。這個年紀時間自由、金錢壓力相對更少、而且身體情況相對允許,我建議要進藏一次,就趁這個機會了。自駕的話,你是老司機,那是必需的前提。畢竟西部自駕,要應對的第一個問題絕對不是高反。

如果單單針對高原反應,你還能有這些小方法:

首先,選好進藏的路。傳統的進藏道路有3條,滇藏、川藏、青藏。從應對高原反應和條件的角度,青藏是最佳選擇。這條進藏道路的海拔變化最為平緩,無需面對突變的海拔高度,也就令到身體有更充足時間去適應氧氣量的變化,相對而言,這樣高原反應的症狀更不會劇烈。

第二,出發前做好準備。

出發前的準備,其實就是休息充分,這已經最足夠了。千萬不要帶病進藏,遇上高反,即使一個感冒也是致命的!實在擔心的,不妨在車上準備點氧氣。很多人出發前會提前吃紅景天膠囊,這個嘛,作用實在是心理安慰大於實際作用。如果真的發生高反,在西藏地區售賣的藏藥,實在是最好的緩解高原反應藥物。

最重要一點,忘記海拔!

其實高反的發生程度,也和心理因素密切相關。有些人的高原反應,是嚇出來的。我在出遊過程中,經常會碰到這樣的遊客,他們每去到一個標誌性景點,就會問你,這裡海拔多少了?通常這樣的人群更容易發生高反!不停滴問,追究其原因,其實就是心裡太在意、太緊張了。這樣的心理基調,往往更容易產生高原反應的。所以請忘記海拔,你要在意和欣賞的不是海拔,而是沿途的風景。

萬一發生高反呢?

一般情況下,大多數人的高反症狀,在海拔緩慢變化的前提下,都會相對輕微,經過休息就能得到緩解。如果實在難受的,可以吸氧,氧氣上來了,高反症狀也就會下去。

但若是碰上了嚴重高反的,感冒的,那也別勉強,畢竟生命比什麼都重要,那就回頭吧!反正自駕車還能到很多其他地方轉悠,對不?

你有過高原反應的經歷嗎?歡迎評論區說說你的高海拔經歷喔!


旅遊大咖雲吞媽媽


我今年六十,5月20日帶老伴川進青出,我一人開車,有點高反,也就一天就好了,其實什麼也別怕,只是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就行了,這準備有思想的,有物質的,比如車輪胎壞了,車子有故障,因車子也有高反,各種應對網上都有,我告訴你一個網上沒有,是我親身經歷的事,你要切記,像我們這樣年紀的人,血壓會不正常的,我老伴平時血壓高,每天都吃降壓藥,可她高反時,血壓只有六十和九十,這時再吃降壓藥會死人的,我平時血壓正常,高反時血壓是一百一和一百六十,不吃藥也會死人的,所以你應帶一個血壓計,每天起床時都要量一下,再定吃不吃降壓藥,因到了高原,大氣壓低,血壓是在變化的!!高反時少運動,多休息,別感冒就行了,


老寶38804972


您好,我曾多次騎行摩旅前往西藏,期間也遇到過非常嚴重的高原反應,差點暈厥在西藏阿里的路上,在這裡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首先我先解釋一下高原反應,它不是每個人去高原都會有症狀出現,與身體強壯年齡大小沒有直接關係,最主要的就是自身適應環境的能力,這個就需要親自去了才知道,還有就是劇烈的運動、感冒、心臟高血壓等疾病也會加劇高原反應,至於您會不會高反只能到了才能知道。


如果高反了怎麼應對,這個也看反應的嚴重程度,輕微反應頭痛,呼吸不順暢,噁心可以休息調節自己會慢慢適應,看自身的感覺如果一直不好就需要吃藥或者吸氧調節,嚴重的嘔吐,發燒、頭部撕痛就需要輸液調節,還不好的話就要返程以免加聚病症,如果對自己沒有信心,可以在前往西藏前吃紅景天等抗高反藥物預防。

我在騎行西藏的途中,經常會碰到年長的爺爺奶奶,他們也都玩的很好,所以您也不必太擔心,注意調節身體別做劇烈運動,多喝紅糖水也很有幫助,希望對您有幫助!


紀實觀世界


每個人情況不一樣,高原反應大多數會遇到,我和我太太都是近60歲的人了,2018年11月下旬坐飛機去的西藏,我當天有點高原反應,第二天正常了。我太太十天裡除在林芝正常,一直有輕微的高原反應。我平時喜歡跑步,11月30號做了件絕對不能提倡的事情!

老蔡個人邀請賽:拉薩半程馬拉松2小時30分17秒,圍著布達拉宮、大昭寺奔跑,最後終點是達賴喇嘛的夏宮羅布林卡!我曾報名2015年拉薩半程馬拉松賽,比賽前半個月,因為恰遇西藏自治區成立50週年慶典活動,比賽取消,我忙著退票退賓館,心裡卻下決心,一定圍著布達拉宮、大昭寺完成一次半馬拉松賽!

為了安全,我將心率上限設置為155,平時設置是170,前14公里狀態不錯,後面速度掉了一分鐘,心率卻是高的,我只好壓著心率2個半小時跑完半程馬拉松!

在拉薩真的沒看到跑步的,雖然我感覺還好,但真的不能提倡的!











武漢老秋


川進川出帶著夫人,青藏線最好不帶夫人。六十多歲走一趟不容易,帶著老伴出遊量力而行,行與不行兩可之間何必冒險。從那曲到崑崙山口屬高海拔區域,這路段很長一旦身體有問題後果就難已控制。一位朋友講就是去西藏的路上,一位六十多歲帶著老伴自駕因換胎第二天早上沒能起來。玩與自駕西藏要精心準備,棄車都要考慮進去,絕對不要一車只有一位司機,如果高反嚴重我見到是她臉色發青不會動彈。在網上涗的大部分是樂觀和成功,走麥城的我死裡逃生,不敢不對大山敬畏。親眼目睹五十歲的河南女人命懸一線!好勝或者真有心自駕西藏如果帶著你的老伴聽我一句勸:自駕漫遊不走新藏青藏線。


流浪者160152705


高原反應與年齡無關,但和家族的遺傳關糸極大!有很多朋友健壯如牛,去昆明旅遊高原反應都很利害,如果要他們進西藏可能真會要了他的命。但我一家人從耒都沒有高原反應的感覺,我的父母當年都過了80歲,在汶川,去九寨溝,上黃龍,自已還可以到處跑。我的弟妹每年6至9月都會自駕進藏,和他們一起的還有幾個70多歲的朋友。我認為想進藏又不知自已有沒有高原反應,最好的辦法是先去一些低海撥的地方試一試,如先到昆明,海撥2000米左右,住2天感覺沒問題,再往麗江方向,往中甸,海拔超過3000米,如果感覺良好!你進藏就肯定沒問題了。


車仔佬42104839


本人62歲,糖尿病患者,今年利用清明節高速免費,一人一車從武漢自駕西藏,西藏自治區所屬六個地區跑了五個,主要景點基本瀏覽,珠峰大本營、岡仁波齊都留下了我的足跡。歷時21天最後到拉薩,行程7000餘公里,再將車子託運回武漢(運費比駕車回武漢便宜許多)。

高反是身體和心理的綜合反應體,在平原生活的人去西藏肯定會或多或少都有高原反應,你說你沒有?那你就在珠峰腳下跑10步看看!我這次西藏之行還真沒有太大的高原反應,我的做法:一是準備好應急藥品,解決心理陰影。準備三樣即可,其它藥品沿途都可以買到。1、租一個7--11升鋼製氧氣瓶,一百多塊錢(我租了一個11升的,自始至終沒用),沒有緊急情況千萬不要用,不然很難適應高原氣候。2、買十支葡萄糖或者肌酐口服液,在有明顯高反時喝一支,馬上就可以緩解高反症狀。3、去痛片或者百服寧備一盒,頭痛欲裂時服用,如果一直頭痛,就早晚各服一次。再就是提前半個月喝從西藏郵購的紅景天(心理安慰,確實不知道效果怎樣),二是在川藏線的四川段多玩幾個景點,慢慢讓身體逐漸適應高海拔,我是第五天才到四川的世界高城理塘,並就在海拔4000米的理塘縣留宿(這是許多進藏遊客忌諱的),以檢驗自己在高海拔地方的狀況。從日喀則到阿里(岡仁波齊神山)的公里上,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在藏區呆了一週以上的時間,再去阿里就沒有什麼問題。最後一點最重要,大家不就是怕去西藏後就回不來了嗎?有句很經典的話,老人如其在家等死,還不如去遠方找死,做自己想做的事。其實是死不了的!除非天災人禍致死,那也是天意,總比老了生病臥床生不如死要好!

最後要說的是,在高原一舉一動要悠著點,包括睡覺翻身都不能急,朝左側睡很難受。思維稍有遲鈍,愛忘事,駕車一定要專注。西藏絕大部分公里都是柏油路面,路況好,彎道多,安檢站多,電子眼測速多(阿里地區公路上電子眼測速少,但出車禍只能等死,上百公里見不到人煙),加油站也多。去珠峰等邊境地區需要通行證。我去西藏不是圓夢,而是挑戰自己的生命極限,享受一下沒有喧囂的大自然,因為那是我的歸宿。



匆匆看題


我60歲學得票、61歲退休買鈴木鐸奴1丶6手動檔,64歲我帶著62歲老伴、她不會開車、從青藏進4夜5個白天到拉薩、(109國道)拉薩到芒康、(318國道)走滇藏(214國道)經過香格里拉、麗江、大理、昆明、至西雙版納、後西安兵馬俑回大連。直從有車我走、朝陽化石林、承德避暑山莊、古北水鎮、清東陵、清西陵、野山坡、八達嶺長城、明十三陵、山海關、興城、盤錦紅海灘、北極村、五大連池、呼中十八站、黑河、錦河大峽谷、九曲十八彎、太陽島風景區、烏蘇鎮、凱湖、珍寶島、東方㐧一哨、八女投江、綏芬河、虎頭要塞、東寧要塞、長白山天池、琿春、偽満皇宮、敬月潭、鏡泊湖、虎山長城、奉城風凰山、本溪水洞、望天洞、平遙古城、延安寶塔、壼口瀑布、周祖墓、李自成行宮、冰溝丹霞地貌、金塔胡楊林、嘉峪關、嗚沙山、月牙泉、沙坡頭、莫高窟、哈宻王府、火焰山、艾丁湖、天山天池、賀蘭山岩畫、西夏王陵、靑海湖、趙洲橋、呼倫貝爾草原、等等、立志走遍中國!


a魯壽人


自駕去西藏會不會有高原反應這一問題已經是老生常談,我也不知道回答過好多次。作為經常自駕進藏的一枚老司機,我回答“會”或者“不會”,都是在打胡亂說,因為沒任何科學依據。而科學,全世界範圍內,至今沒任何醫學手段來檢測你是否會高反,或者一旦高反了有有效靠譜藥物來醫治。高反,來無影,去無蹤,像雨像霧又像風,完全不可捉摸,人類至今對它束手無策。

這樣說來,貌似高反很恐怖了?其實不然。

高反,地不分東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都有可能高反,也都沒有可能高反。這話看似矛盾,其實是真理——到了某個海拔零界點,不高反的,即使海拔再高,也不會高反;要高反的,一挨著零界點就反應。

因此,題主60歲夫妻自駕去西藏會不會有高原反應?我的回答是:拿四川話說是告才曉得,普通話就是試過才知道。說到這裡,題主也大可不必談高反而色變——你至少有50%的幾率是不會高反噠。另外的50%,只能實地測試。

高反就是突遇低氣壓、空氣含氧量少的環境,於是身體自然而然地就開始製造血紅蛋白,如果不通過及時補充水分來稀釋血液,大量的血紅蛋白就會讓血液變得粘稠,血液循環的速度就會變慢,從而導致單位時間內運送到大腦的氧氣就減少,於是就引起頭暈、頭痛、心慌、胸悶、噁心、食慾不振、失眠、嘔吐、肌肉痠痛、氣短、全身乏力、口唇發紫等身體反應。因此,到了藏區,車上一定備足飲用水,不渴也必須堅持喝兩口!勒克兒 攝

基於以上認識,建議題主自駕西藏走川藏線318國道或滇藏線214國道,雖然進藏線還有川藏北線、青藏線、新藏線等6條線路,但不推薦。

行前,車輛保養保證良好車況無需贅言。重要的是,購買一些緩解高反的藥物以備急需。比如,能增強血氧含量的諾迪康膠囊;緩解因高反引起極度疲勞的西洋參含片;控制、緩解高反頭痛的加合百服寧(酚咖片)、頭痛散、芬必得、散利痛等;緩解高反的高原安;高反情況比較嚴重時服用(不可多服)的速效救心丸;補充能量、剛出現高反時立即服用有一定緩解效果的葡萄糖液等,這些藥物不是要你全買,有其中兩三樣即可。

川藏線318國道(滇藏線在芒康就併入了318,為敘述方便,就直接說318了),從康定市折多山起直到拉薩,全程道路海拔高度起伏劇烈,這個起伏,形象一點說,就像正弦波,波谷與波峰海拔相差幾千米!途中遭遇高發了,基本上可以一溜煙到波谷,到了波谷,症狀自然就消除,也就是說,這個測試是進退自如的,不必擔心。

具體的測試方案可以醬紫——

成都-雅安-康定已經全程高速。康定市海拔2650米,到了康定可稍作休整,看看身體有無不適。如果沒有,就繼續前進翻越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埡口到新都橋。這是一道坎,畢竟是康巴第一關噠。新都橋海拔3700米左右,比拉薩略高一丟丟,是測試的較佳場所,住下來。新都橋是攝影家的天堂,住下來絕對不會整冤枉。最好是住個兩三天,即測試和適應高反,又把新都橋和塔公草原玩遍,何樂而不為?

這兩三天是關鍵。

如果身體的確不適應,那繼續往拉薩走就是玩命了。期間可服用一些自帶的藥物,身體不適有所緩解後,就走海拔越走越低的川西小環線返回成都——這也是經典的自駕線路,景色美得不要不要的。具體線路是:新都橋—塔公草原—八美—丹巴—小金(四姑娘山可玩玩)—巴朗山(走隧道,不必要翻高海拔的埡口)—映秀—都江堰—成都,安全撤回。

如果身體沒啥不良反應,那就勇敢的繼續前進。新都橋—雅江—理塘—巴塘,住下。這天可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理塘毛埡大草原和海拔4200米的理塘寺逗留些許時間,目的也是即適應高反又玩了景點。

有了新都橋和理塘的高海拔“皮試”,接著你就可以放心大膽往前走。以後的住宿點建議:左貢、然烏鎮、魯朗或者林芝。


勒克兒


六十多歲自駕進藏並非不可以,高反是肯定會有的。有幾點供參考。1.必須有熟練的駕駛技術 西藏或青藏道路都比低海拔地區道路要難開,川藏線主要是曲折和高低變化很大,而青藏線路基較差,大貨車很多。開車須格外謹慎。2.入藏建議你還是走川藏線,318國道。雖然川藏線道路海拔起伏大,但也正因為這點,給入藏人有適應的機會。只需計劃好日程,住在海拔低的城鎮即可。而青藏線全線高海拔4000~5000米,會導致嚴重高反,會很難受。出藏走青藏線,已基本適應高海拔,但不宜久留,宜在兩天內到達格爾木。可以查閱網上網友提供的路線圖攻略,很詳細。3.須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有嚴重的心血管病或正值感冒就不要冒險進藏了!如果身體健康,進藏前帶上氧氣袋,葡萄糖製劑,感覺缺氧時吸兩口,或腸胃不適,吃不進食物,喝點葡萄糖液可迅速補充能量。一般經過3~4天,高反會減輕很多,但仍不可做劇烈運動和大量消耗體力的事。4.西藏景點很多,可下載APP馬蜂窩,攜程網等預先考慮景點,一般提前一天或半天預定旅店住宿。如此可以安心開車。車上帶足食物和開水,多帶點巧克力,會有幫助。如果打算去涉及邊境的景點,須提前去派出所開具邊防證。

完全是實戰經驗,僅供參考。祝你們旅行愉快,一切順利!西藏值得一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