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波:呂金楷體是怎樣煉成的——著名書法家呂九鵬側記


王文波:呂金楷體是怎樣煉成的——著名書法家呂九鵬側記


在陝西商洛山中有一個和巍巍華山毗鄰的洛南縣,這裡的人一切生活習慣都和關中地區相似,也由於她地勢平緩肥沃,所以商洛人都稱洛南為“小關中”;而在這個人傑地靈的小關中裡,多出文人雅士,並且都弄出很大動靜而轟動國內外。


王文波:呂金楷體是怎樣煉成的——著名書法家呂九鵬側記


洛南按地理位置劃分為東西北三路,而文人雅士也都多出在東路的寺坡、三要這兩個鎮,最耀眼的書畫家要數三要鎮已故的畫蘭竹的聖手楊運昌老先生了,他畫的蘭,構圖簡易,寥寥數筆,就能勾勒出蘭之風韻與情操;他畫的竹,層次分明,濃淡相宜,頗具詩意。老先生的藝術經歷和作品,在八九十年代就輸入《中國美術家資料庫》,入編《中國現代美術家大辭典》,作品流傳於日韓與東南亞等地。其次就要算寺坡鎮的著名書畫家何伯群先生了,何老先生的字狂放不羈、揮灑自如、龍飛鳳舞、蒼勁有力,在省內外頗有名氣,其作品2000年至今一直暢銷於日韓與東南亞等地。洛南縣的東路在這兩名著名書畫家之後,又出現了一位擅長寫楷書的聖手呂九鵬先生,而且已有了自己的面目和風格,可以稱他的楷書為“呂金體”楷書了。


王文波:呂金楷體是怎樣煉成的——著名書法家呂九鵬側記


話說在1995年仲夏的某一天,陝西省政協的一位領導到洛南縣寺坡鎮下鄉調研,當他坐在一戶農家的客廳喝茶休息時,猛抬頭看見這戶人家中堂上的字寫得特別好,就一邊喝茶一邊自言自語地說:“此人書法工整有力,挺拔俊秀,圓潤渾厚,這一定是個練了幾十年的六七十歲的老者所寫的吧”?農戶主人噗嗤一笑說:“啥六七十歲的老者,是住在我們鎮政府房後的呂家的兒子呂九鵬寫的,今年還不到30歲哩,由於買不起廢報紙,自高中畢業回來這些年整天在他院子那塊大青石板上練字哩”!政協領導聽後大吃一驚,立即吩咐農家主人去叫呂九鵬,見面交談後,看這小夥聰明伶俐且又有幾分文采,出於愛才之心,在洛南辦完公事回省城時便把呂九鵬帶到西安,安排在《省政協報》當編外見習記者。而這時候安身西安的商洛鄉黨賈平凹先生已是著作等身和名揚海內外了,他看了呂九鵬的字之後,深感孺子可教也!於是便不時給呂九鵬找在省城很有名氣的書法大家予以指教,併為九鵬寫下了如下文字:

九鵬是商洛人,來西安工作已經多年,他來西安或許是為了經濟或許更為了書法。

初來的時候我見他聰明好學,就給他找了幾個老師,他十天半月夾一卷寫好的字去登門求教。他的書法進步很快,已經頗有自己的眉目了,九鵬最拿手的是楷書書法,有些作品令我難以確認是他寫的呢還是古人寫的。

商洛人大都有一股靈氣,但也容易自恃聰明而生隨便,九鵬有靜氣,踏實認真,這在我見過的年輕的書法家中是少有的。有老話說:“春風有形在流水,古賢寄跡於斯文”。藝術作品最能看出作者的情操、襟懷、氣度和性格的,甚至可以看出其命運。

九鵬曾書寫過我的長篇《廢都》,我看了對人說,“九鵬一生要大富大貴似乎有點難,但為人做事潔淨,有清明的前程”。我祝願九鵬大努力,有創造”


王文波:呂金楷體是怎樣煉成的——著名書法家呂九鵬側記



王文波:呂金楷體是怎樣煉成的——著名書法家呂九鵬側記


倏忽十幾年過去了,呂九鵬先生沒有辜負省政協那位領導和賈平凹先生的厚望,十幾年如一日挨個臨摹楷書鼻祖鍾繇和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趙孟頫楷書“四大家”之真跡,並求教於西安各大書法名家,低調務實,潛心修煉,就連臥病在床也不忘堅持練習書法,終於造就了自己獨特的“呂金體”楷書,修成正果,躋身於國內中青年實力派書法家、日本東京清雅堂畫廊外聘書法家之列!被西安某大學聘為書法客座教授,中國司馬遷《史記》研究院委託他用小楷抄寫通篇《史記》,以保存國家博物館填補楷書手抄本歷史空白並在全國出版發行!道家傳承人任法融和馳名省內外的書法大師雷珍民都對呂九鵬的“呂金體”楷書給予高度評價!


王文波:呂金楷體是怎樣煉成的——著名書法家呂九鵬側記


任法融大師如是說:“今有呂九鵬先生,幾十年臨池不掇,悉心悟道,精工楷,善書詩文,尤熱衷於道德經,以蠅頭小楷書之,心正筆正,觀其書五千言道德經長卷,從始至終,洋洋灑灑,波瀾無盡,一貫到底,柔和秀美,結體寬綽生動,章法疏朗舒適,有詩之韻味,有畫之靈動,有歌之悠揚,有舞之飄逸。為書法界又增彩了一縷光彩,實乃可喜可賀,今草為序,以表敬佩”。

書法家雷珍民先生如是說:“一曰貴乎專。九鵬先生幼承庭訓,學書路子正、用心專。他從唐人楷法入手,悉心臨古,並上攀晉人,堅持在正楷這條道上不動搖,心無旁鶩,潛心修煉。唯其專。二曰尚乎正。時下書壇尚奇慕豔者益多,九鵬先生不為時風所左右,堅守正局。唯其正,故能書《道德經》五千言而卒與其道相合。三曰處乎靜。書法是痴人所幹的事,講究心靜,九鵬先生深諳於此,且能守得住靜氣,耐得住性子,書寫長篇的文字內容,這份定力,也非常人能為。此三者,非恭敬虔誠其文其書者弗能有也”!


王文波:呂金楷體是怎樣煉成的——著名書法家呂九鵬側記


看了以上名家對呂九鵬先生的評語後,我們不得不承認蒲松齡老夫子“有志者,事竟成”這句格言的偉大與正確!有次九鵬病了,剛痊癒後第一件事就是提筆練字,並賦詩一首:“久病初愈案几前,揮毫潑墨書聖賢。書山有路勤為徑,藝海無涯苦登攀。”我看後深受感動,即興擬打油詩一首而安慰他:“平凹名家齊稱讚,九鵬書法呂金楷。 扶搖直上九萬里, 鯤鵬展翅翱書海。”九鵬聽了後急忙搖頭說:“老兄謬讚,差得遠哩,差得遠哩”!試想,雖有幸遇伯樂和貴人將呂九鵬先生拔於泥途而置之雲霄,但如果他不努力苦練和研修,肯定會曇花一現跌落下來並無異於常人的,所以搞藝術這行當只有堅韌不拔、耐得住寂寞、不斷練習提高和創新,才能像齊白石老人那樣永葆藝術之樹常青!


王文波:呂金楷體是怎樣煉成的——著名書法家呂九鵬側記


作者簡介:王文波,陝西洛南縣人,退休職工,愛好寫作,無心於名利,鍾情於詩書,堅信在地球留下隻言片語和真善美,就留下了永恆的墓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