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清明螺賽過鵝”?清明螺怎麼做好吃?

堵慊ZatS4627


說下我的看法

清明螺就是普通的田螺,說清明螺賽過鵝是因為清明前後的田螺肉質最肥美,做法主要是炒著吃和煮,好吃的清明螺做法也是非常有講究的,前期田螺的處理是最關鍵的一步,下面我來分享一下清明螺的處理和做法

第一,首先把買回來的清明螺放桶裡面養3天,滴上幾滴香油,或者白酒,這樣有助於田螺把雜質吐出來,把吐出雜質的田螺剪掉尾巴,用牙籤把螺蓋去掉,這樣做的好處是方便吃得時候容易把肉吸出來,也是這樣湯汁更容易進到肉裡面,再準備好蔥薑蒜,幹辣椒,調味料,等自己喜歡吃的配料,備用





第二,熱鍋倒入植物油,把姜蒜下到鍋裡煸香,再把幹辣椒放進去炒一下,香氣撲鼻的時候,把田螺倒進鍋裡開大火翻炒,使勁炒它,然後放少許白酒,醋,老抽,白糖少許,再加點五香粉,加水沒過田螺,有條件的話也可以加啤酒,先大火燒開,再中小火慢慢燉它,湯汁快收乾的時候加鹽,味精,適量香油,再淋點香油,收汁,起鍋,完美撒點蔥花





最後總結下,田螺買回來一定要先養幾天把雜質吐出來,燒的時候一定要多燜一會兒,把微生物和細菌殺死,大家趕快去試試


橙子覓食


螺螄是很多人喜歡的小水產,而所謂“清明螺”不是指的螺螄的品種,而是說清明前後這段時間的螺螄比較肥美的意思,所以就有了“清明螺賽過鵝”、“明前螺抵只鵝”之類的說法。

這個說法主要是因為很多地方3月之前要麼見不到螺螄,要麼螺螄就太瘦了,而等到5月份左右的時候螺螄會開始進入繁殖期,那個時候螺螄尾部就會有“籽”,吃起來好似牙磣一般的口感,所以普遍人們認為清明前後的螺螄是最好的,鮮嫩不失肥美。

【螺螄怎麼做好吃?】

螺絲的吃法還是挺多的,不過主要還是以醬爆、辣炒等味道比較重的方式為主,當然了有時間花心思的話,上湯螺絲這種做法也不錯。

因為不管什麼螺絲的做法,挑選螺絲和清洗、預處理都是一定要的,所以我們先統一說一下這個部分。

——螺絲的挑選

①聞味道:市場裡賣的螺絲幾乎都是浸泡在清水裡的,這個時候可以拿起幾個,湊近聞一下味道,優質鮮活的螺絲是不會有刺鼻、怪味的。

②看顏色:好螺螄一般外殼呈現略黃帶綠的顏色,顏色越深螺肉一般越老,如果螺螄殼特別的黑,那就說明這個螺螄生長的水域不太乾淨。

③挑大小:跟其他的東西不太一樣,清明螺並不是越大越好,個頭中等比較適宜,個頭太大的螺絲可能因為發育的比較早,尾部就會有小螺螄。

——螺螄的清洗預處理

  1. 首先買回來的螺螄要至少清水養半天以上,水量大約是螺螄的兩倍。
  2. 水裡加一點鹽、滴幾滴麻油,期間不時的換水,基本上水髒了就換。
  3. 等水不再明顯變髒之後,把螺螄尾尖剪掉,然後開始搓洗螺螄外殼,大概清水搓洗幾次之後,水裡就不再有明顯的髒東西了。
  4. 最後撒一些鹽再搓一遍,再次清水淘洗,至此螺螄基本就裡外處理乾淨了。

——螺螄做法:

【爆炒螺螄】:炒鍋下油大火燒熱,下蔥薑蒜爆香,然後螺絲下鍋翻炒1分半左右;加少許料酒炒勻,接著下生抽和一點白糖調味,加開水小火稍煮8到10分鐘,然後大火翻炒收一下湯汁,出鍋裝盤。(喜歡辣炒的口味就按自己能接受的程度加辣椒吧。)

螺螄雖然吃著有趣、過癮,但是它畢竟是一個淡水的底層生物,所以一定要徹底做熟了,不然的話會有感染寄生蟲的危險哦!

歡迎大家評論分享你覺得最好吃的螺螄做法,或者你有哪些處理螺螄的妙招哦!

對於美食、健康飲食和美食趣聞軼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和贊支持一下,以後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關內容!


啞巴美食家


螺螄一年四季都有,但只有清明前的螺螄最好吃,未產籽,肉質肥嫩,口感自然好。自古以來更有“清明螺,抵只鵝”的說法。

螺螄的營養價值也十分豐富,其中鈣含量非常高,也有豐富的硒、鐵、鉀、銅等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元素。

清明螺製作方法如下

準備食材如下

1、螺螄

2、啤酒

3、食用油

4、蔥

5、姜

6、蒜

7、小米辣

8、泡椒

9、花椒

10、香葉

11、八角

12、蠔油

13、白糖

14、生抽

15、老抽

16、豆瓣醬

17、鹽

18、香菜

製作步驟如下

1、清水中倒入少許鹽或香油,倒入螺螄吐沙一夜,期間需多次換水,淘洗乾淨。

2、鍋中適量食用油燒至8分熱,下入八角、香葉和切好的泡椒、小米辣、蒜瓣、蔥段、薑片爆香。

3、倒入豆瓣醬,一起翻炒均勻。

4、倒入洗浄的螺師,大火翻炒,裹上瞥汁。

5、倒入一罐睥酒,蓋螺空。

6、煮開後調入生抽、老抽、鹽、糖翻炒均勻。

7、大火燒,不要蓋蓋,收幹水分,留少許湯鍋汁即可關火裝盤。撒上香菜點綴。



美食和吃貨的世界


春暖花開,萬物復甦之機,我們又迎來了一個傳統節日一一清明節。俗語有“清明螺,肥似鵝和“清明螺,頂只鵝”的說法。實際上,螺螄從初春就可以開始吃了,可以一直吃到清明節,但吃螺螄的最佳季節是在清明節前一段時間。清明前的螺螄最好吃,未產籽,肉質肥嫩,口感自然好。當前時節正是吃螺螄的好時段。但是清明後的螺螄大都開始進入繁殖期,開始孕育小螺螄,帶殼的大螺螄體內或者尾部有小螺螄,吃到小螺螄更是如同嚼沙,這樣就影響食用了。

上海郊區湖塘星羅棋佈,河港縱橫交叉,是典型的江南魚米之鄉。那裡有許多一大早在河邊摸螺螄的人,因為螺螄是沒有眼睛和嘴巴的,是靠頭頂上兩根長長的觸鬚吃東西的,是伸出身子,揹著殼慢慢爬行的,跟蝸牛差不多。螺螄都會爬到湖邊的石板上,人們只要稍一伸手就能摸到一大把的螺螄,過去我們這一代人讀書的時候經常有下鄉學農的時期,站在河邊的小石板上捉螺螄來吃,不一會的功夫就摸了很多回來,如怕螺螄不乾淨,就把螺螄養起來,弄乾淨後炒螺螄吃。實際上螺螄鮮嫩期只有一個月!

家常螺螄的做法:

1、買已經清水養過幾天的螺螄,剪去尾部,用清水加點鹽或香油泡幾個小時,可看見螺螄頭都冒了出來,還有少許小螺螄也吐了出來。

2、清洗乾淨,用盤子或碗對扣在一起,雙手握緊,使勁上下晃動,讓螺螄在不斷的碰擊中抖出雜物。一直到不再出雜質很乾淨為止。

3、螺螄洗乾淨濾幹備用,備好蔥、姜。

4、架鍋熱油,下薑片、蔥姜爆香,再下螺螄。

5、爆炒一下,加料酒、老抽、生抽、胡椒粉、黃豆醬、鹽等。少許水燜煮一下,大火殺菌消毒。(放點豆瓣醬味道更好)差不多煮好就可以起鍋裝盤了。記住:一定要清水養幾天,且吃前再用鹽鹹食用油再讓吐沙子。再有:大火爆炒,煮等,時間要夠,要徹底熟才能吃。吃的時候不太會嘬螺螄的就用牙籤挑螺螄肉出來吃即可。

“桃花流水春筍出,最是江鮮味美時”。及至清明,自然少不了“賽肥鵝的螺螄。在江南,甚至上海,螺螄是一道極佳的下酒菜。無論在上海的朱家角、召家樓、新場古鎮,總少不了它的身影,足可見這道河鮮的美味。但總的來說,如自己會烹飪的話,還是在家裡自己學會燒個家常螺螄好吃…!吃螺螄,妙就妙在不飽不膩不厭,而吃螺螄的樂趣,都在這意猶未盡的一嘬一吸之間。可見嘬螺螄的美味也是人生活中的享受和口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