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有哪些傳統風味特色小吃?

旅遊小錦囊


途經廬州府治地,兩人感覺腹中飢餓難當,但離城還有不短的路程,一時無法只得硬著頭皮趕路,忽有一股香味撲鼻而來,兩人尋香而去,發現不遠處一戶農家正炊煙裊繞,走進一看,這戶人家正在擺宴,好客的主人聽說來意後盛情邀請兩人入席!菜過五味,酒過三巡,大家醉意已濃,蘇東坡一時興起,隨口吟到:“舉箸失量八碗入腹容易,宴罷無癮三年去意可難”。主人知是誇讚自己做的菜,知道兩位都是大有學問的人,於是再請題字,米芾回想剛才吃的八大碗美味,一蹴而就,“八大碗”三字便躍然紙上!



後來,主人便以“八大碗”為招牌,開起了酒家,八大碗美味也隨著這段佳話廣為流傳!“八大碗”菜餚秉承了扒、燜、醬、燒、燉、炒、蒸、熘等地方傳統“八大技法”,分別是包括:扒雞肚、紅燜牛肉、醬爆仔雞、燒皮絲、清燉獅子頭、炒八寶、雪菜扣肉、熘魚片!

阜陽老雁饃:“老雁饃”也稱“大雁饃”,是阜陽民間一種帶有象徵意義的食品,關於這個名稱的由來有兩種傳說!

一種說法是:大雁好叫喚,聲音刺耳,民間認為不甚吉利,大雁要一叫好收老年人,導致老年人病故,為了趨吉避凶,送什麼呢?借這個因由,女兒回孃家時要在家裡預先蒸好大雁(饃)帶回去作為禮物送給父母,父母把女兒送來的大雁饃吃掉,那就能逢凶化吉了!

還有一種說法是:老雁就是女兒的象徵,女兒雖然出嫁了,長大的雁子飛出了巢兒,但她不會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雁子南飛了,還有再回來的時候;像候鳥一樣出嫁的女兒,也銘記定期去看望父母!


水烙饃:如果你不是阜陽人,一定沒有聽過這個食物,更是聽得一臉迷茫,水烙饃在楚漢相爭時被一個廚師無意間發明出來的,但是真正影響且廣為流傳的便是在北宋時期,趙立聚是當時聚群抗金的北宋英雄,而地方的老百姓就會為其製作美味的水烙饃在捲上鬆脆可口的饊子送給他們吃!

繁衍至今,水烙饃更是花樣百出,但無論怎麼變,外面那層面皮始終是那原汁原味的口感,更是歷代不衰,每次回家,還都會跟老爸嚷嚷要吃水烙饃,當老爸擀麵皮直接自己去超市買上幾種喜歡吃的蔬菜,回來自己翻炒,卷在水烙饃中,那叫一個美味啊!


鹹鴨蛋:《齊民要術》這本書是在南北朝時撰寫出書的,而其中就有記載了那鹹鴨蛋的製作方式:“浸鴨子一月,煮而食之,酒食具用”,別看它說的是鴨子,而實則是指:鹹鴨蛋!而隨後在《東京夢華錄》中也均有記載!

阜陽的鹹鴨蛋都是自己自家研製的,長時間的研製使得雅丹更是質細而又多油,當筷子挑開那冒出的油,蛋白更是柔嫩,我家的鹹鴨蛋也是我老爸自己親自研製的,水、草木灰、白酒、食鹽混合在一起調製出某種特質的比例,然後將鴨蛋浸沒在草木灰內,兩月即可,撈出來,洗淨,煮熟,用刀對半切開或者是直接撥開食用,有沒有想象到那種油滋滋的感覺~


阜陽趣事兒


胡辣湯,又名糊辣湯,傳統早餐。是中國北方早餐中常見的傳統湯類名吃。由多種天然中草藥按比例配製的湯料在加入胡椒和辣椒又用骨頭湯做底料的胡辣湯,其特點是微辣,營養豐富,味道上口,十分適合配合其它早點進餐。目前,已經發展成為北方人都喜愛和知曉的小吃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