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帮我陪回标吧!

99%的投标人【关注】剑鱼招标订阅,都中标了!

剑鱼招标订阅

4000+万条招标信息免费看

100000+条项目信息日日更

1000000+万名投标人天天用

更有定制推送等各种功能0元享

想要掌握最新项目信息吗?

私信回复【中标】,剑鱼菌来告诉你!

各位大佬如何看待现在规划和建筑行业里陪标的现象?

王孟永:不正之风。

龙灏:下有对策,说明上面的……出了问题。

魏皓严: 同意。比如一个男生有了女友,他爸妈非要来一次比选不可,这小子一急,就搞了一次围标。虽然他喜欢的这个女友可能有问题(是个通缉犯、暴力狂呀什么的),但是他爸妈的搞法是不是也有点秀逗啊?

王孟永:招投标本身没什么,但都自操作习惯了,不能直接指定,都很心累的吧。

魏皓严:担心直接指定的里面有猫腻呗,就推出了招投标模式,接着就出现了围标现象,结果搞得多了些无谓的累。

兄弟,帮我陪回标吧!

王孟永:开放式招投标,必须以公信力做底,法律保障托底,现在这些都是样子货。各方反而都希望这种提前达成标底的操作方式,对有些人还有些寻租空间置入其中。现在别说招投标的标书和入围文件,就算是签了正式合同又如何?甲方不执行的话,也跟废纸一样。

魏皓严:有些招标故意在周五下午放出来,也是做得出哦。

王孟永:围标也好,委托也好,无非是一种工程承接方式,习惯习惯就好。

魏皓严:但是这些低效的交易成本真的好烦人。而且在人的心底培植阴暗植物。

王孟永:如果没有招投标悬着,很多地方利益格局更铁板一块,其实更没处活动。很多时候想得很好,自己觉得自己在市场上有一定竞争力,还是委托好。但一旦市场萎缩,大家靠更低的成本、更多的利益操作来运作项目,反而更加劣币驱逐良币。再说,围标多数时候也是变相委托。委托光明么?

魏皓严:可以找到更好的办法吧?委托和投标都可以变得光明,也可以变得龌龊。

余斡寒:“走程序”,一般围标时要提到这个词。我小时候很迷围棋,因而刚听说“围标”这个词,觉得挺好玩的。“走程序”也是,围棋里面很多下法,其实就在走程序。

兄弟,帮我陪回标吧!


龙灏:我个人只能选择逃,尽量不参加“无把握”的投标。

魏皓严:对。

王孟永:公开竞标还是最好的方式。但现在所诟病的,其实是无解的,不管是招投标还是委托,只要“可操作”,都看不出什么解决方法。

王孟永:所以想行业内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作为下游行业,想靠行业力量改变市场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但是微乎其微,没有驱动变革的动力,对绝大多数建设管理主体而言,反而是阻力,毕竟会觉得控制力减弱了,不确定性增大了。不如给已经熟悉,有实质意向,或利益绑定方式已经相互可信任的一方。我是觉得没必要在道德层面讨论市场的事情。

魏皓严:市场能离开道德/伦理吗?所有的市场行为都基于某些伦理共识吧?我并没有说一定要采用委托呀,这不又陷入类似于情怀一样的无谓争执了吗?

王孟永:如果讨论它是不是符合道德、伦理,陪标、围标已经是阴暗面的了,那哪种才符合市场道德伦理?我正好就是想问这点。大家都在闯红灯,是红灯设置错了?

兄弟,帮我陪回标吧!

魏皓严:如果大家都在闯红灯的话,红灯的设置真还很可能就是有问题的。这就好比强行让人们走过街天桥一样。

刘艺:政策规定必须进行招标的是国有投资的项目,私人投资项目随便委托。所以问题的根源在于对“公家采购”如何进行监管。

余斡寒:有时候还真不是业主闹的,当年我做个博物馆投标,业主很满意,居然被评委搅合了,他们也很苦恼呀,哈哈。

魏皓严:嗯嗯各种状况。

任浩:评委是一大不安定因素,各种故事太多了,所以业主在重要项目上倾向先把投标单位确定在可控范围内。

魏皓严:嗯嗯,各种博弈。

龙灏:如果大家都在闯红灯的话,红灯的设置(或者质量)必定是有问题的。我就遇到过红绿灯坏了一直红,只能闯。

王孟永:看来中国的红绿灯没几个设置合理或质量合格的。行人自律不足,交通管理不善,监督机制不起作用(最次要但不可缺的部分,绝不是解决方案的核心)

毛华松:招标这种事,是亲者恨,仇者快的结局为多。两方面的原因:1)系统抽取的专家,一般不会顾及是否是项目专业相关领域的专家,以至于造价、管理方面专家评方案是常态,这样的评分结果导致专业性确实有趣;2)部分市县发改委将报价分数占比调得很大(最近看到过一个90分的),使得很多有能力的设计单位都不屑参加了,专门攻克委托项目去了,结果自然就更有趣了。我说的是小民的投标,大佬们参加的大型项目,采用的邀请专家评标方式,专业性肯定问题不大。

俞挺:先学习不要做炮灰。

兄弟,帮我陪回标吧!

魏皓严:陪标是兄弟情谊的测谎仪,是桃园无悔的度量衡,是铿锵玫瑰的保温室,是敌我难分战斗生涯的血泪与深情。陪过、累过、笑过、心酸过、爱过。

余斡寒:我觉得有主动和被动的。稀里糊涂去投,事后发现是陪太子读书。这个倒是很多回了。

魏皓严:这种不自觉自知的陪标经历就太多了。

余斡寒:所以还得审题呀。

匿名:我也经历过。当时信心满满的去投,开标前,一朋友电话我,说知道我们参加了(如此保密制度下,他竟然能知道),且提醒我,以后参加诸如此类的大项目,一定提前问下他,避免浪费人力财力。

兄弟,帮我陪回标吧!

俞挺:所以我说过首先要有辨别是否是炮灰的能力。

余斡寒:一分为二地看陪标。

兄弟,帮我陪回标吧!

关注剑鱼招标订阅或者下载剑鱼APP,获得更多最新招标采购项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