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詮釋的是啥子意思?

RIJJEX


問題:“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詮釋的是啥子意思?


前言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劉禹錫的這首烏衣巷表達的是今古盛衰之感 。通過幾個意象的組合,寫出了古今盛衰之感。

一、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詩人擷取了景物的一角,微物關情。朱雀橋邊的野草花,烏衣巷口斜落的夕陽 , 反襯出落盡繁華的金陵,已不是當年的六朝古都。

朱雀橋、烏衣巷是在東晉望族王 、謝兩家居住生活之地, 如今只有野草之花在搖曳,看到的是夕陽西下的落寞。 劉禹錫還有一首《臺城》寫出了 金陵“萬戶千門成野草”情況:

臺城六代競豪華,結綺臨春事最奢。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後庭花。

二、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這首詩妙在三四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其實燕子當然不是舊時的燕子,這首詩的巧妙之在於詩人給燕子下的定語: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今天的百姓家。

懷古詩常用“物是人非”的手法來表達, 人不長生而江山依舊。如果用“物非人是”,只能用神仙的形象了。

三、 神仙故事 、遼鶴歸來與王謝燕

漢朝劉向 《列仙傳·王子喬》記載了王子喬成仙的故事,後來乘鶴回家探望。

陶淵明的潛 《搜神後記》記載了遼東丁令威學道後化鶴歸 遼的故事 。後來詩詞中常看到“遼鶴歸來”的典故,詩人用遼鶴代替成仙的丁令威,表示前朝的神仙重新回來看看故鄉的變化。這種表達方式可以看作“人是物非”。

劉禹錫本人自己也用過遼鶴, 把比作重回洛陽的白居易比做神仙:遼鶴乍飛回。

《賀白賓客分司初到洛中,戲呈馮尹》

西辭望苑去,東佔洛陽才。度嶺無愁思,看山不懊來。冥鴻何所慕,遼鶴乍飛回。洗竹通新徑,攜琴上舊臺。塵埃長者轍,風月故人杯。聞道龍門峻,還因上客開。

這裡巧妙地把人物化成了燕子(如同遼鶴代替丁令威),依然是古今對比,舊燕代表古時,尋常百姓代表今天。物轉星移,朝代更迭,雖然人間依舊,但已經不是當年的繁華。幸好還有朱雀橋和烏衣巷依稀可辨。

結束語

劉禹錫在《烏衣巷》裡使用的是燕子,這裡把燕子稱為“舊時王謝堂前燕”,好比成仙的王子喬和丁令威,只不過把人物改成了動物:燕子(遼鶴)。

表達的意思依然是,幾百年前王謝年間的人如果回來,看到的烏衣巷,已經不是當年的情景了,是什麼情景呢?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這兩句很出名,這首詩是劉禹錫最得意的懷古名篇,白居易曾讚譽“掉頭苦吟,歎賞良久。”

《烏衣巷》(唐)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朱雀橋:橫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城中心通往烏衣巷的必經之路。烏衣巷,東晉時高門貴族聚居地,晉時權貴王導和指揮淝水之戰的謝安都住這裡。舊日橋上裝飾著兩隻銅雀的重樓,就是謝安所建。

劉禹錫:命運稍比柳宗元好些,作品卻與柳宗元不同,語言明快活潑,風格雄渾爽朗,被時人所推重,譽為“詩豪”。

一二句著筆於現實,眼前,卻句句折射昔日,昔盛今衰,不言而明。

朱雀橋邊草長花開,表明時間——春季,勃勃生機,花草繁盛。

而一個“野”字增添了荒涼冷僻的氣氛,“萬戶千門成野草”,曾經車水馬龍,熱鬧繁盛的朱雀橋卻野花野草蓬勃,橋已破敗冷清了。

烏衣巷,表明地點——曾經權貴聚居地,夕陽斜,表明環境——烏衣巷映襯在斜陽殘照中,是日薄西山的慘淡。一抹斜暉,烏衣巷已完全籠罩在寂寥,淒涼的氛圍下了。

三四句,膾炙人口。從細微處入手,詠歎滄桑鉅變,物是人非。詩人構思別緻,寫草長花開襯荒涼,寫飛燕見證歷史滄桑,這也是這首詩獨特之處。

詩人將目光投向了烏衣巷上空再尋常不過的燕子,循著燕子築巢的方向,烏衣巷口已是普通百姓人家居住地了。昔日築巢於王謝高堂上的燕子,已經飛往尋常百姓家了。燕子一飛一入,歷史卻已盛敗衰來,滄桑的變化,給人的是無限的感慨,“滄桑轉瞬誰能識,富貴浮雲安可常。”

曾經的達官貴族已儼然湮沒成了土,那個淝水之戰春風得意的謝安,也不知早已改朝換代,曾經繁盛的東晉也成過去的歷史,唯有烏衣巷上的飛燕依舊飛來飛去。歷史是殘酷的,滄桑變化盛衰更替不由人,詩人是在為晚唐家國命運而憂慮,這種遠見卓識和深刻思索正是唐朝詩人責任意識所在。

有人這樣評價:“若作燕子他去,便呆。蓋燕子仍入此堂,王謝零落,已化作尋常百姓矣。如此則感慨無窮,用筆極曲。”


一綠浮芳


王謝是東晉的豪門士族,歷史上出現的名人搬起手指頭來數可以數出一長串,作者劉禹錫是唐朝人,從東晉到唐朝劉禹錫生活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幾百年的時光。

時光匆匆,令人感慨萬分。燕子還是那個燕子嗎?當然不是,再長壽的燕子也不可能活上幾百年的時光,可是,在作者的眼裡,彷彿過去王謝堂前的燕子再度回來,然而王謝之家任憑當年他們是如何的風光,如今也是風光不再。南飛後北歸的燕子,再回到同樣的地方,再也見不到同樣的人,如今只有尋常的百姓,生活在烏衣巷。

“野草”“夕陽”都是令人傷感的詞,有一種說不出的荒蕪。

借用古詩詞裡的一句話“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那些大名鼎鼎的人物,王導,謝安,王羲之,王獻之,謝道韞……他們終究因為時光的飛逝,而消逝在歷史的長河中,怎不令人感慨萬千?想到這裡,作者或許想起若干年後的自己,不也一樣嗎?最終也會成為歷史長河中的一個符號,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烏衣巷》是劉禹錫當年由和州(今安徽和縣)返回洛陽時所作的《金陵五題》中的第二首,這五首都是在懷古,而古人的懷古,我們知道,最終都是嘆今,或感慨時勢,或嘆息自己,懷古從來都不是簡單的懷古。後人當從作者詩詞背後隱藏的意思中去體會作者當時的心境。

我是蘇小妮,喜歡我的回答請點擊關注並轉發分享!


蘇小妮


這句詩歷來膾炙人口,但有許多人不知道其中的深意,這裡我來作一下解釋。

烏衣巷劉禹錫


如題所示,這首一篇懷古詩,感嘆的是六朝興衰之事。

這首詩是劉禹錫所作《金陵五題》中的其中一首,除了《烏衣巷》和《石頭城》之外,其餘三篇都默默無名。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想要理解這句詩,最關鍵之處在於“王謝”二字。

在晉朝永嘉之亂之後,門閥士族在這一時代中佔據領導地位。以王導為代表的琅琊王氏和以謝玄為代表的陳郡謝氏一族勢力旗鼓相當,朝野時局被二家掌握,因此合稱“王謝”。

地處金陵朱雀橋邊的烏衣巷,在當時是王謝兩族的根據地,何其風光無限。而到劉禹錫來到此地的時候,王謝兩家名門卻已經不復存在了,取而代之的只是普通百姓。




借古諷今

再回到這句詩,這句詩借燕子為線索,穿插今昔對比,感慨世事無常之餘,對舊時望族權貴也頗有諷刺之意。

我們再聯繫到劉禹錫屢次遭到排擠的仕途生涯,還可以推測出這首詩的用意實際上是借古諷今,今朝得勢之人不見得能夠長久,終將湮滅於歷史的塵埃。


在今天看來,歷史的結局,正像這首詩所說的,除了人事的興衰其餘都沒有改變;只是放眼未來,又何嘗不是如此?


詩詞補習班


王謝:王導、謝安,晉代時都做過高官,而且王、謝兩姓也都是世家大族,這兩大家族中的人才輩出,都住在在同一個巷子,即烏衣巷中。

這兩家大多數都是冠蓋簪纓,為六朝巨室。 古時候人們認為,家族人丁興旺,就連燕子也時常飛來做客助興,似乎在訴說著“主雅客來勤”的故事。

不過,“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即使為人“天子”的一國之尊尚且不能富貴傳萬代,更何況為人臣子的“王、謝”了。

自唐以降,王、謝兩家的昔日的風光不再;而烏衣巷中的住戶早已是普通老百姓了。

不過每年都要飛來過冬的燕子,再來光顧這裡,已經是物是人非。 換句話說,王、謝居住的深宅大院已經是尋常百姓家了。

看似簡單的兩句詩,卻揭示了一個非常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或者是更加粗俗的話“皇帝輪流做,今天到我家”,或者是“風水輪流轉,今天到我家”。

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說,階層的固化並非好事。而如同孔子家族能夠延續幾千年的蔭澤恐怕也是奇葩,獨一無二了。

高檔小區住的不僅僅是成功人士,碰巧也會有些買彩票中了大獎的“引車賣漿”者之流入住。


閒看秋風999


朱雀橋邊野草野花遍佈,渲染人跡罕至、破落衰敗的景象,這是靜態的景物描寫。烏衣巷口的殘壁破牆在殘陽的餘暉下,彷彿還在慢慢的敘述著舊日的繁華。這是一個慢動作、拉長鏡頭的動態描寫。料峭春寒的微風中,朱雀橋邊的野花野草,隨風輕輕地,搖曳在殘陽蕭瑟的餘暉中,不經意間,從舊時王謝所居之處,飛出一兩隻燕子,在夕陽餘暉中輕盈的飛舞,慢慢的越飛越遠,最後消失在不遠處的幾戶炊煙冉冉的農戶家裡去了。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首詩寫的是歷史,但作者其實要表達的是對現實中的祖國的感傷之情。是一首典型的借古暗喻現實的詩歌。其表達方法與杜甫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有某種相通之處。劉禹錫的詠史詩十分為人稱道,這種類別的詩以簡潔的文字、精選的意象,表現他閱盡滄桑變化之後的沉思,其中蘊涵了很深的感慨,《烏衣巷》就是這種類型詩歌的最典型的代表。

詩人通過對比昔日東晉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橋和南岸的烏衣巷的富麗堂皇和繁華鼎盛,而今野草叢生、荒涼殘照,一副令人無比感傷的殘破景象,讓人讀後免不了感慨滄海桑田,人生多變。詩歌中詩人特意選取春天燕子寄居的主人已經不是舊時的主人這樣一個平常無比現象,使人們認識到富貴榮華其實是浮雲,那些曾經煊赫一時的達官貴族,在漫長的人類歷史長河中,不過是過眼煙雲,都不可避免的成為歷史的陳跡。

詩人通過野草、野花、夕陽的描寫,以燕子作為歷史興衰存亡的見證,巧妙地把歷史和現實聯繫起來,引導人們去思考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變化,含著深刻的寓意。全詩語雖極淺,味卻無限。這又與馬致遠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有同樣的藝術效果。詩人僅僅通過列舉一些令人悲傷的意象,就烘托出一種殘破、令人感傷、物是人非的藝術氛圍。

以上是個人的見解,謝謝。


良知修行人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個詩句,很有哲理性,表達了“滄海桑田”,世事變幻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規律,

詩句源出,唐朝詩人劉禹錫,《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王謝,指的是東晉時,名門望族王導、謝安,江南士族集團代表人物,累世高官,權勢赫赫,居住今仍存於江蘇省南京市“烏衣巷”,“烏衣巷”代指豪門望族。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係指王謝兩大望族,至唐朝時,世事變幻更替,已鴻運不再。

“烏衣巷”,早已不是名門望族的代名詞,而成為布衣百姓的普通住宅,燕子不為世事更迭變化影響,仍然按其生活自然規律,飛入昔日王謝貴族而今為尋常百姓家。

所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表達了“滄海桑田”的自然變化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z山海


劉禹錫《烏衣巷 》算是一首現象級的唐詩了。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劉禹錫著有《金陵五題》,這是其中的第二首。



首先我們先看看,烏衣巷到底是個什麼所在?就像詩前兩句介紹的那樣,烏衣巷地處金陵南門朱雀橋附近,為東晉王導、謝安等世家望族聚居之處。

頭二句“朱雀橋”“烏衣巷”橋名、巷名相互對仗,實在是妙手天成。更妙的是,詩人還不漏聲色描繪了詩人面對烏衣巷時的心境,夕陽西下,暮氣逼人,在這種冷情調中,野草撒野地開花,似乎在以鮮麗的顏色和蓬勃的生機,反諷著世事的變遷。又似乎在以自由的生命,暗示著曾經繁華蓋世的這片地方,已是門庭冷落,車馬稀疏,門可羅雀,荒草沒徑了。

詩人的一點感觸,借一隻燕子閱盡世事滄桑。

詩中正是抓住燕子有辨認和復歸舊巢的本能,從有理中寫出無理,從無理中隱含深理。

這首詩奇思妙想地以一隻燕子的飛翔,把王謝巨族聚居之處,及唐朝已變成平常百姓雜居之處,進行了雙時空的疊印,從而對如此名門望族的煙消雲散發出了充滿命運感和廢墟感的深長嘆息。

正因為如此,這兩句寫也成為是千古名句,可以說,這隻燕子是穿越時空的,有著歷史滄桑感。這不禁讓人想起了蘇軾的那首名作。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難怪後來在烏衣巷上王謝故居的廳堂匾額,題了“來燕”二字。

這隻燕子也飛到了眾多詞人的文字間。賀鑄的“舊時王謝,堂前雙燕過誰家”(《水調歌頭》),周邦彥的“燕子不知何世,向尋常巷陌人家,相對如說興亡,斜陽裡”(《西河·金陵懷古》)與鄧琰的“說興亡燕入誰家”(《唐多令》),都是在向劉禹錫致敬。


大先生的故紙堆


這是一首詠史之做東晉王謝兩大過族興衰,在烏依巷建豪宅笙歌,雀橋邊野花草:烏依巷囗夕陽斜,現在橋什麼都不是,巷口只有夕陽殘照,王謝以前破樓上,現在老百姓住著,謝堂前燕做巢的燕子己:飛到老百姓家去了,這是對他們兩家的恥辱一一烏依巷: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


用振江


這詩句的意思是: 當年王、謝兩家豪門貴族堂前飛舞的紫燕,如今卻飛入平常百姓的家。指世事無常,無限滄桑。與上詩句: 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朱雀橋、鳥衣巷,東晉時期王謝大族世居之地,而今野草閒花叢生,荒涼夕陽西下,一派沒落、衰敗景象。上、下詩句對應,真是入木三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