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有哪些美食老字號?

古固林


它是貴陽街頭小巷裡常見的美食小吃,這個平常而不起眼的豆腐,在當地人的手下就被做成了不一樣的美食。它就是貴陽當地特色小吃豆腐果。豆腐果跟廣西一帶的釀豆腐做法味道完全不一樣,跟雲南和廣東客家的包漿豆腐有個共同點就是都是用鐵板做的,客包漿豆腐是用煎的,而豆腐果是用木屑烤的。

據說豆腐果最早在戰爭時期有個小商販,蓋了十幾個棚屋。開始他在街頭賣豆腐果生意,後來因為戰爭空襲很嚴重。他也就不出門了,就在自己家裡的做做豆腐果,想吃的人都跑他家裡來。慢慢的人們為了躲避空襲都跑他的棚屋來,餓了順便買碗豆腐果,豆腐果便宜還能填飽肚子。於是他把十幾間棚屋改成了避難所,提供給人們躲避空襲,還給避難的人們賣豆腐果,這樣他的豆腐果很快就推廣起來了。

一開始來這避難的人們吃豆腐果都是為了填飽肚子,吃完就走了。只有那些年輕的男女們買了豆腐果,情侶們一邊吃一邊談笑。還有的年輕男女們是在避難的時候,買了豆腐果一邊吃一邊聊,慢慢的談起了戀愛。於是豆腐果就被蒙上了一層愛情的味道,慢慢的豆腐果開始成為了情侶戀愛的美食。

豆腐果是小販將切好的豆腐塊,用柏木屑在帶孔的鐵板下慢慢烤,將豆腐的外表烤成金黃色。豆腐被烤得金黃並且鼓起來。這個時候用刀將豆腐豎著開一個口,將用生抽拌好的辣椒、折耳根醬加到豆腐裡。

貴陽的豆腐果有2種,一種是上面介紹的以豆腐塊製作的加料的豆腐果,還有一種是下面這種圓形的豆腐果,這種豆腐果跟上面的完全不同。除了外形不一樣,這種豆腐果裡面不是豆花狀,有點像黴豆腐的質感,也就膏狀的。它也沒餡,吃的時候直接沾著辣椒醬碟就著吃,整體感覺是幹並富有韌性的。

點評:烤好的豆腐果外焦裡嫩,外表金黃很有韌性,內裡嫩如豆花。吃不慣折耳根朋友可能會覺得有一些腥味,而喜歡吃折耳根的朋友一定非常喜歡這種當地小吃,



會行走的味蕾


據我所知,沒剩幾家,提問者問的是老字號,不是名小吃,所以以下襬點老歷史。從五十年前說起,那時候老貴陽的餐館有:大江蘇,四季春,金玉鑫,老不管,小上海,不好意思,到現在一個都沒有了。小吃名店有:畢節湯圓,一品大包,雷家豆腐圓子,南京街碗爾糕,這些只剩下一個,那就是雷家豆腐圓子,在瑞金北路。糕點作坊有:冠生園,廣寒宮,到現在一個沒剩。其他的熟食店如:滿城香這些一個都沒有了,不再一一列舉。(改革開放以後出現的名店字號起碼上百家,不知道算不算,所以沒有列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