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眾多哺乳動物中,只有人類的嬰兒到了三五歲才懂事?

只想做你的影子丶


在哺乳動物的世界裡,人類是需要幾年的時間才能夠長大和懂事,不要是是五年,很多的孩子到了七八歲都不一定會懂事。而對於其他動物來說,5年的時間就很長了,甚至都成精了,這也是自然世界的必然選擇。

對其他的哺乳動物來說,其實人和他們的本質區別也不是很大,都是需要在父母的哺乳和養育下,和逐漸的長大,只不過這個時間有長有短而已,這個事實其實是跟物種有關的,並不是說人的智商就很低,這是沒有必然關係的。

人,作為高級哺乳動物,在生下來就會受到父母和家長的照顧,而在動物世界中,本來處於生物鏈中,就非常的困難。動物的周圍,都是虎視眈眈的掠食者,如果沒有獨自成長的能力,很快就會被吃掉,也會被他們的父母捨棄,所以,即使是未成年的小動物,還可以黏在父母身邊,到了成年,馬上就要放養出去,自己找食物,自己生存了。

所以,不管是人類,還是自然界中的動物,都是需要自食其力的生活的,即使人類,在孩子成年成家後,按照中國的傳統也是要分開住的,和智商是無關的。

也不是說生存能力強的,說話和走路早的,智商就好,有一句話是“貴人語遲”,還認為是說話晚的孩子更聰明呢。

每個孩子都是要成長起來的,每個叢林和自然環境都有自己的法則和生存條件,也是所謂的適者生存吧。


育兒伐木累


看過一個紀錄片,探討了與人類基因接近的黑猩猩,類人猿與人類的差別,它排除了我們原來以為的那些差異,卻揭示了意想不到的一點:

1. 人類之所以區別於其他動物,不是因為教科書說的:“人類是唯一會使用工具,製造工具的動物。” 剛果的紅毛黑猩猩會同時使用兩種不同的工具來釣白蟻,而且還會把樹枝做成刷子來釣。

2. 人類會未雨綢繆,做事有計劃? 實驗證明猩猩也會,它們會事先準備工具,備不時之需。但屬於短期計劃,不像人類可以規劃自己的老年,甚至下一代。

3. 更讓研究者出乎意料的是:猩猩解決問題的能力,甚至創造力,比人類的兒童更勝一籌。實驗者把花生放入窄口瓶裡,旁邊放一杯水,8歲以下兒童不知道使用水,而是用蠻力,但猩猩想到了,甚至還想出用自己的尿液。

4. 模仿,學習能力也不是人類獨有,實驗表明黑猩猩也會,而且學得比兒童更快。不同的是,人類會主動教,傳授經驗,並且會為便於同伴學習,而放慢速度,或者詳細解釋。

真正讓人類與我們的祖先類人猿,以及其它高等動物區別開的是:學習目的。

實驗者示範操作程序讓猩猩和兒童學習,但當猩猩發現不需要一步步按部就班就可以拿到獎勵時,無一例外地選擇了走捷徑;可是參與實驗的人類兒童,每一個都嚴格模仿實驗員教的動作去拿獎品。

明明可以不用費心走程序就可以拿到獎品,為什麼還要去學習呢?明明那套操作沒用,為什麼還按部就班學呢,人類看起來很愚蠢不是嗎?

可是,人類因為這個本性,形成了各民族不同的習俗,禮儀,進而成就了人類文明。我們超越了為滿足基本慾望而學習的動物性,成為有精神追求的人。

人不止思考要怎麼生存,更著眼於怎麼更好地生存。因此,我們擁有了繪畫,音樂,雕塑這些填不飽肚子的藝術;我們思考為什麼活著,如何活著的哲學;我們探索世界為什麼存在,如何存在的自然科學。如莊子所說 “無用之用,方為大用“。這才是人類創造力的真正源泉。

人類嬰兒懂事,獨立的晚,恰恰是為了留在族群裡獲得更長時間的學習。並通過對他人的依賴,被照顧,被滿足,獲得情感鏈接,形成人性。


風雪夜歸人-在路上


這個問題問的很新奇啊,其實現在還真沒多少資料去闡述原始人是怎麼帶孩子的。我就根據當時的情景和孩子的生長特點大膽的推測一番吧。


原始人的壽命的很短的,最早的原始人平均壽命也就是10歲左右,北京人平均壽命15歲,新石器時代到半坡人壽命30多。能從一個寶寶長大成人自己命硬絕對是前提,這是自然優勝劣汰的結果。現在的人可以用多種手段干預寶寶生長,早產兒也大部分能活下去,擱原始時代,估計早早就沒了,活下來壽命也不高。剩下的是怎麼成活的呢?

人類的脆弱和頑強

以前和一個醫生討論過一件事,那就是人類到底是脆弱還是頑強的。因為表面上看起來人類真的是很脆弱的。可以被電死,淹死,窒息死,生病死,噎死,嗆死,甚至走在路上摔了一跤都有可能碰到什麼關鍵部位死了。

可是人類又超頑強,缺了胳膊,腿,眼,耳朵,甚至腎啊,肝(留一點就行)啊都能活。骨頭斷了能接上,皮燒爛了能移植。醫生的原話是“有時候看著跟一堆破爛似的縫吧縫吧就又活了。”

所以人類的孩子也是這樣。小鹿姥姥就經常對我看孩子太細表示不屑,用她老人家的話說叫“糙養糙大”。也就是你怎麼養他就怎麼長大唄。

原始人也一樣,只要知道給孩子喂吃的,孩子能吃到東西,基本的生理需求保障了。怎麼都會長大的。



小孩的發育特點

養過孩子的都知道,從孩子生下來到會走,其實有他自己的生長規律的。“三翻六坐八爬”,即使有些誤差,也大差不差。這不是人為干預能干預的。對於原始人寶寶也一樣,即使沒有父母也面前一點點的教著照顧著,到了該爬該走的時候,他也會爬和走。(前提是正常的寶寶,孱弱的,有缺陷的,直接自然淘汰了。)然後在耳濡目染中學會鑽木取火和狩獵,基本上會了這倆技能,也能活幾年了。


原始人所處環境的特點

原始環境看起來艱苦,其實倒也不比現在艱苦。至少沒有那麼多現代產物,不用怕他觸電,不用怕他喝了/吃了什麼有毒的化學物質,沒有那麼多桌椅板凳,不用怕他撞頭,沒有車,不用怕被撞車。就像之前的狼孩一樣,在狼窩裡只要有口吃的。也就這樣跌跌撞撞的長大了。

這就是我的一點猜測了,大家隨意一看。

我是鹿媽,有一個可愛的女兒。我喜歡分享,關注我,一切你關心的,我都在意。


鹿兒媽媽


以前我也思考過這個問題,為人父母之後,就基本上明白了。

1、人類由於大腦過於發達,導致分娩困難,所以新生兒都是未完全發育就誕生出來。(相對於大部分哺乳動物而言,人類嬰兒相當於早產出世)


2、人類的嬰幼兒在1歲以內基本都是依賴母乳餵食,而且具有特別強的“抵抗力”,一般的說,母乳餵養的小孩,在1歲之內是不會得病的。所以,你看嬰兒柔弱,不等於他的生命力弱。事實上,很多情況下,嬰兒對微生物、病毒的抵抗力比大人還好。


3、在原始社會生存,只要懂得捕獵、採集食物,遇到危險懂得躲避,逃跑,就算“懂事”,絕大部分小孩在1週歲~2週歲就能掌握這些技能。例如家裡的小孩1歲多就懂得掰花生,遇到父母拿小棍子要教訓他的時候,會懂得逃避或者對抗。另外經常帶小孩去公園的都知道,如果小孩子經常出門玩,2週歲的小孩已經可以跑得非常利索了。


所以,人類的小孩並不弱,只是現在的環境不需要人類捕獵、搏鬥,人類退化成“豬”了。


從耗子胖成豬


【放在以前原始地帶。怎麼活?】因為我們有數百萬年演化而來的支持體系呀。


題主觀察敏銳,無意間窺破人類進化的大秘密,真是很有天分之人啊,必須贊一下。

人類嬰兒成長如此緩慢,最重要的原因是為了我們所擁有的無以倫比的大腦。為了它的發育和成熟,人類的先祖們的確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最終事實證明,大腦帶來的好處足以抵消它的負面影響。人類的大腦不僅幫助人類站上食物鏈頂端,而且讓人類從大自然中一躍而出,擁有了主觀世界和能燭照自身的自我意識,這是地球乃至宇宙生命進化史上最華麗的傑作。


的確,許多動物在來到這個世界後,就可以在沒有父母照管的情況下自立,比如海龜,它們在沙灘上孵化,然後小海龜完全依靠自己成長,雖然這種成長方式,傷亡率驚人的高。但通過大量產卵,以數量為王,它們依然能夠生存。


但總的來說,哺乳類動物採用了精養策略,它們在一生中所生出的孩子數量遠遠低於如海龜這類動物,但它們幼崽的成活率無疑遠遠高出海龜。但和哺乳動物相比,人類嬰兒的脆弱性,也是非常誇張。在野外環境中,常見哺乳動物,它們的幼崽大多能夠在出生後數小時內就能自行走動,甚至奔跑。然而,對人類的嬰兒來說,成長過程要緩慢得多。


人類嬰兒發育順序:我們都是早產兒

在頭兩個月的生活中,他們大多無法自主抬頭。

要到大約4個月時候才會自己翻身

大約6個月後才能自己坐起來

九個月左右開始嘗試站立

到一歲左右才開始行走

我們的成長之所以這麼艱難,是因為出生的第一年,是大腦快速發育的一年,人類的大腦如此之大,以至於沒辦法在母體內發育成熟再出生,那樣就生不出來了。所以有科學家說,與多數哺乳動物相比,人類全都是早產兒。

圖示:我們剛出生時的腦容量只有正常容量的25%,到十歲左右到達95%。這就是為什麼人類的孩子如此脆弱的原因。

圖示:十年時間“重走”百萬年演化道路。圖左人類孩子十歲前大腦發育所具有的腦容量,圖右人科動物大腦容量進化曲線圖。從最初的500ml到1200ml,花了數百萬時間的進化呢。可以預料的是,隨著腦容量越來越大,嬰兒就越來越脆弱,需要成長的時間自然也就越來越長。這就是為什麼,人類的孩子,還需要在父母身邊呆十多年時間,才能獲得獨立所需的身體和能力。有些人甚至幾十年都沒有獲得這樣的能力,他們成了讓其它人頭痛的媽寶。


為什麼我們不能在母體內發育到更成熟的地步,再出生呢?

根據2012年發表的一項研究, 除了早就知道的骨盆大小的物理之外,還有代謝上的限制,讓我們只能在母體內妊娠九個月左右就必須出生。


醫學界早就發現,發育中的嬰兒的大腦和頭骨在子宮中能長大的程度受到母親骨盆的限制,雖然在進化過程中,為了生出腦袋越來越大的後代,母親的骨盆已經變得越來越大,但母親骨盆的增大受到直立行走的限制,繼續增大的後果,就必須放棄直立行走,這顯然是難以想象的事情,畢竟站起來走路才是我們這一隻物種非常重要的進化起點。

圖示:與百萬年前的直立人相比,新生兒的頭顱增加不多,因為女性的骨盆增加的程度受到直立行走的解剖學限制。


人類幼兒經歷的漫長髮展過程,在動物界的確是“奢侈品”,人類相對無助的漫長成長時期,最終會帶來實質性的認知收益。更長的成熟時間,使我們獲得了開發更復雜的思維的大腦基礎。能夠產生複雜的推理,交流和社會交往。只要我們能支付得起前期的投入。

支持體系

  • 人類生活在群體中

  • 婚姻制度的萌芽

  • 父愛的出現,父親不僅提供資源,同時也是孩子行為的教導者

  • 男女兩性分工,狩獵-採集,大幅度提高生存效率

  • 人類擁有祖母和祖父。人類女性通過特殊的停經期,放棄自己的生育,而幫助自己的子女照顧孫輩

這一系列的組合拳,就是我們這個物種發展了數百萬年的時間搞出來的支持新生兒漫長髮展的社會和家庭支持體系。



三思逍遙


圖片由提問者提供


這個問題很好!不過,有些小瑕疵。為什麼在哺乳動物中,只有靈長類,例如人類,他們的嬰兒要經過幾年才懂事。其實,有的需要更長時間,例如人類的孩子到了7歲還沒有懂事,而猴子,小猴子經過7年後早已是成年,已經猴精猴精了。似乎,人類的智商很落後。其實,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人,其實就是靈長類,和猩猩、大猩猩沒有啥本質區別,DNA的大部分都是一樣的。它們的嬰兒也是過了才很久,才會獨立生活。也就說,需要父母照顧很長時間,長的需要幾年。這說明,靈長類的幼子普遍缺乏獨立生活能力,這和智商無關,和物種有關。

同樣是哺乳類,在草原上港出生的小馬、小羊、小牛必須要站起來,蹣跚著跟著母親身邊。它的周邊,是無數掠食者虎視眈眈。想撒個嬌,偷偷懶,晚站起來行不行?那是絕對不行,離開族群的掩護,即使是成年的羊、成年的牛也難逃被獵殺命運。因此,不立刻站起來,就會被母親果斷捨棄。這是自然界逼迫的結果。

至於處於生物鏈中的頂級掠食者,例如虎、獅,它們的孩子在未成年還能黏在母親身邊,一旦成年,尤其是雄性,就會被趕出家門。生活艱辛,父母生活都困難,不可能花更多的時間照顧自己的孩子。而孩子,只能是儘快自力。而這,與智商無關,與是否是高等級哺乳動物無關。


自然使者


用it術語的話,其實這個問題很容易回答。絕大部分動物的大腦與人類相比,就是單片機與可編程高性能處理器的區別。

昆蟲、魚類、爬行動物等低等生命,他們更多的是依賴本能,大腦裡【固化】了一些內容,出生時就在那裡,好處是生下來就能獨立生活,缺陷是後天的學習能力很差。

人類或高等哺乳動物,出生時大腦空白,為的是通過後天的學習,構建有效的學習體系,以便後天學習更多的知識,並最大化個體差異來提升種群的創造力。


眾泰捲尺事業部總經理


<strong>眾多哺乳動物中,只有人類的嬰兒到了三五歲才懂事,可不止,是三五歲知道害怕了吧,懂事,大部分在二十歲左右吧。甚至,很多熊孩子,三四十歲,才懂事了。

原因很簡單,因為人類平均能夠活七八十歲,其他哺乳動物,基本上只能活二三十年啊,這些哺乳動物,也想不懂事,可是,實力不容許啊。你不趕緊懂事,就成為其他哺乳動物的食物了。

人類,卻不存在這樣的情況。按照現有的考古和口口相傳,人類這個物種一出現,就具備以下特徵:

1、懂得使用工具,而且是殺傷力巨大的工具;

2、懂得用火了,幾乎所有動物,都害怕火,而只有人類,懂得使用火;

3、群居,而且是住在很耐折騰、易守難攻的地方(比如山洞、石頭房子等);

4、人類照顧孩子的天性,要遠比其他哺乳動物強,而且,人類穿衣服啊,其他動物不穿衣服,不能懂事,會凍死的。

5、人類有強大的口頭語言能力,非常方便於群體行動和照顧。

6、人類是直立行走的,骨盆不大,不能支招嬰兒充分發育再出生,所以,只能是部分發育(尤其是大腦思維和行為能力)就出生了。

綜上六個因素,所以,只有人類的嬰兒,才是三五歲才懂事了。

這也說明了,人類絕對不是地球上本來就有的生物,是外來生物(來自宇宙的其他地方,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在地球定居了)。

現在流行的說法是,人類被原來星球的人放逐囚禁在太陽系了,人類是宇宙的囚犯。

<strong>


董江波


首先,需要定義一下到什麼程度算懂事。

我們先回顧一下人類社會根據年齡設置的門檻。

三歲,是幼兒園入學的年齡。

五歲或者六歲,是小學入學的年齡。

十歲,在中國是父母離異的情況下,能表達自己選擇監護人意願的年齡。

十二,十四,十六歲,在不同國家是自願性行為成為合法的年齡。

十四歲,是部分承擔刑事責任的年齡。

十六歲,在有的國家是可以結婚的年齡。

十八歲是個大檻,在多數國家是成年的標誌,可以承擔刑事責任,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二十一歲,在美國是可以飲酒的年齡。

二十六歲,在法國是需要坐車買全票的年齡。

三十五歲,是可以競選法國總統的年齡。

四十五歲,是可以擔任中華人民共和 國國家主 席的年齡。

以上所有年齡線,都是一個懂事的門檻。年齡不夠競選president,也就說明心智不夠成熟,稱不上真正懂事。還有,其他哺乳動物與人類相比,所對應的”懂事“指的是什麼呢?獨立生活?獨立捕獵?繁衍後代?

事實上,人類作為動物的一種,生物本能並不差,剛出生的嬰兒就會吸食一切他所認為的食物,也懂得趨利避害。還有,人類跟哺乳動物的一個大差別是,懂事的年齡差別很大,一般來說,三五歲是能進行基本交流,參與集體活動的年齡,但是有的人五歲時已經成了一位職業演員了,比如秀蘭鄧波。

而有的人,年過四十,凡是還由父母做主,自己無法承擔,雖然可以自行吃飯睡覺拉屎撒尿,按照社會人的標準,實在稱不上懂事。

不管是人,還是猩猩,還是貓貓狗狗,熊貓海豹,他們何時懂事,何時獨立,關鍵因素是兩個字:母親。做母親的,知道要把孩子保護到什麼時候,什麼時候放手,是決定一個物種是否能健康良性延續下去的根本。


王丫米


人類的嬰兒在剛出生的時候非常脆弱,在之後1年多的時間內都需要精心的照顧,1歲之後才開始學會站立、吃飯、說話。這與大部分哺乳動物不同,小狗、小貓、小馬、小豬一出生就能自由奔跑,知道吃飯,幾乎不需要太多的照顧,這是為什麼呢?

圖注:小羊在出生不久就能夠站立和奔跑,圖片來自網絡


原因很簡單,因為每一個嬰兒都是“早產兒”。儘管我們已經習慣了孩子一出生就是這樣子的,我們每一個人剛出生的時候也是這樣子的,但是與其他動物相比,人類的嬰兒的確是“早產兒”。為什麼會這樣的?還得從人類的演化歷史中尋找答案。

圖注:我不是早產兒!再說我就哭!


我們都知道,人類的演化起初於雙足直立行走,為了適應直立行走,我們的身體和骨骼都發生了變化,其中就包括骨盆變窄變扁。變窄變扁的骨盆的確讓人類行走看上去自然而且迅速敏捷,我們看看黑猩猩直立行走的確是又笨拙又彆扭。骨盆讓我們雙足行走更自如的同時造成了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原來寬闊的產道變得狹窄,而胎兒的腦袋越變越大。

圖注:大腦袋的嬰兒要從母體中分娩出來,圖片來自網絡

如果要讓胎兒在母體的體內發育成熟之後降生,產道是無法通過產道的,怎麼辦?必須在孩子的頭圍超過產道寬度之前把孩子生下來,即便胎兒發育並不完全。所以人類的嬰兒與大部分哺乳動物不同,出生的時候沒有自理能力,需要父母的照顧。

圖注:如果孩子過大會導致難產,圖片來自網絡


今天的嬰兒出生之後即便有些虛弱,或者大聲哭鬧都不要緊,因為他們降生在人類主宰地球的世界裡,有房屋庇護,有醫院醫療。但如果把今天的嬰兒放在幾萬甚至幾十萬年前的史前時代,那麼大聲的哭鬧很容易引來野獸,不但自己的命可能丟了,甚至還是連累整個族群呢。

其實嬰兒懂事、自理晚和哭鬧聲音大並不是從古至今都是這樣的,可以想象史前時代人類嬰兒懂事和自理時間肯定早於現代,而且哭鬧聲音很小,這樣才能適應生存的環境。隨著人類改造世界能力的增強,生活環境的安全和穩定,必定是哭鬧聲音大的孩子更容易受到關注,再加上我們現在大量使用尿不溼、各種嬰兒輔食等,也會導致孩子自理自立時間的延後,這些都是可以預料到的,其實是一種適應性演化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