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匾額上有一根箭,歷史上為什麼一直沒被摘下來?


在北京故宮隆宗門的牌匾上,確實有一個截去了箭桿的箭頭插在上面,因為不起眼,所以可能很多遊客沒注意到,關於這個箭頭的來歷有很多不同的說法。

第一種說法,說是李自成打下北京以後,高興之下在隆宗門下朝牌匾上射了一箭,於是就留下了這麼一個箭頭。不過這個說法顯然不對,隆宗門的牌匾是清朝的時候裝上去的,上面有滿漢兩種文字,李自成怎麼可能射的到呢,所以這種說法基本可以排除。

第二種說法,說是清朝天理教起義,攻入紫禁城的時候留下的,嘉慶為了警示後人,特意下令留下這支箭。不過這個說法也有一些疑問,天理教攻入紫禁城,靠的是在宮中的內應接應混進去的,偷偷攜帶一些刀具還有可能,弓箭這種比較大的玩意可帶不進去。就算真的天理教或者清軍平叛的時候射上去了一支箭,嘉慶如果下令以作警示的話肯定也有相關記錄,但是目前尚未查到有文獻記載此事。

第三種說法則是說這只是溥儀和其他宗室子弟鬧著玩的時候射上去的。辛亥革命以後,溥儀雖然退位,但是還是在紫禁城住了很長一段時間,而且他也不能像祖輩那樣隨便離開紫禁城,無聊之下就在宮裡找點樂趣,加上此時規矩也沒當初那麼大,於是就和一幫宗室子弟在隆宗門這邊練習射箭,於是就在牌匾上留下了箭頭。按照一些文獻記載,在50年代修繕隆宗門時曾經在門上發現不止一個箭頭,所以很可能真的是溥儀他們不小心或者乾脆是故意射上去的。

大家覺得那種說法更正確,也可以發表下自己的意見。


不沉的經遠


北京故宮匾額上有一根箭,歷史上為什麼一直沒被摘下來?

  • 北京故宮隆宗門上的箭鏃,是嘉慶在位的時候,因為天理教起義,一直攻進了皇宮,留下的戰爭的痕跡。

其實從乾隆在位中期的時候,清朝就已經開始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甚至規模浩大,需要專門調兵遣將進行鎮壓。和珅非常倚重的親弟弟何琳,也是清朝乾隆時的一員猛將,就是在鎮壓農民起義的過程之中戰死的。

  • 這樣的狀況隨著乾隆年齡越來越大,而逐漸昏聵,逐漸變的安於享樂,導致清朝官場越加腐敗,農民的生活疑問就更加的艱辛,所以起義爆發的更為頻繁。

所以嘉慶一登基掌權,就迫不及待的將和珅抄家,然後治理朝政,專門對貪官汙吏進行了嚴酷的整頓,就是因為乾隆給嘉慶留下了一個爛攤子。

  • 公元1813年九月,以林清為首的天理教發動叛亂。

天理教當時的林清,因為一名骨幹被捕,被逼無奈提前發動了叛亂。天理教所收買的皇宮裡面的地位低下的小太監,事先打開了皇宮的大門,天理教一群一群沒有經過訓練的農民,得以攻進了皇宮。

作為一個國家的政治中心,皇城是極難攻克的。除非是皇朝末年,大規模農民起義爆發,皇朝將要滅亡時,才會發生皇城被攻克的現象。

  • 所以,天理教打進了皇宮,造成了極大的恐慌。

因此,嘉慶在撲滅了起義以後,曾經專門為此下“罪己詔”。其實對於農民的生活並無改善,甚至因為起義爆發,而更加嚴苛。而在嘉慶臨終的時候,還專門告誡群臣、子孫,不要忘記嘉慶十八年的天理教叛亂。

  • 就這樣,因為天理教叛變,而在故宮隆宗門上留下的箭鏃,一直保留了下來。

但是,嘉慶所希望的,給子孫後代以警醒的“箭鏃”,隨著時間的流逝,被逐漸淡忘。清朝因為安於享樂、腐敗無能,而逐漸衰弱,並且導致了晚清時期,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沉重的苦難。

我是歷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想了解歷史人物,學習歷史知識的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公元


可以當成一個有故事性的景點來宣傳,增加故宮特色,也可以警醒人們當年曾經連故宮都被侵佔的歷史


蘑菇雅說


這勇士,拉箭騎馬水壺,為了守護北京安全,箭頭射在故宮牌匾,仍保留存在,這是事實,是有歷史見證江山之寶。是中國文化江山價值之本,守護祖國最大光榮。


肖生愛國特別館


清嘉慶帝西巡北幸時,天理教徒與宮內太監勾結欲圖殺入宮內至隆宗門被擊潰鎮壓,個人觀點應該是當朝者為國祚綿長留此箭以警醒後人非修身養德不足以平天下,非愛民如子不足以治天下,取警示之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