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什麼要探索火星?為什麼不開發土星?

大自然魅力無限極


土星雖然聽起來土味十足,但它表面沒有一點塵土。和木星相似,它全部都是被厚重的氫和氦氣包裹,厚達1000km,表面風速高達1800km/時,比木星上都快。這樣惡劣的環境沒有誰敢去生存,當然也不必去開採了。

而火星就不同了,它是一顆和地球相似度極高的類地行星,並且在2018年發現了第一個地下水湖,因此認為極有可能存在生命,人類探索火星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火星距離地球更近。


土星

首先土星是氣態行星,外圍主要是96.3%氫氣和3.25%的氦,其它是氨、乙炔、乙烷等,其溫度低至-130℃;大氣層下是水冰態濃厚的雲層,有410km厚,溫度在-93℃~-180℃;雲層下是數層的金屬氫和其它金屬氣體,內核是很小的岩石與冰,溫度高達11700℃。這樣惡劣的環境對人類無疑是地獄,是無法生存的。

其次土星的直徑有120540km,質量有568.46億億kg,質量和體積在八大行星中僅次於木星,約有95個地球質量。質量越大引力越大,人類還未到邊就可能被其巨大的引力撕碎了。


然後土星距離地球有9~11個天文單位,約13.5億km~16.5億km。美國最快的飛船新地平線號在太空速度是5.8萬km/時,到達土星需要1012天(2.8年),普通客機也要162天。飛行器即使利用火星的引力彈弓效應也要近兩年時間。

相比於土星,它的衛星土衛六更適宜殖民。

火星

火星大家都很熟悉了,它是人類已知唯一跟地球相似,並在適宜軌道上運行的行星。因此它成為了人類移居的最理想的行星。並且在2018年7月25日已經探測到火星存在液態湖。


人們探測火星是從前蘇聯1960年發射第一顆探測器開始,至今為止有60個年頭了。去年NASA在火星上發現了液態水湖。科學家們一度認為火星上存在生物。

火星距離地球僅有5500萬km~4億km,與地球的近距離接觸大約需要15年。這讓人類飛往火星更為簡便,人類預計在50年內會實現火星移民。


弄潮科學


土星名字帶了一個“土”字,但卻是氣態行星,沒有固態表面無法登陸開發。人類航天總是由近及遠的過程,不可能一口吃成個胖子,土星距離地球比火星遠多了。



人類目前探測火星比較多,就是因為火星距離地球近。並且和地球同處於太陽系宜居軌道上,質量引力對人類也比較合適,未來有希望開發為深空飛行的中轉站。相較於金星環境更加溫和,適合人類的探測器在軌或者登陸探測。目前各國的航天集中在地球周圍,美國技術實力強,早就開始了深空探測,火星登陸成功了數次,但目前火星探測仍然是NASA太陽系探測最重要的一部分,原因就是火星距離地球近。

土星距離地球太遠了,飛行器難以到達,需要充分利用地球火星等天體的引力,利用引力彈弓效應將探測器加速到較高水平,才有可能順利進入土星軌道。土星的質量是地球的幾百倍,是一顆龐大的氣態行星,核心雖然是固態,但人類和人類探測器卻無法到達,會被引力撕碎。而土星的衛星開發潛力卻大的多,有倆和地球大小相當的衛星,它們擁有豐富的水資源和其他一些人類能用到的資源。目前飛臨探測土星、木星等太陽系外側天體的探測器總共也不到10個。
現代各國運載火箭的運載能力,還多是集中在地球周圍,本世紀中葉太空採礦可能成為現實,主要瞄準的是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帶,至於更遠太空的載人探測和航天開發,本世紀末估計有可能吧。


來看世界呀


火星和地球在自轉和軸心傾斜角接近,可以在火星著陸,但火星上人類是無法生存的,相差甚遠。在土星人類無法著陸,它的表面是液態金屬氫的汪洋。有數千條光環,由碎冰,岩石塊,塵埃組成以每小時七點二萬千米速度高速運轉。


平常人246089341


土星上有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