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少年使八十斤鐵錘?岳雲的武器之謎

中國古代章回小說裡最常見的就是各種武將的故事和演義,通常被傳世的武將經過小說家言和演義故事的渲染和擴大,基本上一個個不是地煞星轉世就是哪吒下凡。或者前世一段因果今世就要託個力大無窮,能拔山扛鼎的英雄武將來報恩或是征戰沙場,馬革裹屍。一個套路下來,什麼鳳翅鎦金钂、梅花槍、五虎斷魂槍或是什麼金瓜錘,西瓜錘,南瓜錘。一個個不是重大五六百斤,都不好意思讓自己排列在演義和小說裡的傳世名將裡。

16歲少年使八十斤鐵錘?岳雲的武器之謎

但是無論演義還是說書人的口耳相傳,名將一定是力大無窮,身似鐵塔,面如重棗或是黑炭,基本上和普通一定要一眼就可以區分開來。所以無論他們那多重的武器好像都可以理解,但是好像有一個一直是個列外,他只不過拿個一對八十斤重的鐵錘,就開始有人質疑,那麼重?怎麼可能,假的吧。這個人就是鼎鼎大名的嶽鵬舉的兒子岳雲,為什麼岳雲的武器重量那麼多人好奇,那麼多然質疑?估計有幾方面的原因。首先,岳雲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有名少年將軍,注意一個詞少年,根據歷史記載岳雲最早12歲就已經參軍訓練,到了16歲就成長為自己老爹的左膀右臂,橫槍躍馬,帶領背嵬軍打的當時岳飛的死對頭金兀朮大敗虧輸,揚天長嘆,不亞於曹操“生子當如孫仲謀”之嘆。

可能有人就像一個一十六歲的少年,筋骨尚未長成,卻有可能拿起八十斤的鐵錘?左劈右砍,上陣殺敵,直到敵退將死?看看現在16歲還在唸書的孩子,或者只知道打遊戲的同學,怎麼也想不出一個大孩子拿著比他腦袋還大的鐵錘來上戰場血手殺人。

16歲少年使八十斤鐵錘?岳雲的武器之謎

但是要知道岳雲與現在的少年畢竟還是不同的,岳雲早在十歲上下就被岳飛編入親兵營,開始和大大小小的士兵一起開始操練,也就是說他的肌肉訓練和重量訓練肯定是我們這些無法想象的。那麼年級小小可以負擔八十斤的鐵錘可以通過訓練做的到。那麼還有人要問岳雲上戰場又不是隻有八十斤的鐵錘,看過古代演義小說,一看到武將上戰場殺敵,一般有有一個詞叫做全身披掛。這是什麼意思呢,武將一般有點地位和家底的武將都是有鎧甲的,宋朝的軍隊一般是配給軍裝和鐵甲的。岳雲是背嵬軍的將領,那麼他的裝甲的級別也就不低,不低就代表著重量。

所以現代人一想十六歲的孩子,披一身重甲,還有拿上八十斤的鐵錘,自然無法想象這種情況。這就是為什麼一說起岳雲手拿八十斤鐵錘,就質疑聲一片的主要原因吧。

16歲少年使八十斤鐵錘?岳雲的武器之謎

但是要知道其實在清朝末年在鴉片也是福壽膏肆掠的時候,還是有很多清軍是要拿著百十斤的武器上戰場的,而且古代文彩不好沒辦法從科舉晉身的人,除了想狄青一樣從小卒一路打上來,還有一個快捷通道就是五武舉,據說唐代以後設立的武舉,參加考試的人必須一路靠著賣力氣才能成功解鎖關卡,直至晉升武舉人和武狀元等。這樣想想岳雲本來就是名將後代,十歲就在軍隊訓練,一十六歲拿著八十斤的鐵錘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麼?

16歲少年使八十斤鐵錘?岳雲的武器之謎

但是質疑岳雲的武器重量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岳雲根據歷史記載中他所使用的武器並不是什麼重達八十斤的鐵錘,而是錐槍,一種似錘非錘,似槍非槍的短兵器,在《說岳全傳》裡就給岳雲下了一個基調,他就是用一對八十斤的大錘的,小說家言其實是不可信的,但是根據販夫走卒的口耳相傳中,流傳的街知巷聞的不過是岳雲他就是用一對八十斤的大錘的這樣一種基調。岳雲是一個典型的悲劇人物,無論是時代的悲哀還是流傳於世的是人們對於他使用武器的津津樂道。他是一個可以與霍去病相提並論的英雄人物。史上記載說:郾城慘敗後,金兀朮大為震驚,曾仰天長嘆道:“嶽少保以五百騎破吾五十萬眾。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岳雲作為歷史上罕見的少年英傑,如果沒有“風波亭”的 蒙冤之難,如果宋高宗能多一點信任,如果他能夠活著君臣相慶,那麼他的成就會不亞於霍去病的封狼居胥,完顏阿骨打的後代也許只能在東北打兔子了,運氣好點還可以賣賣熊掌。岳雲的武器之謎,不過是文人臆想中的混亂罷了,無論是八十斤的銅錘還是錐槍,岳雲都是一位值得回想的少年英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