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景點恭王府都曾有哪些人居住在此?

無衣山鬼


恭王府是典型的清代王公府第,與故宮的皇家氣度各有異趣,相映增輝。有句俗話說“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因為恭王府建築本身興建於清朝鼎盛時的乾隆年間,經歷了清朝由盛轉衰直到滅亡的經過。恭王府本身也是幾易其主,其中不乏名流重臣、王公貴族。

恭王府最早不叫恭王府,叫作“和孝公主府”,真正建起這座建築的主人是乾隆時大名鼎鼎的清代名臣和珅。乾隆將自己最喜歡的女兒固倫和孝公主嫁給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並將原來抄沒犯官李侍堯家產而沒入官中的一所房屋賜給了和孝公主作為公主府第。

在此基礎上和珅大興土木,用時數年營建府第,藉著公主的府的名義將府第建得非常奢侈而且逾越了臣子應有府第制度。府邸西路楠木殿就是照故宮寧壽宮式樣而建,使用非臣子能用的毗盧帽門、太平缸、銅路燈等。興建起來的和孝公主府真正的主人應該是和珅。嘉慶四年,和珅獲罪被抄家,和孝公主也奉旨遷出府第,這座府第被賜給了慶王永璘。

慶王永璘是乾隆皇帝第十七子,是嘉慶皇帝的同母弟弟,這時剛剛由貝勒升為郡王,就以和珅舊宅作為郡王府。同時嘉慶還把沿街的七十五間鋪面房都賞賜給了自己的弟弟。

和孝公主府(和珅宅第)成了慶王府,之後又在咸豐年間迎來了自己的下一個主人,即清末名噪一時的煊赫要員恭親王奕訢,這也是“恭王府”名稱保留至今的原因。道光皇帝在立皇四子奕詝為太子時封皇子奕訢為恭親王,恭親王得到了慶王永璘的舊宅。慶王之後一直住在這座府第,直到鋪國將軍亦劻奉旨遷出。修繕一新的宅第成為新的恭王府,現在看到的恭王府是清代親王府第的規制。府第裡的銀鑾殿雖然是復建,但就是典型的親王府規制建築。恭王府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花園,花園在同治年間曾經進行大規模增建,由恭親王命名為朗潤園。

恭親王去世後,其孫溥偉襲爵,被稱為“小恭王”。小恭王溥偉作為宗室是清帝室的堅決擁護者,曾經變賣家產報國。袁世凱逼末帝溥儀位之後恭王府成為溥偉私產,最終因為溥偉資不抵債由法院進行拍賣。清代恭王府被輔仁大學買走。


沅汰


恭王府位於北京前海西街,是北京非常知名的5A級別的景點之一,而且現在開闢升級成了恭王府博物館,在這裡廣大遊客可以參觀到清代目前最完整的王府實物。可謂是一處不可多得,不可不去的好景緻。

到充滿了歷史味兒的景點,首當其衝的事兒是先要了解此地的歷史,不然看什麼都是一腦袋漿糊,那麼咱今兒就說說恭王府這個地方的前世今生,盤點一下歷史上到底有那些大人物在此居住生活。

第一任主人:鈕祜祿·和珅,這個不用多說了,恭王府以前叫做和府,其建造和設計者都是人家和珅和大人,這地原本是他們家,和珅為了建造此地,請了諸多的風水大師給勘察設計,最後完美的融合了天地人三維一體的理念,打造出了一座史詩般的豪宅


第二任主人:鈕祜祿·豐紳殷德,此人為和珅的兒子,和珅被賜死後,由於其兒媳婦是乾隆的女兒,所以一部分宅子還是歸屬他們小兩口而沒有查封收繳,但是等他們都死後,這部分宅子最終被併入王府。


第三任:愛新覺羅·永璘(慶親王)這個和第二任主人幾乎是同時存在的,因為和珅被嘉慶皇帝賜死之後,同時把大部分的宅子賞賜給了慶親王永璘,所以這裡成為了永璘的慶親王府。


第四任:愛新覺羅·奕訢(恭親王),到了咸豐年間,奕訢的哥哥奕嚀(咸豐帝)執政,把慶親王府收回,爾後又賜給了恭親王奕訢,之後這裡便成為了奕訢的王府恭王府,也是今天名字的由來,奕訢成為這裡的主人後,又對這地部分改建,營造了非常有名的西洋門,後來新中國後,這裡被一些單位佔據為宿舍,後來被清退,恢復了原本的樣貌並開闢成了景區,一直到今天。


老豬的碎碎念


恭王府曾經有三位主人,和珅、永璘、奕訢。三人都是清朝人魚恭王府一同見證了清朝的興衰,下面就分別介紹一下三個人物的歷史。

和珅,鈕祜祿氏,原名善保,字致齋,正紅旗滿洲人(後抬入正黃旗)。嘉慶三年(1798年)晉封一等中襄公。一二十年的時間裡,和珅從一個三等侍衛升侍郎、御前大臣、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軍機大臣,同時兼戶、吏、兵三部尚書,成為乾隆朝晚期聲名顯赫、權傾一時的寵臣。

永璘,愛新覺羅氏,乾隆皇帝的第十七子,與嘉慶皇帝同為孝儀純皇后所生。關於這位皇子,文獻記載不多。據《嘯亭續錄》言:慶僖親王永璘,長的敦厚結實,皮膚黝黑;讀書不多,但喜歡音樂、遊嬉,經常微服出遊,出入於市井狹巷之中,因此高宗皇帝對這個兒子也不大喜歡。

奕訢,一等貴族。因為知名,所以許多人只知道北京的恭王府是和珅的私宅,而不知道因改賜道光皇帝第六子奕訢為王府而得名。他同時也是清末政治家、洋務運動主要領導者,清朝十二家鐵帽子王之一。道光帝第六子,咸豐帝異母弟,生母為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氏,道光帝遺詔封“恭親王”。咸豐年間,奕訢於咸豐三年(1853年)到咸豐五年(1855年)之間擔任領班軍機大臣。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奕訢授命為全權欽差大臣,負責與英、法、俄談判,並且簽訂了《北京條約》。咸豐十一年(1861年),咸豐帝駕崩,奕訢與兩宮太后聯合發動辛酉政變,成功奪取了政權,被授予議政王之銜。


凌子看世界


回答者:李蕾,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恭王府

恭王府位於北京市西城區柳蔭街,現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5A級景區,也是清代規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後是和珅、永璘、奕訢的宅邸。1851年恭親王奕訢成為這所府邸的第三代主人,改名恭王府。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曾說“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恭王府的整體規模十分宏大,佔地約6萬平方米,有富麗堂皇的府邸,也有幽深秀麗的古典園林,擁有各式各樣的建築群落共計30多處,佈局講究,氣派非凡。現在的恭王府全面對外開放,成為了北京城一道亮眼的風景線。

恭王府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恭王府作為一處歷史文化名勝古蹟,它歷經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歷史進程,也留給我們後人很多關於清朝歷史的故事與文化。它曾先後是和珅、永璘、奕訢的宅邸。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恭王府的前世故事。

和珅畫像

恭王府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一開始是和珅的宅邸。和珅,鈕祜祿氏,原名善保,歷史上的和珅學習刻苦勤奮,讀書過目不忘,他不僅學習好,而且長相極為俊美,深得乾隆皇帝的喜愛。和珅從一個普通侍衛升至侍郎、御前大臣、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軍機大臣,同時兼戶、吏、兵三部尚書,成為權傾一時的寵臣。在乾隆四十年左右,大學士和珅相中了恭王府四周縈水,遙接西山,離紫禁城近的風水寶地,以高價購買下這裡的房產,建造成大名鼎鼎的“和第”。

恭親王奕訢

和珅因貪汙罪於嘉慶年間被抄家處死後,此處私宅便贈給了“愛宅子不愛江山”的慶王永璘。嘉慶四年(1799年),將和珅宅第賜其弟(乾隆第十七子)慶郡王永璘,是為慶王府。嘉慶二十五年慶郡王永璘卒,由其子及後人居住。同治朝時,由於恭親王奕忻協同慈禧發動政變有功,慈禧太后便將此宅贈予他,由此得名“恭王府”。恭親王奕訢成為了這所宅子的第三代主人。民國初年被恭親王的孫子溥偉賣給教會,後由輔仁大學贖回用作女生學堂。新中國成立以後王府被多家單位使用過。1986年,按照中央領導同志提出的:“邊搬遷、邊修復、邊開放”的原則,基本完成了花園的搬遷工作和修復工程。1988年,恭王府花園正式對外開放,2008年完成府邸修繕工程後,全面對外開放。

這座歷史上曾顯赫一時的王府,歷經了大清王朝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凡七代皇帝的統治,見證了清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歷史進程,現在也仍向後人述說著關於它的歷史。

參考文獻:

1.孫冰《中國經濟週刊》2012年48期《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曾經『珍寶熠熠』的恭王府緣何如今『空空如也』?》

2.李志啟《中國工程諮詢》 2014年8期《走進恭王府》

3.六夢鈺《中華文化畫報》2012年9期《恭王府的前世今生》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季我努學社頭條號(搜索季我努學社)及季我努學社微信公號(名稱季我努學社,搜索jiwonu)季我努學社系國內著名的歷史學民間學術社團,已出版中國近現代史料及研究作品逾3000萬字,代表作為《美國國家檔案館館藏中國抗戰影像全集》(全30卷)、《日本遠東戰爭罪行叢書》(第一輯5卷,第二輯已出1卷)。其創辦的季我努沙龍系國內最著名的公共歷史講座。


季我努學社


這地方有人居住的歷史應該很久了。元明兩代,這裡有座規模比較大的寺廟,皇親貴戚都會來這裡上香。後來明清易代,寺廟荒廢,這裡就成了普通滿人百姓的住宅。據說康熙有個兒子也曾在這裡居住過。但建成規模龐大的宅邸,的確是從和珅開始的。

大概乾隆四十年,和珅在此建造府邸,後來的事兒大家也都知道,乾隆去世後,即為的嘉慶一點兒也不客氣,把和珅徹底扳倒,這個宅子也就一分為二,一邊給了嘉慶的愛弟慶王永璘,一邊仍由乾隆愛女、和珅兒媳和孝公主居住。晚清時候有個大貪官慶王奕劻,就是永璘的孫子,他小時候就住在這慶王府,也就是和珅舊宅裡。

到了咸豐元年,皇帝把這宅子又賜給了自己的弟弟——中國近代改革操盤手、洋務運動的先驅、恭親王奕。奕在這裡一直居住到1898年薨逝。奕居住期間,對恭王府的格局又進行了一系列擴充、改進,使其跟今天我們看到的樣子,差別不大。

1898年後,老恭王奕的孫子溥偉襲爵,就是所謂的“小恭王”。他在恭王府生活了十多年,恰好遇上了辛亥革命。這溥偉是個復辟派,組織了“宗社黨”,反對革命。為了籌集復辟軍費,他把恭王府絕大多數收藏的寶物都賣給了日本古董商。到後來,還把前院宅子也抵給了輔仁大學。溥偉後來遷居青島、大連、瀋陽,一直妄圖藉助德國、日本的力量復辟清朝。

溥偉典當的是前院,後院的花園,供弟弟溥儒(溥心畲)、溥僡等居住。再往後,民國換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溥儒去了臺灣,溥僡留在北京,也都搬離了恭王府。

再後來恭王府地面上駐紮的是中國音樂學院。王府劃歸文化部後,原有單位逐漸退出,修繕工作也逐步開展,最終於2003年向公眾開放,2012年獲國家5A級景區稱號。


安西都護府


恭王府,是北京著名景點。到了北京,很少有人不去逛一逛的。在北京,除了皇帝住的紫禁城外,最上檔次的豪宅應算恭王府了,北京王府大小共有六十多個,而最有氣派、級別最高的當數恭王府。恭王府,佔地6萬平方米,為清代規模最大的一座王府。前部是富麗堂皇的府邸,後面是幽深秀麗的花園。恭王府建造於乾隆四十年,當時如日中天、紅得發紫的和珅憑藉權勢,成了該府的第一主人。嘉慶皇帝登基後,賜死了和珅,於是便把該府轉賜給他的兄弟王璘。時間到了1851年,該府迎來了第三任主人恭王奕訢。從此,該府就以恭王名譽職務命名的恭王府而名聞天下。要知道,恭親王奕訢何許人也?他是當年咸豐皇帝的兄弟,是慈禧太后的小叔子,軍機大臣,重權在握,奕訢是力主慈禧太后垂簾聽政的有功之臣。因此,當時奕訢居住的恭王府,也就成了清王朝頭面人物策謀劃策之地,不少驚心動魄的幕後戲曾在此上演。


王榮聯1


在地圖上,恭王府坐落在什剎海邊, 去過的朋友都知道,那有一條街,叫做柳蔭街,而柳蔭街在乾隆年間是一條河,就是什剎海的一條分支水系,所以,恭王府就像是什剎海的一個小島,因此也就有了,北京的“龍眼”之說。

一提恭王府,首先想到的是恭親王的宅院,進而想到的是和珅,其實在大明弘治年間一個大太監早已看中了這塊寶地,他就是李廣,李廣正是會煉丹得到皇帝的信任,因此有權有勢,在此修建了自己的宅院,後來,太監被 “雙規”,一直到乾隆年間,這塊寶地迎來了新的主人,就是和珅。 和珅是乾隆身邊的紅人,也是有名的大貪官,然而,在乾隆皇帝死後的短短十五天裡,和珅就從位極人臣的巔峰滑入抄家賜死的谷底,多虧他的兒子豐紳殷德娶了乾隆皇帝的小女兒固倫和孝公主為妻,才免了滿門抄斬的禍事,但園子卻不能再是私宅。


傳聞,早在和珅當道時,乾隆的諸位皇子便湊在一起商定,將來不管誰當皇帝,都要“滅”了和珅,可十七皇子永璘說:“將來不論哪位哥哥當上皇帝,只要把這座豪宅賞給我,我就知足了!” 和珅被處死之後,嘉慶皇帝便將這座豪宅的西半部,賜給了這個“只要和珅府,不要皇帝位”的弟弟永璘,之所以只給他一半,是因為當時固倫和孝公主及其額駙豐紳殷德還住在那裡。這座宅第也就因此一分為二,西為慶王府;東為公主府,直到公主去世,整座府邸才全部歸到慶王名下。

到了咸豐年間,皇帝把這座大院子賜給了他的弟弟恭親王奕訢。他身兼議政王、軍機領班大臣等要職,重權在握,顯赫一時。 如今,我們所看到的恭王府的建築規模與格局,就是在那個時候最後形成的。


隨著清帝退位,清政府滅亡,1921年,奕訢的孫子小恭王溥偉把恭王府府邸的部分產權抵押給了北京天主教會的西什庫教堂。十幾年後,利上加利,原先八萬銀元的抵押款,滾到了近二十萬,窮途末路的溥偉早已無力償還這筆鉅款債務了。 1932年,由羅馬教會興辦的輔仁大學,以教會之間的關係,用一百零八根金條代償了這筆貸款,恭王府府邸的產權遂歸這所大學,而花園的產權還在溥偉二弟手裡,校方把府邸和花園之間的通道封死,府邸就與花園分開來。解放後,恭王府花園先後被公安部宿舍、文藝出版社、紅樓夢研究中心等機構所佔據;府邸則被中國音樂學院及附中、中國藝術研究院和中國文聯幾家“瓜分”。 2008年將“分別已久”的花園和府邸合為一體,對外開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