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駕崩皇后被逼殉葬,原本可保富貴,但她說的一句話激怒了慈禧

同治皇帝6歲登基,19歲駕崩,他在位的13年間似乎沒有什麼可圈可點的政績,就連鎮壓太平天國這樣的功勞也和他不沾邊。說到底他只不過是慈禧手裡的一個工具,和傀儡無異。縱觀同治帝的一生,如果非要找出一些亮點的話,只有他的婚姻生活還算美滿,不過這種美滿也是很有限度的。

同治駕崩皇后被逼殉葬,原本可保富貴,但她說的一句話激怒了慈禧

​同治帝對自己的皇后阿魯特氏十分中意,大婚之後,同治帝和皇后如膠似漆,好不愜意。朝中沒事時,他常和皇后詩文作談,談到興起,共同吟誦幾首喜愛的唐詩,真是其樂無窮。同治帝對皇后的愛是一種深沉的敬愛,他把皇后當作姐姐那樣的敬重。

看見這對新人感情如此融洽,極力促成此事的慈安太后感到由衷的高興,她為他們婚後幸福的生活感到欣慰。每當皇后阿魯特氏到她哪裡侍膳時,慈安總是讓皇后早點回宮,好有時間多陪陪皇上。而作為生母的慈禧卻是另外一副面孔,她恨兒子娶了媳婦忘了娘,更恨那個不討自己喜歡的兒媳。

同治駕崩皇后被逼殉葬,原本可保富貴,但她說的一句話激怒了慈禧

​為此,慈禧橫加干涉,對皇后橫挑鼻子豎挑眼,處處說她的不是。並且不惜一切手段要拆散這對幸福的鴛鴦。同治在世時,慈禧尚且有所顧忌,只不過是想方設法讓皇后遠離自己的兒子,而自同治帝去世後,阿魯特氏便失去了靠山,最終落得了“殉葬”的下場。

慈禧對自己的兒媳為何會如此厭惡,水火不容呢?早在同治帝選後時,人們便生出了許多說法。

一種說法是,皇后生肖屬相與慈禧相剋。皇后生於咸豐四年甲寅,是屬虎的,而慈禧生於道光十五年乙未,是屬羊的。如果屬虎的人被選入宮,慈禧太后便成了“羊落虎口”。這種沖剋非同一般,因而慈禧極力反對選她為皇后,以避免克著自己的“貴命”,但還是在慈安的堅持下未能阻止阿魯特氏成為皇后。

同治駕崩皇后被逼殉葬,原本可保富貴,但她說的一句話激怒了慈禧

​另一種說法是,皇后的出身犯了慈禧的忌諱。阿魯特氏的母親是慈禧在“辛酉政變”中殺死的顧命八大臣之一,鄭親王端華的女兒。也就是說,阿魯特氏是慈禧仇敵的外孫女,讓一個仇敵的至親當皇后,日後一旦歸政皇上,那皇后便成六宮之主,會不會報復自己呢?慈禧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便心生警惕,因而極力阻止阿魯特氏入主中宮。

第三種說法是,慈禧不喜歡皇后的性格。皇后為人方正,謹守禮節,品德賢厚,與慈安的性格頗為相近,而與驕奢淫逸、陰險狠毒的慈禧的個性格格不入。因此,慈禧視皇后阿魯特氏為眼中釘、肉中刺,對皇后極為仇視。

同治駕崩皇后被逼殉葬,原本可保富貴,但她說的一句話激怒了慈禧

​當然婆媳不合最重要的一點還是慈禧對皇后心存嫉妒。慈禧妄自尊大,嫉妒心特盛。在她看來,皇后有許多地方讓自己感到遜色。一是皇后的出身高貴,她是狀元崇綺之女,比起自己沒落的建州世仇葉赫家族來說要顯貴得多;二是皇后才貌雙全,精通詩文,尤其擅長用左手寫字,在當時是有名的才女。狀元崇綺從小就教阿魯特氏讀書,她很愛學習,加上天資聰穎,因而學問日增月長。早在同治帝選皇后之前,滿、蒙貴族都認為阿魯特氏肯定會入主中宮;三是阿魯特氏一入宮便身居主位,與她入宮時僅是個貴人大不相同。

當然,才貌雙全往往也會伴隨著一些毒副作用,皇后阿魯特氏同樣沒能避免,那就是頗為清高。一次,她的貼身太監勸她設法與慈禧親近一點,以便緩和婆媳矛盾,只有這樣才能在宮中立足。可皇后卻這樣說:“讓我尊重她(慈禧)可以,但要我討她喜歡做不到。我是奉天地祖宗之命,由大清門迎入的正宮皇后,不是誰能輕易動搖的。”這話後來傳到慈禧的耳中,氣得她雷霆大怒,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慈禧對皇后下了殺心。

同治駕崩皇后被逼殉葬,原本可保富貴,但她說的一句話激怒了慈禧

​同治帝駕崩後,皇后痛不欲生,精神受到了極大的打擊。慈禧卻傳出了冷冰冰的一句話:“皇后如此悲哀,看來從殉大行皇帝之志已決,就讓她隨大行皇帝去吧!”懿旨下達後,皇后絕食而死(也有說吞金而死的),年僅22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