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溫室大棚裡種植什麼東西最賺錢?對此你怎麼看?

捷泓


我覺得沒有最賺錢,只有考慮有效的規避風險。

當一個農產品出現好的效益,往往大家一擁而上,結果就是產大於銷,形成價格下降,甚至滯銷的局面,大家可以看一看這種情況,冬棗、西蘭花、甜瓜、小柑橘、草莓等,那個不是呢,前兩年賺錢,過兩年賠錢,往往都是這種週期性的循環,也從來沒有逃脫過。



那麼怎麼種,如何種,種什麼?才能規避風險,賺點錢呢?

個人通過對一些產區和市場的初步調查,人為必須考慮如下一些問題才能實現賺錢的目的。

1、個人優勢,你會做哪些?你如果是一個種植葡萄的高手,或者是種植甜瓜的高手,你會考慮的自然是哪些品種好銷售,啥時候價格好,怎麼種才能更好等問題。如果是個一般的或者門外漢,那麼你可能要去諮詢這些問題了,因為你沒有答案。這裡要說的便是依據個人優勢來決定自己的決定。



2、搶早的問題,我多次闡述過這個觀點,要早上市,一般的價格都不會低,往往是大量上市時期的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價格。那麼問題就來了,怎麼早上市,這就要求你早行動,早播種育苗,才能行,但是早了外界的氣候不一定適應,那就要求你創造這種適合的環境。很多人明白,這裡不但有投資的問題,還有技術的問題,所以個人優勢才能有所發揮了。



3、種什麼?這裡我申明一下,我是做西甜瓜、辣椒育種和栽培及推廣的,很多時候談的是這方面的事情,所以多拿這些作物舉例子,不代表我特意的推薦。目前各地能賺錢的作物有不少,不賺錢的更多了,但是有了以上兩個條件,那麼你種什麼,也許就清楚了。種你自己拿手的,去搶早試試,應該問題不大。



4、勞動力和投資問題,現在這幾年勞動力價格上揚,最近才有勞動力價格下降的報道,但是這確實是一個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次是農資,要考慮這兩個問題,就會牽扯到你所種的作物,有的需要高密度的勞動力和大量的農資農藥等,比如番茄、辣椒、黃瓜,這樣的話你要考慮一下需要多少投資,如果投資高,你預期的收益和投資不成正比的話,就要考慮做別的了。在此不再展開討論。



最後總結一下,依據個人情況,選擇你拿手的東西,避開大多數,做到早種、巧種、會種。


瓜農之友馬博士


說句唯心主義的話,溫室大棚種什麼能賺錢靠的是本事加運氣。也就是說沒有人能非常準確的說明白溫室大棚種什麼最賺錢,溫室種東西有句話叫“好三年,壞三年,不好不壞又三年”,這說的是價格或者市場問題。再有一句話叫“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出來的瓜只收到一地瓜秧子,種豆只收到一地豆秧子,這說的是技術問題。

價格或者市場問題

很多人都在說現在大棚種東西越來越不值錢了,種什麼賠什麼。實際上這個並不能怨別人,只能怨自己。第一,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論種什麼東西,都有人賺錢,能單單說是運氣問題嗎?但是我們能看的出來,賺錢的基本都是小部分人,大部分人是不賺錢或者賺錢比較少。那就是一個市場需求問題,上市時間早或者晚,都是一種供小於求的狀態,這種狀態下人會賺錢。卡在中間的人,很多很多的東西同時上市,就會有一個供大於求的狀態,那就是不賺錢。

技術問題

溫室大棚種植,需要技術,這個跟大田種植是不一樣的,我舉個例子,我有個舅舅,種草莓的,種了有20年的時間了,土專家一個,如何種才能把草莓種的非常甜,什麼時間施肥什麼時間大藥什麼時間通風什麼時間加溫等等,胸有成竹。

他家的經濟收入全部靠家裡那10畝地的草莓,你說賺錢不?那肯定賺錢,不多不少,比上班要好一些。

認準了一樣就動手,避開大量上市的時間,種花菜也能賺錢。沒有技術,溫室裡面種人參收入也不會超過蘿蔔。


農科小孫說


不知你是哪裡的,如果你是東北農村的,那我告訴你,在溫室大棚裡什麼吧,我這不是閉門造車,也是有根據的,因為我朋友就是搞溫室大棚種植的,我也去過他的溫室大棚,也吃過他大棚裡種的蔬菜水果的!

你可以種香瓜,這種溫室大棚種植的香瓜是很賺錢錢的,我朋友種香瓜的大棚是10米×100米的1000平方米的大棚,按我們東北人常說的,這個大棚是一畝地的大棚,就是我們東北農民說的大畝!

他用一大畝地的溫室大棚種香瓜,春節的時候,香瓜就上市了,在你們那,香瓜賣多少錢一斤我不太清楚,在我們這旮瘩,每斤香瓜在8元~10元錢一斤,這一茬香瓜,他告訴我賺了1萬元,而實際上,他可能賺的比1萬元還多!

他有10個大棚,他說大棚太多了經營不過來,這10個大棚,他種了6~7種不同的水果蔬菜,用他的話說,就是什麼樣的水果蔬菜都種一棚,別人來買的時候也可以買全點,這樣也是積攢人脈的,所以他的這10個溫室大棚,什麼時候時候都會有幾種成熟了的蔬菜水果可以賣的!

這幾年那個長的不起眼的婆婆丁,在冬天的時候反而是熱賣了,他說種一個大棚冬天不夠賣,所以他就種了兩個溫室大棚的婆婆丁,冬天在我們這個城市的農貿市場,婆婆丁每兩賣5元錢,每斤賣50元錢,這個價格都高的離了普了,可是買婆婆丁的人確很多,每個人來了抓了兩把,稱一下2.3兩,10元~15元錢,也沒人說多說少的,給了錢,我們東北人就拿回家蘸大醬吃了!

他種的這兩個大棚的婆婆丁能賺多少錢,看看市場賣的50元一斤的這個價格,我們也就知道他賺的錢,不會比大棚香瓜賺的錢少吧,他還還種草莓,種香材,種生菜,還種黃瓜,西紅柿等,都是可以的,也都是賺錢的!

至於你想在溫室大棚裡種什麼,你可以根據你當地的實際情況來決定的!

感謝您對從善如劉三農問答的關注和支持,歡迎您的評論留言!


從善如劉L


對於溫室大棚種植業,有很多種,比如蔬菜類大部分都是可以溫室效應發育,還有水果類同樣也是,多部分都是可以採取溫室效應來培育結果。

要是說種那種賺錢的話,這個歸根到底還是看個人的瞭解和愛好那種種植,現在時代好了,人們主要就是看吃的和穿的,吃得好,穿得好,才能活得好,所以溫室種植這一塊能否賺錢就得看自己的能力,有些你種得再好沒有人脈關係也還是一樣荒廢,所以能否賺錢多,技術還是人脈都是不可缺少一部分。



比如說種植蘑菇,蘑菇是真菌類的植物,全世界的食用蘑菇估計有2000種,其中有醫療價值的蘑菇大約為700種。平菇、金針菇、蟹味菇、杏鮑菇、白玉菇、秀珍菇、茶樹菇、雙孢菇、香菇、滑子菇、口蘑、猴頭菇、白靈菇、姬菇、花菇、草菇、雞腿菇等等!那又如何使用溫室大棚產植蘑菇呢,接下來就給大家一個種植蘑菇的經歷。

就說我的一個遠方表哥吧,他就是種植蘑菇一塊的,他自己的親身經歷讓我懂得如何做生意,主要就是重於堅持和努力,他種植在種植這一塊曾經也是無數次失敗過,但是在他失敗的時候很喜慶沒有放棄,而是懂得了迎難而上 ,每一次的失敗都是做為下一次的經驗,只有不停的失敗,留到最後才是成功的殿堂。


他剛開始做的時候那是一竅不通,四處奔波,道道是牆,感覺想做一件自己喜歡有意義的事業那是難上加難,從一開始他就在自己的農田來搭建溫室大棚,採取溫室效應種植蘑菇,第一次種植的時候沒什麼經驗和技術,別說能賺錢了只有不停花費金錢和時間,剛開始做嘛,也沒多大的地方,就僅僅搭建寬二十來米左右的一個溫室大棚,
裡面種的蘑菇也差不多

有一兩百袋左右,可是歲月不饒人啊,一日復一日,一天的一天,時間就這樣過去一個月了,每天他就守在周圍看狀況而沒有采取任何的行動,一個月過去了以後他才發現蘑菇繁殖能力特別差,差不多都一袋就十來個左右,這時候他就有點心酸了,感覺很迷茫不知如何是好,最後他尋找了遠方親戚的一個農業大學畢業的本科生,請他到表哥家裡來做客,主要就是求助於他幫忙吃,策劃方案如何繁殖蘑菇,增強免疫力不會枯老。經過這位遠方親戚精心策劃和傳授技術經驗過後,還沒表哥種植的蘑菇有所該化了。

第二次種植,他又重新改化溫室大棚,挖了一個很深洞口從外到大鵬內連接,裡面的洞口放著一口很大的燒水鍋,然後就放置蘑菇在裡面,外面洞口就採取了燒火行為,讓裡面的水氣蒸發出來給予到蘑菇吸收,不過不能一直不停的燒,一天只需要燒一個小時左右就差不多了,然後每天給裡面蘑菇施加少量的農藥,催化蘑菇生長激素,經過多日的重複著,一個月又過去了,表哥開了溫室大棚收貨時發現真的比之前的多得多了,基本上一袋有幾百個,就這樣一直慢慢的改化過後,後面表哥的收穫越來越高了,




產量是多了,不過沒有足夠消化產量的商家也是荒廢一片,

這時候他又是費盡心思的跑往城裡打廣告,傳送產品推銷,因為自己一個人脈圈又不廣,不過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一個星期過後有一家國際飯店,無意間看到了他的廣告,因為感覺是原生態養殖就給了他一個電話,經過兩人愉快的就談了幾個小時過後,那邊飯店的經理終於同意了接收他的蘑菇,而且還給他介紹更多的商家購買,給這一位飯店優惠78%的售價,兩人達成協議過後,就有很多商家尋找表哥購買,不管是小飯店還是大酒店,到現在簽約已經差不多有五十多家了。

而後來因為商家有多了,慢慢的他的經濟來源充足了,他購買了不少的土地來製造溫室大棚養殖蘑菇,也招了很多人幫忙看管。

所以說溫室大棚種什麼最賺錢,這個總歸還是取決於你個人,只要你《堅持+努力=總有一天會是成功的光芒》,不過技術經驗也是很重要。


苗村阿豪


溫室大棚做什麼最賺錢,這個跟具體品種、地方以及製作成本、種植技術、市場影響都有很大關係,並不能一概而論。通常,要想產品價格高、利潤高,那一般要技術好,運作成熟且產品質量優於同行,或者市場上缺少該產品。所謂物以稀為貴,只要你的產品在當前市場上供不應求,那自然不愁銷路,自然收益會更好。

就目前比較普遍的溫室大棚養殖或種植,一般可南方產品北方種,或北方的產品南方養,可做反季節的蔬菜果蔬,可種養殖一起,把種植和養殖搞成一條生物鏈,利用養殖的禽物糞便做有機肥,用種植的爛菜果蔬餵養家禽,等等,充分利用資源,不造成浪費,也可以做農家樂似的模式,現在這方面也很火,讓城裡人自己到大棚採摘,提供田間野趣等等。

當然以上的前提都是,質量優先,產品優先,健康優先,這樣才能有市場,做長遠。




炊煙楓林晚


在溫室大棚裡種植什麼東西最賺錢?對此你怎麼看?


看到這個問題,老張其實有些不知道怎麼回答你,但是有些話還是忍不住的想說出來:網上告訴你能賺錢的項目,你敢做嗎?

現在農村很多地方的土地也比較緊張,尤其是能搭建大棚的地方,都要求土地地勢平坦、水資源比較方便,這種土地的一年租金也不少,我們這邊這種土地一年的租金在700元左右。所以老張認為與其考慮要種什麼,不如先計劃好自己該怎麼做?做事情沒有一個詳細的規劃的話,風險還是很高的。再加上現在搭建大棚的成本也很高,一個差不多點的大棚,花費要在10000塊錢以上的,有的好的大棚花費在20000元以上。



現在網上很多打著自媒體旗號,做各種騙錢項目的人,比如說經常某某標題是這樣的:“老農種植一畝XXX果,畝產XXX斤,一斤可賣XXX元”,這些實際上都是騙人的把戲,老張把這些騙局歸結為“竹鼠把戲”,意思就是通過媒體的一些宣傳手段,以快速財富的民意誘導很多不明真相的人來購買種苗,還承諾說到時候高價回收。實際上等到你買了它種苗之後,你還得花錢買什麼技術之類的,等到你辛辛苦苦養殖或種植成功要賣錢的時候,那時候你可能就連他們人都找不著在哪了。



老張覺得適合自己種植什麼,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門道活,因為種植決定著投資成本。因為種植品種的選擇,直接就決定了你後續的成本花費,所以在種植什麼品種的時候一定要慎重:這個世界上沒有不賺錢的買賣,也沒有不賠錢的買賣,所以種植什麼就必須要因地制宜,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而且無論你種植什麼,最好提前去跑好銷路,或者對你後續的銷路,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


這幾年在農村搞養殖和種植的人都非常多,在農產品這邊競爭壓力非常大,有的人賠錢了,有的人也賺錢了。雖然說成功不可以複製,但是失敗的一些案例,我們還是可以拿來借鑑的,建議你多找相關的這方面的人,多打聽一下。以上就是老張個人對這個問題的一點看法,如果有不足的地方,還請各位多多指教、包涵。


老張談三農


在我們北方,溫室裡種植反季節水果比較掙錢,南果北種最適合,在晉中市榆次區一個年輕人從南方引來火龍果和百香果,溫室種植了四年左右,投入近三百多萬,雖然還沒有收回成本,但長遠來看收入非常樂觀,市場上的火龍果十六七元一斤,他的火龍果採摘價在二十五至三十元一斤,因為新鮮,所以每天都有絡繹不絕的人來觀看購買。

類似的還有反季節草莓,採摘價五十元一斤,四季梨二十元一斤,溫室裡的冬棗在五月份採摘價五十一斤,還有杏,採摘價也在三十一斤,但是溫室裡長大的的櫻桃最昂貴,採摘價在八十一斤,非常可觀,所以在冬季的北方,溫室種植水果是最划算的,在其他季節,只要比大田水果早豐收一兩個月的水果,溫室裡都可以種植,都說新疆無花果好吃,也很貴,但榆次的農民溫室種植的無花果也非常好吃,引進法國品種,個頭大又甜,採摘價也在五六十元一斤,所以我建議種植水果比較賺錢。

當然了,在北方種植南方蔬菜也非常好,比如香椿苗、食用穿心蓮、冰花菜等等,這些都是大中檔飯店的必備菜,價格也比較貴,還是比較適合種植一到兩個大棚的。

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您也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有很多溫室種植的文章,互相學習互相幫助!


企鵝在山裡


你好

首先需要看供需關係市場需求,有需求能賣的出去才能有錢賺。其次要考慮到成本因素,控制成本才能夠獲得更大的利潤。像有些農作物,例如草莓,它的損耗比較大,存放時間相對較短,雖然利潤率比較大,但是總體來說也不能算是很賺錢的品種。

沒有什麼是能夠保證一定最賺錢的,種植之前還是有必要去做一下市場調查的,最好能找到對應的需求口,這樣會更保險一點。在考慮到風險損耗以及成本的情況下,挑選出相對來說比較穩妥賺錢的品種,這樣會好一點。


小城魏大康


我推薦你種植大棚西瓜,反季節種植,相對於其它經濟作物工少易管理。西瓜 8424 品種甜度高,耐高溫,坐果率高,喜光、喜溫、耐熱,耐旱、不耐澇,生長期對環境條件與栽培技術要求較高,技術性強,適合大棚早熟栽培。隨著近年來我國市場需求量的加大和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 8424 西瓜品種種植面積迅速擴大。從 2010 年開始引進該品種,在利辛縣永興鎮諸王蔬菜產業園和城北鎮蔬菜產業園示範種植,到 2017 年已發展到 2 000 hm 2 以上,認證了“碧翠園”“利穎”“農墾”綠色和無公害品牌 30 多個,年產值達 1 億萬元以上。大棚西瓜的種植,極大地帶動了當地農業產業的發展。目前,全縣引進了多家農業企業開展大棚西瓜種植,形成了一整套栽培技術規程。 8424 西瓜品種出果後,果實圓球形,呈翠綠色,屬於極早熟品種,長勢穩健,抗病極強,耐熱耐溼,是目前大棚栽培最理想的品種之一。較傳統露地西瓜種植,有絕對性的優勢。通過引進西瓜良種 8424 ,進行大棚種植與栽培,生長期得到了延長,種出的西瓜皮薄、多汁、味甜,深受市場歡迎。按栽植 6 750 株 /hm 2 ,每株結 2 個瓜計算,第 1 批瓜平均單瓜重 2 kg ,批發價 2 元 /kg ,產值 5.4 萬元 /hm 2 ;第 2 批瓜平均單瓜重 2 kg ,批發價 1.6 元 /kg ,產值 4.32 萬元 /hm 2 ;第 3 批瓜產值 3.15 萬元 /hm 2 ;第 4 批瓜產值 2.25 萬元 /hm 2 。合計產量 99 t/hm 2 ,產值 15.12 萬元 /hm 2 ,平均純利潤可達77 100 元 /hm 2 。





小二新農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