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吃了降壓藥,是不是一輩子都不能停了?

今天遇到一位30多歲的男性患者,因“頭昏一週”來看病。自測血壓明顯升高,160/110mmHg。詢問病史過程中瞭解到,其實他在3年前就發現自己有高血壓了,150/100mmHg左右,沒有什麼不舒服,而且擔心自己年紀輕輕,一旦吃上高血壓藥,就一輩子都不能停了,擔心藥物的副作用,所以就沒到醫院檢查治療。

一旦吃了降壓藥,是不是一輩子都不能停了?

這位患者的情況是有一定代表性的,也是很常見的一個認識誤區。很多高血壓患者認為“是藥三分毒”,能晚吃一點就晚吃一點,不願意早吃藥。

很客觀的講,絕大多數高血壓患者都是需要終身服用降壓藥物的。原因是降壓藥僅僅是對症治療,而不是對因治療,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治標不治本”的意思。導致高血壓的原因沒有去除,高血壓就會持續存在,因此停了降壓藥,血壓就又會升高。

不到10%的高血壓患者有明確的病因,我們稱之為“繼發性高血壓”。如甲亢、嗜鉻細胞瘤、醛固酮增多症、腎動脈狹窄等,如果把這些病因根除以後,血壓就正常了,這些高血壓患者是不需要終身服用降壓藥的。

90%以上的高血壓都找不到具體的病因,我們稱之為“原發性高血壓”。目前的醫療水平只發現:原發性高血壓與很多因素如高鹽、肥胖等相關,因此需要控制好這些危險因素。

血壓偏高的患者經過危險因素的良好控制,有可能血壓正常了,可以不吃降壓藥,但血壓高的比較多的患者通過很好的控制危險因素後,血壓沒有降到正常水平,仍需要服用降壓藥物,但是有助於減少服藥的劑量和種類。其實,調查研究發現,高血壓患者建立並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比例並不高。因此,絕大多數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需要終身服藥控制高血壓。

是否終身服藥?與你是不是開始服用降壓藥物了無關。服用降壓藥目的是為了把血壓降下來,減少高壓力對各個臟器的損傷。因此,發現高血壓,要儘早治療,避免心、腦、腎等器官的損害。

瞭解更多健康科普,就在“今日頭條”關注心血管徐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