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首任總統葉利欽為何1999年突然下臺?

執爸KkIQ1093


葉利欽是俄羅斯首任總統,更是一個時代的終結者。有人說他是民族罪人,但是一直對蘇聯敵對的西方人卻高度讚揚他是一位民族英雄。那麼,真相到底是怎樣的,還有他為何在1999年宣佈辭職,這其中到底有著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二。



1931年2月1日,葉利欽出生於蘇聯加盟共和國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的一個農民家庭。1951年,他考入烏拉爾工學院建築系。大學畢業後,作為一名建築工程專家。誰也沒有想到一個建築工程專家在他的30歲的時候,突然加入蘇聯共產黨,從此開始了自己的從政之路,不僅改變了他自己的人生軌跡,更是引起了蘇聯的劇變,改變了世界格局。

葉利欽從政後,前期發展一般,一直在地方工作,也就是一個省委書記。後來,他遇到了他生命中的貴人戈爾巴喬夫,戈爾巴喬將其調入了中央,從此他開始真正地接觸權利中心,飛速發展。這個葉利欽也是一個忘恩負義之徒,在西方資本主義的支持下,他羽翼豐滿,公開批評戈爾巴喬夫。他更是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支持下,肢解蘇聯。

1991年12月7日,在他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狼狽為奸之下,將蘇聯這個龐然大物給肢解了,蘇聯解體,葉利欽為俄羅斯聯邦第一任總統。這一下,美國一家獨大,而葉利欽還在幻想著在歐美等資本主義國家的援助下,實現俄羅斯的騰飛。但看了他的接下來的所作所為,就知道這一切都是白日做夢。



葉利欽上臺後,為了與歐美等資本主義國家看齊,他進行了一系列激進且不合實際的改革。第一步是放開物價。俄羅斯聯邦獨立後,繼承了原蘇聯的大部分家底,豐厚的遺產令葉利欽喜上眉梢,他徹底放開物價,市場失去了有效地調節,被黑心商人投機倒把,導致市場物價飛漲,百姓苦不堪言。

第二步實施財政、貨幣“雙緊”政策。他的本意是開源節流,減少財政赤字。然而事與願違,由於稅負過重,企業生產進一步萎縮,失業人數激增,政府不得不加大救濟補貼和直 接投資,財政赤字不降反升。同時,緊縮信貸造成企業流動資金嚴重短缺,企業間相互拖欠,三角債日益嚴重。政府被迫放鬆銀根,1992年增發貨幣18萬億盧布,是1991年發行量的20倍,最後又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通貨膨脹,市場亂成了一鍋粥。

第三步大規模推行私有化。俄羅斯政府採取無償贈送國有資產的方法,這個措施使大批國有企業落入特權階層和暴發戶手中,這些特權階層和暴發戶一分錢不花,獲得了優質的國有資產,賺得盆滿缽滿,跟普通的老百姓一毛錢關係都沒有。由於大量國有資產的流失,葉利欽政府更是無力調控市場,導致當時的俄羅斯經濟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



這就是蘇聯解體後,葉利欽實行的休克療法。葉利欽的休克療法照抄照搬西方的新自由主義和現代貨幣主義的東西,完全背離了俄羅斯的國情,失敗是必然的。休克療法的失敗,使俄羅斯GDP幾乎減少了一半,GDP總量只有美國的1/10。從此之後,俄羅斯經濟一蹶不振,跟美國相比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葉利欽的所作所為,使俄羅斯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1999年12月31日,將俄羅斯搞得一塌糊塗的葉利欽被迫宣佈辭職,並推舉普京作為接班人,俄羅斯開啟了“普京時代”。戈爾巴喬夫曾這樣評價葉利欽:“葉利欽為國家立下大量功績,但同時亦揹負了很多嚴重錯誤,堪稱悲劇命運。”各位,你們認為呢?


密探零零發


1999年俄羅斯第一任總統葉利欽突然辭職,並非突然下臺!現在不但大部分的俄羅斯人,甚至世界的主流思想基本認為葉利欽是俄羅斯的罪人,是他導致了蘇聯內亂,甚至導致蘇聯解體。他培養了普京,這應該算他畢生最大的功勞,在普京領導下俄羅斯再次強大!

為什麼葉利欽要在1999年辭去總統職位呢?我們先來梳理一下葉利欽在蘇聯和俄羅斯時期的所作所為,甚至強大的蘇聯解體這位寡頭的“功勞”可不小!

1、蘇聯時期:很多人對葉利欽不瞭解,葉利欽1931年出生——2007年去世,他是俄羅斯第一任總統,甚至他是歐美國家培養的肢解蘇聯的“代言人”。葉利欽是蘇聯的農民家庭出生,經過努力考入大學學習工程專業,在其不懈的努力下1976年成為蘇聯一個州的書記。他的能力得到了戈爾巴喬夫的賞識,在1985年4月戈爾巴喬夫上任後,將他從地方調入莫斯科認莫斯科市委書記。如果沒有戈爾巴喬夫的提拔,葉利欽恐怕不可能進入中央任職,可以說戈爾巴喬夫是葉利欽的恩師。

有了戈爾巴喬夫的支持,葉利欽在蘇聯的仕途平步青雲。但是在1987年葉利欽羽翼豐滿後,就不再聽戈爾巴喬夫的,甚至多次在公開場合批評戈爾巴喬夫治國無方,當然葉利欽最先的目的當然是盯著蘇聯主席的位置,兩者矛盾公開化,蘇聯內部領導層開始內鬥了,個人認為蘇聯的內部分裂解體的主因。後來兩人矛盾實在太大,因擔心葉利欽篡權,蘇聯中央決定解除葉利欽的所有職務。但在80年代末蘇聯在戈爾巴喬夫帶領上確實各種走下坡路,改革也非常不成功,而葉利欽的敢於公開批評讓其獲得太多的支持者,他在蘇聯家喻戶曉,於是這時候歐美國家開始對他進行拉攏。

2.推動蘇聯解體:冷戰的兩級便是美國和蘇聯,蘇聯是超級軍事大國,領土大國,資源大國,工業大國,科技大國,農業大國。當時蘇聯擁有世界最強大的軍隊,比美國還強大,世界一半的裝備在蘇聯,他有400萬軍隊,4萬輛坦克、8萬輛裝甲車,1.5萬架各型飛機,800多艘主力戰艦,幾百艘的潛艇,1.2萬枚核彈,幾萬枚各型導彈,他能毀滅地球好幾次。在80年代初的時候不但軍事上超過美國了,甚至經濟上都奮起直追上來了。

但是在戈爾巴喬夫上臺後,經濟嚴重下滑,於是開始經濟改革,沒有什麼效果,因此戈爾巴喬夫出現了信任危機,這時候葉利欽和戈爾巴喬夫的內鬥讓西方看到了希望,他們希望,蘇聯對歐美國家形成了巨大的軍事威脅,因此歐美國家希望將蘇聯肢解,削弱蘇聯的國力。

在葉利欽被戈爾巴喬夫解除職務後,於1990年7月12日退出蘇共,這時候正式開始致力於解體蘇聯!歐美國家向葉利欽提供經濟援助、情報共享和政治支持,並幫助他在1991年成為俄羅斯第一任總統,這時候的葉利欽還沒有軍權,但是在俄羅斯的威望相當之高,讓俄羅斯人有種只有葉利欽才能救俄羅斯於水火的錯覺!

蘇聯的最大加盟共和國俄羅斯推動的解體相當之快,但蘇聯軍方並不希望這個強大帝國土崩瓦解,於是在1991年8月19日發動軍事政變,企圖直接推翻戈爾巴喬夫政權阻止蘇聯解體,並抓捕推動解體的葉利欽,但是政變失敗,葉利欽的支持者迅速抓捕了蘇聯的幾位領導人,並且控制了軍權,蘇聯解體至此在沒有翻盤的餘地了!

1991年12月7日,葉利欽與烏克蘭和白俄羅斯領導人簽署協議,宣佈終止蘇聯的存在。1991年12月25日戈爾巴喬夫發表電視講話宣佈辭職,蘇聯就這樣解體了。歐美國家也乘機在政治上宣佈,支持蘇聯的其他加盟共和國獨立,蘇聯這樣龐大紅色帝國從此土崩瓦解了 (雖然蘇聯解體也許對我們很有利,但是個人還是覺得比較惋惜,不要去笑話蘇聯,因以此為鑑!)。

這時候可以說全俄羅斯的想法都是葉利欽是美國的朋友,是歐美的盟友,蘇聯沒了,美蘇對抗結束了,歐美國家還繼續援助俄羅斯,會有大量地 投資進來,幫助俄羅斯迅速恢復和發展經濟!

3.獨立後的俄羅斯崩塌:俄羅斯人的想法落空了,當摒棄了計劃經濟體的俄羅斯加入世界貿易這個大家庭後,美國利用金融經濟手段對俄羅斯進行了無情的剝奪,積累了幾十年的龐大財富迅速全部給歐美剝奪了,這時候俄羅斯經濟比冬天的西伯利亞還冷。葉利欽將美國當盟友,但是美國卻並沒有放棄對俄羅斯的警惕,不但經濟上剝奪俄羅斯財富,軍事上還打擊俄羅斯盟友,壓縮俄羅斯的戰略空間!

蘇聯解體後,美國發動了波黑戰爭和科索沃戰爭,把俄羅斯在巴爾幹半島的盟友南聯盟肢解了,俄羅斯軍事勢力被趕出了巴爾幹半島。北約東擴計劃,不斷的擠壓俄羅斯戰略空間。

當葉利欽指手劃腳戈爾巴喬夫執政無能的時候,他萬萬沒想到自己在執政能力上比戈爾巴喬夫更無能吧!葉利欽執政時期政府迅速腐敗,寡頭們將以前的國有企業和能源公司變成自己的私有財產,貧富差距迅速擴大,甚至俄羅斯人都變得迷茫了,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了,甚至連麵包的供應都不足了,他把整個俄羅斯搞得一塌糊塗,恐怕連他自己也搞不清方向了吧,在最後執政的兩三年裡,葉利欽支持率不斷下降,甚至他感覺到自己下臺恐怕會有被清算的危機!因此他做了一個明智的決定,1999年12月31日葉利欽辭去了俄羅斯總統職務,並且把總統之位交給了普京(個人甚至懷疑他和普京是否有政治協議,保證在普京執政不會對其一系列錯誤行為進行清算)。

普京上臺後對經濟寡頭進行了懲罰,並且把寡頭們的能源公司收歸國有,這增加了俄羅斯的經濟收入,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普京向軍隊投入了大量的軍費,提高了俄羅斯軍隊的戰鬥力,使俄羅斯只用了短短几年就重新回到了世界強國行列。最初上臺那幾年,普京還是致力於與美國搞好關係,但是美國至始至終對俄羅斯各種挖坑,後來俄羅斯與美國再次恢復了對抗,以普京自己的話說:“我們曾經收起了利爪和獠牙,我們不再具有攻擊性,甚至我們只吃森林裡的花朵和蜂蜜,但是他們還是不放心,他們想用鏈子將我們套起來,甚至圈養起來才放心!”

葉利欽對俄羅斯最大的貢獻恐怕就是培養了普京吧,不但俄羅斯人這麼想,全世界恐怕都是這麼認為的!


狼煙火燎


1999年12月31日,20世紀的最後一天,葉利欽發表新年致辭,在會上突然宣佈,自己即刻放棄總統權力,將國家總統、三軍統帥,包括核武器庫的權力即刻交給總理普京,宣佈退休。


這一消息傳出,頓時讓整個世界震驚不已。因為葉利欽在1996年連任,按照俄羅斯正常5年任期,至少要幹到2001年才到期。


以俄羅斯的歷史傳統,這種強人政治,基本上是幹到死為止,所以葉利欽主動提前放棄權力,顯得十分突兀,究竟是什麼原因放其在執政期間提前放棄權力,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其一、身體原因


葉利欽身體一直不是很好,尤其是蘇聯解體後,在內憂外患之下,葉利欽更是心力交瘁,身體每況愈下,到了第二個任期時還做過心臟搭橋手術。

車臣戰爭到下臺之前這段時間,基本上都是在醫院的病房中度過的,當時俄羅斯政務繁重,國內國際局勢複雜多變,國家甚至有崩潰的風險。


以葉利欽風燭殘年的身體,稍不注意就可能會一命嗚呼。當時醫生給他的建議是要想保命,必須立刻停下手中的工作。


在保自己的命和保國家的命的二者中,葉利欽顯然選擇了前者。在執政末期,開始不斷加快尋找接班人。


在再其下臺後,到處旅遊保養身體,才延長了壽命,也不過活到了2007年,可見其在第二任執政期間健康狀況已惡化嚴重,為了保命,葉利欽不得不提前結束自己的政治生涯。


其二、家庭原因


眾所周知,葉利欽是蘇聯解體的直接推動者,俄羅斯休克療法的實行者。在實施改革的過程中,葉利欽的家族或多或少都參與其中,成為當時的財閥,斂財無數。

當這些情況不斷被批露出來以後,民意與輿論對其都相當不利。葉利欽執政無能,搞得好好的俄羅斯成了一個大爛攤子,國內民族、黨派矛盾激化,國際形勢岌岌可危,國家隨時有崩盤的風險。


綜合這些,葉利欽不得不為自己的家族尋求最大的庇護,保證家族利益的最大化,如果後繼的總統對其秋後算帳,那自己的家庭就很有可能就此覆滅。


因此,他加快了尋找接班人的腳步,通過提前交權以換取自己家族利益得以保障。在他發現普京的才能並通過長期的觀察後將其定為自己的接班人後,以提前結束政治生涯換來普京保障自己的家族和晚年的要求。最終普京也同意了他的要求,也確實做到了這點。


其三、無力迴天


當時俄羅斯的局勢到了最困難的時候,內部車臣鬧獨立,俄羅斯軍隊都人心渙散,竟然還打不過。外部以美帝為首的西方加強圍堵,大有肢解俄羅斯之勢。

而葉利欽搞的休克療法真的讓俄羅斯陷入了休克,通貨膨脹嚴重,國內矛盾激化到了極點,隨時都有叛亂和分崩離析出現。


在這個緊要關頭,葉利欽深感無力,覺得以自己的才能無法挽救危局,索性撂了挑子,早點退休,推卸責任,當個甩手掌櫃,將爛攤子留給下個總統。


葉利欽以退為進,既保住了自己,又保住了聲謄,還保住了家族的利益,可謂一箭三雕。


幸運的是,葉利欽上臺時對俄羅斯沒有什麼貢獻,屢出昏招,在臨近下臺時卻做了他執政期間最為明智的一件事——選了普京當接班人。


千瘡百孔的超級大國俄羅斯在普京的領導下,成功挽救危局,重回世界大國行列,走向新的紀元。


朝聞歷史


葉利欽是俄羅斯聯邦的第一任總統,同時也是蘇聯的掘墓人。他不僅策劃了肢解蘇聯的全過程,而且還在1991年12月25日逼迫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辭職。

不過,葉利欽對內治國無能,對外妥協軟弱,在俄羅斯的口碑一直很差。1999年12月31日,葉利欽突然通過電臺直播辭去了自己的俄總統職務,並將代表總統權利的核匣子交給了總理普京,推舉他為俄羅斯代理總統,從此完全告別了政壇。此時,葉利欽的民眾支持率已經下降到了1.5%,這是對他長達8年總統生涯的嘲諷。

對於葉利欽下臺的原因,後世一直是眾說紛紜。從葉利欽1991年執政到他辭職這8年時間裡,俄羅斯的經濟總量縮水了70%以上,他被美國人的“經濟休克療法”忽悠得團團轉,不僅沒能挽留俄羅斯的經濟,反而導致國內怨聲載道。

同時在葉利欽執政時期,俄羅斯國內的分裂勢力十分猖獗,最典型的就是車臣。一直到普京上臺後,才徹底解決車臣等地區的分裂問題。因此,有人認為葉利欽提前下臺的原因是他意識到自己已經無法解決俄羅斯面對的內、外困局,選擇了提前放手。

不過還有觀點認為,葉利欽提前下臺了原因是為了給接班人普京鋪路。當時,俄羅斯發動了針對車臣分裂份子的“第二次車臣戰爭”。為了解除普京的後顧之憂,讓他全權指揮,所以葉利欽選擇了讓自己提前下臺,把舞臺完全留給了年輕的普京。


歷史的荒野


在20世紀的最後一天,葉利欽發表新年致辭,突然他在大會上宣佈,即刻放棄總統權力,將總統、三軍統帥、核匣子按紐交給總理普京,自己提前退休。



按1993年12月12日通過的第一部《俄羅斯聯邦憲法》規定,總統任期4年,不能連任超過二屆,要想再競選總統,必須停一屆才行。

那麼我們在來看看葉利欽,他的第二屆總統任期是從1996年8月9日開始的,期滿是到2000年8月9日,他這一宣佈提前放棄總統權力,就提前了8個多月,那麼他為什麼要提前下臺呢?我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一、1931年出生的葉利欽,此時已近70歲了,不僅年事己高,而且身體一直不好,98年還做了心臟搭橋手術,99年大部分時間是在醫院的病房裡度過的,當時的俄羅斯國家政務繁重,內憂外患相當嚴重,葉利欽實在沒精力,也沒體力操持國家事務了,反正也只有8個月了,對於葉利欽來說,總統癮也過足了,不在乎多幾個月,少幾個月的了,早點放棄,早點省心,養好身體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在健康與權力之間,他明智地選擇了健康。

二、儘管蘇聯的解體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無疑葉利欽是最大的推手,這件事功過還沒有定論,這就需要一個能繼續執行自己意志的接班人,這個人他己經選好了,就是普京,他看中的是普京的堅強和忠誠,他只用二年時間,把時任總統辦公廳副主任的普京,任命為聯邦安全委員會主席,繼而任命為第一副總理,直到總理。但葉利欽畢竟不是皇帝,不可能直接將總統交給普京,還需要通過競選得來,怎麼辦呢?葉利欽想出了好主意,就是提前退休,讓普京磨鍊一番,發揮一下,贏得些好聲譽,以備在真正的大選中能勝出,結果,普京不負所望,在2000年3月27日的大選中,得票率超過50%,順利當選為俄羅斯第三屆總統。第二次車臣戰爭就發生在普京代理總統期間,俄羅期控制了絕大部分車臣土地,取得了重大勝利,我真的懷疑,先前是葉利欽故意示弱,而是想讓普京能表現一番,打仗又不要總統親自帶隊,無非下命令而己,大家說是不是?怎麼就普京下的命令就這麼靈呢?



三、不得不說葉利欽是有私心的,在他當政期間,俄羅斯的經濟遭到了重大挫敗,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地下降,他學西方搞的“休克療法”,使國家資產都到了金融寡頭手裡,而他的家族,包括兒女、親戚也在其中攫取了大量的國有資產,成了當時的大財閥,如果今後清算起來,不僅自己要倒黴,還要連累整個家族,為此選好接班人,是頭等大事,不然的話,自己連同兒女家族都要覆滅。

葉利欽一生幹了兩件大事,第一件事是肢解了蘇聯,改變了國際格局,這是大事,是國事,他的人生也像一架飛機一樣,飛行在了空中。第二件事是提前下臺,助他選的接班人在大選中獲勝,普京的忠誠,保全了他和他的家族,他這架飛行中的飛機終於安全著陸了。



謝謝閱讀


雪上長留馬行處


葉利欽下臺確實是非常地突然,但他確實是幹不下去了

作為蘇聯的終結者和俄羅斯聯邦的締造者,葉利欽的政治生涯可謂譭譽參半,大多數西方國家對他評價較高,認為他是民主鬥士,而國內的一些俄羅斯人則認為他是歷史罪人,因為正是他親手終結了蘇聯。

可以毫不誇張地講,如果沒有葉利欽,蘇聯不可能解體。正是葉利欽帶頭宣佈俄羅斯獨立,才導致蘇聯如海嘯般崩潰。

蘇聯解體之後,葉利欽帶著新獨立的俄羅斯立刻投向西方世界的懷抱,當時包括葉利欽在內的許多俄羅斯人都認為,冷戰已經結束,東西方兩大軍事集團的對立也結束,俄羅斯要重回歐洲大家庭了。(葉利欽和克林頓)

在獨立之初的這段時間內,俄羅斯在各大國際問題上都追隨美國,並且率先大規模裁軍,向美國納個透明狀。

雖然俄羅斯裁軍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沒錢,根本養不活這麼多軍隊。但即便如此,俄羅斯的誠意還是有的,尤其是在核裁軍上,俄羅斯嚴格的執行了蘇聯1991年7月與美國簽署了《削減和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大幅削減了自己的核武庫。

不過雖然俄羅斯誠意滿滿,但美國和歐洲的反應卻非常冷淡。冷戰結束後,歐盟和北約紛紛開啟東擴,吸納了大量東歐國家入群,而原為蘇聯加盟國的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更是早早地就加入了北約和歐盟。但面對俄羅斯的申請,這兩個組織卻遲遲不予回覆。

除了融入西方的戰略失敗以外,葉利欽在內政經濟上也是一敗塗地。根據獨聯體各國達成的協定,俄羅斯獨立之後將承擔蘇聯的全部債務。當時俄羅斯有10000億盧布的內債和1200億美元的外債,而本國經濟又低迷不振,人民生活水平甚至還不蘇聯時期。

為了拯救俄羅斯經濟,葉利欽病急亂投醫,他在金融方面推行“休克療法”,把俄羅斯經濟直接就給整休克了。

然而在國民經濟崩潰的現狀下,俄羅斯政府的腐敗問題卻絲毫不亞於前蘇聯。蘇聯解體後,葉利欽將大量的國有資產賤價賣給了自己的心腹,形成了俄羅斯七大經濟寡頭,分別是:

大橋銀行總裁,俄羅斯傳媒大亨:古辛斯基

梅納捷普銀行總裁,尤科斯石油公司的CEO,俄羅斯石油大亨:霍多爾科夫斯基

聯合銀行總裁,俄羅斯金融、汽車、石油巨頭:別列佐夫斯基

俄羅斯信貸商業銀行,俄羅斯金融大亨:馬爾金

國際商業銀行總裁,俄羅斯金融大亨:維諾格拉多夫

首都儲蓄銀行總裁,俄羅斯金融大亨:斯摩稜斯基

阿爾法銀行總裁,俄羅斯金屬產業大亨:弗拉基米爾·波塔寧

這七個人掌握了整個俄羅斯的經濟命脈,各個混得是盆滿缽滿,但卻嚴重損害了國家的利益。

由於經濟低迷,俄羅斯財政吃緊,軍費也得不到保障,俄軍甚至連電費都交不起,俄軍在莫斯科軍營曾因為沒錢交電費,而遭到電力公司斷電的情況,真是奇葩至極。

現代軍隊就和家裡女兒一樣,要拿大把的錢去寵著,沒有錢軍隊怎麼去訓練,連炮彈都不捨得去打。如此長期以往,導致俄軍的戰鬥力大幅下降,最後在第一次車臣戰爭中遭遇慘敗。

(第一次車臣戰爭中,俄軍遭到慘痛失敗,俄羅斯國際聲望大跌)

縱觀葉利欽的為期九年的執政,無論是內政還是外交,都完全沒有亮點,完全沒有!其實葉利欽在結束第一個任期後就應該下臺了,但他就是賴著克林姆林宮不走,又幹了一屆,搞得國內是民怨沸騰,實在是沒法繼續幹了。

於是在1999年12月31日,葉利欽突然辭去了俄羅斯總統一職,並提名普京作臨時總統。個人認為,這應該是葉利欽政治生涯中最閃亮的一個決定了。

(普京在葉利欽的見證下宣誓就任俄羅斯聯邦總統)


千佛山車神


方圓論壇觀點!

翻遍整個近代史,突然之間沒有任何預兆直接宣佈下臺的國家領導人貌似只有葉利欽了。沒有哪個政客不喜歡權利,尤其是品嚐到權利的美味之後。甚至很多政客為了實現目的而不擇手段。葉利欽的突然下臺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謎。


在上個世紀的最後一天,也就是1999年12月31日這一天,葉利欽在新年致辭中途突然宣佈自己從即刻起放棄行使總統權利,講國家總統,三軍統帥,包括核武器庫的使用權利交給副手普京。就這樣普京成為了俄羅斯的代理總統。葉利欽此舉不光震驚了俄羅斯,整個世界都是一臉懵。因為葉利欽的總統任期直到2001年才到期,而且當時葉利欽領導的俄羅斯運行狀態良好。葉利欽按說沒有理由突然下臺,但他偏偏就這麼做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剛剛嶄露頭角的人——普京。


葉利欽的下臺眾說紛紜,各個版本的說法有很多,有說身體情況的,也有陰謀論的。但我個人認為原因有三;

一、權利的交接

葉利欽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第一任總統,按理說應該是風光無限的,但是實際上葉利欽已經處於危險邊緣。當時的葉利欽一心想要把俄羅斯帶向西方世界,但是屢屢失敗,而葉利欽的舉動在當時來說可謂是大膽至極,畢竟雙方的對立才剛剛結束,所以葉利欽很有可能會被繼任者清算。所以葉利欽為了權利的交接或者自身的考慮就必須要避免下太后被清算的可能。所以葉利欽就極力推普京上臺,因為葉利欽的任期還沒有結束,他可以存找代理總統,一旦他任期結束他是要資格在尋找代理人的。而剩下的一年多時間裡足夠普京替葉利欽擺平收尾的工作。


二、無法擺脫困境

當時的俄羅斯確實處於內憂外患之中,車臣在鬧騰,俄羅斯派人過去竟然還沒打過車臣,後來由於葉利欽要親近西方,西方實力入局俄羅斯,搞的俄羅斯一片混亂,大有再次發生蘇聯解體類似事件的意思。國內經濟通貨膨脹,盧布變成廢紙,這一切的一切都好像一座座大山,壓的葉利欽抬不起頭來。葉利欽沒辦法解開俄羅斯的困境,那就只有以退為進保住自己,順便找個有能力的人來解決這個事情。而這個有能力的人就是普京。


三、自身問題

當時的葉利欽家族成員利用葉利欽的權利以權謀私。葉利欽家族成員大肆利用手中權利去獲取商業上的利益。而且由於當時俄羅斯經濟整體上被俄羅斯各大寡頭控制,寡頭對於葉利欽家族的貪婪無恥也極度的不滿,甚至這些寡頭打算利用自身的實力準備搞垮葉利欽家族。別看葉利欽是總統,但俄羅斯寡頭真要下定決心動他,葉利欽也沒有還手之力。所以葉利欽可能和普京達成了一系列的合作。葉利欽推普京上臺來換取普京對葉利欽家族的庇護和特赦。這個是有根據的,因為普京上臺的第一件事就是特赦了葉利欽家族。所以這個假設的可能性很高。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支持一下。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方圓論壇


葉利欽個人健康問題是最主要原因,同時也是為了保護家族及背後政治勢力,當然也有政權順利交接的考慮。

葉利欽年輕時開始就喜歡喝兩口,剛開始作為建築工程師在建築工地上喝,後來從政之後也愛喝,加上國事日繁,身體每況愈下,尤其是經過蘇聯解體前後的一系列你死我活的鬥爭,那叫一個刺激,葉利欽的心臟也出了問題,而作為俄羅斯總統,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內外各種事務纏身,更是讓葉利欽病情雪上更加霜,到了1999年,狀況已經非常不好,如果繼續幹下去,那說不定哪天直接栽到在辦公室。地球沒了誰照樣轉,所以,葉利欽想也好,不想也罷,只好讓賢了。

此外,葉利欽擔任總統後,大力實行私有化,前蘇聯時代的國有資產輕而易舉地被大財閥大資本家搞到手,而葉利欽家人及擁戴者更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在葉利欽知情與不知情的情況下也是大搞權錢交易。而這幫人要麼是葉利欽親屬,要麼是近臣。葉利欽隨著身體狀況愈加不好,不得不思考對這些人穩妥的保護。不保護他們,一旦自己倒了,這幫人也完了,他們完了,反過來會被用來對已經亡故的自己問罪。所以,還不如趁著自己身體尚可,先行讓賢,讓給能保護自己集團利益之人,同時靠著自己的影響力觀察一段時間,待安全之後再徹底放手,這樣總歸比自己直接死了再交權安全係數大一些。

當然,作為政治人物,除了自身利益及自己小集團的利益,也肯定有自己的情懷,人就是這麼複雜。葉利欽當時想必也考慮到了,如果自己繼續執政,一旦自己突然逝世。整個俄羅斯高層可能陷入權力爭鬥,反對勢力說不定也會聞風而動,這個時候美國再插手,那俄羅斯即使不分裂,也可能陷入內戰。到時候,自己也不能安然下葬,家族勢力也成齏粉,整個俄羅斯國家也將萬劫不復。想到這樣的可怕後果,葉利欽於是趁著自己身體尚可之時將全力移交給了自己相中的普京。

而普京果然不負眾望,接下重擔,讓葉利欽頤養天年直到2007,對葉利欽集團的勢力也沒有痛下殺手,同時確實也保證了俄羅斯國家權力的穩定,讓美國沒有可乘之機。


北玄武


俄羅斯首任總統葉利欽在俄羅斯歷史上差點成為了罪人,在蘇聯解體之後,葉利欽盲目的採取親西方的外交政策,並且信了西方的忽悠,用“休克療法”將整個國家治的近乎崩潰,在其執政末期的時候整個國家的矛盾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激進私有化、市場化帶來的最後是政治黑幫化、寡頭化,在1999年12月31日葉利欽第二任期尚未結束時就突然發表電視講話宣佈辭職,這無疑是震撼性的 。

葉利欽之所以第二次任期還未完成就匆匆下臺有幾大方面。

1.治理國家不力,葉利欽早有退隱之意:在1998年左右葉利欽就已經不想再繼續擔任俄羅斯總統了,國家GDP縮水了50%、經濟崩潰不說,政壇混鬥、第一次車臣戰爭失敗等多重打擊已經讓葉利欽不堪重負,葉利欽在電視講話中向俄羅斯人民尋求原諒,並且承認了自己的天真。所以說他早有退隱之意,而不是一時衝動。

2.選好了俄羅斯正確的接班人:1999年8月9日任命普京為俄羅斯聯邦總理的時候,全球都在問普京是誰?然而在積極佈局謀劃數年之後,葉利欽已經認定普京會是俄羅斯的那個正確的掌舵人,而第二次車臣戰爭普京打出了鐵腕和強硬的威名,其威望足以駕馭住俄羅斯混亂的局勢,事實上葉利欽最後幾年執政完全是一個過渡期,在為普京上臺做最後的準備和奠基,事實證明葉利欽沒有看錯人。


3.從親西方到和西方撇清關係,葉利欽完成了國家戰略的轉向:從葉利欽擔任總統以後就對西方國家憧憬不已,多年的無原則親西方得來的不過是加入“七國集團”,西方對俄羅斯的猜忌和加害讓俄羅斯吃盡了苦頭。第二次車臣戰爭中普京強硬打擊車臣武裝時遭到西方強烈抨擊,這時是葉利欽表態支持普京並對西方的態度做出了反駁,從這一時起葉利欽就已經開始了俄羅斯國家戰略的轉向:從無原則親西方到獨立大國地位。在這一國家戰略方向轉變後葉利欽也算是完成了歷史使命。



談笑觀察室


葉利欽上臺後,信心滿滿的“西方化”。對西方俯首貼耳,言聽計從,真的幹了幾件大事,贏得一陣掌聲。先是解散前蘇聯,接著國企私有化,再銷燬核武器,拆散蘇軍化整為零...就在這些大事辦完之後,不僅仍不允許俄羅斯加入歐盟和北約,還開始了包圍俄的動作。一是違背承諾東擴,二是支持車臣獨立,三是搶佔俄羅斯市場,壓制民族企業成長......最後,俄羅斯連退休金養老金都發不出來了,社會生活一片黯淡,老百姓怨聲載道。葉利欽此時方知上當受騙,悔之晚矣,卻也無力迴天。說他最終是“愛國者”,就是他最終為俄羅斯人民選擇了普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