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誰才是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

司馬公昭


回答問題前,先說下姜維,姜維文武雙全,輔政後大舉進攻魏國。雖然他有傑出的軍事才能,但沒有魏國那樣的雄厚國力作為支撐,最終使蜀漢國力消耗殆盡。不過,蜀漢的滅亡不是姜維一個人的過錯。從另一個方面來講,如果沒有姜維,蜀漢或許會更快走向衰亡。早在姜維執政前,魏國已經名存實亡。自魏齊王曹芳即位後,魏國很快成為了司馬氏的天下。景耀五年(262年),魏司隸校尉鍾會被司馬昭封為鎮西將軍後奉命都督關中,此舉引起了姜維的注意。

姜維立即上表,建議劉禪派遣張翼、廖化二人分別駐守陽安關和陰平橋(今甘肅文縣東南),以便抵禦魏軍當時,姜維屢屢出兵征戰,朝中宦官專權。在官的影響下,劉禪將軍事視為兒戲,竟用問卜算卦來確定魏軍是否來攻。劉禪通過迷信得知魏國不會發兵後,對姜維的建議置之不理,在宮中繼續享受醉生夢死的生活。殊不知,一場滅頂之災已悄然降臨。

炎興元年(263年),鍾會引兵近二十萬、兵分三路討伐蜀漢。除鍾會一路外,另兩路首領為徵西將軍鄧艾和雍州刺史諸葛緒。駐守沓中的姜維見漢中已被攻破、鍾會欲取蜀都成都,立即出兵阻截,廖化、張翼從成都引兵來援。後來,雙方在劍閣(今四川劍閣縣西)相持姜維、廖化、張翼先趕到劍閣,於是憑險據守。鍾會雖有十餘萬大軍,但始終難以有所進展這時候,鄧艾與鍾會產生了分歧。

姜維退至劍閣前,鄧艾曾與諸葛緒謀劃擊江油(今四川江油東)、入成都。不料,諸葛緒不聽其議,率軍與鍾會會合。鍾會乘機誣陷諸葛緒,去了他的兵權。鄧艾無奈,只好也去會合。劍閣久攻不下,鍾會下令體整後再戰。鄧艾則認為不能給蜀軍喘息的機會,建議取道直逼成都。分歧產生後,鄧艾不聽鍾會號令,引兵繞過劍閣,從險山惡嶺中開闢了一條通往江油的小道。駐守江油的蜀軍毫無防備,只得舉手投降。隨後,鄧艾又攻破了綿陽,一步步向成都靠近。

劉禪見魏軍逼近成都,立即聚眾商議。經過一番商討後,劉禪決定降魏。劉禪投降,標誌著蜀漢的滅亡。鄧艾率軍入成都後,儘量安撫降眾。在未得到司馬昭許可之前,他先將劉禪封為行驃騎將軍,後又上書請封其為扶風王。在這期間,堅守劍閣的姜維接到了後主的投降詔令。姜維頓生一計,先是佯降,接著勸鍾會立地稱王,不料正合其心意。鍾會見鄧艾已入成都,立即上告其有謀反之心。司馬昭本來就對鄧艾先斬後奏的行為不滿,再加上鍾會的控告,順勢令鍾會將其押解回京。押解途中,鄧艾先是被其部將劫走,後被鍾會軍殺死。

鄧艾死後,鍾會和姜維本想秘密進軍洛陽,不料被老謀深算的司馬昭識破,遂公開反叛。姜維乘機建議鍾會殺掉入蜀的魏將,以免他們惑亂軍心。鍾會本欲行事,卻招致入蜀魏軍的不滿,結果被殺。姜維本想利用鍾會除掉入蜀魏將,然後再親手除掉鍾會,再興蜀國,不料也死於亂軍之中。

司馬昭將劉禪接入洛陽後,封其為安樂公。在洛陽生活期間,劉禪只是一味地忍耐。當司馬昭問及他是否思念蜀土時,他不敢如實回答,以“此間樂,不思蜀”為掩護,保住了性命。然而,劉禪既沒有韜光養晦的本領,也沒有臥薪嚐膽的機會,只是為活著而活著。

西晉武帝泰始七年(271年),劉禪死於異國他鄉。 你是怎麼看的呢?期待你的點評,評論區大家共同來分享歷史吧。

天天開心歷史


姜維身為蜀漢大將軍,手握一國軍權,征戰、守國、退敵原本就是其應盡的職責所在。但是,由於他的策略不當,思維不密,造成了鍾會大軍破漢中,鄧艾成功偷渡陰平,最終逼迫劉禪投降,導致蜀國滅亡。

無論世人如何聲援,姜維不該背這個“黑鍋”,但是他的失職之過,何人能擔。所以,這個黑鍋他不背誰來背。

可能有人會說,關於陰平小道存在的風險,姜維也曾上書後主,只是昏庸的蜀主劉禪沒有進行防範而已。但是,為何諸葛亮在世時,陰平小道布有防禦工事和防禦軍隊,而到了他這裡,陰平小道的部署已然不存。因此,當面臨危機之時,這才想到要“亡養補牢”,豈不為時晚矣。

同時,關於漢中之失,也許有人會說,姜維的策略是想誘敵深入,利用地勢之便,困殲敵人。正所謂: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對於熟讀兵書戰策的姜維來說,怎麼會忽視“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如此簡單的道理呢?

結果雖是如此,但是嚴格意義上來說,姜維還真有點冤,因為這樣的結果不幸被他所遇。如果他的這一角色,換為蜀國的其它將領,又有那個將領的軍事才華能勝過他,蜀國就不會亡了嗎?

其實,說了這麼多,姜維也不過是造成蜀國滅亡的果(最直接的責任人)。然而,有果必有因,而這個因的禍首又該由誰來擔呢?

其因一:關羽為蜀國滅亡之源

建安十二年(207年),諸葛亮加入劉備集團之初,便確定了集團的發展核心思想:佔據荊、益二州。安撫益州西北諸戎、南部夷越。整頓內政,外與孫權結好,等候北方有變,荊州軍攻洛陽、南陽,主力益州軍出秦川一帶,人心附歸,天下可以漸定。

其中,核心思想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外與孫權結好”。然而,既有集團高層決策之職,又有貫徹執行之責的荊州守將關羽是怎麼做的呢?

當孫權遣使欲與關羽結為親家(目的應為離間“劉關”兄弟之情,便於圖謀荊州),根據關羽當時的反映來看,其心中非常明白。所以,他對孫權的使者來了一句:“犬子焉能配虎女”。

當時,雖然盡顯霸氣,卻一下將孫權氣得不輕。而這時的劉備已取西川、漢中二地,孫權就更加擔心劉備從荊州順江而下攻取江東。所以,東吳對於奪取荊州之心就更加的迫切了。

原本,荊州就處於“前虎後豹”的四戰之地,當關羽還未處好東吳這隻“後豹”的情況下,竟然又去主動招惹曹魏這隻“前虎”。最終導致荊州被東吳襲取,兵敗被殺。

或許,這樣的結果也存在其它問題,但是無論怎麼說,征戰一生的關羽,不應該犯這樣極其明顯的錯誤。

從後面的歷史發展來看,由於關羽生命的終結,同樣也造成了劉備集團輝煌勢頭的終結。

所以,關羽才是造成蜀國滅亡的源頭。

其因二:劉備為蜀國滅亡之本

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劉備不聽諸葛亮、趙雲等人的勸諫,為關羽報之仇,堅持征伐東吳。結果,在大軍出征之時,張飛被護衛所殺,自己率領的5萬主力大軍,幾乎被東吳大都督陸遜一把火燒個精光。

由於此敗,蜀國的軍事力量直接折損過半,最為關鍵的是蜀國的中堅軍事棟樑,同樣幾乎損失殆盡,如:吳班、黃權、馮習、張南、程畿、傅肜、馬良、沙摩柯、杜路、劉寧等。

可以說,此戰之敗,極大動搖了蜀國的根本,進而造成蜀漢集團一蹶不振。

還真是:一步錯,步步錯。其實,人生也不外乎如是。正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所以,當一個人突然遭遇挫折時,與其心存僥倖總想扳回一局,重回原點,不如冷靜下來,理清思路,調整步伐,再次重新上路,或許將是另一番輝煌的人生之路。


祥子談歷史


後繼無人是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

翻開歷史的這本書,凡是振興的朝代,都是人才濟濟,凡是短命的王朝,都是第一代建立功勳的人,退出歷史舞臺之後,傳世不過三代便滅亡了。

蜀漢天下就是完全驗證了這條理論。

1.後主無能,這是蜀漢天下滅亡的第一條

劉備白帝城託孤後,劉禪為帝,諸葛亮、趙雲、魏延等託孤大臣,心裡比誰都明白,劉禪是個酒囊飯袋,就是劉備本人也知道,劉禪能力有限,在死的時候,給諸葛亮說,如果劉禪不行,可以自立,後人解說是劉備在試探諸葛亮,我覺得是知子莫若父,劉備知道劉禪是個肉頭,真心給諸葛亮說的!歷史眾說紛紜,一家有一家的道理。後主無能就無能,你乖乖聽話也行,還是一個瞎折騰的貨,寵信宦官,迷信巫術,用佔僕的方法來確認,曹軍來不來?不聽姜維的進言。

2.忠臣老去,後繼無人,這是蜀漢天下滅亡的第二條。

劉備死了之後,留下的老將就剩下了魏延,諸葛亮、李嚴、趙雲等,這些人都多大歲數了,都是一群白髮蒼蒼的老者,實戰經驗豐富,指揮作戰經驗豐富,但是衝鋒陷陣,就不行了,必經是歲月不饒人啊!但是他的二代人才梯隊,跟不上上一代,當時的二代英雄有:馬謖、張翼、廖華、姜維等人,有名的比較少,都是二類英雄,不像司馬家族,有長期的人才規劃,大將比較多。

3.黨爭激烈,內訌嚴重,是將蜀漢天子推向滅亡的有一個力量。

蜀國政壇主要是分為三派。一派是最初劉璋集團投降的舊臣,一派是跟隨劉備從荊州來的荊州派,一派是蜀地原有的舊貴族。這三派在劉備生前還比較“和睦”,但是劉備死後,諸葛亮執政時期就大規模重用荊州派,打壓另外兩派,造成了三者之間的失衡。諸葛亮死後,這種黨爭越發激烈,內耗太大。

4.政治腐敗,內政混亂,又是蜀漢天下滅亡的又一個因素。

尤其蜀漢後期,在政治上已經趨於腐敗,尤其是董允、蔣琬、費禕等人相繼去世後,姜維長期在外,內部政治極為混亂,沒人能管住劉禪了,劉禪也是在這時放縱自己,變得昏庸無道,周圍基本是一群小人,劉禪自己弱控制不住自己,就知道一個字玩,不思進取,沒有辨別能力,隨波逐流,搞得蜀漢天下烏煙瘴氣,民不聊生。

5.內部勢力,矛盾激化,相互傾軋,思維混亂。

尤其是益州原勢力和劉備帶來的外來勢力的爭鬥,雖然劉備等人為了籠絡人心也用過益州人,但基本都是一些閒職,比如:吳懿,霍俊,張翼,張嶷等。劉備還為了拉攏益州派,還娶了吳懿的妹妹。但在蜀漢後期,由於外來派的人才逐漸凋零,益州派逐漸強大,和外來派的矛盾也就越來越深,大家一門心思想把對方搞下來,尤其是夾在中間的西涼派姜維,他們任何派系都不屬於,都想一個勁把姜維拉下來,沒人把心思放在救國上。還有曾經諸葛亮的專制制度,只任用自己信任的人,重用荊襄派,你也可以看到,在蜀漢後期朝廷基本都是荊襄派或荊襄派嫡系的天下,造成益州派的人心遠離,在最後一戰益州派大家都不想為蜀漢拼死一戰,於是都勸投降,其實蜀國那戰並不會輸的,因為敵方大部隊在前線被姜維耗著在,而鄧艾所率領的不過是一隻偷襲部隊,人不多,因為人多還怎麼偷襲?完全可以等姜維帶人回來圍剿鄧艾,說不定還可以拿下他的頭,但大家就是都勸降,後主也沒辦法。

6.國力貧乏,無以為繼,是最後的因素。

關羽丟了荊州,先帝指揮的夷陵之戰一敗塗地,諸葛亮為了完成先帝遺願,在徵南蠻之後,就開始了北伐,北伐戰爭又是一個長期的戰爭,損耗巨大,把國家基本上耗空了,這個時候呢,諸葛亮有兩腿一登,掛了,留下了一個貧弱爛攤子,留下的人呢?又是一群酒囊飯袋,不懂得治理,恢復國政,蜀國就消亡下去了,滅亡只是時間問題。


少華聊史


有關蜀漢滅國的罪魁禍首,有人說是劉禪,因為他太昏庸;也有人說是黃皓,是這個死太監才誤的國。就我個人來看,都有道理,但都不全對。蜀漢亡國的真正禍首,是益州士族。

蜀漢即將滅亡的時候,群臣在討論是往哪兒跑的問題,有人說往南跑,有人說往東吳跑,這時陳壽的老師、光祿卿譙周站出來,大放了一通厥詞。先是論證了南逃和東逃的不可取,然後似乎“正義凜然”道:“若陛下降魏,魏不裂土以封陛下者,周請身詣京都,以古義爭之。”

這段話被後人罵成了千古遺臭之言,裴松之在為《三國志》做註解的時候引用了孫盛和孫綽的話,全都是抨擊這種賣國言論的:“自為天子而乞降請命,何恥之深乎!”“國君死社稷,卿大夫死位,況稱天子而可辱於人乎!”

但是譙周只是一個小人物,他在朝堂之上的作用並不大,若不是這番賣國言論和陳壽老師的身份,他可能連進《三國志》的資格都沒有。真正可怕的,是他背後的勢力,也就是益州士族。

蜀漢的政治格局非常複雜,大體來看,就是由劉備入川前的“荊州勢力”、劉焉父子的“東洲勢力”和益州土著所構成的金字塔。益州土著人數最多,經濟實力最強,卻被迫處於最下層位置,這就讓他們非常不滿。

更要命的是,在曹魏和東吳的皇帝都已經向士族妥協,開始將政權無條件向士族過渡的時候,蜀漢方面還在拒絕妥協,並且堅持“依法治蜀”。要堅持這個原則,就必須犧牲大部分人利益,自然就只能是士族吃虧。

所以,蜀漢的士族對這個政權早就失去了信心和耐心,滅國對他們來說沒有痛苦只有福利。而譙周,只不過是他們的代言人而已。



青言論史


顯然,一個國家的建立不是單憑一個人的力量,一個國家的滅亡也絕對不是一個人所能導致的,其原因必然眾多,其“罪人”必然也有多位。

所以,蜀漢最後淪落到滅亡的田地,好幾個人都要背鍋。

其一劉禪



蜀漢後期,政治環境昏暗,劉禪能力欠佳,被宦官黃皓擺弄得團團轉,對於朝事不聞不問。

諸葛亮在的時候,劉禪的行為還知道收斂,相父一走,就犯了一大錯誤,誤判了魏延和楊儀一案,導致蜀漢失去兩位人才。

不能正確辨別真假善惡,對老師董允抱怨甚至仇恨;親小人遠賢臣,對姜維等忠臣不夠信任;沒骨氣沒羞恥,成都兵眾尚且可以抵禦卻拱手投降。

相比於父親劉備,劉禪確實有點差勁,當然也不能全怪他,接下來要怪的人便是劉備。

其二劉備



荊州已經丟失,夷陵之戰竟然還敗給了個書生,虧他還說自己身經百戰?真的是惜哉痛哉!

此役錯誤還在於劉備自己的軍令,竟然下令在林叢紮營避暑,結果陸遜抓住時機,蜀軍大敗而歸,基本失去了重奪荊州的可能。

損失兵馬數萬,消耗糧草無數,喪失馬良、馮習、傅肜等等多位忠臣良將,以至於到了蜀中無大將的地步。

這鍋,劉備得背。

其三黃皓



責備完了兩位君王,自然輪到責備下屬了,下屬中,黃皓自然最可惡!

要不是他操縱著蜀漢國政,蜀國也不至於衰敗得那麼快,若不是他在劉禪面前說壞話,姜維也不會去沓中屯田,鄧艾鍾會來攻,黃皓也對劉禪說算命的算過蜀國不會滅亡呢。

真真是禍國殃民呀。



當然!你可能還會怪諸葛亮和姜維窮兵黷武,不斷用兵北伐,虛耗國力。

當然,你可能還會怪關羽沒能保護好荊州這塊領地,怪諸葛瞻沒能抵抗住鄧艾的大軍。

這些也確實都是理由,但其中多數人是希望蜀漢發展壯大的,而只有黃皓在惡意拖垮蜀國,而只有劉禪不思進取,在皇宮享福。


小刀文史


《隆中對》是蜀漢政權的總綱領,其核心思想是跨有荊、益,兩路出兵。

“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隆中對》

劉備在得到諸葛亮後,其勢力的發展基本上是按照《隆中對》的戰略規劃來實施的。建安二十二年即公元219年,劉備率主力進軍漢中,漢中之戰打退了曹操,基本上完全控制了漢中地區和上庸、房陵郡,使得益州北部有了堅實的屏障。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劉備稱漢中王,拜關羽為前將軍,全權節制荊州軍政。此時的蜀漢北佔漢中,東據荊州,基本實現了《隆中對》的跨有荊、益兩州,只待天下有變,以荊州軍進逼宛、洛,以益州軍出漢中進秦川,實現從兩個方向夾擊魏國的戰略構想。此時,劉備的戰略形勢是相當不錯的,如果繼續執行諸葛亮的戰略思想“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等待時機,是有機會成就霸業的。


但此時的關羽先是以“虎女安能嫁犬子”侮辱了孫權,破壞了孫劉聯盟的穩固,為後續東吳背後偷襲荊州埋下隱患;後又擅自領兵攻打襄樊,雖水淹七軍,斬龐德、俘于禁,威震華夏。但由於吳國背盟偷襲荊州,關羽腹背受敵,最後敗走麥城,丟失荊州。

荊州的喪失,使蜀漢政權失去了兩路出兵的可能,本就實力最弱的蜀漢就再也沒有機會抗衡強大的魏國了。所以,關羽失荊州是蜀漢政權滅亡的開始,失去了荊州的蜀漢被魏國滅亡只是時間問題。


歷史學渣


將歷史的罪責推到一個人身上,是簡單化歷史了。一國的滅亡,原因眾多,不會是一個人的事。蜀漢的滅亡之恨,也是同理。

蜀漢滅亡,許多人有責任。其中關羽是蜀國走下坡路的第一責任人。他破壞了聯吳抗曹大計,因為性格的原因得罪了東吳,遭到吳、魏兩面進攻,不但失了荊州,破壞了諸葛亮定下的隆中對戰略規劃,而且自己也英勇犧牲。因為關羽的死,張飛也為給他報仇,也被部下殺死。為給他報仇,劉備不顧眾臣勸阻,發動了對吳的夷陵之戰,結果兵敗,大批蜀國棟樑之材或死或降,劉備自己也因病去世。自此,蜀國成為三國中最弱勢一方。關羽是第一責任人。

蜀漢滅亡的第二責任人,是劉禪。劉禪並非雄才大略之主,作為皇帝,他信任宦官黃皓,而黃皓竟然敢壓下姜維的表章不服,影響國家大事。黃皓固然有罪,但領導責任該劉禪來負。最後做出投降決策的也是劉禪。他作為扶不起來的阿斗,樂不思蜀的皇帝,自然應為蜀漢的滅亡負領導責任。

第三責任人是黃皓。他是一個宦官,置國家安全於不顧,為了榮華富貴,敗亂朝綱,死不足惜。

第四責任人是姜維。姜維是個忠臣,但他的計謀顯然還不如諸葛亮。他破壞了魏延的漢中守衛策略,先失了漢中;他十一次北伐中原,敗多勝少。不但無功,反而極大影響了蜀國的國力。面對鄧艾與鍾會的兩路進攻,他束手無策。雖然最後為國盡忠,但終要負軍事領導責任。


陸棄


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是姜維和黃皓,跟其他人沒有關係。諸葛瞻曾經說過:我於內不能除去黃皓,於外不能制衡姜維,至此境地,惟有一戰而已,大概說的就是這個意思。蜀國經過姜維的折騰和黃皓的諂媚主上,國勢衰落,師老民疲,最後被曹魏國抓住時機滅掉。這一切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諸葛亮死後,蔣琬挑起重任。劉禪封蔣琬為大司馬,主持全蜀軍政。費禕作為尚書令,執掌丞相府事宜。

蔣琬和姜維商議制定了伐魏的策略,出兵隴西,切斷雍涼之間的聯繫,從此以後,涼州就不歸魏國所有了。這個策略很好,諸葛亮當年就是一直執行的這個策略,但是姜維卻在執行過程中出現了問題。

琬既遷大司馬,以維(姜維)為司馬,數率偏軍西入。

打仗講究正奇結合,比如當年諸葛亮北伐,第一次出祁山失敗,第二次就改攻擊陳倉了。出祁山是奇,攻陳倉是正。而姜維則是數十年如一日的在隴西用兵,魏國舉國上下都知道這個情況,因此魏國的兵力逐漸西移,一直防備著姜維。

於是便出現了一個很奇怪也很搞笑的狀況,姜維瘋狂的領兵在隴西一帶攻擊魏國,孫權瘋狂的領兵在合肥攻擊魏國,兩人從不改變攻擊地點,數十年如一日。

蜀漢有人看到了這個情況,出來開始制止。誰呢?費禕。蔣琬去世後,費禕執政。每次姜維出兵,費禕都給他不超過一萬的兵力。意思很明顯,打打就可以了,反正又不會勝利。

姜維不管兵多還是兵少,他都義無反顧的率軍攻打隴西,甚至越打越遠,最後選擇從狄道進軍,而這時的姜維已經率領蜀漢主力了,頗想有一番作為,可惜已經沒有人支持他了。

朝中文臣譙周上書怒斥姜維誤國,多年征伐無果,仍然不斷用兵。譙周甚至還因此專門寫了一篇

著名的奏章《仇國論》。

於時軍旅數出,百姓雕瘁,周與尚書令陳祗論其利害,退而書之,謂之仇國論。

武將中廖化、彭羕、胡濟等都不支持姜維繼續北伐,大家意見出奇的一致,諸葛丞相尚且不能伐魏成功,何況我們這些人呢?還是應該依託蜀地的地形,專注防守才是最重要的。

於是姜維處於很尷尬的境地,進不能戰勝敵軍,退又不甘心,自己在朝中也不得人心。於是姜維率軍退守狄道,暫時休整。這時蜀漢另外一個禍害崛起了,他就是黃皓。

黃皓一直不得志,尤其是董允執政期間,董允總是當著劉禪的面說皇帝應該遠離佞臣小人,有時甚至怒罵黃皓,因此黃皓最懼怕的就是董允。

董允死後,陳祗繼任。陳祗既支持姜維北伐,也與黃皓有勾結。在陳祗的縱容下,黃皓藉著與劉禪的關係漸漸的參政,慢慢形成了專權的局面。黃皓藉著大臣們對姜維不滿,在劉禪面前詆譭姜維,說姜維誤國,應該讓他交出兵權,調回來任益州刺史。

姜維知道後大怒,給劉禪寫信說黃皓專權,誤國誤民,應該當即斬殺。劉禪從中和稀泥,讓黃皓給姜維道歉。姜維恐怕回去遭到黃皓陷害,於是上書要求留在沓中種麥屯兵,劉禪答應了。自此,蜀漢進入了最危險的境地。為什麼呢?

此時姜維率領蜀軍主力遠離駐紮在沓中,漢中兵力薄弱。司馬昭看準時機,兵分三路進攻蜀漢。最後鄧艾奇襲陰平,迫降了劉禪,蜀國滅亡。

因此,蜀國的滅亡起源於姜維的屢次北伐,姜維不講究策略,一直在隴西用兵。魏國已經針對情況調整了部署,姜維依舊數十年如一日的進攻隴西,焉能不敗?而這麼多年的打仗,使蜀漢師老民疲,國力逐漸下降,後來,僅有的主力被姜維滯留在沓中,給魏國提供了機會。

蜀國滅亡終於黃皓專權,黃皓在魏國進攻漢中時矇騙劉禪說魏國不會出兵,造成蜀漢失去了最好的防守時機。而姜維滯留沓中也與黃皓有很大的關係,綜上所述,蜀國滅亡的罪魁禍首是姜維和黃皓兩人!


每日趣評


姜維的窮兵黷武直接導致了蜀國的滅亡,由於其軍權獨攬,使劉禪頗為忌憚,不得不讓黃皓扶持自己的勢力,提拔右將軍閻宇與其抗衡,由於劉禪過度的放權給黃皓,讓正義之士逐漸遠離劉禪,身邊盡是黃皓一黨,焉能不亡。

諸葛亮死了之後,軍權一直在費禕、蔣琬手中,可以制約姜維,讓蜀地可以休養生息,隨著兩人的先後去世,姜維掌握了蜀國的軍事大權,再也沒有人可以制約他,所以年年對外用兵,窮兵黷武,使本來就弱的國力雪上加霜。

《三國志》記載:“每欲興軍大舉,費禕常裁製不從,與其兵不過萬人。”甚至有人說費禕之死也與姜維有關,但正史無記載。

《資治通鑑》記載:“廖化:“‘兵不戢,必自焚”,伯約之謂也。智不出敵,而力少於寇,用之無厭,何以能立?詩云“不自我先,不自我後”,今日之事也。”

諸葛在世時,由於其擅於治國,國力還算可以,但諸葛也不敢連年用兵,反觀姜維,在國內沒有賢人治理的情況下,多次連年用兵,致使民怨沸騰,軍心不穩,每年兵力減員很大,蜀國內人口又少,致使兵源缺乏,以致老少皆兵。

長年征戰,使國庫空虛,只能盤剝百姓,百姓可有多少錢,只能徵用士族豪門的資產,使得當地豪族勢力敢怒不敢言,只希望魏國儘快來攻打,好得以解脫,蜀國的官員大多都是豪門子弟,家產都不保,誰還為蜀國賣命。

由於黃皓的專權,蜀國事務皆歸其管,使得正義之士要存活下去,只得仰其鼻息,如諸葛瞻父子,雖統管朝政,但並無實權,姜維有權但由於黃皓想除之而不敢回,所以諸葛瞻不得不與其聯合,儘量維持蜀國的正常運轉。

鄧艾由陰平道突襲成功,在綿竹與諸葛瞻決戰,想勸降之。諸葛瞻憤然曰:“吾內不除黃皓,外不制姜維,進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於是殺入敵陣,以死報國。

鄧艾的到來,讓蜀國百姓和士族豪門勢力看到了希望,所以滿朝上下幾乎一口同聲表示投降,軟弱的劉禪又能怎麼樣,只得出城投降,蜀國滅亡。


三千年讀史看人生起落


這個鍋別人背不了,只能是創始人兼一把手的劉備。

劉備通過三步走的戰略實現了蜀漢政權的迅速崛起,第一步,赤壁之戰後以前荊州牧劉表長子劉琦的名義出兵荊南,佔領長沙桂陽零陵武陵四郡,之後通過向東吳借南郡,終於在荊州站穩腳跟,有了自己穩固的根據地。第二步,奪取劉璋的益州,一躍成為僅次於曹操的第二大諸侯。第三步,攻佔漢中,第一次在正面戰場擊敗曹操,使得蜀漢政權達到軍事政治上的全盛局面。

但劉備的三步臭棋也造成了蜀漢衰落直至滅亡的局面。

第一步,未能採納軍師龐統的上策早定益州,致使龐士元殞命落鳳坡,入川戰事拖延了將近三年,損兵折將,嚴重消耗了自身的實力。龐統去世後,劉備只得調諸葛亮、張飛和趙雲等率軍入川,致使荊州力量削弱,為東吳偷襲埋下了隱患。

第二步,劉備低估了東吳對自己勢力迅速擴張的不滿。赤壁之戰名義上是孫劉聯盟對抗曹操,但東吳在聯盟中佔據了絕對主導地位,對戰爭的勝利貢獻最大,可勝利的果實卻被劉備摘了,劉備不僅佔據了荊州,還用欺詐的手段拿下了益州,實力已然超過了東吳,這不得不引起東吳君臣的不滿。而此時的劉備還沉浸在漢中大戰擊敗曹操的喜悅之中,未能在關羽北伐時派遣名將鎮守後方,致使襄樊之戰功敗垂成,最終荊州丟失,關羽父子被殺,劉備集團再無統一天下的可能。

第三步,劉備不聽諸葛亮、趙雲等勸阻,執意發動伐吳之戰,車騎將軍張飛因之而喪命,而劉備最終兵敗猇亭,致使蜀中精銳盡失,五六萬大軍全軍覆沒,若非諸葛亮扶大廈於將傾,挽狂瀾於既倒,新生的蜀漢政權已經夭亡。

正是劉備這三步,使得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變成了諸葛亮《出師表》中的“益州疲弊”,蜀漢做為三國之中實力最弱小的一方,北伐更多的是一進攻代替防守的象徵意義,滅亡只是時間

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