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的PBM-水手

前言

在介紹聯合公司了不起的PBY 卡特琳娜和PB2Y 科羅拉多飛行艇之前,先來一篇格倫.馬丁公司的PBM 水手預熱一下。格倫.馬丁公司就是之前介紹過的泛美航空“中國飛剪”M-130的製造商。


二戰中的PBM-水手



1937年,為了補充PBY 卡特琳娜和PB2Y 科羅拉多的建造數量不足,格倫.馬丁(Glenn L. Martin)公司在160型水上飛行艇的基礎上設計了一種新型雙引擎飛船162型。

二戰中的PBM-水手


1937年6月30日,原型機被命名為XPBM-1,隨後在1937年12月28日馬丁公司接到了首批21架PBM-1型飛機的生產訂單。

首架原型機XPBM-1於1939年2月18日進行試飛。海軍對PBM-1的使用非常滿意,他們在1940年秋季訂購379架PBM-3,裝備兩臺1700馬力的惠特尼 R-2600-12旋風發動機,取消了PBM-1型機中的可收放翼端浮筒,最終建造數量遠遠超過於此。

這種飛機具有獨特的外形設計,在我看來頗具美感:


二戰中的PBM-水手


——機翼呈上反角歐式翼佈局,可以讓發動機避開海面波浪的影響;

二戰中的PBM-水手

——兩翼的翼端浮筒可以收放(僅在PBM-1型中,上圖);

二戰中的PBM-水手


——而機尾呈V字形,與機翼形成風格鮮明的對比;

當換裝更為強勁的2100馬力惠特尼 R-2800-34雙黃蜂引擎後,型號被稱為PBM-5,在二戰結束之前,建造了589架。

以噴射推進器助推方式起飛的水手

二戰中的PBM-水手


二戰中的PBM-水手


二戰中的PBM-水手


二戰中的PBM-水手


——加裝噴射推進器以後,PBM 水手特別適合噴射助推方式短距離起飛;

大西洋的反潛戰鬥


二戰中的PBM-水手


1940年9月,第一架PBM-1S進入美國海軍第55巡邏中隊(VP-55)服役。PBM 水手主要裝備了VP-32、VP-55、VP-56、VP-74、VP-201、VP-205、VP-207、VP-209、VP-210、VP-215等巡邏中隊,在大西洋沿岸和加勒比海執行反潛巡邏任務。

德國的潛艇進攻始於1942年1月11日,當時U-123擊沉了新斯科舍省以南的運輸船獨眼巨人號。第一波攻擊於2月6日結束,潛艇返航德國。他們擊沉了25艘船,總計156,939噸。但隨後德國潛艇的攻勢更加兇猛,在進攻的頭六個月中,總計超過200萬噸的397艘船沉沒,造成大約5000人死亡。

1942年6月30日,PBY 水手在大西洋首次擊沉一艘德國潛水艇U-158號。

二戰中的PBM-水手


二戰中的PBM-水手


二戰中的PBM-水手


被U艇防空炮火反擊擊傷的VP-32中隊的PBM水手

二戰中的PBM-水手


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PBM 水手一共擊沉了10艘德國潛水艇。

1942年6月

30日,VP-74在百慕大以西擊沉U-158;

1943年7月

15日,VP-32在海地島南部海域擊沉U-159;

19日,VP-64在巴西沿海擊沉U-513;

26日,VP-32在牙買加東部海域擊沉U-759;

28日,VP-32在波多黎各南部海域擊沉U-359;

31日,VP-74在巴西里約南方海域擊沉U-199;協同攻擊的還有巴西的PBY卡特琳娜和亨德森

1943年8月

3日,VP-205擊沉U-572(U-571的兄弟~)

7日,VP-205擊沉U-615;

1943年9月

27日,VP-74在南大西洋巴西沿海擊沉U-161;

二戰中的PBM-水手

加勒比海


二戰中的PBM-水手

巴西沿岸


太平洋戰區

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美國海軍金上將急於加強太平洋艦隊。他下令將VP-51,VP-71和VP-72轉移到美國西海岸,然後飛往夏威夷。VP-8被派往西海岸駐紮。而駐紮在基韋斯特的VP-52和VP-81的一半部隊被派去巡邏太平洋進入巴拿馬運河的入口,以防日軍襲擊運河,阻斷美軍大西洋艦隊對太平洋艦隊的增援通道。


二戰中的PBM-水手

1944年,太平洋上空的PBM 水手




二戰中的PBM-水手

塞班島的PBM-5水手準備出擊



在太平洋戰區,他們也廣泛的在在塞班島,沖繩島,硫磺島和西南太平洋的基地執行反潛巡邏任務。文章鏈接:

二戰中的PBM-水手

沖繩戰役中發生事故損毀的PBM-5E型 水手


美國海岸警衛隊的水手

1943年上半年接收了27架馬丁 PBM-3。

1944年末,他們又購入第一批41架PBM-5型,於1945年下半年交付。

海岸警衛隊的最後一架PBM-3於1946年7月1日退役。到1947年5月,還有24架PBM-5仍在使用中。

1955年,最後十艘架PBM-5仍然在海岸警衛隊服役。

二戰中的PBM-水手


二戰中的PBM-水手


馬丁PBM 水手的總建造數量為1366架。

性能特徵

乘員:7人

長度: 23.50米

翼展: 36米

高度: 5.33米

翼面積: 131平方米

空重: 15,048公斤(33,175磅)

裝載重量: 25,425千克(56,000磅)

動力裝置: 2× 惠特尼 R-2600 -6 14缸發動機,每臺1,600馬力

性能

最高速度: 330 公里 / 小時

航程範圍: 4,800 公里(2,600 海里)

升限: 6,040米(19,800英尺)

爬升率:4.1米/秒 (800英尺/分鐘)

武器

槍炮: 8×12.7毫米 M2勃朗寧 機槍(機首,背部和尾部兩個炮塔,船體中間兩側各有一艇)

炸彈: 1,800千克(4,000磅)炸彈或深水炸彈 或 2× 馬克13型魚雷

二戰中的PBM-水手

機首炮塔座


二戰中的PBM-水手



二戰中的PBM-水手

機首炮塔射界




二戰中的PBM-水手

機身兩側機槍




二戰中的PBM-水手

兩側機槍和機尾炮塔射界



PBM水手的各種變形機

XPBM-1(型號162)

原型機。裝備兩臺1,600馬力的R-2600-6 發動機。

PBM-1(型號162)

初始生產版本。裝備5×12.7mm M2勃朗寧機槍。兩臺R-2600-6發動機,

建造21架。


二戰中的PBM-水手

PBM-1型兩翼的翼端浮筒可以收放;


二戰中的PBM-水手

PBM-1型的發動機艙下方可以掛載炸彈,在PBM-3型取消了這個兩翼炸彈倉。



XPBM-2(型號162)

一架PBM-1改裝為試驗性遠程戰略轟炸機。

PBM-3(型號162B)

配備1,700馬力 R-2600-12發動機的改良版,與早期型號相比,PBM-3的一對機翼炸彈艙被拆除,但實際上它的有效載荷沒有減少,而是增加了一倍。建造 32架。

二戰中的PBM-水手


PBM-3R(型號162B,上圖)

PBM-3移除武器裝備的運輸版本。建造18架,31架從PBM-3改裝而來。



PBM-3C(型號162C)

改進的巡邏版本,機首裝備雙聯12.7mm M2勃朗寧機槍。駕駛艙後面的天線罩中裝備了 AN / APS-15雷達;

建造274架。

PBM-3B(型號162C)

英國皇家空軍退回給美國海軍的Mariner GR.1A。

二戰中的PBM-水手


PBM-3S(型號162C)

專用反潛飛機,減少了武器裝備 ;

二戰中的PBM-水手


機首機槍改為固定安裝在機頭上,尾炮塔只裝有一挺12.7mm M2勃朗寧機槍;

建造94架,此外改裝了62架。

二戰中的PBM-水手



二戰中的PBM-水手


PBM-3D(型號162D)

——動力增強型,配備兩臺1,900馬力的惠特尼 R-2600-22s發動機,增加武器裝備的轟炸型。建造259架。

二戰中的PBM-水手


PBM-4(型號162E)

——未建造的一個改進型,擬配備兩臺2,700馬力 惠特尼 R-3350發動機;

PBM-5(型號162F)

配備2,100馬力 惠特尼 R-2800發動機,建造628架;

二戰中的PBM-水手


二戰中的PBM-水手


PBM-5E

——安裝雷達的PBM-5。

PBM-5S

——PBM-5的減重反潛版本。

PBM-5S2

——安裝雷達的PBM-5S。

PBM-5A(型號162G)

兩棲版PBM-5,帶可收放的起落架;

建成36架,加上四個改裝型。

Mariner I

提供給英國皇家空軍的32架 PBM-3B被英軍稱為Mariner(“水手”),這也是PBM 水手這個名字的來源。

其他國家裝備的水手

英國

皇家空軍訂購了33架飛機,但只交付了28架,裝備524 中隊。

澳大利亞

12架PBM-3R(運輸型)裝備澳大利亞皇家空軍RAAF第40、41中隊

荷蘭


二戰中的PBM-水手


荷蘭海軍購入17架PBM-5A,裝備比亞克空軍基地的VSQ 321,1955年至1960年間在新幾內亞服役。

阿根廷

阿根廷海軍在20世紀50年代購買了9架PBM ,最後一架於1962年5月退役。

烏拉圭

烏拉圭國家海軍於1956年購買了三架PBM-5S2,最後一架於1964年2月3日退役

二戰結束後,馬丁公司轉向普通飛機生產,後改組成馬丁·瑪麗埃塔公司。1994年,洛克希德公司與馬丁公司合併,組成軍火巨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

蘇聯的別-6

蘇聯在戰時通過租借法案也獲得了一批PBM-3,並在接下來的逆向工程中仿製成功了該機。蘇聯工程師不滿足PBM-3貧弱的自衛火力並將原來的12.7mm機槍替換為多個Nr-23炮塔,這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別-6水上飛機。

1949年首次試飛,1950年投產服役,裝備兩部ASH-73活塞發動機,功率2400馬力。留空時間長達20小時。

中國的青-6

1955年中國海軍向蘇聯採購6架此型飛機,並在青島團島基地組建水上飛機獨立第一大隊(後擴編為海軍航空兵獨立第3團),1969~1970年期間中國對別-6加以改進,用國產2550馬力的渦槳-5發動機替代原來的ASH-73活塞發動機,改進型稱為青-6水上反潛機。

二戰中的PBM-水手


二戰中的PBM-水手


二戰中的PBM-水手


北京小湯山航空博物館的青-6型反潛水上飛機

青-6型機尾增加磁異探測器,為此拆除了機尾炮塔,另外還增加了60個聲吶浮標及投放機構,以及配套的音響處理設備。4架青-6飛機一直服役到80年代中期才退役。

~(完)~


二戰中的PBM-水手


這是一個海戰愛好者的港灣,喜歡請點擊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