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有“兩家三姓”的炮艦

本艦原為日本專為中國長江和沿海水域執行任務設計的航海炮艦,原名“勿來”,後覺得此名寓意無禮而改名“安宅”,1921年8月15日在日本橫濱船塢開工,1922年4月11日下水,1923年8月12日竣工。設計上參考了中國海軍航海炮艦“永績”,本艦竣工後前來中國海域活動,先後服役於日本海軍第一遣支艦隊,第三艦隊,支那方面艦隊和揚子江部隊,因局勢和任務要求的變化歷經數次改裝。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後,本艦艦員不願就地投降,於9月搭載家眷擅自駕艦從上海出海試圖返回日本,被美軍第七艦隊攔截遣返拘押在吳淞口,10月9日美軍接收本艦,10月19日本艦被移交給中國海軍,改名“安東”。列編第二艦隊。1948年本艦為江防艦隊第四指揮區旗艦,駐防蕪湖,1949年解放軍渡江戰役後本艦根據海軍部命令向長江下游突圍,在南京笆豆山江面參加海防第二艦隊起義,加入解放軍,1949年9月,本艦在安徽當塗梁山附近江面隱蔽停泊時被尋找起義的“長治”艦的國民黨空軍飛機發現,誤判為“長治”艦被炸沉,殘骸後撈起拆毀。

一艘有“兩家三姓”的炮艦

新竣工時的本艦,此時武備為三年式120毫米艦炮2門,三年式76毫米高射炮2門,7.7毫米機槍6挺。

一艘有“兩家三姓”的炮艦

第一次改裝後的本艦,此時武備為三年式120毫米艦炮1門,三年式76毫米高射炮2門,九三式雙聯裝13毫米機槍1座,7.7毫米機槍6挺。

一艘有“兩家三姓”的炮艦

第四艦隊事件後第二次改裝後的本艦,桅杆換成輕便三腳桅杆,此時武備為三年式120毫米艦炮1門,三年式76毫米高射炮2門,九三式雙聯裝13毫米機槍3座,7.7毫米機槍4挺。

一艘有“兩家三姓”的炮艦

第三次防空強化改裝後的本艦,此時武備為三年式76毫米高射炮2門,九三式雙聯裝13毫米機槍3座,7.7毫米機槍4挺。

一艘有“兩家三姓”的炮艦

被中國海軍接收後的“安東”號,武備沒有變化,只是將艦尾的日文艦名改為中文“安東”。

排水量:725/956噸(輕載/滿載)

主尺度:71.7米長、9.75米寬、2.29米吃水

動 力:兩座三缸三漲式蒸汽機、兩座口號艦本式煤/油混燒水管鍋爐、雙軸推進,1700馬力

航 速:16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