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歷史上的今天】3月28日:《光明與黑暗》在北美髮售

【游戏历史上的今天】3月28日:《光明与黑暗》在北美发售

來indienova官網,挖掘獨立遊戲的更多樂趣

【游戏历史上的今天】3月28日:《光明与黑暗》在北美发售
【游戏历史上的今天】3月28日:《光明与黑暗》在北美发售

【遊戲歷史上的今天】3月28日:《光明與黑暗》在北美髮售

根據不同的資料記載,《光明與黑暗(Shining in the Darkness)》在北美是早於日本一天發售的。而在日本發售的時候,採用了另外一個其實意義差別挺大的名字:《シャイニング&ザ・ダクネス(Shining and the Darkness)》。這是最早一款登上 SEGA MD 主機的日式 RPG,同時也是《光明與黑暗》系列的開山之作。整個系列橫跨多個平臺,並且經久不衰。

【游戏历史上的今天】3月28日:《光明与黑暗》在北美发售

日版的名字變了

《光明與黑暗》是“地牢探險(dungeon-crawler)”類型的 RPG。遊戲中玩家控制主角,和兩個朋友(Pyra 和 Milo)探索偽三維的地牢迷宮。遊戲包括劇情互動、地牢探險、隨機怪物戰鬥和固定 Boss 戰。

故事發生在一個叢林中的王國,邪惡巫師 Dark Sol 威脅到王國,而國王的女兒和主角的父親都消失了。主角要找到光之武器、拯救公主和他的父親,並阻止 Dark Sol。(老套但是有效的設定!)玩家需要在地牢中救出三個角色,而這款遊戲比較特別的一點是:你可以選擇救出全部或者乾脆無視這些角色,不過故事的劇情會根據你的選擇發生變化,這是個很有意思的特性。

【游戏历史上的今天】3月28日:《光明与黑暗》在北美发售

世界地圖

這款遊戲的操作方式與同一時代的其它角色扮演遊戲(例如《勇者鬥惡龍》和《巫師》)基本相同,都是探索地牢,隨機遭遇怪物和敵人,並且進入回合制的戰鬥。地牢中的敵人有數十種之多,而玩家在其中穿梭,又沒有地圖,所以當時玩家自己繪製地圖也就成了一種普遍的現象。這在今天可能有些難以想象。

【游戏历史上的今天】3月28日:《光明与黑暗》在北美发售

第一關的地圖

另一個重要的創新是其圖標型的菜單系統。菜單包括用於在地牢戰鬥、裝備管理和鎮中角色互動。

【游戏历史上的今天】3月28日:《光明与黑暗》在北美发售

圖標型的菜單系統

早些年在國內曾有過“四大日式 RPG”的說法,《光明與黑暗》便是其中之一。其他三作分別是《最終幻想》、《勇者鬥惡龍》和《伊蘇》。而在亞洲之外,很多遊戲歷史學者更是將這款遊戲稱為是日式 RPG 的先鋒之作,尤其是在歐洲,因為他們是在六年以後才第一次玩到《最終幻想》系列。

更多歷史上今日發售的遊戲!

【游戏历史上的今天】3月28日:《光明与黑暗》在北美发售

若我們的遊戲信息有誤,歡迎您提出建議和意見,幫助我們做得更好,謝謝!

我們的GameDB遊戲庫支持會員自行添加&修正遊戲信息,快來為你喜歡的遊戲做第一個信息貢獻者吧!

【游戏历史上的今天】3月28日:《光明与黑暗》在北美发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