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葉赫那拉就算只剩下一個女人,也要滅愛新覺羅!”,這個是真的嗎?

木劍溫不勝


我是七哥

這句話,暫時沒有得到具體印證,但個人感覺也並非空穴來風。

有一個基本事實。

在東北女真中,葉赫那拉一脈是比較抵抗愛新覺羅家族的。(葉赫那拉氏代表 慈禧)

努爾哈赤反叛明朝,先後收復了其他女真各部,最後只剩下葉赫那拉一脈。本為一族人,既然別的女真人都已經投降了,跟努爾哈赤的愛新覺羅家族混了,可是葉赫那拉氏即使只剩自己一脈了,也要誓死跟努爾哈赤抗爭。

努爾哈赤多次進攻葉赫那拉一脈,葉赫那拉一脈不敵努爾哈赤,首先是與蒙古族聯姻,隨後又與明朝合作,企圖反制努爾哈赤。(努爾哈赤 劇照)

但最後,還是被勢力逐漸強大的努爾哈赤給滅了,葉赫那拉一脈被努爾哈赤收編了。

這是葉赫那拉與愛新覺羅家族最初的恩怨,葉赫那拉本為勢力最大的女真一脈,而愛新覺羅本身就是一個小姓,小家族,如今卻統治了女真中勢力強大的、大姓葉赫那拉氏,這如何讓葉赫那拉一脈的人,心服呢?

所以,滿清的皇帝為了籠絡女真中的這一大族,開始在朝政中,積極重用一些葉赫那拉氏的人,如納蘭明珠,蘇克薩哈等人;後宮中,也有不少葉赫那拉氏的女子,如慈禧、隆裕太后。

如此一來,葉赫那拉氏開始在清朝歷史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尤其是女子。

這裡不得不提到,大家唾罵的慈禧。

慈禧晚年,當政三十年左右,積極執行保守策略,打壓兩代皇帝,同治、光緒,最終把清朝帶入了死亡的邊緣。

最終,慈禧的侄女隆裕太后,看著大清國滅亡。

這樣的結果,正好印證了這句話:葉赫那拉氏哪怕只剩一個女人(慈禧,隆裕)了,也要滅掉愛新覺羅(同治、光緒)。

此外,再加上後人對慈禧的厭惡,逐漸認可這句話,認為慈禧如此狠毒,先壓自己的兒子,後壓侄子,無非是繼承了葉赫那拉氏與愛新覺羅家族的恩怨。

這樣一想來,似乎也是順理成章,於是這句話逐漸流傳。

最後,蔡東潘編寫的歷史演義《清史演義》,也多少採用了這個說法,其中明確記載了努爾哈赤對葉赫那拉氏的憎惡、恐懼,努爾哈赤挖一個地方,挖出了一個石碑,上面寫著“滅建州者葉赫”。而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而《清史演義》講究歷史事實,被公認為是可以當做歷史教材的。

有了歷史的確認,所以這句話,也就流傳更加廣泛了。

至於真假,我覺得有一半可信,作為女真大族的葉赫那拉氏真的甘心被一個小姓統治嗎?這個可以對比漢族被滿清統治。

兩大家族的恩怨,真的可以化解嗎?滿族漢化不徹底,許多人多少留有滿族的一些原始風氣,其中難免會有祖上的恩怨。

雖然也有納蘭明珠這樣的葉赫那拉氏為愛新覺羅盡忠,但廣大的葉赫那拉氏也是這樣想的嗎?(納蘭明珠 劇照)

(以上是個人觀點,如有歷史錯誤,歡迎指錯!)

我是七哥,歡迎大家多多評論,點贊,轉發!關注我,每天帶大家看看大千世界,提升認知!價值思考,偶爾娛樂


歲七夸父


努爾哈赤在統一後金的過程當中充滿了鮮血,其實愛新覺羅氏起初放在後金並不顯眼,但是沒想到螞蟻咬死大象。

趙宋後裔——愛新覺羅的崛起!

有關於愛新覺羅氏的由來,甚至還有可能和趙宋皇裔有關。在元朝末年,愛新覺羅的勢力非常小。也曾經和葉赫那拉氏打過一仗,但是最後以戰敗告終,因此只能蜷縮起來。

那麼愛新覺羅氏到底是怎麼來的呢?有人說和趙宋皇室有關。因為在靖康之恥當中,北宋皇室除了大量的後宮人員被擄走之外。宋徽宗與宋欽宗兩個人也不幸被捕,甚至進行了屈辱的牽羊禮。

但是這並不代表兩人在金國生活的不好,其中的宋徽宗還生下了十幾個孩子。因為他畢竟是個皇帝,所以金國相對來說還是優待的。不僅給他封了侯,而且還“畫”了一塊地給他。

這塊地就是五國城,也不能說是畫給他的,應該說是囚禁兩個人的。這裡在遼國的時候,形成了五大女真部落。後來宋徽宗與宋欽宗兩人在此地生活了20年,也留下十幾個直系後人。

而有人說,宋徽宗與宋欽宗的後人和當地的女真人結合,形成了“混合”女真人。而努爾哈赤的祖先就是來自於五國城,而他們的姓愛新覺羅。在滿語中的意思是趙(愛新)和金(覺羅)。


葉赫那拉剩一個女人,也要滅建州女真

把時間拉回到元末明初,來自五國城的愛新覺羅開始崛起,他們和葉赫那拉氏進行了第一次碰撞。可惜畢竟還年輕,最後以失敗告終。

之前也說了,努爾哈赤統一後金的過程當中充滿了鮮血。而葉赫作為女真的大部落之一,自然很難願意屈尊他人旗下。於是雙方展開了曠日持久的大戰,最後以努爾哈赤勝利告終。

當時葉赫那拉氏的最後一位首領金臺石,在經歷了東西城門被攻破之後,內心充滿了絕望。他乞求代善可以放過自己族人,自己可以登上樓臺自焚謝罪。雖然代善答應了,但是話語權在努爾哈赤手上。

他阻止了金臺石的自焚,並且當著他的面殺掉了大部分的葉赫那拉氏。因此金臺石在臨死之前,對天大吼:就算葉赫那拉氏只剩下一個女人,也要滅建州女真。

慈禧乃和珅的投胎?和珅是乾隆情人轉世?

這個分段很狗血?不著急,聽慢慢說!先說和珅是乾隆的情人轉世。有關於和珅貪汙的事情,乾隆不可能不知道。但是為何不對他下手?有人說這是在給嘉慶打怪,其實有可能是這個原因!



當時乾隆還是親王的時候,看上了雍正的老婆馬佳氏。由於馬佳氏不受雍正寵愛,所以很容易就被乾隆撩了起來。兩個人把後宮鬧得烏煙瘴氣,這件事情傳到了皇后耳朵。

皇后一氣之下賜馬佳氏自盡,等到乾隆回來的時候,留下的只有一具屍體。因為內心實在太過悲傷,所以他就把指頭咬破,把他的血滴在馬佳氏的額頭上面。只是為了來世投胎的時候可以相認。

之後幾十年時間,乾隆探尋無果,似乎都要把這件事情給忘了。但是在偶然之間,看到自己身邊的一名侍衛額頭上有一塊紅色胎記,於是他認為這是馬佳氏投胎來找自己。

而這個侍衛就是和珅,從此之後可謂是平步青雲,就算貪得再多,後面也都有乾隆罩著。可惜等到乾隆去世之後,還沒有半個月的時間,他就被嘉慶下令自盡。兩人都是以自盡結局,何其相似。

而和珅在臨死之前,還寫下了一首詩:五十年來夢幻真,今朝撤手謝紅塵。他時水泛含龍日,認取香菸是後身。

意思是說這50年來自己就像做夢一樣,如今將要撒手西去。但是以後我一定會投胎回來的,到時候一定要認準我的身份。其實這只是分析的表面意思,但是很多史學家卻不這麼認為。清史學家孟森先生,他就說香菸指的是慈禧,水泛含龍指的是大清朝的災運。其實這句話最難理解的,也就是水泛含龍還有香菸的指代意義了。

上面的推算內容不是毫無根據,而是根據夏朝的傳說。相傳夏朝末年,夏帝得到了兩滴龍嫠,也就是龍的口水。雖然龍都是祥瑞,但是也非常貪財好色。口水一般人承受不了,否則也會染上惡習。

本來把他鎖在了盒子裡面,世世代代一直沒人敢打開,但是傳到了周厲王的時候,他偏要打開。而裡面有一滴龍嫠已經成精,化作了玄黿鑽進了女童體內。

此女童很快在沒有任何房事的情況下,生下了一個女兒,而這個女兒就是褒姒,後來的烽火戲諸侯的事情我就不多介紹了。而香菸代表著傳宗接代,意味著和珅以後會化成一個美女,前來禍國殃民。

除了這個還有個傳說,水泛含龍也有犯大水的意思。而和珅死的前一年,正好黃河決堤發了打水。而和珅絕命詩的水泛含龍意思是等到下次犯大水的時候,自己會再次投胎。

而就是這麼巧合,在道光十二年的時候,黃河再次決堤,同一年的十月份,慈溪出生。因此有人牽強附會,說是和珅投胎成為了慈禧。後面慈禧禍國殃民的事情,我就不多說了。


慈禧、裕隆“滅”愛新覺羅真假?

其實這樣分析一番下來,可以看出來絕大部分的內容都是後人牽強附會的內容。無論是慈禧與和珅到底是誰投胎的誰,或者是葉赫那拉氏要滅愛新覺羅氏,都是根據已經發生的事情,去對之前的事情。

不過也是有點意思,因為慈禧的存在,可以說是加速了清朝的滅亡。而裕隆皇后又宣佈了清廢帝溥儀退位。兩個人都是出自葉赫那拉氏,裕隆還是慈禧的侄女,也是很諷刺了。

不過這裡要多說幾點,雖然努爾哈赤統一女真的時候,和葉赫那拉氏打的不可開交,而且也都是損傷很大。但是清朝入關之後,愛新覺羅還是很重用葉赫那拉氏族人的。

比如後宮裡面有太祖孝慈高皇后、清聖祖惠妃、清高宗舒妃,前面朝堂還有重臣納蘭明珠。除此之外,葉赫那拉很多人還在軍中任有重要職位,這裡不再贅述。

所以葉赫最後一個女人滅愛新覺羅,可以說是牽強附會了。


史之策


傳說葉赫那拉氏和愛新覺羅氏有世仇,過去愛新覺羅氏把葉赫部滅了,葉赫部的人便發誓哪怕以後男丁死絕,家族僅剩一個女子也要報仇。慈禧出身葉赫那拉氏,最終把愛新覺羅建立的清王朝埋葬了,似乎有種惡有惡報的宿命感覺。

其實,這只是民間借慈禧亡清這個歷史巧合對清王朝的編排。

事實正相反,清朝的興起還跟葉赫那拉氏的幫助有一定關係。萬曆十一年,努爾哈赤的祖父和父親被明遼東總兵李成梁誤殺。努爾哈赤因此脫離李成梁控制,逃去葉赫那拉氏部落尋求幫助。

葉赫貝勒楊吉砮非常器重努爾哈赤,不僅送他馬匹、弓箭、盔甲,而且還把小女兒孟古哲哲許配給了努爾哈赤,之後還把他送回了建州左衛(建州女真聚居地)。

這個孟古哲哲正是皇太極的生母,所以說愛新覺羅氏的後裔是有葉赫那拉氏血統的。

試想,如果葉赫那拉氏真的發過“吾子孫雖存一女子,亦必覆滿洲”的誓言,清皇室怎敢冒險讓皇太極後來登上皇位。

愛新覺羅應該立下對應祖的制才對——“宮闈不選葉赫那拉氏”。

有人可能會說,這種毒誓肯定都是暗地裡發的,愛新覺羅可能並不知道。

但在歷史事實上,葉赫那拉氏根本沒有發這樣毒誓的可能。

明末,東北地區的女真部落分為三大部:海西女真、建州女真和野人女真。葉赫部是海西女真四部之一,早期與建州左衛關係良好,後來在擴張地盤等問題上發生了衝突。

萬曆四十七年,努爾哈赤率大軍滅掉了葉赫部,但並沒有對葉赫部大開殺戒。

清朝官修史書記載,努爾哈赤以寬大為懷,未念葉赫諸貝勒舊惡,其諸貝勒、大臣,均加豢養。葉赫二城所有大小貝勒,不論善惡,皆不損其家產,父子、兄弟、親戚、不令離散,盡行帶來。未拿婦人之衣領,未取男人之弓箭,其各戶之財帛器皿等一應物件,仍由原主收取之。

有人可能還會說,官方說法向來有所諱飾,不可信。

如果真像傳說中說的那樣,葉赫部在努爾哈赤的大屠殺下,男丁罕有幸免者,那之後愛新覺羅不可能善待這種結下深仇大恨的死敵,事實上卻並非如此。

葉赫部被滅後,降民被遷至建州,入籍編旗,成了努爾哈赤的臣民。原葉赫部首領的子孫不僅可以擔任要職,有的甚至成了額駙,清宮后妃中也不乏葉赫那拉氏。

這種現象,怎麼看也不像兩家結下過血海深仇。

況且努爾哈赤還是有雄才大略的,當時正值用兵之際,他實在沒有必要對一脈相承的女真人一部趕盡殺絕,畫個大餅,收到麾下,一起去搶食中原的大蛋糕,才是他的上選之策。


黑句本


“天道循環,報應不爽”,清太祖努爾哈赤肯定想不到大清王朝覆滅是栽在葉赫那拉氏女人手上,猶如讓人領悟到“興則葉赫那拉;亡也葉赫那拉”宿命輪迴的惡果。

當年在葉赫城被攻破之時,葉赫部落的金臺石立下毒誓“葉赫那拉氏只剩下女人,也要滅愛新覺羅氏”。這真的純粹臆想捏造的結果。只是歷史演義及小說慣用的伎倆,國家滅亡或是朝代覆滅都會牽扯出女人亂政的手法,都是以女人是紅顏禍水造成亡國來作為噱頭來宣傳造勢與形成一種“男權至上”意識的偏見。

當然我們就明白這個道理,如果葉赫那拉氏真的立下如此毒誓,不管是偷偷地秘傳祖訓還是正大光明的宣揚,天底下哪有不透風的牆。你想想努爾哈赤不會對葉赫那拉氏滅族斬草除根,怎麼會遺留敵人的子孫,怎麼會在大清王朝有那麼多葉赫那拉氏的名臣名人,後宮宮闈的妃嬪呢?

這是不真實的。

葉赫那拉氏與愛新覺羅氏在大清王朝一朝過程中,猶如情侶或是深閨怨婦般愛恨情仇,糾纏不清,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

大清王朝的始末都跟女人有關係,這是巧合嗎?還是歷史命運的安排呢?還是葉赫那拉氏與愛新覺羅氏天生就是皇后或是外戚專屬族群。

就猶如大遼帝國拔裡與乙室乙家族就是我耶律族是大遼國的皇族,那麼你們就是皇族的母舅族,外戚專屬的位置,而述律族就是我耶律族的皇后位置族群專屬。通過聯合與分配地位方式,確保大遼國的政治性延續與穩定。那麼大清愛新覺羅氏家族是不是也這麼考慮的呢?

因為清太宗皇太極的母親太祖孝慈高皇后就是葉赫那拉氏,孟古哲哲。而皇太極的姨娘“葉赫老女東哥”是攪動後金風雲人物,也是加速後金的統一過程的推手,不過這位“葉赫老女東哥”本想對努爾哈赤的建州女真滅族的目的罷了。

然後到康熙年間的納蘭明珠與佟氏佟國維等外戚大臣,還有著名詞人納蘭性德,在到大名鼎鼎的孝欽顯皇后,又稱慈禧太后。

從大清王朝整個朝代,葉赫那拉氏都活躍在大清王朝的舞臺上,或是外戚,或是皇后專屬。

這是不是也證明了當年努爾哈赤在打敗葉赫那拉氏,攻破葉赫城的時候,沒有采取屠城滅族的慘絕人寰手法。像遼太祖耶律阿保機那樣收服拔裡與乙室乙及述律族,作為開疆拓土的急先鋒,入主中原的打手,那也是更加完美的結局。

也表明了“我葉赫那拉就算只剩下一個女人,也要滅愛新覺羅”這個所謂的毒誓或是詛咒信不得真。


歷史伴讀小二


只在民間流傳和影視劇中聽到過,所以無處尋其究竟。。。但以那拉詞意分析,葉赫部當時已經具有了國的性質,所以被建州爭服,等同於滅國的性質,此仇挺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