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以前耶路撒冷到底是屬於哪個國家的?

喜歡喵星人1


耶路撒冷是宗教聖地,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三大的聖地,也是目前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雙方認為的首都。1948年以前耶路撒冷屬於英國代管地區,一戰時期英國人從奧斯曼土耳其手裡拿到了耶路撒冷地區的統治權,也是英國人主導了現在耶路撒冷問題由來。

一戰前後的耶路撒冷

在一戰之前,耶路撒冷一直在奧斯曼土耳其的統治下,奧斯曼帝國在耶路撒冷設置總督管轄耶路撒冷,當時的耶路撒冷不僅居住著阿拉伯人、還有猶太人(朝聖者以及受《貝福爾宣言》影響的猶太移民)、俄羅斯人(有近萬人朝聖者,他們在耶路撒冷建立社區生活朝聖等活動)等,同時還有聚集了英國、德國等間諜從事情報收集等活動。當時的奧斯曼土耳其為了統治耶路撒冷對該地區採取高壓的統治,血腥鎮壓起義者或者反抗分子、激進分子。

而當時散落歐洲各地的猶太人民族意識覺醒,他們認為要在耶路撒冷地區建立一個猶太人的國家,稱為“猶太復活運動”。早在1897年,以赫爾次為首的猶太復國主義在瑞士巴塞爾召開會議,通過了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之家"的復國綱領。當時這項運動受到了歐洲猶太財閥集團的支持比如羅斯柴爾德家族就支持各地的猶太人回到耶路撒冷進行復國運動。英國人一直對巴勒斯坦地區包括耶路撒冷感興趣,認為支持猶太人復國可以將自己的勢力影響到巴勒斯坦,因此在1917年11月2日,英國外交部長貝爾福代表英王陛下政府以通知的形式致函猶太復國主義聯盟副主席萊昂內爾·沃爾特。政治地位不受到損害,英國則支持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民族之家"。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貝爾福宣言”。該宣言也明確猶太人,不得做任何事情去損害目前巴勒斯坦非猶太人的公民權利和宗教權利,或者損害其他國家猶太人所享有的權利和政治地位。這個宣言一方面是同意了猶太復國運動,同時也要求猶太人“得做任何事情去損害目前巴勒斯坦非猶太人的公民權利和宗教權利”(現在以色列的行為違背了該宣言的內容)。英國人的這項宣言使得當時許多人猶太人積極遷移到耶路撒冷及特拉維夫等地。這就是巴以衝突的根源,要是沒有英國人主動支持可以說猶太人復活成立以色列沒有那麼容易,也不會有那麼多猶太人移民到巴勒斯坦地區(此後二十年近幾十萬的猶太人移民到巴勒斯坦地區)。

一戰之前,奧斯曼帝國統治者為了挽救日漸頹勢的帝國在種族主義和好戰分子的鼓動下認為只有戰爭才能挽救頹勢,因此就和當時德意志帝國結盟捲入一戰之中。他們裡面鎮壓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復活運動,同時也隨時關注阿拉伯人建國運動。奧斯曼帝國為了攻擊英國人向當時的英國殖民的埃及發起了戰爭,英國人隨後也發起了反擊,並攻到巴勒斯坦地區。在此期間英國積極扶持阿拉伯地區阿拉伯人勢力,以便他們推翻奧斯曼土耳其的統治,配合自己的軍事行動。1916年在謝里夫侯賽因·伊本·阿里領導下爆發阿拉伯起義,他們向駐紮在麥加附近的奧斯曼帝國軍隊發起進攻,奧斯曼帝國在漢志的統治迅速瓦解。起義軍連克吉達、麥加、塔伊夫等城。到1918年成立了阿拉伯政府,結束了奧斯曼帝國長達 4個世紀的統治,隨後起義在法國等帝國主義鎮壓下失敗了。1917年12月,耶路撒冷在英國軍隊幾次攻擊下,市長選擇投降,英國開始接管耶路撒冷。

一戰後到1948年的耶路撒冷

該階段耶路撒冷的情況可以分為幾條主線:一條是阿伯人抵制猶太復國運動尋求建立巴勒斯坦國;一條是猶太人復國運動;一條是英國人及國際上對阿拉伯和猶太人態度。

阿拉伯人抵制猶太人復國運動:阿拉伯人一直認為巴勒斯坦地區是他們的居住地,原本在此之前幾百年也一直都是阿拉伯人居住在此,所以對猶太人復國運動積極反感,而此時英國人由於自己的利益對猶太人簽證採取開放的政策,從1917年-1927年就有近十萬猶太人遷居到巴勒斯坦地區居住。因此他們仇視遷居到當地的猶太人,在極端民族主義者的鼓動下爆發幾次圍攻,槍殺猶太人的活動,這就是早期基地組織的來源。在1936年爆發了起義,以此尋求巴勒斯人的獨立。雖然很快被英國人鎮壓,但阿拉伯人的反抗運動一直在繼續。二戰時,由於希特勒對猶太人滅絕政策剛好和巴勒斯坦民族主義者利益相一致,此時巴勒斯坦民族主義者和納粹德國聯繫,他們也希望納粹德國也能對待其他地區的猶太人一樣對待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人。這一切行動都在1942年蒙哥馬利在北非擊敗隆美爾而停止。

猶太人復國運動:猶太人在英國人接管巴勒斯坦地區後由於政策的鼓勵和猶太財閥的支持,大量的猶太人開始移民到巴勒斯坦地區,短短的二十幾年就有幾十萬的猶太人移民到該地區。而與此同時和阿拉伯民族的矛盾也日漸加深,為此猶太移民辦事處專門成立了自衛性質的武裝力量,保護猶太人的居住區。再加上二戰時期阿拉伯人和納粹聯繫精密,英國人為了更好控制該地區有意識地扶持猶太人武裝力量,他們專門訓練了一支兩萬多人的猶太民兵組織,這些都為以後猶太人復國和阿拉伯人幾次戰爭準備了有生武裝力量。

在1939年,英國人宣佈制裁猶太人移民政策後,猶太人對英國人的行為感到了不滿,因此就爆發了以貝京為首的黑色安息日運動反抗英國人統治。他們實施恐怖襲擊,攻擊英國人的警察局、車站等地。英國人也對此進行鎮壓,但猶太人襲擊事件仍在持續。1947年11月聯合國大會表決了《1947年聯合國分治方案》,將巴勒斯坦地區分為兩個國家,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分別擁有大約55%和45%的領土,耶路撒冷被置於聯合國的管理之下,以期避免衝突,1948年以色列正式宣佈成立,猶太人開始建國。

英國人及國際上對阿拉伯和猶太人態度:在1917年英國人接管巴勒斯坦之後,對猶太人復國計劃還是支持的,他們每年都開放大量簽證,同意猶太人移居到巴勒斯坦地區。一直到1939年,英國人宣佈制裁猶太人移民政策後猶太人開始不滿英國人的統治,採取恐怖襲擊的手段,英國人派軍隊鎮壓這種恐怖活動。

在1937年7月,針對當時巴勒斯坦地區的情況,英國內閣大臣皮爾提出一個兩國分治的解決方案:將巴勒斯坦劃分為一個加入阿卜杜拉外約旦的阿拉伯區域(佔巴勒斯坦的百分之七十)和一個猶太區域(佔巴勒斯坦的百分之二十)。另外,他建議遷走猶太區內的三十萬阿拉伯居民。耶路撒冷將仍是英國控制下的一個特殊實體。這個建議並未得到阿拉伯人的同意而作罷。

二戰後美國人也開始同意猶太人建國,並建議將二戰猶太人倖存者遷到巴勒斯坦地區生活。

1947年11月聯合國大會表決了《1947年聯合國分治方案》,33國贊成(包括美國和原蘇聯),13國反對,10國棄權,通過決議:將巴勒斯坦地區分為兩個國家,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分別擁有大約55%和45%的領土,耶路撒冷被置於聯合國的管理之下,以期避免衝突。

該項方案得到猶太人的同意他們歡欣鼓舞開始建國,1948年以色列國宣佈成立。但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並不同意該項方案,他們一直要求整個巴勒斯坦地區包括耶路撒冷都是屬於他們的,於是巴以衝突開始激烈化,此後也爆發了幾次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國之間的戰爭。


山中茅店


歷史上,耶路撒冷曾被完全摧毀過兩次,被包圍過23次,被搶奪和重新奪回來共44次,被攻擊過52次。所以,如果要評選全世界最命運多舛的城市,這個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聖城,必排第一。

在古代還沒有國家的年代,巴勒斯坦地區混居著多個民族,但是後來的希伯來人逐漸崛起。希伯來各大部落經歷了長時間的戰爭後,大衛王所在的猶大部落,建立了統一的以色列聯合王國,定都耶路撒冷。

大衛王的兒子所羅門王,在耶路撒冷建起了第一聖殿。隨後,以色列與亞述、巴比倫、波斯多次作戰,戰敗的時候多。巴比倫國王更是兩次滅掉以色列,將數萬以色列人搶去當奴隸,史稱“巴比倫之囚”。

波斯國王居魯士大帝打敗巴比倫後,放以色列人回到他們自己的家園。以色列人於是在毀掉的第一聖殿上,又建起了第二聖殿。第二聖殿最後依然被毀。

波斯人統治時期,許多阿拉伯人和其他種族的人,大量遷到耶路撒冷。亞歷山大大帝打敗波斯帝國後,耶路撒冷先後成了馬其頓、埃及、希臘、羅馬帝國的藩屬城邦。

作為羅馬帝國的藩屬國,希律王極大地拓展了耶路撒冷。他修建了無數的城牆、塔樓、宮殿。希律王死後不久,耶路撒冷成了羅馬帝國的一個海外行省。希律王的後代發起戰爭,試圖恢復藩屬國的地位,但都被鎮壓下去。

哈德良皇帝不但將許多以色列人逐出耶路撒冷,還將其與鄰近的行省合併,更名為卡皮託林納。他頒佈法令,只有在一年一度的禁食日,猶太人才可以進入耶路撒冷老城。除了這一天,任何進入耶路撒冷老城的猶太人,都會被處死。

於是猶太人到這一天,從世界各地來到耶路撒冷,聚集在西牆下面,默默哭訴自己的悲慘經歷與復國願望。“哭牆”之名,由此而來。這一禁令,一直持續到公元7世紀。

在阿拉伯人統治耶路撒冷400多年後,羅馬教皇的軍隊來了。持續200年的十字軍東征後,耶路撒冷落入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手中。1917年,英國殖民者趕走了土耳其人。

1922年,當時的國聯在洛桑開會,決定由英國託管包括耶路撒冷在內的整個巴勒斯坦地區,以及外約旦,最遠處到達伊拉克,直到1948年。英國託管期間,種族矛盾不但沒有解決卻日益尖銳,系列民生問題毫無進展,而以色列復國運動又如火如荼。

1947年初,英國將巴勒斯坦問題提交聯合國大會。聯合國決議實行以巴分治,留下耶路撒冷和伯利恆成為國際城市,由聯合國管理。但是,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都同時反對這一決議。

1948年5月,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以色列獲勝。以色列在炮火聲中宣佈建國,定都耶路撒冷。雖然那時的耶路撒冷,還有一半在約旦手中。1949年,兩國簽訂協議,約旦將耶路撒冷的另一半,也交給了以色列。

有這麼悠長而複雜的歷史,所以,你說1948年以前,以色列到底屬於哪一個國家?


世界真的很大


題主說的是1948年以前,沒有時間上限,那麼這問的就是耶路撒冷的歷史了。

由於耶路撒冷這名字是古代以色列人給取的,所以本人以耶路撒冷這名字出現時期為時間上限。

(取名耶路撒冷——1948年)▼

公元前1050年-前931年,耶路撒冷屬於以色列聯合王國,從此耶路撒冷這個名字正式出現在歷史上。

公元前931年以色列聯合王國分裂,變成以色列國和猶大國,從此耶路撒冷屬於猶大王國統治了。

公元前10世紀—前6世紀,耶路撒冷屬於猶大王國。


公元前586年,新巴比倫(今伊拉克)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攻陷耶路撒冷。

公元前532年,耶路撒冷為波斯大琉士王侵佔。

公元前4世紀後,耶路撒冷相繼附屬於馬其頓、托勒密、塞琉古諸王國。

公元前63年羅馬攻佔耶路撒冷。

公元636年,阿拉伯人打敗了羅馬人,此後,耶路撒冷長期處於穆斯林統治之下。

公元1099年十字軍攻佔耶路撒冷,隨後在此建立“耶路撒冷王國”,延續近一個世紀。

公元1187年,阿拉伯的蘇丹薩拉丁在巴勒斯坦北部的赫澱一役,大敗十字軍,奪回了耶路撒冷。

從公元1517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耶路撒冷一直處於奧斯曼帝國統治之下。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法聯軍幹翻了奧斯曼帝國,1917年成功進入耶路撒冷。1922年起耶路撒冷由英國“託管”,一直到1948年,巴勒斯坦地區都由英國統治和控制。

總結:這地方不是巴勒斯坦人的也不是以色列的,誰強就是誰的。


那人燈火


美國大使館遷至耶路撒冷,不僅使得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衝突加劇,也導致了整個阿拉伯世界的動盪和所有伊斯蘭國家的反對。耶路撒冷到底有什麼魅力,能夠牽動這麼多國家呢?

耶路撒冷,希伯拉語中的“和平之城”,歷史上卻是戰爭最多,命運多舛的一個城市,全因為它那不同一般的宗教意義。耶路撒冷同時為基督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的聖地,是它悲劇命運的根源,我就來簡單講講耶路撒冷的歷史。

早在公元前二十世紀,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共同祖先—閃米特人就住在巴勒斯坦地區了,後來歷經兩千年,猶太人曾在此立國,同時也有幾次外族的入侵。直到公元前1世紀,羅馬共和國佔領了巴勒斯坦地區,絕大部分猶太人流亡世界各地,失去了家園。因此耶路撒冷是全世界猶太人精神的“故鄉”,對猶太人意義重大。

公元33年,基督教的創始人耶穌在耶路撒冷遇難。後來,基督教被羅馬帝國確立為國教,得到了迅速的推廣,而耶穌遇難之地耶路撒冷成為了基督教的聖地。

公元7世紀,耶路撒冷又被阿拉伯帝國征服,此時伊斯蘭教的創始人默罕默德在耶路撒冷發生了一次名叫“夜行登霄”的顯聖事件,伊斯蘭教將耶路撒冷確立為繼麥加和麥地那之後的第三聖地。

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基督教的“聖城”掌握在伊斯蘭教的阿拉伯帝國手裡,使得信奉基督教的歐洲人很不爽,於是在11世紀—13世紀與伊斯蘭世界怒懟了兩百年,這就是著名的十字軍東征了。期間耶路撒冷幾度易手,幾度破壞,幾度重建。隨著奧斯曼帝國的崛起,耶路撒冷又落到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手裡,一直到20世紀初。

在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時期,耶路撒冷地區一直是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為主要的居民,直到1917年英國從土耳其手中搶走耶路撒冷後開始改變。1922年,國際聯盟批准貝爾福宣言,委託英國託管巴勒斯坦,並幫助在該地區建立一個猶太國家。此後,在外流亡上千年的猶太人開始陸續回到巴勒斯坦。

1939年二戰爆發後,英國轉變了對猶太人的態度,停止了猶太人到巴勒斯坦的移民,限制猶太人購買阿拉伯的土地,打算將巴勒斯坦移交給一個阿拉伯人佔多數的當地政府。二戰結束後,幾十萬從德國集中營解放出來的猶太人逃到巴勒斯坦,英國未能妥善處理巴以矛盾,拒絕了這些猶太倖存者,在國際上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1947年2月15日,英國將巴勒斯坦移交給了聯合國,讓聯合國去處理這個爛攤子。

1947年聯合國大會形成以巴分治決議,1948年以色列建國,同年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之後的局勢發展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巴以衝突了。

總結來說,耶路撒冷是猶太人古老的故鄉,同時也是阿拉伯人固有的領土。1917年—1947年歸英國管,1947年移交給聯合國,1948年以後共同屬於以色列和巴勒斯坦。


萌叔觀世界


1948年以前,耶路撒冷是英國的殖民地。

1945年後,美國等試圖移民猶太人去巴勒斯坦但遭到阿拉伯國家的反對。英國宣佈中止移民但猶太人就開始反抗和襲擊英國人。最終,焦頭爛額的英國政府於1947年2月宣佈放棄對巴勒斯坦的統治,交給剛剛成立兩年的聯合國處理。並宣佈一年後結束委託統治,撤回所有駐軍。

聯合國設立巴勒斯坦問題特別委員會,特委會向聯國大會提交了兩個方案:

1、巴勒斯坦分割方案:巴勒斯坦一分為二,各自建立猶太人國家和阿拉伯國家。

2、巴勒斯坦聯邦方案: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與阿拉伯人共治的聯邦國家。

1947年11月29日,美國不顧阿拉伯國家的反對,強行要求聯合國大會對巴勒斯坦分割方案進行表決,這個代號為181號的決議以美蘇等33國贊成,阿拉伯11國和希臘、古巴等13票反對,英國、中國等10票棄權的結果,獲得聯大通過。

這就是1947年分治決議的領土劃分:其中,灰色部分為阿拉伯國家領土,黃色部分為猶太人國家的領土,白色的耶路撒冷暫由聯合國管理,等待兩個新國家的最後談判結果。

🐧🐧🐧🐧🐧🐧🐧🐧🐧🐧🐧🐧🐧🐧🐧

看了諸位的發言。多說兩句。

本人對阿以爭端無立場,只是說明一些事。

一、181號決議本身是有瑕疵的

作為殖民地,原巴勒斯坦地區應採取居民公決來決定是否獨立及獨立後的立國問題。但1947年猶太人口稀少,任何在此時舉行的居民公決都將令猶太人毫無建國可能。這是美國操縱巴勒斯坦問題特別委員會搞出分治決議的由來,也是強行推動表決的原因。

當時,美蘇都在支持猶太人,他們的僕從國很多,而多數歐洲國家還存在強烈的對猶太人的歉疚心理,所以181號決議得以通過。

但不能因為181號決議通過就否認181號決議本身對聯合國憲章的違背。因為這個決議剝奪了原巴勒斯坦地區居民的自決權,而是通過聯合國大會其他成員國的表決來“幫助”原巴勒斯坦人做出了決議。這是阿拉伯國家最初拒絕承認181號決議的根本原因。

二、猶太人土地問題

1947年分治決議前猶太人通過各種途徑擁有的土地不超過6%。阿拉伯人也沒有93%。因為這些土地多是不毛之地,也是屬於殖民地當局所有的。而阿拉伯人實際居住佔有的土地當然比猶太人要多。但是多好多呢?不知道。也沒有統計數據,更找不到。

可是,以所謂祖先曾在巴勒斯坦建國,就說猶太人有權在這個地方復國,是荒謬的。如此美國就不該存在了,所有土地都應還給印第安人。

三、第一次阿以戰爭

當然,1948年阿拉伯人既然選擇戰爭手段來消滅新建立的以色列,就要承擔後果。也別說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是善茬,是無辜的。如果不是當時猶太人拼命血戰,蘇美都在通過各種途徑提供武器軍火,呵呵,獲勝的阿拉伯人會怎麼對待猶太人,是可以想象的


四、蘇美為何支持猶太人復國?

首先,當時很多猶太人來自蘇聯,他們天然帶有一定的親社會主義傾向。

其次,猶太人在當地進行了很多社會主義性質的試點,1920至1950年,國際社會也很流行左派觀點。實際上,在以色列建國前及建國初期,內部爭論相當激烈,是走社會主義道路還是靠向美國那都還在兩可之間。

第三,肢解英法殖民體系是美蘇兩國共同努力的主要目標。


四川達州


耶路撒冷作為三教聖城,到今天為止已經經歷了四千年的風霜。由於其在宗教和地理上的特殊性,耶路撒冷在歷史上曾經多次易主。
在1948年之前,耶路撒冷準確的說應該是屬於英國管轄,理論上主權在巴勒斯坦,但當時的巴勒斯坦尚未建國,所以歸屬未定

(1927---1948年,耶路撒冷所懸掛的英屬巴勒斯坦旗幟)

據現代考古發現,耶路撒冷的歷史可以追溯到4000千年以前。在耶路撒冷建立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其都屬於埃及的領土。

公元前1000年,猶太人的英雄大衛王佔領該地,並定名耶路撒冷。其子所羅門國王死後,猶太人分裂成以色列王國和猶太王國兩個國家。

而耶路撒冷屬於南邊的猶太王國,猶太人在這裡生活了近400年。直到公元前6世紀,此地被新巴比倫王國佔領。

巴比倫王國佔領耶路撒後,將城內的猶太人全部放逐,這成為猶太人歷史上第一次離開家園。

猶太人的第一次流浪生活過了大約半個世紀,崛起的波斯帝國滅亡了新巴比倫王國,波斯帝國的居魯士大帝大發善心,允許猶太人返回耶路撒冷重建家園。

此後,一直到公元元年的這段時間裡,猶太人相繼被波斯人和希臘人所統治。

到了公元前6年,羅馬佔領耶路撒冷,猶太人的命運又一次迎來了大轉折。

羅馬人對猶太人並不友好,在猶太人反抗失敗之後,羅馬人將整個耶路撒冷夷為平地,並將猶太人全部驅逐出該地。

由此,猶太了開始了歷史上的第二次大流浪,只不過這次出門的時間就比較久了,要1000年。

猶太人在離開耶路撒冷後,腳步遍及世界各地。從歐洲到北非,從俄國到中國,都留下了猶太人腳步。

在這期間,猶太人雖然也零星返回過耶路撒冷,但是這座城市早已經改嫁他人了。

公元7世紀,崛起的阿拉伯帝國佔領耶路撒冷,從此,這裡的主要居民就變成了阿拉伯人。

(阿拉伯人的圓頂清真寺)

在阿拉伯帝國之後,耶路撒冷陷入了長期的動亂。到了16世紀,來自北方的奧斯曼帝國控制了該地,一直到20世紀初被英國攻佔。

英國人在佔領耶路撒之時,此地多為阿拉伯居民。但在當時,猶太復國主義興起,英國人則同意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國家,這為以後的巴以衝突埋下了禍根。

(耶路撒冷地理位置)


千佛山車神


1948年之前耶路撒冷是屬於哪個國家的?這個問題其實是沒法用一句話回答的,因為耶路撒冷在世界歷史上可能是易手次數最多的城市之一,所以說是屬於誰的,必需要加入一個年代限定詞,不然會有無數民族和國家都會聲稱耶路撒冷是自己的,也都會認為自己有權擁有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歷史——近代以前

說耶路撒冷歷史的複雜,可以先用一組數字來說明:耶路撒冷歷史上曾經52次遭受攻擊,44次被攻陷,23次被包圍,其間還有兩次被徹底毀滅。

公元前1400年左右中東楔形文字石碑,其中提到了耶路撒冷

根據近代考古發現,耶路撒冷地區大概在公元前4500年左右就有人居住了,不過那時那裡的人類並未進入文明時代,沒有留下任何文字記錄,所以也根本無法確定是哪個族。後來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耶路撒冷成為了古埃及的一個諸侯國。後來埃及衰落之後,耶路撒冷周邊地區發展出一些獨立王國,其中比較主要的是一個名叫耶布斯人的民族建立的國家。大約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猶太人從耶布斯人手裡奪取了耶路撒冷,建立了以色列王國。但在公元前六世紀,巴比倫人又佔領了耶路撒冷,之後這個城市又隨著波斯人滅亡巴比倫成了波斯人的領土。期間雖然波斯君主居魯士大帝准許猶太人回到耶路撒冷,但這塊土地還是波斯帝國的領土。

(波斯統治時代在耶路撒冷通行的銀幣

後來波斯被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征服,耶路撒冷又先後被幾個希臘化王國所控制,最後又被羅馬帝國佔領。羅馬分裂之後這裡又成了東羅馬帝國的領土。但中間也曾短暫被薩珊波斯佔領。

羅馬帝國時期耶路撒冷流通的刻有猶太文的銅幣


阿拉伯帝國興起之後,耶路撒冷在公元638年被阿拉伯帝國征服,後來經歷了阿拉伯帝國的倭馬亞(白衣大食)、阿拔斯(黑衣大食)和法蒂瑪等幾個王朝,但在400多年裡一直是阿拉伯人的地盤。到公元1071年,耶路撒冷又被塞爾柱突厥帝國佔領。但塞爾柱人佔領耶路撒冷之後,因為對基督教朝聖者徵收重稅,因此引發了十字軍東征,結果在公元1099年,十字軍又佔領了耶路撒冷,並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國。

阿拉伯人統治時期的耶路撒冷地圖

公元1187年,阿拉伯人在薩拉丁的率領下又十字軍手裡奪回了耶路撒冷,並建立了阿尤布王朝。公元1243年,十字軍再次攻入耶路撒冷。但僅僅一年之後,來自中亞的花刺子模王國又佔領了耶路撒冷,但也只堅持了3年就被阿尤布王朝驅逐。但後來阿尤布王朝又被元世祖忽必烈的弟弟旭烈兀所率領的西征蒙軍滅亡,蒙軍也曾打到了耶路撒冷附近。不過最終耶路撒冷落入了突厥人在埃及建立的馬穆路克王朝手裡裡。

馬穆路克時期的耶路撒冷城市景觀木刻圖

之後到公元1517年,耶路撒冷一直由馬穆路克王朝所統治。但在這一年,奧斯曼帝國滅亡了馬穆路克王國,耶路撒冷又成了奧斯曼帝國的領土。

耶路撒冷歷史——殖民時代

奧斯曼對耶路撒冷的統治一直持續到1917年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當年英軍從奧斯曼帝國手裡奪取了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成為了英國的託管地。

1917年耶路撒冷奧斯曼軍隊舉白旗向英軍投降

而英國人佔領耶路撒冷之後,開始建設耶路撒冷新城,同時猶太移民開始從世界各地大量湧入。阿拉伯人期間曾幾次反抗,但都沒有成功。同時猶太人開始自己組建民兵,以色列的雛形開始形成,而希望建國的猶太民兵組織也開始對英軍發動襲擊。

(20世紀初的耶路撒冷


最終在1947年,聯合國決定在這塊土地建立以色列國和巴勒斯坦國,之後的歷史大家就很熟悉了,不斷的戰爭,直到這幾天還發生了大規模的血腥衝突。誰是誰非,恐怕每個人心裡都會有不同的判斷標準,石頭君就不多說了。


桃花石雜談


今日的聖城耶路撒冷的建成時間已不可考,古名稱也已失傳,大約在公元前四千年左右已經存在。星月流轉,公元前三千年左右,猶太人首領摩西率領族人離開埃及,來到以色列地方定居。公元前一千年左右,猶太大衛王建立希伯來王國並佔據此地,將其更名為耶路撒冷。(詳見《舊約全書》)

後歷經戰火紛亂,亞述人、巴比倫、波斯先後入侵,佔據此地。曾經強大一方的猶太人被周邊阿拉伯人打得龜縮在聖城周圍苦熬日月。

猶太人的苦難遠未到頭。直到公元前一世紀,地中海變成了強大無比的古羅馬帝國的內湖,沿岸所有土地盡歸羅馬帝國。猶太人徹底失去了家園,只能攜帶著《聖經》流離失所,奔往世界各地謀生,主要流落在歐洲。

因為猶太人沒有土地,只能做生意掙錢。兩千年後,猶太人竟然賺的盆滿缽滿,引發了歐洲本土居民的嫉妒和憤怒。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就是嫉妒的歐洲人對猶太商人的抵毀。

接著人類狂魔希特勒橫空出世。為了發動戰爭,以人種論為基礎,瘋狂殺戮猶太人,奪取他們的金錢和財產。猶太人大量移民美國,再次大發其財。今日好萊塢就是在猶太大亨的控制之下,金融行業更是如此。

猶太人從未停止謀化復國。戰後國際社會同情猶太人的遭遇,決定在以色列地方劃分兩塊地方分別交給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建國,以色列在南,巴勒斯坦在北。當時,耶路撒冷當地的殖民者是英國。二戰中損兵折將的英國因此被動離開,聖城由猶太人和巴勒斯坦共有。



全世界的猶太人蜂擁而回,僅用了三年不到就在1948年建立了以色列國,並迅速得到美國承認。而巴勒斯坦由於內鬥不止,建國晚了幾十年。因此1948年後,聖城實際掌握在以色列手中,並宣佈為其首都。

巴勒斯坦也在1980年宣佈將聖城作為其首都。圍繞聖城的爭奪從未停止!

三大宗教共享的發源地一一聖城耶路撒冷,命運多桀的應許之地!


猴思猴想


耶路撒冷,英國的委任統治在耶路撒冷的歷史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英國對耶路撒冷的發展起主導作用。隨著國際形勢變化,英國實力的增強以及其自身需要的不斷調整,英國在耶路撒冷統治時期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917年到1922年,英國軍管政府時期的政策;1922年到1933年,英國扶猶抑阿的階段;1933年到1948年,英國尋求平衡的階段。



研究英國在這一階段在耶路撒冷的歷史,對於研究耶路撒冷問題的形成原因非常重要,同時對研究英國在這一時期在中東的殖民政策也很有幫助。 1914年8月一戰爆發,當時的奧斯曼帝國是站在同盟國一方的,如果一旦讓同盟國控制了巴勒斯坦這個歐洲通往亞洲的咽喉,那麼英國本土和印度殖民地之間的聯繫就會被死敵掐斷,所以英國很快就出兵中東。



而同時英國人也對阿拉伯民族許下了獨立的諾言,所以才能在阿拉伯民族和猶太人的幫助下成功控制了這個至關重要的地區。但是英國佔領巴勒斯坦之後,開始實行軍事管制,拋棄了之前給予阿拉伯和猶太人的承諾!


李三萬的三萬裡



耶路撒冷1948年前一直由英國委任統治。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1914 - 18年),一場阿拉伯起義和埃德蒙·艾倫比將軍領導的大英帝國埃及遠征軍在西奈和巴勒斯坦戰役中將土耳其人趕出了黎凡特。


英國在麥克馬洪-侯賽因通信中同意,如果他們反抗奧斯曼人,英國將尊重阿拉伯獨立,但是雙方對該協議有不同的解釋,最終,英國和法國根據賽克斯-皮科協議分割了該地區,這在阿拉伯人眼中是一種背叛行為。使問題更加複雜的是1917年的《鮑爾弗宣言》,承諾英國將支持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人“民族家園”。戰爭結束時,英國和法國在奧斯曼敘利亞成立了一個聯合的“被佔領的敵人領土管理局”。

1922年6月,英國從國際聯盟獲得了一項授權,從而獲得了繼續控制的合法性。國際聯盟委任制度的正式目標是管理自16世紀以來一直控制著中東的已不復存在的奧斯曼帝國的一部分,“直到他們能夠獨立。”1923年,根據英國對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經國際聯盟同意,民事委任統治正式成立,涵蓋兩個行政領域。



在英國委任統治期間,該地區經歷了兩大民族主義運動的崛起,一個是猶太人,另一個是阿拉伯人。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猶太人之間以及與英國政府之間相互競爭的國家利益演變成1936 - 1939年的阿拉伯起義和1947 - 1948年的內戰。


內戰的後果以及隨之而來的1948年以色列宣佈建國,阿拉伯-以色列戰爭,1949年停火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