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股崩塌:兩天暴跌24%,股市“大忽悠”誕生了!

10個漲停之後,股價崩塌了

手中股票連續10個漲停是什麼滋味?

當然是爽了!漲停真爽,一直漲停一直很爽!

但連續10個漲停之後進場的赫美集團(002356.SZ)投資者卻高興不起來,因為公司股價將要面臨連續N個跌停的境地。

這對他們來說,無異於一場災難。

4月2日中午,赫美集團發佈公告稱,公司當日收到迪諾投資發出的終止通知,因各方於2019年3月1日簽訂的《股份轉讓協議》中的核心交易條件未能滿足及達成一致意見,迪諾投資決定單方終止《股份轉讓協議》,同時公司與英雄互娛於2019年3月1日簽署的《深圳赫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英雄互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吸收合併協議》也一併自動終止。


大牛股崩塌:兩天暴跌24%,股市“大忽悠”誕生了!


消息一出,午後赫美集團的股價便從+6%的位置上突然跳水,瞬間跌停。


大牛股崩塌:兩天暴跌24%,股市“大忽悠”誕生了!



4月3日,赫美集團再次跌停,收盤封單高達63萬手!

短短一個半交易日,赫美集團股價跌幅高達24%,而且後市不知道還有多少個跌停。

高位進場的投資者,顯然已經淪為炮灰。

赫美集團來背鍋

赫美集團是一家中小板企業,英雄互娛是新三板企業。雖然新三板的受關注度遠不如中小板,但從體量上來說,英雄互娛可是要比赫美集團大的多。

2018年,英雄互娛淨利潤為6.58億元至8.04億元,而赫美集團則為-13.88億元。

因此這筆收購在之前就普遍被視為是一筆“蛇吞象”式的收購。

再加上雙方公司各自的鉅額商譽問題(赫美集團5.59億商譽,英雄互娛19.04億商譽,併購之後的商譽數額將更加巨大),這筆收購也被市場普遍質疑。

但質疑歸質疑,市場還普遍質疑全通教育(300359.SZ)收購吳曉波的巴九靈公司呢,但不妨礙人家股價連續兩個漲停。

赫美集團更厲害,股價連續10個漲停板不帶喘氣的。之後又繼續往上衝了一把,最高價幹到了21.41元。

這個價格比啟動之前的5.41元,足足翻了4倍!


大牛股崩塌:兩天暴跌24%,股市“大忽悠”誕生了!


赫美集團終止本次重組,給出的理由是這樣的:本次重組的核心交易未能滿足及達成一致條件。

而英雄互娛的公告,則是這麼說的:

英雄互娛稱,各方約定,漢橋機器作為赫美集團的第一大股東,為推進重組上市交易自願向迪諾投資支付金額人民幣2億元的償債保證金,王磊承擔連帶保證責任;在重組上市預案披露後的10個工作日內,赫美集團應終止赫美集團及其子公司惠州浩寧達科技有限公司與武漢信用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簽訂的《委託貸款最高額保證合同》項下的擔保責任。

英雄互娛還稱,協議簽署後,迪諾投資認真履行協議的各項約定,並本著促成本次交易的原則,對漢橋機器及王磊支付償債保證金的時間、金額給予了一定的寬限。但漢橋機器及王磊屢次違反雙方約定,反覆違背其向迪諾投資承諾的事項。

但截至2019年4月2日,漢橋機器及王磊仍未向迪諾投資足額支付人民幣2億元的償債保證金,且赫美集團仍未向迪諾投資提供依據證明其和子公司已終止在《委託貸款最高額保證合同》項下的擔保責任。

因此,迪諾投資經審慎研究,決定終止與漢橋機器、王磊與赫美集團的本次交易。


大牛股崩塌:兩天暴跌24%,股市“大忽悠”誕生了!


大牛股崩塌:兩天暴跌24%,股市“大忽悠”誕生了!


英雄互娛上面的話,中心思想就是:重組失敗全賴赫美集團的股東,此次收購終止確實是英雄互娛方提出,但是本質卻是赫美集團違約,這個鍋必須赫美方面來背。

赫美集團的問題

在筆者看來,赫美集團確實問題重重。

首先,赫美集團存在嚴重債務問題。

赫美集團的控股股東漢橋機器廠的股東北京首赫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與武漢信用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之前就有金融借貸合同糾紛案件,涉案金額高達人民幣5000萬元。

赫美集團是該借貸合同擔保人,對此償付義務承擔連帶責任。但赫美集團並沒有在期限內履行法律義務,因此在2018年12月7日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其次,是赫美集團的業績問題。

前文說過,赫美集團2018年淨利潤是-13.88億元。而在3月29日,赫美集團公佈了2019年一季度業績預告,預計當季度,公司淨利潤為-8900萬至-9815萬元,同比變動-486.61%

至-526.36%。


大牛股崩塌:兩天暴跌24%,股市“大忽悠”誕生了!


虧損,毫無意外的繼續虧損。

在解釋一季度業績時,赫美集團給出的理由是:

1、受國家金融政策的影響,授信銀行對商業板塊抽貸,新貨比例下降;至2019年一季度尚未有足夠資金支持該板塊的新業務發展,導致整體業績同比去年下降。

2、類金融板塊受2018年開始的P2P“爆雷潮”和金融監管政策的影響,公司放貸量減少,同時借款人按時還款意願降低,導致不良類客戶增加,進而計提壞賬準備,使該板塊業績比上年同期大幅度下降。

3、高端製造板塊訂單與同期相比下降,導致該板塊的業績比上年同期下降。

瞧一瞧看一看,三大業務,商業板塊業績下滑賴銀行不給錢,類金融板塊下滑賴金融監管政策,高端製造板塊業績賴客戶訂單不行。

這不就是趙本山說的:“怎麼你到哪,哪都大環境不好,你是破壞大環境的人啊!”


大牛股崩塌:兩天暴跌24%,股市“大忽悠”誕生了!


赫美集團,業績不行要多自我反思啊,找別人背鍋這算啥事呢?

深交所發來關注函

赫美集團的業績還能好轉嗎?呵呵,顯然是遙遙無期。

可以說,英雄互娛借的赫美集團這個殼是個垃圾殼、爛殼。

高負債,有法律風險,而且這種法律風險一時半會還不能解除,業績又鉅虧,這種情況下,英雄互娛與之告吹,也實屬正常現象。

但是,股價都因為重組的事翻了好幾倍了,現在居然說吹就吹了,這怎麼能行?這不是純屬忽悠人玩麼?

深交所也看不下去了,對此發出關注函,直接問其是不是忽悠!

深交所在關注函中,要求赫美集團自查是否存在虛假記載或誤導性陳述、

是否充分披露重組終止風險、是否涉嫌“忽悠式”重組。


大牛股崩塌:兩天暴跌24%,股市“大忽悠”誕生了!


深交所在關注函中還說到:請你公司詳細說明董監高、持股5%以上股東、實際控制人、交易對方等內幕知情人在

3月4日至年4月2日期間買賣你公司股票的情況。

3月4日,正是赫美集團第一個漲停板啟動暴漲的那天,可以說,深交所這句話足夠犀利,雖然沒有說赫美集團內部人士是在搞“內幕交易”,但要求公司內部人士披露股價大漲期間的交易情況,目的有兩點:

第一,如果赫美的相關人士說有交易,監管部門可以根據交易去查是否涉及到了內幕交易。

第二,如果赫美的內部人士說沒有交易,假如最後又被查出來有交易,這就是虛假陳述。

結語


赫美集團的這次突然中止重組,被市場普遍認為是“忽悠式”重組。

有網友評論:赫美集團這種黑天鵝,簡直是喪盡天良,既然沒有談好重組,為何要公佈重組?現在十幾個漲停之後,突然說重組終止,太特麼喪盡天良了。

如果最後被監管部門認定是“忽悠式”重組,筆者建議務必從嚴懲治,徹查徹究,嚴肅處理當事人,賠償相關投資者,以維護資本市場公平正義。

另:長期堅持原創不容易,大量粉絲還沒有養成閱讀後點在看的習慣,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在看,以示鼓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