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宋江能當梁山泊老大?

陳羅彬


宋江是《水滸全傳》裡的核心人物,水泊梁山的大BOSS。但是讀者對他的印象卻說不上佳,因為他各方面都資質平平,招安這步棋走的又頗受爭議。

論武,宋江早年雖習得些槍棒,但在高手如雲的江湖中又實在拿不出手。書中基本沒見過他打什麼人,更別提打老虎了。殺閻婆惜還屬於“過失殺人”。

論文,沒見他考科舉,只見他耍了把文藝青年,仗著酒膽,抒了下胸中塊壘,結果還成了惹來殺身之禍的“反詩”。

論聰明,他的智商似乎還不能與吳用、公孫勝等人相比,起碼不值得特別強調。

論出身,他既不是關勝、呼延灼這種將門之後,又不是柴進這種前朝皇帝遺留的嫡派子孫。家裡雖有些錢財,但和大財主盧俊義相比也屬九牛一毛。

論工作,他不過是個縣城小吏,還屬編外人員,和林教頭、魯提轄這種國家幹部相比又遜色一截子。

論顏值,宋江不過是個“面黑身矮”的主兒,“高富帥”三字與他無緣,“土肥圓”倒是做實了。

但是,就是這麼個資質平常的宋江,卻成為梁山108將的首領。仔細讀原著,你會發現宋江的優點是一般人難得的,能成大事者非得有兩把刷子才行。宋江有三方面的能力絕非常人所能比的。

  • 宋江非常瞭解自已的優劣勢並能揚長避短

宋江的個人SWOT分析中,“ W”象限裡的劣勢諸多。但是,他的強項“S”卻是具備極高的自我認知能力。他也知道自己有著上文所述中的那些不足。所謂“知人難,知己更難。”宋江對自己的認識全面深刻,從而做到揚長避短。

他的“長”在於將封建社會最推崇的“孝”與“義”作為自己處世立身的第一準則,符合社會主流價值觀。並且懂得自我經營,不斷完善。

在書中第十八回宋江出場時,作者禁不住讚揚了一番:“那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他面黑身矮,人都喚他做黑宋江;又且於家大孝,為人仗義疏財,人皆稱他做孝義黑三郎。”,“他刀筆精通,吏道純熟;更兼愛習槍棒,學得武藝多般。平生只好結識江湖上好漢,便有人來投奔他的,若高若低,無有不納,便留在莊上館穀,終日追陪,並無厭倦;若要起身,盡力資助,端的是揮霍,視金似土。人問他求錢物,亦不推託;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難解紛,只是周全人性命。如常散施棺材藥餌,濟人貧苦,賙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東、河北聞名,稱他做及時雨”。緊接著更有詩來贊:“山東呼保義,豪傑宋公明”。

由此可以讀出如下信息:在官場上,宋押司吏道純熟;在江湖上,仗義疏財;在行動上,充滿了俠義精神,喜歡為他人“排憂解難”、“周全性命”,因而聲名遠播,獲得廣泛點贊。他通吃於“黑白”兩道,日子過得挺滋潤。

但是,當朋友晁蓋等人智取了“生辰綱”,身處危難之時,宋江本可置身事外,繼續過他的安穩日子,但是他卻“義”字當先,冒著性命危險通風報信,使晁蓋等人躲過此劫。而宋江卻因此事被閻婆惜抓住了把柄,接著犯下了“衝動是魔鬼”的錯誤。怒殺閻婆惜後,宋江淪為殺人犯,落得刺配江州。他永遠失去了從正道邁入仕途,光宗耀祖的機會。

當朋友危難之際,宋江不計自己得失,義字當先,可見他的“義”是真“義”,不是浪得虛名。僅憑這關鍵時刻不掉鏈子的非同尋常之舉,試問常人有幾個能做到?他這點就秒殺諸多虛情假意的芸芸眾生。宋江雖因此丟了前途,但卻在江湖上折射出最耀眼的光芒,書寫了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

再看宋江之“孝”。宋江有老父需供養。當他逃命在外時,聽聞老父病重,立刻冒著被捕的風險回家探父。當他在梁山安頓下來後,立刻接父親上山,在身邊盡孝。並且支持李逵等眾人都將家親接上山來,一起分享梁山福利。

宋江始終堅持“孝”、“義”為先,言行合一,做人處事光明磊落,關鍵時刻敢於挺身而出,這就是他有別於常人之處,也是他能夠在江湖揚名立萬,立足巔峰的制勝法寶。

  • 宋江有著契合時代特點的自我規劃

宋江對自己人生有著明確規劃,絕不是渾渾噩噩混日子。這與梁山上許多隨大流的人不同。宋江始終堅持“忠君報國”的思想,雖有時代侷限性,但這也是當時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其“忠君報國”的理念和人生規劃是建立在符合時代特點、符合自我價值認同基礎上的。

宋江自幼接受儒家傳統教育。步入社會後,在封建社會最低一級行政機構縣級機關做押司。雖然只是體制外的“吏”,不是體制內的“官”,但在縣裡卻是實實在在的坐地戶,屬地方實力派,在當地也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由於宋江為人正派,處事周全,能力突出,業績較為優秀,深受縣令賞識和信任。

同時,在當朝皇帝沉溺於花鳥書畫,疏於朝政,吏治極為鬆散腐敗的北宋末年,宋江能夠體驗和理解百姓疾苦,在官場上基本能夠獨善其身,這也是難能可貴的。

宋江本人意志堅定,雖處未入流小吏之遠,居山東鄆城之偏,但他從未放棄過自已的理想信念,自始至終堅持忠君之念、報國之志。假如不是因為被逼上了梁山,以宋江堅韌的性格和他的年齡來看,仍然有通過科舉正規渠道步入仕途的可能。從當時官場生態看,也具有因表現突出而由吏轉官的情況,宋江實現鯉魚躍龍門的勝算還是不小的。但是這一切只因怒殺閻婆惜而不得不終止。即使在被髮配江州之後,宋江也依舊不拋棄、不放棄自已“忠君報國”的理想信念,固執地認為“落草為寇”不是正途,依然企盼著能夠通過皇帝“大赦天下”的優惠政策,讓自己回到“為國盡忠,堂前盡孝”的正確軌道上來。

宋江命運再次發生轉折是在潯陽樓酒後乘興題詩卻被通判黃文炳誣為反詩時,差點人頭落地。經過晁蓋、李逵等人營救,才上了梁山。宋江先為副寨主,晁蓋去世後,又被推為寨主。

這期間他的組織能力、管理能力、協調能力、軍事能力得到充分發揮;識人之明、用人之能、容人之量充分體現。他帶領兄弟們攻城拔寨,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通過“三打祝家莊、攻陷高唐州,兩破童貫,三敗高俅”,打出了梁山的赫赫威名,宋江的個人威望也達到了頂峰,各路英雄豪傑紛紛來投靠,一時間梁山兵強馬壯,事業紅紅火火。

  • 宋江對梁山事業有著縝密的思考

當梁山事業做得風生水起之時,宋江作為大BOSS並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而是認真思考著自已和梁山的未來。那種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秤分金的日子,並不是永久之計,也不可能這樣過下去。所以,梁山事業何去何從值得深思。

歷代農民起義,結局無非三種:曇花一現,然後失敗了;改朝換代,成功了;中間路線,招安了。為了避免失敗,那麼就去奮鬥成功。但是憑梁山的實力想改朝換代,還相差甚遠;只有招安這唯一的選項了。“招安”說出去會遭非議,必須要先包裝一下。宋江很自然想到“忠君報國”這個包裝殼。

就“招安”一事,宋江最初的投石問路也僅有李逵、武松、魯智深三人明確反對,其他頭領都默不作聲。位居第三把交椅的吳用更是甘願為招安出謀劃策、跑前跑後。由此可見,宋江對團隊人員心理的把握還是相當準確。

梁山本就是個江湖,由各種派系勢力組成:老梁山系、晁蓋系、二龍山系、青龍山系、舊軍官系等等。在如此複雜的情況下,宋江對各個派系和各個頭領進行了認真的分析,並逐步給各位洗腦,將“忠君報國”的個人理想信念成功轉化為梁山團隊的共同奮鬥目標。

一是他把準了眾多梁山頭領的脈。這些頭領中很多重量級的人物都出自朝廷的舊官僚、舊地主,與宋江一樣大都是迫不得已上了梁山,但內心深處仍然渴望迴歸到“正常體制”中來。所以宋江的“招安”迎合了他們的內心想法。

二是梁山中有一部分頭領,如王英這種,並沒有明確的個人想法。宋江以他的個人威望就能成功地引導這部分人。

三是宋江選擇在梁山最為鼎盛的時期與朝廷談判,加重了談判籌碼,這也是招安的最佳時機。

在統一了梁山好漢的思想後,宋江開始緊鑼密鼓地推進與朝廷的談判工作。招安後的結果有其複雜性,要另當別論了。但是,宋江為整個梁山事業所做出的思考和嘗試,無疑是重要和必要的。如果晁蓋還活著,不知道他會不會也是和宋江一樣的選擇?但除此之外,再難有其他選擇。當“草寇”的日子畢竟不是能與天地同壽的。


歷史大學堂


宋江能當老大,關鍵他會收攏人心,心中明白他當老大這是必然的,其他人當老大都會引起內亂。


平凡的思考者


因為宋江文武都不行。所以才能當領導,如果宋江武藝很強,他就只能當一名打手啦。就好比姜昆相聲水平不行,就當領導。郭德綱是相聲名家,就什麼職務也沒有。這就叫矛盾。沒有矛盾的社會是不成立的。


白雪黃沙


宋江最大的優點就是識人善交 再就是夠狠夠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