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有哪些人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小妹紙一個


唐代最偉大的名將是誰?一戰消滅突厥帝國的李靖

最近都在說英雄,薩沙就寫一寫中國歷史上的十大英雄。系列文章從古至今,排名不分先後,全部都是軍事將領。

中國歷史英雄的第三講:李靖。

中國北方第一個強敵匈奴,在漢代末期基本被消滅,殘部在東晉十六國和南北朝時期徹底消亡。

匈奴的消失,不代表沒有新的敵人。

隨著匈奴人的衰敗,東胡的後裔鮮卑人後來居上,擊潰北匈奴殘兵敗將,佔據了蒙古高原。

鮮卑人的機遇比較好,他們遇到了五胡亂華的特殊時期。

經過八王之亂的消耗,西晉只剩一個空架子。

北方漢人的統治迅速崩潰,東晉王朝龜縮到長江以南,奄奄一息。

鮮卑人離開大漠入主中原,建立了包括北魏、北周在內的多個國家。

搞笑的是,武力上的勝利卻抵不住漢文化的強大。

這些囂張的鮮卑人,文化卻非常落後。不經意間,鮮卑人逐步的漢化,最後壓根就不存在了。

到了隋唐時代,鮮卑人和漢人如果站在一起,根本就看不出來有什麼不同。

隨著北周的滅亡,鮮卑族統治的國家不存在了,民族也很快消亡,融入漢族。

唯一留下的鮮卑族影子,就是他們的姓:宇文、拓跋、慕容!

隨著鮮卑人離開大漠,進入富裕溫暖的中原。

原本鮮卑人的一支,也就是柔然強大起來,成為大漠的主人。

也許是柔然本來就是小部落,實力並不雄厚;也許柔然真是北魏皇帝所說的蠕蠕,像蠕蟲一樣缺乏高超的軍事和外交能力。

總之,在中原王朝尤其是北魏的長期打擊下,囂張150年之久的柔然也衰敗了。

大漠的特點是你方唱罷、我登場,一個新的力量再次出現,這就強大的突厥。

突厥屬於丁零(鐵勒)的一個部落。

突厥和回鶻(維吾爾)等很多部隊,都屬於丁零。

至於突厥只是柔然人的奴隸,專門為柔然人鍊鐵。

突厥最初只是個小部落,不過只有幾百戶人家。但這個部落非常兇悍,他們的部落領袖又有軍事和政治頭腦,迅速發展起來。

區區50年時間,突厥吞併了包括回鶻在內的很多丁零部落,又進而吞併其他遊牧民族。

相反,柔然在中原王朝屢次攻擊下,已經大為衰弱。

終於,突厥人反客為主,開始攻擊這個曾經的主人。沒有多久,柔然就被突厥消滅。

在公元555年,強大突厥帝國建立起來。

突厥是有史以來,最強大北方遊牧帝國。

匈奴帝國鼎盛時期,單于自豪的宣稱有50萬大軍。而突厥帝國可汗則非常不屑的說:突厥可以出百萬騎兵!

鼎盛時期,突厥的疆土東到大興安嶺、遼河流域,西到鹹海和中亞河中地區,堪稱世界數一數二的超級大國。

一般認為,此時突厥騎兵如果殺入歐洲,可以輕鬆將那裡掃平。

此時的歐洲,西羅馬帝國已經滅亡,蠻族建立的國家四分五裂,強大的所謂西哥特人的阿德里安堡戰役,不過出動了2萬兵力。這點點人,還不夠突厥人一口吃的。

突厥的強大,給中原王朝帶來了極大的麻煩。當時還是南北朝時期,北方分裂為北周和北齊兩個國家激烈內訌。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北周還是北齊,都無力對抗強大的突厥。

無奈之下,北周北齊都向突厥納貢、和親,甚至稱臣,提供了鉅額的物資。

匈奴單于也得意洋洋的說:我在南方有兩個兒子孝敬!

而突厥則藉助中原的分裂,一面通過外交敲詐,一面不斷入侵,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

可惜這畢竟是古代,交通和通訊都不發達。想要統治突厥這麼大的帝國,是很困難的,更別說這樣的部落聯盟。

583年,突厥發生分裂,分為西域的西突厥和中原王朝北方的東突厥。

形式上,西突厥還受東突厥大可汗指揮,實際上已經獲得獨立。

就在突厥不可一世的時候,中原王朝終於統一,偉大的隋文帝登場。

現在有些無知小兒,說隋文帝楊堅是鮮卑人。楊堅雖然有個鮮卑名字,和鮮卑人壓根沒半毛錢關係。

他是東漢太尉楊震的十四世孫,父母都是漢人。至於賜了個鮮卑的姓,也就像鄭成功的國姓爺一樣,是個榮譽稱號。

在北周,漢人如果沒有鮮卑的姓,根本就沒辦法在軍事高層混。

楊堅是個能力超群的皇帝,同他的垃圾兒子不同。篡奪了北周的大權以後,隋文帝迅速消滅了南朝的陳,統一了全國,結束了中國150年的分裂局面。

在統一戰爭和建國初期,隋文帝明白無法和突厥全面開展,被迫採用了溫水煮青蛙的戰略。

軍事上,隋文帝通過防禦戰略,恢復了長城的防禦,堅決打擊突厥的入侵。

突厥人幾次大規模南下,都被隋文帝擊退,佔不到什麼便宜;外交上,隋文帝採用長孫晟的計策,遠交近攻,離間本來就貌合神離的突厥各大部落。

經過20年的對峙,隋朝實力越來越強,突厥實力越來越弱。

東突厥領袖沙缽略可汗,被迫向隋文帝稱臣。

遺憾的是,垃圾隋煬帝毀了一切。這個志大才疏的皇帝,把父親留下的基業迅速搞垮。

胡亂施政以及弱智的遠征高句麗,搞得隋朝全面崩潰。

突厥人自然不會放過這個良機,再次入侵中原。

隋煬帝不知死活,親自率領部隊征討突厥,結果被十多萬突厥騎兵包圍在雁門郡。41座城池,被突厥攻破39座,煬帝嚇得眼睛都哭腫了。

趁著隋亂,突厥又強大起來,成為中原王朝的死敵。

這邊,隋將李淵是山西的土皇帝。眾所周知,山西是突厥的主要活動地區。李淵在山西的主要任務,也就是對付突厥人。

起兵時反隋,李淵只有區區一二萬人,當然不是突厥對手。這個時期,李淵向突厥示好,以換取突厥人的支持。

直到統一全國,建立唐朝以後,李淵才開始和突厥人正面對抗。

這一階段,突厥人肆無忌憚的扶持李淵的反對派力量,還到處南下劫掠。

頡利可汗曾親率15萬鐵騎攻入幷州,擄男女5000餘口;又曾率騎兵10餘萬大掠朔州、進襲太原,成為中原最可怕的敵人。

公元626年,李世民殺死哥哥和弟弟,逼迫李淵退位,這就是唐太宗。突厥人認為中原又出現混亂,頡利可汗立即出動20萬騎兵南下逼近長安40裡。

突厥騎兵極為強大,旌旗就有幾十里長。

長安包括民兵在內只有區區數萬人,根本無法長期抵抗突厥騎兵的攻擊。

在這種情況下,李世民一面調集全國軍隊增援,一面大膽的趕到渭水和頡利可汗談判。

頡利可汗見李世民不慌張,認為唐軍已經早有準備,只得放棄了進攻。這就是著名的渭水之盟,也是李世民畢生的重大恥辱。

由此,李世民下定了消滅突厥的決心。

那麼,我們的主角李靖由此登場了。

李靖出生在武將世家。隋朝大將韓擒虎,就是他的舅舅。

韓擒虎是打垮陳朝的戰將,在枯井中活捉了陳後主。李靖從小就儀表堂堂,長大以後更是身材魁梧,深受韓擒虎的喜愛。

從少年開始,韓擒虎就陸續傳授李靖兵法。

韓擒虎不是浪得虛名,他的兵法是一刀一槍中殺出來的實戰經驗。

李靖很快就掌握了要點,經常和舅舅一聊就是一天。

韓擒虎認為外甥頭腦清晰,有很強的戰略觀:可與之討論孫吳(孫武、吳起)之術的人,只有你啊。

有意思的是,多年以後,李靖曾經和皇帝李世民討論過兵法。

李世民說:你舅舅韓擒虎的兵法很厲害。

李靖說:他是很厲害,用兵按部就班,小心謹慎。可惜,他不懂用奇兵,不懂得奇正結合的道理。

李靖的爺爺曾經做過殷州刺史,封永康公;他的父親就差了很多,只做到趙郡太守。

到了李靖成年,隋朝政治腐敗,他僅擔任縣書佐(也就是今天的縣委秘書)、駕部員外郎(運輸部下屬某局副局長)的低層次官員。

不過,由於李靖精明強幹,能力超群,還是有一定口碑的。連吏部尚書牛弘、左僕射楊素都曾經讚揚過他的能力,說他年輕有為。

隨著突厥不斷入侵山西,李靖被派到非常重要的前線城市馬邑郡(治今山西朔縣東),作為郡太守的助手,主要負責對突厥作戰。

這種地方,可不是什麼官員都能呆的住的。馬邑這種極端危險的地方,早已離不開能力超群的李靖。於是,李靖在馬邑一干就是10年,深受各方面信任。

馬邑是太原留守李淵的地盤,兩人打過很多交道。

李靖對李淵卻有成見。

李靖聰明絕頂,自然看出李淵狡猾多智,收買人心,網絡黨羽,野心很大。

此時,全國已經到處反叛,河北竇建德,河南翟讓、李密,江淮杜伏威、輔公祏紛紛起兵。

李淵認為隋朝的滅亡已經是必然,也開始暗中招兵買馬,準備起兵反隋。

當年4月,突厥鐵騎再次進攻山西。李淵趁機下令,境內20歲以上50歲以下的男子,都必須從軍

可見,李淵就要起兵了。

作為大隋的地方官,李靖很快有所察覺,知道李淵要叛亂。

於是,李靖憤然離開馬邑,前往隋煬帝所在的江都,舉報李淵謀反。

沒想到,他剛到長安,就遇到了叛軍,道路全部中斷,只能留下等待機會。

此時,李淵已經在太原起兵,很快出兵攻佔了長安。

李靖被堵在城內,無處可逃,被李淵的部下活捉。

早就知道李靖潛逃舉報的事情,李淵對他極為仇恨。眾所周知,謀反可是誅九族的大罪。如果李靖舉報成功,李淵恐怕就要全家死光光。

於是,李淵下令將李靖斬首示眾,還親自去觀看。

就在處決的時候,李靖看到李淵,激動之下對他高喊:你興起義兵,本是為了天下,除去暴亂,怎麼不欲完成大事,而以私人恩怨斬殺壯士呢?

李淵早就聽說過李靖大名,頗有愛才的念頭。加上此時李淵剛剛起兵,立足不穩,也需要招攬全國人才。

於是,李淵考慮了一會。此時,李世民等人又勸告:“李靖如此有膽識,真難得”。

最終,李淵下令將李靖釋放,隨後編入了李世民麾下。

此時的李靖已經46歲,並不年輕了,卻終於有了自己的舞臺。

之前40多年,因為隋煬帝腐敗無能,李靖10多年還在做個小官。

此時,李靖終於遇到了明主。

李世民是個非常有才華的人,卻被李靖的軍事才能驚歎。

可以說,李靖本人就是1個活著的兵法大辭典。

而十多年戍邊的經驗,也讓李靖積累了無數的軍事作戰經驗。

戰亂的年代是武將最好的舞臺。

你如果是個沒能力的武將,你的結局就是被強者消滅,兵敗生死。

相反,如果你像李靖一樣具有超強的能力,就會無往而不利,讓敵人聞風喪膽。

沒有多久,李靖就成為李淵麾下的第一猛將。

在北方,李世民發動了征討王世充的洛陽、虎牢之戰。

就在李世民調動主力激戰的同時,盤踞湖北的南梁蕭銑出動大軍北上,聯合兩股蠻兵近10萬人,試圖乘虛佔領湖北宜昌、四川等地。

在李世民的建議下,李靖奉命率領大兵對付蕭銑。

蕭銑和蠻兵的戰鬥力,都不可小視。他們都是久經戰爭的部隊,曾經多次擊敗唐軍。

尤其是蕭銑,頗有軍事才能,一度控制了中國南方到越南的地域,麾下兵力高達40萬。

可惜,他們完全不是李靖對手。

李靖第一次掛帥做主將,用兵如神,先後擊潰兩股蠻兵數萬人。

李靖用兵和舅舅韓擒虎一樣,冷靜分析戰局,利用實力碾壓,絕對不會將實力佔優的仗打輸。

同時,他善於抓住敵人的弱點和漏洞,尤其是轉瞬即逝的戰機,出奇兵致勝。

一次,李靖出精兵800,突襲上萬蠻兵冉肇的大營。

蠻兵不知道李靖的兵是從哪裡來的,驚慌下全線崩潰。李靖輕鬆斬殺了冉肇,俘虜就有5000多人。

當然,李靖的兵法多樣,使用了閃電戰、疲憊戰、疑兵等等。

面對蕭銑這麼強大的軍閥,李靖只用了2個月時間就將其打垮。

期間,蕭銑被李靖神出鬼沒的用兵驚呆,自知完全不是對手,失去抵抗的意志。

當李靖殺到江陵城下,蕭銑明明有幾萬精兵在城裡,10多萬援軍又只有幾天路程。

可是,蕭銑認為自己不可能打敗李靖,最終開城投降。

蕭銑投降一週內,他的十多萬援軍紛紛殺到江陵城下。見蕭銑投降,這十多萬人也不敢抵抗,紛紛投降。

於是,李靖用了七分力,就打垮了強大的軍閥蕭銑,掃平了北方。

相比李靖,北方的李世民等人就差遠了。

李世民麾下猛將如雲,又使用了唐軍幾乎所有主力,花費了10個月才擊敗了王世充和竇建德。期間,李世民還驚險萬分,幾次差點全軍崩潰。

一正一反,顯然李靖能力要搶的太多。

本來李淵對於李靖並不信任,在作戰期間甚至暗中下達過處死李靖的命令(懷疑他不忠)。

見李靖獲得難以置信的勝利,李淵也極為興奮,冊封李靖為上柱國、永康縣公。

窗體頂端

這邊,李靖不費吹灰之力,又掃平廣西,接著擊破江南的農民軍悍將輔公祏的5萬精兵。

李淵對李靖更是讚賞:李靖乃蕭銑、輔公祏的膏肓之病,古代名將韓信、白起、衛青、霍去病,沒有一個能比得上李靖!

由此,南方大局已定,北方又緊張起來。

在唐軍統一中國期間,突厥人趁亂不斷入侵。

在李世民和王世充、竇建德激戰期間,突厥大軍多次南下,試圖和唐軍主力決戰,一舉消滅或者重創李淵。

此戰中,李淵和李世民被迫對突厥節節退讓,多次遇險。

王世充、竇建德垮臺以後,突厥人改為扶持薛舉、劉武周等割據勢力。同時,突厥大軍不斷南下,試圖尋找唐軍主力決戰。

在這種危急下,李淵想到了李靖,命令他立即離開江南,北上對付突厥人。

武德八年(625年)八月,李靖率領部下1萬江淮部隊剛剛趕到山西,就遇到了突厥大軍南下。

頡利可汗率領10多萬突厥鐵騎,大舉進攻太原。

李淵命令山西境內的多路唐軍,立即應戰。

此時突厥騎兵非常強大,勢頭極猛,以步兵為主的唐軍根本抵抗不住。

唐軍主力幷州總管任瑰的部隊,被突厥人團團包圍後吃掉,全軍覆沒。

李靖呢?

在極端不利情況下,李靖沉著應戰,佔據複雜地形死守。對抗數倍兵力的突厥人。見李靖有準備,久攻不能得手,突厥人不敢戀戰,掠奪大量物資和人民,北上回到大漠。

第二年,武德九年(626年)八月,李世民剛剛上臺,就遇到了上文所說的渭水之盟。

李世民認為,渭水之盟是他一生最大的羞辱。此時的突厥已經是唐朝頭號敵人,必須消滅他。

李世民對於李靖非常信任,遠超過他的父親李淵。

於是,李世民為兵部尚書,專門負責對付突厥。

其實,李靖對於突厥也非常熟悉。

早在馬邑擔任縣丞時,李靖就和突厥人交戰過無數次。隨後20多年,李靖基本都在和突厥人打交道,對突厥一切都很熟悉。

當時的突厥騎兵,確實已經非常強大,遠非當年匈奴騎兵可以相比的。

匈奴帝國時代,由於沒有馬鐙,匈奴騎兵戰鬥力大受限制

沒有馬鐙的時代,騎兵很難進行近距離肉搏。騎馬飛奔時揮舞兵器,只要打空,立即就會栽倒下馬,不死也就殘廢了。

馬鐙限制了騎兵能力的發揮,匈奴只能依靠騎射取勝。必須要近距離肉搏的時候,匈奴騎兵只能下馬作戰。

那麼,匈奴人一旦遇到裝備大量強弓硬弩且軍紀良好的漢軍,他們是很難對付的。

弓箭方面,匈奴的騎射難以壓倒對手。如果採用下馬衝擊,更不是善戰的大漢步兵的對手。

很多人驚訝,為什麼李陵5000漢兵可以射殺數萬匈奴騎兵。其實,這就是匈奴騎兵的侷限性。

面對騎兵,步兵還沒有到不堪一擊的地步。只要戰術得法、武器得利、訓練有素,步兵完全可以對付騎兵。

自從東晉十六國發明瞭馬鐙,一切都不同了。

騎兵的綜合作戰能力提高了幾倍,步兵幾乎不能和他們對抗了。

除了大大增強了原有的機動性和騎射的優勢以外,騎兵還可以進行可怕的衝擊肉搏。

有了馬鐙以後,1個騎兵藉助馬的力量,肉搏中可以輕鬆對付多個步兵。

歐洲人曾經驚歎:1個矮小羅圈腿的亞洲騎兵,在馬上卻能對付我們好幾個魁梧的戰士。

很多人驚訝,為什麼東晉十六國和後來的南北朝的北朝,明明胡人只有幾十萬,卻能征服北方上千萬的漢人。

這就是騎兵的巨大優勢。那個年代,漢族步兵很難對付得了騎兵,打不過、追不上,甚至逃不了。經常出現,數千騎兵,沖垮數萬步兵的戰例。

那麼,李靖如何對付?很簡單,還是大漢那一套,以騎破騎。

幸運的是,李靖完全有這個條件。

從某種意義上,這要感謝五胡亂華的胡人。

此時的漢人已經非常強悍,不亞於胡人了。

胡人騎兵在中原肆虐150年之久,漢人也被迫組成騎兵,引進了很多優良的西域馬種。

作為戍邊的大將,李淵就是非常重視騎兵的將領。

他起兵的時候,就曾經建立了數千人的規模的騎兵部隊,完全模仿突厥騎兵。

後期,李淵和李世民越來越重視騎兵去,騎兵數量很快高達三四萬,他們甚至招降了史大奈這些突厥將領。

擊破王世充和竇建德的決戰中,李世民就有3500精銳騎兵,配備7000匹突厥馬。

所以,此時唐軍中已經有了一批騎兵。

只是,突厥騎兵天下無雙,唐軍騎兵還是差了一截。

於是,李靖制定了相應的戰術。

他編組精銳的大唐騎兵,完全按照突厥人的方式訓練、作戰,甚至生活。

兵在精而不在多。

李靖在現有的唐軍中,精選了一批精兵。

李靖的要求很高:第一能夠穿著鎧甲,還能夠長距離行軍,體力充沛;第二能夠熟練使用長槍、短刀等冷兵器,要求能夠一擊刺破重甲;第三穿著重甲以後還可以熟練的駕馭馬匹;第四要善於使用弓弩。

這樣一來,這些大唐騎兵就有不亞於突厥騎兵的戰鬥力。

另外,大唐騎兵還有遠強於突厥人的地方。

突厥騎兵總體是比較落後的,他們缺乏金屬武器和戰甲,絕大部分突厥騎兵都是沒有衣甲的輕騎兵。

大唐騎兵則有精良的武器,比如突厥人所沒有的唐弩(可以射200米),精良無比的唐直刀、長槍,還有各種精良的戰甲。

同時,這些騎兵還有嚴格紀律,這絕非普通突厥牧民可以相比的。

這樣一來,大唐騎兵的戰鬥力就徹底壓垮了突厥人。

同時,特殊的職業兵的府兵制,以及之前150年的戰亂,讓大唐戰士兇悍善戰,已經不亞於胡人了。

在隨後的3年內,李靖不斷強化訓練自己的騎兵部隊。

李靖甚至讓一些部隊,去對對付零散的南下的突厥騎兵,積累實戰經驗。

其實不要說李靖,甚至李世民自己,都在皇宮裡面讓衛士訓練射箭。根據當時的法律,攜帶武器進入皇宮本來就是死罪。

而突厥的特點,決定了他們會不斷出現內亂。同時,脆弱的畜牧經濟,讓他們一旦遭遇天災就會出現嚴重的生存危機,導致人心渙散。

貞觀三年(629年)東突厥發生了內戰,屬於丁零部落的薛延陀、回紇、拔野古諸部相繼叛離。

甚至東突厥的嫡系部落真珠可汗,也南下歸順大唐。

同時,大漠又發生了雪災,大批牲口死去。

很多部落因饑荒猖獗,脫離突厥大單于的領導,四散求生去了。

李靖派出的間諜報告:突厥牲畜瘦的皮包骨頭,人也無精打采。

突厥各部南下投靠大唐,還有逃回來的漢人俘虜已經高達120多萬人。

內外交困,顯然這是討伐突厥的良機。

就在這種時候,突厥還不忘記南下劫掠。11月,東突厥大軍猛攻河西走廊,唐軍依靠酒泉和張掖死守,將突厥人擊潰。

有了這個藉口,8月,李世民決定對突厥發動戰略決戰。

李世民命令,由兵部尚書李靖總指揮,出動十多萬唐軍分6路北上,痛擊突厥。

被突厥騷擾屠殺近百年,終於到了收拾他的時候。

貞觀四年(630年)正月,李靖率領各部北上出發。

李靖分析佔據,認為龐大的十多萬步兵,對於突厥的威脅不大,只能用於打掃戰場。必須以精銳騎兵為主力,閃電攻擊突厥,擊破他們的主力。

於是,李靖親自率領3000個精銳大唐鐵騎,從他戍邊10年的馬邑出發。

突厥基本都是輕騎兵,機動力強悍。此次北上的大唐鐵騎,主要也是輕騎兵,也就是人有衣甲但馬不批衣甲。不過,部分騎兵也攜帶了用於衝鋒的重甲。

李靖認為突厥敢於南下,就是認為唐軍絕對不敢北上。這種情況下,完全可以出奇兵重創敵人。兵貴神速,李靖親自挑選3000個精騎,向突厥大營猛撲。

這些3000大唐鐵騎瞬間殺到定襄(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土城子)。

面對李靖的奇兵,毫無準備的突厥頡利可汗大驚失色。

他認為李靖敢於孤軍深入,一定是傾巢出動,已經殺到突厥腹地。

突厥騎兵倉促應戰,根本不是大唐鐵騎的對手。

在遠距離,突厥騎兵完全被大唐弓弩壓制,一批批的倒下。在頡利可汗的呵斥下,一些突厥騎兵咬著牙衝擊過來,雙方激烈肉搏。

唐軍以必死的精神衝鋒,他們的長槍比突厥人武器長得多,衣甲則很難被刺破。突厥騎兵傷亡慘重,全面潰敗。

眼見不敵,突厥騎兵出現了潰散,一部自發的逃走。

頡利可汗見兵敗如山倒,急忙率部向北撤退。唐軍立即追擊,又殺傷了不少突厥騎兵。

這種情況下,突厥內部又發生分裂。

在李靖的策反下,頡利可汗的心腹大將蘇密見勢不妙,率部投降唐軍。

這邊,大唐騎兵還在不斷乘勝追擊頡利可汗。

頡利可汗多次和唐軍遭遇,每次都被擊敗。

頡利可汗倉皇退到屯鐵山(今內蒙古白雲鄂博一帶),收攏殘兵僅剩數萬人。

自知不敵,頡利可汗向李世民求和。

實際上,這是頡利可汗的緩兵之計。頡利可汗很聰明,他知道此時只是突厥的低谷期。

各部只是被打散,實力尚存,只需要幾年時間就會重整旗鼓。

突厥歷史上多次低谷,最終都熬了過去,再強大起來。

唐太宗派鴻臚卿唐儉(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去突厥談判,2月已經和頡利可汗接觸。

此時,李靖的主力正在內蒙古呼和浩特西北。

李靖和部將徐世績(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商量,下一步要怎麼辦?

徐世績認為,突厥雖然戰敗,人馬還很多,只是暫時潰散了。比如屬於丁零的多個部落,目前仍然盤踞漠北,還有很強的力量。

東突厥屬於丁零,征服其他丁零部落成為霸主,對部落也有打壓(比如維吾爾人的祖先回鶻),畢竟屬於利益共同體,還是可以合作的。

如果讓東突厥殘部逃到漠北,幾年內就能恢復實力。

而受後勤補給的限制,唐軍很很難越過大漠去追擊,不能徹底殲滅他們。

現在要不惜一切代價,將東突厥主力消滅在漠南。

此時,唐儉去突厥談判,就恰恰是好機會。東突厥見唐朝使者來,一定會放鬆警惕。我們乘機攻擊,一定能夠大獲全勝。

李靖完全同意徐世績的觀點,決定立即出兵1萬攜帶20日糧水立即前進。

副將張公瑾卻有顧慮:恐怕唐儉他們一行人會被突厥殺害。

李靖回答,這是決定國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可以犧牲任何人。如果能夠消滅突厥,怎麼可能在乎唐儉區區一人。

於是,李靖冒著大雪,率領1萬精銳騎兵突襲陰山,徐世績的大軍隨後跟進。

頡利可汗發現唐朝使者來談判,果然降低了警惕心理。不過,到處都是大暴雪。所謂天寒不用兵,一旦李靖指揮不力,唐軍就長不利,可能全部死在草原上。

當然,突厥人根本沒想到暴雪中,唐軍竟然敢於進攻。

這一路,李靖前後遭遇數千個突厥的營地,將他們全部降服。

連續行軍多日,李靖大軍終於逼近了頡利可汗的大營。

此時頡利可汗還茫然無知。

當日,陰山又有大霧,數米之外不能見人。

擒賊先擒王,李靖見機會難得,立即命令大將蘇定方出擊。蘇定方率領200名精銳騎兵作為先鋒,突襲頡利可汗大帳。

怕暴露目標,蘇定方命令綁上馬嘴,在大霧中急行。

一路上遇到零星突厥偵察騎兵,都被唐軍殺死。

蘇定方一直衝到到距離大帳7裡,才被頡利可汗發現。

頡利可汗哪裡想到唐軍只有200人,而認為數萬大軍已經殺來。

倉皇之間,頡利可汗顧不上殺死唐朝使者唐儉,自顧自的跳上一匹千里馬,帶領數百部下潰逃。

李靖鐵騎隨後趕到,同頡利可汗殘部激戰。突厥騎兵失去領袖,只能各自為戰,被殲滅上萬人之多。餘部見不是對手,紛紛投降,李靖一次俘虜10多萬人。

頡利可汗不敢逃到大漠以北,試圖向西投靠西突厥。

在行軍路上,部下見頡利可汗已經窮途末路,紛紛逃走,最終只剩下幾十個騎兵,連可汗的兒子也失散了。

頡利可汗沒有逃多遠,就被唐軍追上活捉,押解到長安。

李世民倒也沒有殺死他,只是指責他背信棄義,多次攻擊大唐。隨後,李世民任命頡利可汗為歸義王、右衛大將軍,讓他在長安度過餘生。

頡利可汗慘敗後,東突厥帝國就瓦解了。

東突厥殘部在突利可汗、突厥大將執失思力、阿史那杜爾、阿史那思摩以及契苾何力等幾十萬人,紛紛投靠大唐。

由此,東突厥帝國已經不復存在。

唐太宗將東突厥領地劃入唐朝版圖,在其地設置順州、裕州、化州、長州、定襄、雲中等都督府。

東突厥滅亡以後,西突厥遠在西域,對大唐腹地已經沒有什麼影響。

20多年後的657年,大唐派蘇定方等征討西域,活捉西突厥大單于沙缽羅,西突厥滅亡。

為禍中原100多年的東突厥帝國,被李靖打垮了。

需要說明的是,東突厥帝國和有些別有用心人說的是兩回事。

今天有人自稱維吾爾人是東突厥。但實際上,突厥和維吾爾人的祖先回鶻,都是丁零的部落。

突厥強大起來後,征服了丁零和其他民族的部落,成立了東突厥帝國。

換句話說,此時突厥和回鶻都屬於東突厥的一部分,但不能說東突厥就是回鶻。

事實上,回鶻後期脫離東突厥,還協同唐軍打垮了東突厥帝國。

打個比方,這就相當於烏克蘭和俄羅斯一樣。

烏克蘭和俄羅斯都屬於斯拉夫人,在18世紀烏克蘭被俄羅斯吞併,成立沙俄帝國,以及後來的蘇聯帝國。

隨後烏克蘭從沙俄和蘇聯分道揚鑣,今天又成為俄羅斯的敵人。

這個情況,烏克蘭和回鶻幾乎是一樣的。

你們說,回鶻就是沙俄帝國,就是蘇聯帝國嗎?

根本就沒這個邏輯。

有意思的是,李靖並非單純的武將,他還很懂得政治。

薩沙之前寫的英雄戰將李牧和竇憲都沒有好下場,李靖卻不同。

消滅東突厥以後,李靖又被任命為丞相,位極人臣。他深感功高震主,以有足疾為藉口,要求退休。

李世民順水推舟,賞賜了無數財物,甚至包括一根靈壽木手杖。

沒想到,李靖剛剛隱退2個月,鮮卑族的吐谷渾就攻打河西走廊的唐軍。

李靖知道外敵入侵,不顧自己年老多年,請纓出戰。

李靖率領大軍,在青海重創吐谷渾。吐谷渾不是李靖對手,將所有糧草燒光號,向青海腹地撤退。

李靖冷靜判斷局勢,認為吐谷渾已經到達崩潰的邊緣,可以不顧後勤的巨大危險進行追擊。

唐軍追擊2000裡,終於將吐谷渾全部擊潰。吐谷渾的伏允可汗只剩下1000多騎兵,被部下殺死向唐軍投降。

經過2個月的閃電戰,盤踞青海甘肅長達300年的吐谷渾,被李靖殲滅。吐谷渾殘部四散逃亡,被吐蕃吃掉,這個民族由此消失。

貞觀十一年(637年),李世民改封李靖為衛國公,此時李靖已經66歲高齡,相當於現在的七八十歲了。

貞觀十八年(644年),李世民準備遠征高句麗,希望李靖指揮。此時的近已經73歲高齡,患有多種疾病,不能從軍了。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李靖病情惡化,當時也已病重的李世民親臨病榻慰問。他見李靖病危,涕淚俱下,十分難過地對李靖說:“公乃朕生平故人,對國家有功勞。如今病到這種地步,為公感到擔憂。”同年四月二十三日(7月2日),李靖溘然逝去。享年七十九歲。李世民冊贈司徒、幷州都督,給班劍、羽葆、鼓吹,陪葬昭陵。賜諡曰景武。


薩沙


在中國歷史上,中華兒女為了國家和民族前赴後繼,千百年來英雄輩出,古代有張騫、霍去病、岳飛、文天祥等。近代有譚嗣同、林則徐、鄧世昌、秋瑾等。

近代以來,毛主席是中華民族的偉大英雄,是最偉大的人民領袖!還有那無數無名英雄:

“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還有錢學森、鄧稼先、于敏等科學家,為國防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的英雄!

毛主席是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是中華民族的偉大英雄!他是我國曆史上最偉大的歷史人物,也是享譽世界的偉人,是中華文化的靈魂!





冀城晨光


別硬向上貼,毛主席在全中國乃至全世界人民心中是當之無愧的馬克思無產階級革命理論和中國國情相結合活學活用的典範,是集軍事,文化詩詞,書法於一身的全才,無人能比,他一生毫無自私自利一心為國為民的高尚風格和精神連外國領導人都佩服的五體投地。他不僅創黨建軍由無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到推倒壓在中國人民勞苦大眾頭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以工人階級為領導工農聯盟為基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還經過不同時期用不同型式蕩滌了各種危害社會主義事業健康發展的資產階級的汙泥濁水。建國後抗美援朝打敗美帝,向南打垮印度,向北擊潰蘇修,軍威大震。邊境安寧,國風純正,路不拾遺,夜不閒戶。沒有黃賭毒,更無黑社會。三年自然災害,主席帶頭不吃肉。為儘早恢復經濟主席帶頭在全國幹部和全軍幹部中減薪,受到全國人民的擁護。經濟的快速發展搞出了兩彈一星。從此美帝及其走狗再不敢揮午原子彈威嚇中國,國人揚眉吐氣。在工農業生產方面更是成績突出,治住了黃淮,鎖住了長江。八萬座大小水庫確得了糧棉豐收。人民得以溫飽,不象有個別用心不良的臭筆桿子寫的那樣兩個人穿一條褲子。即便極個別有因為天災人禍衣服破爛的情況也不應學外國人如意大利那個記者專拍丟中國人的鏡頭,揭中國人的短,你不是中國人咋的?中國人純樸善良,有吃有穿,孩子有學上,有病看得起,有個窩能往。社會安定,就心滿意足了。不喜歡資夲主義那套生活方式。毛主席滿足了絕大多數人的心願,所以人們感激他。


老張72270428長弓


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悠久英雄輩出,但當之無愧的英雄出在辛亥革命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期,即舊民主主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因為在辛亥革命以前的英雄,是封建社會出現的英雄,大多是忠君報國或者是改朝換代的英雄,思想品德受限於封建制度,其英雄業績,不能和近代革命湧現的英雄相題並論,不能稱為當之無愧。

中國歷史上當之無愧的英雄,首推毛澤東主席,他締造了中國共產黨,締造了人民軍隊,締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他為革命犧牲了妻子楊開慧烈士和兒子毛岸英烈士及其它親人。毛主席是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毛主席給中華民族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給毛澤東主席同時代,他的一些親密戰友、助手也是無愧於時代的英雄:

鄧小平先生,在中國發展的關鍵時期,創立了改革開放理論,使中國經濟駛入了快車道,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民過上了富裕的生活。

周恩來總理,無論是革命戰爭年代和國家建設時期,為國為民,鞠躬盡瘁,國家的棟樑,人民的好總理!

朱德委員長,無論是在井岡山、長征、延安時期、抗戰、解放戰爭時期是毛主席最忠誠的治軍助手,人民軍隊的壯大,傾注了朱老總的心血。新中國成立後德高望重任共和國委員長。

其它彭德懷、賀龍、劉伯承、陳毅……以及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黃興都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東蘺南陽


雖然歷史上有很多大英雄,但是沒有一個能比得上毛澤東,我心中的大英雄。從小學開始就會唱的歌有很多都是跟毛主席有關的,“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 “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等等還有很多。我記憶中就是在歷史上也沒有一個人有這麼多歌頌他的歌曲。

毛澤東,字潤之,筆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於湖南湘潭韶山沖一個農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國人民的領袖,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詩人,書法家。1936年-1976年任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1943年-1945年任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主席,1945年-1976年任中央委員會主席,1949年-1954年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54年-1959年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是毛主席帶領中國廣大貧苦老百姓當家做主人,如果沒有毛主席,我們現在可能還在過著衣不果腹的生活,就更別提拿手機上網看頭條了。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好好珍惜!



獨行彩雲間


帶領四萬萬中國人民走向獨立自主的毛澤東,是人民心目中當之無愧的英雄。

中國人民之所以在現代的國際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和當年毛澤東帶領中國人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分不開的。

因為一個國家,想要發展就離不開一個和平的外部環境。只有國內統一和平,人民才能把全身心的精力,放到社會主義建設當中去。

毛澤東建立新中國的偉大意義,就是給了中國人民一個當家做主的機會。給了中國人民一個民主,平等的機會。給了中國人民一個建設美好家園的機會。

新中國成立之後,毛澤東還帶領中國人民進行了社會主義建設。

正是那個時候,中國人民所做的一切,讓中國擺脫了工業落後的帽子。中國的工業建設,終於取得了初步姓的成果,為日後鄧小平總設計師實施改革開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毛澤東生活的時代,還發生了世界大戰。

那時候全世界大部分國家,都捲入到了戰火之中。世界上大部分人民,都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中國更是牽制住了大部分日本法西斯國家的軍隊。

最終中國經過八年的艱苦抗戰,取得了屬於中國人民,同時也屬於世界人民的勝利,日本投降後,法西斯主義徹底失敗了。

中國人民在反法西斯鬥爭中對世界做出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而毛澤東帶領中國人民進行抗日取得的成就,也是中國人民所熟知的。

所以說毛澤東是中國歷史上,當之無愧的英雄。

當然中國歷史上當之無愧的英雄還有很多,那些為了民族大義,為了人民幸福而反對外國侵略的人,都是中國人民心目中當之無愧的英雄。


史學達人


中華五千年,英雄人物燦如星辰,在這眾多耀眼星辰中,最光輝,最明亮的當數新中國開國領袖毛澤東!

他是創建中國共產黨人之一;建立井崗山革命根據地,開展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游擊戰爭,帶領紅軍進行了史無前例的二萬五千里長徵;親赴重慶,與國民黨談判,建立了廣範的統一戰線,發表著名的《論持久戰》,最終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解放戰爭,打敗了號稱八百萬的國民黨軍隊,建立了新中國,讓中國人民從此挺起了腰桿;不畏強勢,果斷出兵,抗美援朝,戰勝了不可一世的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讓中國軍隊昂首挺胸屹立於世界軍隊之林;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果斷出手,很很地教訓了狂妄的印軍,換來中印邊境幾十年相對的和平;中蘇邊境戰爭,挫敗了強大的蘇軍,讓蘇聯從此不敢輕舉妄動;面對自然災害,勒緊腰帶,成功研製出兩彈一星,使我們的國防更加安全……

毛主席的功績數不勝數,他的名字將永遠刻在中國和世界人民的心中!


金山116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毛主席語),國以民為本,民可載舟亦可覆舟(李世民言),唯人民創造了歷史,創造了興衰榮辱,創造了可歌可泣留名青史的啟迪後世的經典故事,創造了與日月同輝的豐功偉績,創造了代代相傳的文化思想體系,創造了讓後人唾手可得的精神食糧,創造了讓人類振奮的四大發明,創造了富甲天下,創造了四海昇平繁榮之景,創造了讓世界顫慄的偉大強國,創造了眾國依附的強盛國度,創造了孔孟之道影響力,創造了迄今世界公認的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倖存者!感慨中華之偉岸,人民之偉大,賦詩一首:龍脈萬年傳,騰達耀人間,興衰更替常,唯庶譜篇章,若問古今事,皆付笑談中。


用戶375234117768小草


如果沒有他,漢人可能會被滅族,他是歷史上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有個時期,漢族卻差點被滅族,當時中原漢人被殺的不到400萬(西晉建國是人口2000萬),如果不是他冉閔的出現,可能漢人真的會被滅族。

五胡亂華期間,羯趙軍隊行軍作戰從不攜帶糧草,專門擄掠漢族女子作為軍糧,羯族稱之為“雙腳羊”,意思是用兩隻腳走路像綿羊一樣驅趕的性奴隸和牲畜,夜間供士兵姦淫,白天則宰殺烹食。慕容鮮卑更是大掠中原,搶劫了無數財富,還擄掠了數萬名漢族少女。回師途中一路上大肆姦淫,同時把這些漢族少女充作軍糧,宰殺烹食。走到河北易水時,吃得只剩下八千名少女了,慕容鮮卑一時吃不掉,又不想放掉,於是將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易水為之斷流。

以漢族人為屠殺對象,實行種族滅絕,以漢人為牲畜,以漢人肉為食。在這種危難的時刻,已經名聲大振的冉閔推翻羯趙,稱帝建國,國號大魏,史稱冉魏。

挾勝利之勢,突襲各路胡軍。先後經歷六場惡戰。

首戰以漢騎三千夜破匈奴營,殺敵將數名,逐百里,斬匈奴首三萬;再戰以五千漢騎大破胡騎七萬;

三戰以漢軍七萬加四萬乞活義軍破眾胡聯軍三十餘萬;四戰先敗後勝以萬人斬胡首四萬; 五戰以漢軍六萬幾乎全殲羌氐聯軍十餘萬;六戰又有以步卒不足萬人敵慕容鮮卑鐵騎十四萬不退反進竟十戰十捷!!

這六戰之後,殘暴的羯趙主力幾乎被全殲,冉閔解放鄴都後一次解救被擄掠的漢族女子就達二十萬。在建立冉魏政權後,發佈“殺胡令”,各地漢人紛紛起義響應。最終終於把匈奴、羌、氐等胡人勢力趕出中原,讓漢人得以喘息的機會,避免了滅族之禍。






用戶61491244009


既然是說中國歷史上,我想就從民國以前說起吧,至於近代史,時間太近,不好妄加評論。何為英雄?肯定是在某個歷史時期,做出了非常傑出的貢獻,甚至是改變了歷史的進程的,華夏上下5000年的歷史,悠悠長河裡流淌的英雄人物可如過江之鯉,數不勝數,我只列舉幾位我認為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一、項羽

西楚霸王項羽是我認為中國歷史上少有的英雄之一,這和他的成敗無關。項羽少年跟隨叔父項梁起兵反秦,後來叔父陣亡,項羽接過了項梁的旗幟繼續反秦,所建的功業完全蓋過他的叔父。項羽在無數的反秦戰爭中幾乎都是全勝而歸,無論是鉅鹿之戰,擊敗章邯王離,還是渡河遠救趙王;直至打破秦軍,攻破函谷關,直入關中,入咸陽等等,都是不世功績。

項羽在滅秦後,沒有獨佔功勞,也沒有自己獨佔天下,而是分封諸侯,自己回了彭城做起了西楚霸王,按理說,這是一個政治短視的表現,其實,我更覺得這是他英雄主義的表現,項羽的起兵反秦,浴血奮戰都是為了體現有壓迫就有反抗這個很樸素的真理。他是一個可愛的英雄。直到烏江自刎,也沒有怨恨他的對手,更沒有苟且於世,項羽從來到那個世界,就帶著一種濃厚的個人英雄色彩存在,是一個非常純粹的英雄。

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

二、文天祥

南宋末年,大元兵鋒直指南宋,此時的南宋朝廷已經是風雨飄零了,但南宋軍民依然在積極的組織反元抗元的鬥爭,這裡面最為傑出的人物就是文天祥,鹹淳十年,宋廷危急,號召天下軍馬勤王,文天祥變賣家產,組織鄉兵義勇北上勤王,並隨之苦戰東南。

文天祥在江西抗元被俘後,真正的把一個文人士大夫的氣節體現得淋漓盡致,元朝上下各級官員都來勸降,投降元朝的前朝同僚也來勸降,文天祥依然不為所動,最後連忽必烈都來了,還幾次勸說,甚至都下了處死詔書,都收回了,忽必烈都完全被文天祥的氣節所感動。

最後文天祥從容就義“孔子說成仁,孟子說取義,只有忠義至盡,仁也就做到了。讀聖賢的書,所學習的是什麼呢?自今以後,可算是問心無愧了。”是的,這樣的英雄連敵人都足夠的尊重,這樣的英雄其實是超越了敵我的。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三、于謙

大明王朝到了最為危機的時刻,明英宗被瓦剌在土木堡一戰俘虜了,全國40萬精兵強將和大部分朝廷精英灰飛煙滅了,瓦剌大軍已經可以看到北京城牆的時候。整個大明王朝一片哀嚎,這個時候,于謙站了出來,他只是一個兵部侍郎。于謙首先是當機立斷,擁立代宗即位,斷了瓦剌挾英宗要挾的念想,力排眾議堅決反對帝都南遷南京,整頓大明剩下不多的軍事力量,積極的準備瓦剌的入侵。

在瓦剌兵臨北京城的時候,于謙更是身先士卒,率軍禦敵於北京12道城門外,下達最後的命令是,只有死了的人才能進入北京城,就是這樣一種視死如歸的精神,頑強抵禦住了瓦剌瘋狂的進攻,並聯合援軍直接讓瓦剌也先退回了草原。

大明的北京保衛戰可以說是大明最為危險的時刻,于謙的挺身而出,力挽狂瀾,扶大廈而不傾,當得起英雄二字。于謙不但是不多得的扶廈之臣,更是不可多得的能臣,廉臣。可以說在大明名臣中,至少排名前三位。可惜,英宗復位後,冤殺于謙,可惜可嘆。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