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小米高管潘九堂“華為p系列學蘋果,mate系列學三星,榮耀學小米,nova學ov”的言論?

纖指十三玄_


感謝您的閱讀!

潘九堂在微博中這樣描述,有華為的朋友說小米有了早年華為上下一心不要命的影子!

同樣,針對這段話,潘九堂說:我不是在黑和酸!華為確實在學習蘋果,三星以及小米OV,但是它牛的地方是,它學成並超越了!我這是在讚揚華為的強大學習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

實際上,潘九堂說的沒有錯。確實華為是在學習其他手機廠商,在餘承東早年的微博中這樣寫道:我真心認為小米OPPO等企業,榮耀要學習小米,也要學習蘋果三星OPPO等,構築渠道零售掌控能力和品牌號召力。
其實,在2012年餘承東已經給華為定下了從中低端,向高端旗艦轉變的道路,而且這些年華為也確實做到了,國際三大品牌之一,在2018年的手機銷量中,華為的銷量為2.6億,相比2017年提高33.6%,市場份額提升到14.7%,而在2017年它的市場份額只有10.5%。華為以驚人的速度獲得了成功,而這種成功確實有學蘋果,小米,三星,ov等成分在內。

所以,我並不認為小米潘九堂是在嘲諷華為,對於小米來說,它目前要走的路,是如何擺脫性價比路線?學習一條華為的路,華為和榮耀並駕齊驅。小米也能夠形成紅米與小米手機雙輪驅動,這條路可能對於小米來說還會很長。


LeoGo科技


這個言論本身沒有錯,中國企業就是一路在學習別人然後超越別人,這沒有什麼可恥的,真正可恥的是有些企業如同小米股票破發害慘廣大股民。

華為建立之初,思科愛立信都巨無霸也曾這麼想,說華為是學我們的。可那又怎麼樣,被華為超越後,他們嘴裡還會嘟嘟這個事情嗎?小米現在老是嘟嘟這個事情,說實話是拉低了自己的身份,像一個受氣包的小孩。

模仿和學習本來就是一種快速進步的法則,人讀書不就是為了學習作者的經驗嘛。華為手機現在無敵於世,不學習別人能做到這一步嗎?


新科技觀察員


學習是進步的最好途徑。

一個有偉大成就的人或組織都是虛心學習且善於學習的。

潘九堂對於華為手機產品學習的方向總結的非常到位。

三人行必有我師。

能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生存的手機廠商都有自己成功之道,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品牌和營銷策略。向他們虛心學習是應該的也是必須的。

小米的生存之道就是線上營銷網絡推廣和高性價比。並且憑藉這一招快速成長成為世界先進廠商。華為的榮耀品牌學習小米的營銷走線上,產品高性價比策略。但是這種營銷策略會制約品牌的向上發展空間,所以華為其他系列就不走線上策略。

OV的走的線下實體店營銷之路,主攻女性消費群體。他們連續多年牢牢佔據中國市場銷量前三的位置。雖然某飯嘲笑人家為“廠妹村姑專用”,但是依然不能阻擋其成功的步伐。華為用NOVA品牌學習OV的成功之道,面相女性消費者主攻線下營銷。

P和MATE則是走精品路線。

P系列最近今年走的是蘋果的外形風格。

mate外形風格像三星note,mate pro則是像三星的S edge。

樹大招風,人紅是非多!

華為強勢崛起衝擊了老牌廠商,壓制了新興品牌。因此遭到了對手的強力反擊。由於對手拿不出強有力的產品反擊華為,媒體輿論上的非議和抹黑成了主要的反擊手段。

從華為的起勢到如今的取得優秀的成績,期間經歷了無數的詆譭和抹黑。

“萬年大黑邊”,“祖傳GPU”,“菊花”,“華萎”,“餘大嘴”,“嚼屎人生”,“不買華為不愛國”,“樣張造假”,各種“質量門”……

瘋狂的詆譭恰恰體現出對手們的無奈和無賴。


雲過敬亭山


如何看待小米高管潘九堂“華為p系列學蘋果,mate系列學三星,榮耀學小米,nova學ov”的言論?其實學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學到手把師傅幹掉那就牛逼了!如果潘先生真要這樣說也沒有什麼不可,看看榮耀學到小米的手法後銷量大增,國內銷量已經力壓小米了。接下來就是一個一個的看能不能幹掉其它的競爭對手了。

看來華為是要成為市場手機的集大成者,根據小米高管所言,華為各系列已經具備了市場手機大佬們的所有的法寶了。P系列時尚靚麗成為美眉們的喜愛、Mate系列商務穩重是成功人士的必備、榮耀系列搞性價比線上營銷吸引工薪族、Nova吸引愛美酷炫張揚的小青年等等。學對手與對手直接競爭,沒有什麼不可。

常言道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只不過徒弟是在沒有師傅面授的情況下,自己模仿揣摩自學成才而已。從目前的效果來看,這幾個系列都還很不錯,特別是榮耀系列與小米可是有得一拼的,已經在國內市場把小米壓制了下去,為華為下一步超越三星起到了支撐作用。


當然P系列、Mate系列、Nova系列要想分別追趕和超越各自所學對手那就並非易事。但華為應該並不要求各個系列要超越各自所學對象,而是要盡力擴大地盤為華為總體超越三星登頂銷量榜首立下功勞。

反觀小米可要注意了,評論別人的同時可也要把自己的事業做好。雖然Redmi 7系列和小米9系列在近年開局都還不錯,但備貨不足始終還是硬傷,應該說讓很多潛在用戶感受到了不爽。如何吸引他們、如何粘住已有的客戶,小米不但眼光要向外看友商也要向內看緊自己的客戶。


更多分享請關注【東方高揚】。


東風高揚


市場有一間烤鴨店,烤鴨非常好吃又便宜實惠還新鮮,買過的人都盛讚不已,然後潘某天某天過去烤鴨店,說:“你們烤鴨是學北京全聚德的!”

老闆說:“先生識貨,本人有幸以前嘗過全聚德的烤鴨,確實非常好吃,然後回家之後就自己琢磨出來了,而且比全聚德的烤鴨更好吃,周圍的人吃過都這麼說。

潘說:“你們烤鴨是學全聚德的。”

老闆:“對呀,我剛剛都說了,我還比全聚德好吃呀。”

潘說“你們學全聚德。”

老闆:“買不買,不買滾。”

王境澤在後面說:“真香啊。”


嘿胖開箱


最近是越來越反感科技圈這樣的打嘴仗了,搞得整個行業烏煙瘴氣的。也不要噴我,說你牛B你上的言論。我就是作為一個吃瓜群眾吐槽一下而已,沒有誹謗也沒有攻擊。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手機圈之所以有這樣秒天秒地秒空氣的陋習,跟一些品牌的的某些言論不無關聯。一來二去大家就習以為常,同時還懟出過節了。



最開始大家都還比較含蓄的討論某友商的某機型,先是三星蘋果,後來發現蘋果三星根本就沒把自己當盤菜,不予回應,達不到自己想要的營銷效果。後來國內的手機品牌多了之後大家你來我往,好不熱鬧。最後直接點名道姓的進行PK,一一捉對廝殺。最後就是各種公開場合喊話撕逼,甚至在微博、社區上大嘴仗,相互吐口水。有時候還誤傷一些旁觀的友商,把那些一直中立的友商都“拖下水”了。


不用多說,這個開始對比友商的就是雷軍,雷軍給人一種謙謙君子的人設,一直很低調,給人和睦友善的感覺。但說起性價比有他的功勞,但說起這撕逼打嘴仗也是雷軍的罪魁禍首。雷軍最開始就是含蓄的與友商對比,而後才是高潮。之後的華為旗下的榮耀開始殺入手機市場,不管承認與否,榮耀就是為了針對小米,說模範也好,山寨也罷,反正榮耀的模式幾乎照搬小米。而說到榮耀就不得不說榮耀的老大哥華為,華為的任老爺子倒是很低調,可是這餘承東確實反其道而行之,語不驚人死不休,人送餘大嘴的稱號。


很多人還美其名曰“餘大嘴吹的牛逼都實現了”,但憑良心說,餘承東在華為的地位還真不怎麼樣,華為手機的強勢崛起跟他吹的那些牛逼還真沒有多大關係。華為的輪值CEO制度就決定了華為的發展基調,按理說餘承東把手機業務做到了華為近三分之一的佔比,那在華為應該是呼風喚雨的人物,但你看看華為的領導班子就知道餘承東是個什麼尷尬的角色。說好聽點餘承東是華為制度的執行者,說難聽點他就是一個搖旗吶喊的小丑。海思麒麟處理器、巴龍基帶、徠卡拍攝團隊,這幾個最大的核心是餘承東能左右的?


餘承東做產品設計的能力怎樣我不清楚,但是懟人的功力確是很厲害,連榮耀的趙明也跟著一起拳打蘋果腳踢三星,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感覺。所以一來而去,大家就開始撕破臉了,去年紅米發佈會上雷軍就繃不住了,發出“生死看淡,不服就幹”的言論。於是今年榮耀、小米、紅米的除了一把手,什麼技術經理、副經理、以及一些不知名的高管都加入團戰。借用一句比較貼切的話說,那就是晉西北亂成一鍋粥了。

紅米獨立後,盧偉冰就跟趙明一樣,有模有樣的學著自家老大開始碰瓷營銷。除了碰瓷榮耀華為,還碰瓷vivo和oppo這兩個一直悶聲發財的主,現在又開始評論華為的手機陣列了。那麼對於“華為p系列學蘋果,mate系列學三星,榮耀學小米,nova學ov”的言論我個人還是有一部分比較贊成的。

華為P系列和mate系列是華為比較早的系列,但是說模仿蘋果和三星不太客觀。只有一些小細節有這樣的操作,大年整體上沒有。

而榮耀學小米、Nova學OV這個還是比較貼切的,榮耀的整個模式就是在借鑑小米,連小米有品也被榮耀山寨過去,Nova也的卻是主打線下的女性市場。

但是說到學習,小米就是五十步笑百步,小米的數字系列那一代不是在致敬經典?小米1學習摩托羅拉、小米3學習諾基亞,小米4學習蘋果。。。。這樣的例子太多了。也許其他手機廠家說這樣的話還勉強可以聽,但小米說這句話確實有點則喊捉賊的味道。

就目前的手機市場來說,大家相互學習,技術共享是一隻鳥很常態化的操作,沒有想象中的那麼低俗,雖說不是很提倡這種“山寨”,但大家憑本事吃飯就不要互相詆譭,大家半斤八兩,誰也不比誰好多少。作為技術高管,不應該是奪取注重用戶體驗,設計生產更好的產品,為什麼會熱此不疲的營銷呢?

我是先森,一名走心的數碼控,自由而純粹的科技粉。歡迎各位朋友一起探討交流,共同進步。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先森數碼


蹭什麼熱度,見過不要臉的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趕緊去擰螺絲去!等米10出來後再慢慢推廣慢慢吹好了,P30對著S10去的 不幫忙也算了 還在後面瞎幾把蹭熱度 狗腿就是狗腿 拎不清


楊斌7985


學渣瞧不起學霸,生死看淡不服就幹,反正早就輸了


education19


小米越來越像美國聯想了,弱的時候求,強一點的牛,自認為牛逼的時候狠,發現自己還是弱的時候罵,氣急敗壞的時候開始陰


風語者155438269


是不是如其所說另當別論,學習別人長處為自己所用,並青出於藍勝於藍,這是成功之道,誰都是在學習中長大的。老是揪住這些東西不放,這個公司的格局可見一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