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上有哪些國家有能力登月?

星宇飄零2099


前兩天我國發射的嫦娥4號月球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著陸,這也是世界上第一顆成功在在月球背面實現軟著陸的航天器,當消息傳出的時候,很多人都為之振奮。那嫦娥4號的成功登陸會不會再次掀起新一輪的登月熱潮呢?

的確嫦娥4號的成功登陸意義是重大的,影響也是巨大的,這其中的重要性我想大部分國人內心都不由分說的明白的。雖然現在能夠發射火箭的國家或者民營企業越來越多,但是這些新出的航天企業大部分還是基於繞地飛行的小型航天器的發射,也有像SpaceX這樣實力強大的新興企業正在影響著航天發射模式的轉變。但是不管是國家還是民營企業要想把航天事業擴展到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難度還是很大的。比如對於登月來說,雖然我們在晴朗的天氣下有很大的機會會看到頭頂明月高懸,但是如何登陸月球等一系列問題對於這些新手來說都是空白,都是需要慢慢探索的。月球背面因為其自轉和公轉時間基本一致的原因我們在地球上肉眼能夠直接看到月球背面的部分很少,大概只佔我們所看到的月面10%左右,所以對於月球背面是怎樣的風景,真實情況是不是像繞月飛行的探測器所看到的那樣可能存在冰層,這些都是需要我們親自發射月球登月器去實際探測驗證的。
要想實現成功登陸月球,首先從技術角度來說,你得有一枚GEO軌道運載力不低於4噸的運載火箭才行,但是火箭可不是像我們身邊的很多高科技玩意一樣砸錢就能搞出來的,因為火箭的高技術標準不光需要砸錢還需要很多不屬於我們生活中能看到的航天技術,這個技術中包括了火箭本身的製造和火箭發射軌道的選擇、遙測技術等。所以從上世紀50年代世界上第一枚火箭發射升空到現在半個多世紀了,能夠發射GEO軌道的國家並不多,民營企業也就只有SpaceX一家。在這些名單中SpaceX本身是一家商業航天發射公司,其發展方向主要是看市場需求的,也就是要有想要通過其向月球發射航天器的意向後,他們才會開始這方面的研發。當然這些都是需要技術和時間的,所以現在能夠自主實現繞月航天器發射任務的國家主要有中美俄、歐盟、印度、日本,這六個國家或組織。
在這6個國家或組織中,我們現在率先實現了在月球背面軟著陸,並且在為發射具備返回技術的嫦娥5/6號做準備,未來也是要計劃發射載人登月飛船的。在其他5個國家或組織中,目前歐盟航天局面臨著經費緊張的問題,現有的唯一的阿麗亞娜5號火箭也面臨著失去訂單即將退役的局面,而最新的阿麗亞娜6火箭在研發上也是一切朝著低成本轉變,未來的發射訂單主要還是依靠歐盟內部的訂單。從技術角度來說歐盟此前發射過月球探測器“智能一號”並實現月球正面軟著陸,所以在技術上並不是什麼問題,但是最大的問題恰恰是經費問題,所以我們發射的嫦娥4號雖然看著很眼紅,但是限於囊中羞澀也只能低頭好好準備自己的阿麗亞娜6號火箭的首射任務了。
其次是印度,作為這6個國家或組織中最晚發射探月航天器的國家,印度直到2008年才發射首顆月球探測器“月船1號”,但是也代表了印度在航天領域的進步。但是反過來看月船1號的經歷坎坷就可以看出,印度為了發射月球探測器光是在時間上就耗費了15年時間,而印度第二艘能夠實現月球表面軟著陸的月船2號的發射任務也一直一拖再拖,所以印度也可說是看著眼紅,內心著急,雖然不差錢的,但是缺技術卻是事實。
再有就是日本了,日本雖然受戰敗後的條約限制不能發展進攻性武器裝備,但是藉助美國的幫助,日本在航天領域取得的成就還是挺不錯的,而且日本通過進行衛星迴收技術也成功掌握了衛星返回技術和導彈再入段的氣動控制技術等,而且日本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發射了第一顆月球探測器“飛天”號,同樣這顆探測器也只是日本對月球的一次嘗試,直到2013年日本才發射了第一顆能夠實現環月飛行的月球探測器“月亮女神”號,但是實現環月航天器並不代表就能夠輕易實現月球軟著陸,但是也不排除日本以後發射能夠在月球表面軟著陸的航天器的事情。
我國發射嫦娥1/2/3/4號根本意義是為2030年左右發射的長征9號重型火箭實現載人登月做準備,並不只是發射月球無人探測器這麼簡單,從總體而言這是一個系統性工程,是需要長期投入的,不光要投入大量的金錢時間,更重要的是技術上的投入研發,特別是載人登月所需要的總推力超過3000噸的超重型火箭的研發,所以嫦娥4號的登陸對於很多國家和組織來說,雖然很羨慕,但是要想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缺的不僅僅是時間、金錢還有技術,更重要的是能夠在至少20年時間裡的長期投入才行,而這些投入恰恰考驗的就是技術、金錢的比拼。


魑魅涅槃


從技術上講,目前世界上有能力登月的應該有美、俄、中、印、日這五國,而前三者有軟著陸能力,後兩者僅有硬著陸能力。也就是說印度和日本有運載工具——火箭,但暫時還沒有讓飛船徐徐降落到月球的能力。

從經濟能力上講,目前中、美、印、日應該沒有問題,俄可能有點小問題。

從探索意願上看,目前唯有我中華一家最強烈,不過美國特朗普上臺後——此人有點狂妄——不甘落於中國之後,提出了重返月球的口號,相信它是有實力很快做到這一點的。

登月的意義,這次嫦娥4號飛船在月揹著陸前後科學家通過媒體己經講得很清楚。許多天文和地質上的意義都很高深,不是我們普通人容易理解的,但是有一條是很重要的,那就是資源,據說月球上的資源是非常豐富的,有許多是具有戰略意義的,特別是能源。地球上的能源總有消耗殆盡的一天,而月球上卻有極大的潛力,一旦達到實際開採的程度將會給人類帶來美好的未來。

這個意義全世界都知道,但能不能做到?這要付出很大的代價,這也是老美最近幾十年一直裹足不前的原因,其他國家就更是如此。

如今,我中華民族崛起,開始對月球的探索,為將來的開發做準備。老美一看著了急,也要拚拼老命對著幹。所以,目前從綜合因素分析,真正具有實際意義去探索月球的只有中、美兩家。


fairplay11


目前只有美國能夠登上月球。

登上月球要有經濟實力支撐,和科技能力。俄羅斯有技術能力登上月球但缺經濟實力,不能夠登上月球。

中國目前有經濟實力,但有很多技術還不能夠人類登上月球,正在進行中的嫦娥四號登月探測器登上月球背面,進行數據分析,為將來的登上月球做準備。接下來的實驗將在月球返回地球,一步步的試驗成功才能夠讓宇航員登陸月球。

世界上除了美國以外再沒有其他囯家登上月球,暫時沒有具備登陸月球的技術,和經濟支持。



我是老天我愛星


應該具有經濟實力的十大強國才有這種奢望。

一、美國;二、中國;三、俄羅斯;四、日本;五、英國;六、法國;七、德國;八、印度;九、巴西;十、加拿大。

中國近年發展迅速,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尤其是航天領域。“神舟”系列的發射成功,反映了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嫦娥”的發射給中國載人登月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中國的宇航技術將愈發成熟!


農情驛站



風起雲揚E


應該世界有四個國家能登上月球。美國,俄羅斯,日本,德國。


猿猴831



彭曉韜


要上月亮,其1是要有技術,2是要有錢。如果是航天器能上月球的,唯有中美俄三家。如果就人登月而言,唯美國一家獨大。但是未來是可以想象的,為月載人,中國的發展空間最大,探索的意志最強。美國在走下坡路,衰弱必在其例,也不排除美國技術扶持他國,以後強勢登月,比如亞洲中國日本,歐洲國家以及以色列等國。


包裹著幸福


目前,世界上除中:美:俄三國有能力登月之外,印度也在有計劃登月工程。別的國家還沒聽有媒體報道。具體哪個國家有能力登月,從綜合國力來看,日本,法國和德國都有能力。


無極奇門


能移民可以去月球!否則沒意義!天天假大空,搞虛頭巴腦的東西,有用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