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戰爭中大規模的坦克集團作戰還有效嗎?

川軍團機槍手迷龍


有關”大規模的坦克集群部隊無用論”的出現是海灣戰爭之後頻繁出現的,這場戰爭被認為是現代化戰爭的開端。海灣戰爭中,伊拉克的蘇式坦克集團軍在面對聯軍的空中打擊時變得異常脆弱,整場戰爭幾乎都毫無作為,完全沒有發揮出裝甲集群強大的突擊能力和防護能力。包括聯軍的重裝部隊也是如此,由於聯軍空中力量已經將伊拉克的地面部隊打垮,聯軍的大量坦克根本沒有派上用場,反而是那些行動迅速的裝甲車衝在了前頭。重裝部隊失去了往日的“主角光環”。



但是我們不能就此便片面的認為大規模的坦克集群部隊已經失去作用。因為海灣戰爭完全是一場不對稱戰爭,伊拉克軍隊幾乎從未取得過制空權,根本無法在其龐大的坦克集群提供基本的防空掩護,自然也就無法體現坦克集群作戰的優劣之處。假使在充分的防空掩護下,坦克集群依舊是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地面力量,可以向敵方的縱深後方做深遠的突進,而對方只有投入大量的反坦克武器或者是同樣強大的坦克集群才能阻止住其進攻。


只有在兩個實力相當的大國發生戰爭時,我們才能見識到坦克集團戰術的真正威力,雙方的空中力量都無法取得決定性的優勢,戰爭的勝負仍舊將取決於地面戰爭,而擁有強大突擊能力和防護能力的坦克集團軍將再次成為戰爭的主角。

目前世界上各大強國仍舊組建大編制的重裝甲部隊,其中俄羅斯甚至恢復了坦克集團軍的編制,各種新型的主戰坦克和步兵戰車都在不斷研發中,而歐洲國家和美國也部署了相當數量的裝甲師來應付俄羅斯的強大裝甲部隊的威脅,可見各國仍然沒有放棄坦克合成集團作戰的作戰理念。


戰略論


現代戰爭中大規模的坦克集團作戰的前提必須是我方擁有制空權的情況下。

主戰坦克以速度快,火力大被世界評為“陸地之王”的稱號。

在一戰、二戰期間,坦克充分發揮了其作用。



現代戰爭為聯合作戰,要求海陸空一體化作戰,先有火箭軍進行遠距離的炮火覆蓋,之後由步兵和坦克進行步坦協同,向敵方發動地面進攻。

在電影《穿越火線》中,就有一段經典的步坦協同作戰的場面,並被多次引用到我軍戰術講課中。


當我軍擁有絕對的制空權時,坦克便可以在步兵的配合下進行大規模的集團性作戰,閃電出擊,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最好的戰績。


南鎮傑斯


用重裝甲集群作戰,在現代化的條件下,作戰效果大大降低。

在冷兵器時代,大規模騎兵集群,有著強悍的戰鬥力。

機動能力強,在短時間內,對敵方的某一個區域,形成絕對的軍事優勢。

贏得勝利,如此類推,逐一擊破敵方。

擁有大規模騎兵集群的一方,往往是勝利者。

當初草原帝國,橫掃亞歐,其秘密就在此。

一戰時,由於機槍的普遍使用,特別不利於進攻方。

當時,坦克還是新鮮玩意兒,戰鬥力遠未形成。

防守方,只要挖深壕,築好壘,配備好機槍火炮,足夠讓進攻方喝一壺的。

索姆河,馬恩河,凡爾登陣地戰。

雙方死傷慘重,被人稱為鉸肉戰,死傷上千萬人。

最後死拚國力。

協約國戰敗。

二戰時,德國🇩🇪最早實施大規模的裝甲集群奔襲。

法國🇫🇷兵力不比德國少,裝甲裝備不比德國弱。

但是墨守陳規,將坦克裝甲車分別配屬於各部隊,重在防守。

沒有組建大規模的裝甲集群,埋沒了坦克裝甲車的優勢。

因此造成了二戰初,英法聯軍潰不成軍的敗局。

二戰後,隨著武裝直升機和其它戰機的發展。

對大規模裝甲集群,形成致命的威脅。

海灣戰爭時。

伊拉克擁有強大的裝甲部隊。

由於失去了空中優勢。

其裝甲部隊在聯軍阿帕奇武裝直升機、AC-130空中炮艇、A-10攻擊機的打擊下,毫無還手之力。

損失慘重,全線崩潰。

美軍重裝甲集團幾乎舉行了一次武裝示威遊行,沒有發揮突出作用。

風頭全被空中力量搶去了。

目前在現在化的戰役中,重裝甲集群的作用已經明顯減弱。

若沒有強大的防空能力,重裝甲集群只能成為對手的靶子。

但是,在城市攻艱戰中,重裝甲集群,尚有用武之地。

故,時代發展,武器裝備與戰略戰術,都在變化發展中。

與時俱進,永掌世界軍事發展的牛耳,方能克敵制勝。

#凌遠長著#


愛之育之


為什麼會有如此想法的質疑坦克的使用價值?自從坦克問世起,有關坦克無用論的說法每隔幾年就要興起一回,可惜沒有一次成真的。現在所說的坦克無用論,許多人都拿上世紀的海灣戰爭為鉕,可惜所謂的理由相當可笑,說伊拉克使用坦克集群的方法不對,可是多國聯軍也一樣使用了坦克集群,且投入的坦克數量比伊軍還要多,也是大規模的集中使用,至於所謂空中優勢的價值,在戰後卻沒有得到美軍的認可,相反對100小時地面戰的價值評價很高,對坦克的作用毫無貶低之意,以海灣戰爭為例,證明坦克如何低效,完成是錯誤!相反證明坦克的價值相當高。

更重要的是,在近年以來的實戰當中,已經證明坦克依然是地面作戰中必不可少的東西,敘利亞的實戰已證明,坦克依然必不可少。

空軍的空中優勢實際上遠沒有人們想象那麼大,以南聯盟空襲為例,北約方面在戰時宣稱取得擊毀坦克800輛的戰果,後來修正為130輛,最終查證的只有13輛,這個打擊效果還是太低。

目前所謂的坦克無用論只是一種理論,沒有事實可以支持其理論。所謂的證據,仔細查一下,不僅不能證明坦克無用,相反可以證明坦克非常有價值,不可少。


浴火


應該說,現代戰爭中坦克集群的作用已經不想二戰時期的坦克集群那樣風光無限,但是在現代戰爭的大規模陸戰中,尤其是在平坦地域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在空軍支援下的坦克集群。
想當年的鋼鐵洪流

陸戰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戰爭,和空戰和海戰不同,陸戰結束之後有一個問題就是佔領控制問題,空戰和海戰是打完仗雙方各回各家,但是陸戰結束以後,就存在一個佔領控制的結果,一仗打完以後,勝利一方一般會控制一大片土地,而空戰和海戰沒有這個問題,控制了這片土地就等於是需要防止失敗的一方捲土重來,所以在陸戰中有一個進攻頂點的問題,進攻一方不可能總是進攻,而必須要有一個階段轉入防禦。



對於現在的陸軍來說,坦克是核心力量,無論攻防都是圍繞著坦克做文章,最近幾十年的戰爭中,由於交手的雙方實力相差懸殊,所以作戰的主要形式是有地面小股部隊引導空軍進行火力打擊,就是在敘利亞內戰中,也沒有出現大規模的坦克戰爭,這個是因為坦克集群這個東西在陸戰兵器中屬於貴族,不是一般人養的起的,舉一個不恰當的例子,在三大戰役遼瀋戰役中,東北野戰軍已經有了百萬之眾,但是坦克有多少,兩位數而且還是小几十,而像二戰後期那種幾百上千輛坦克集中使用的情況,從1991年以後就再也沒有出現過,當然俄國人在車臣戰爭中也是出動了不少的坦克,但是這些坦克都是分散使用。

但是,如果是兩個國家之間的戰爭,那情況就不一樣了,尤其是大規模的國與國之間戰爭,雙方肯定是投入大量的坦克部隊,在空軍的支援下進行陸戰,而不會再出現現在的反恐戰爭這種主打治安戰的情況。

不過現在對於坦克來說,最大的問題在於戰爭形態的不確定性,現在各國的主戰坦克都是根據幾次中東戰爭的經驗設計的,如何使用坦克十分清楚,可以說就是二戰中蘇德雙方使用坦克的翻版,機械化部隊在空軍的掩護下,每天向前迅速開進,在迅速開進的同時可以通防禦的一方進行交戰。而最近的幾場戰爭幾乎沒有這種場面,坦克成了一個火力平臺,各國使用坦克都是利用坦克良好的防護和火力,幹起了支援步兵的老本行。



現在各個國家進行的信息化建設中,陸戰的主要信息化平臺就是坦克,在其他的陸戰武器平臺中,還真沒有更合適的裝備了。而如果以後爆發大規模的陸地戰爭,空軍支援下的坦克集群肯定還是在陸戰中起主導作用。不過這個也要看地形,如果在山地或者叢林地帶或者城市中,坦克還是會被拆成小分隊使用。


有痰


現在作戰是聯合作戰,二戰時的戰術肯定不適應現代戰爭。那麼什麼是聯合作戰,大概意思是,依靠計算機技術,各種武器平臺 互通互聯,資源實時共享。包括陸基,海基,空基和外太空,電磁等多維一體。從而精確作戰,真正作到”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坦克群戰術,在己方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就是送菜,不說武裝直升機是坦克剋星,就說現的步兵的便攜式反坦克導彈,也讓坦克受不了,俄羅斯二次車臣戰爭中損失的坦克大部分是被陶式反坦克導彈擊毀的。

如果非要坦克群作戰的話,要陸空聯合,空軍奪取制空權,炮兵、航空火力和陸航護送坦克衝鋒,奪取對方陣地。

現在戰爭已經被美國模式化,就是利用高技術武器和強大的火力碾壓。說這話有些人不喜歡聽,我們的強項”謀略”呢?如果裝備水平差距過大大,在高的“謀略”也枉然。


碧綠的樹林


戰爭當時越來越立體,打擊距離越來越大,在如此條件下,坦克的三大指標都面臨巨大挑戰。面對空中威脅坦克的機動與防禦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攻擊手段又有極大的侷限性,所以坦克已經不是主流戰場的中堅力量。

坦克在現代戰爭中的作用主要是在取得戰場優勢後的突入佔領。二戰與中東戰爭時期的那種大規模集群,基本成了集束炸彈與火箭炮刷戰果的理想模式。集群的前提條件已經是制空權的獲得,這種局面下對手的集群已經不存在了。


約翰的甲殼蟲


我猜想你說的意思應該是指像庫爾斯克會戰中的那種大規模坦克作戰,但是我認為這種情況應該不會再上演了。因為這種戰術是二戰時候的戰術,當時還沒有空地協同作戰理論,也沒有精確制導彈藥,所以坦克就成了陸戰之王,但是現代戰爭樣式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陸戰之王有了剋星,各種精確制導彈藥也層岀不窮,如果再岀現那種大規模的坦克集群作戰,坦克就成了典型的活靶子,一點意義都沒有。


老何157501439


沒有作用!沒有制空權的一方遲早會被空軍定點清除,有制空權的一方的坦克任務是進入城鎮,消滅那些用RPG,和反坦克導彈的人員。坦克打坦克的場面將會越來越少。


kzhang0755


現代空軍、炮兵和導彈部隊遠不是二戰時的同類軍種能比的,所以不可能出現大規模的坦克集團作戰....坦克扎堆,非常容易被集束炸彈、分導多目標導彈等現代武器滅團....即便單兵反坦克武器對坦克的威脅也遠遠超過二戰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