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關注】 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項兆倫:開啟新人生!

3月19日,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任命李裕祿、趙昌華為國家移民管理局副局長;任命盧新寧(女)為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包信和繼續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免去項兆倫的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職務。

項兆倫2013年4月出任文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分管過市場司、產業司、非遺司等司局;他曾“身居高位”,2011年5月到2013年1月擔任國務院溫家寶總理辦公室主任;他被稱為“學者型官員”,學養深厚,功底紮實,深入研究,總能為管理的行業提出原創思想,進行學術建構和頂層設計;他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善於思考、勇於創新,迅速為分管的工作打開新局面;他是一位良師益友,平易近人、真實隨和,擁有不少年輕“粉絲”。如今他光榮退休,一個工作的時代結束了,一個屬於他自己的新人生才剛剛開始,熱愛生活、愛好廣泛的他,會迎來新的精彩。


【獨家關注】 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項兆倫:開啟新人生!

項兆倫曾“身居高位”,2011年5月至2013年1月,擔任國務院溫家寶總理辦公室主任;他被稱為“學者型官員”,學養深厚,功底紮實,1999年12月他從江蘇調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2006年5月任國務院辦公廳秘書一局局長。

2013年4月,項兆倫出任文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可謂從令人矚目的“權力核心”,來到了文化部這片寧靜的“港灣”,他沒有“潛水”,而是讓“非遺”風帆勁起、創新逐浪,推動了非遺事業波瀾壯闊的新發展。從“文化生態保護區”到“非遺傳承人研修培訓”,從“傳統手工藝振興”到“非遺扶貧”,從耳目一新的恭王府“非遺時裝秀”到如火如荼的非遺博覽會,從頂層設計到具體項目,都凝聚了他的心血和智慧,帶領文旅部非遺司主動擔當作為,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重要論述為根本遵循,大力實施中央部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開創了非遺保護髮展的新天地。


【獨家關注】 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項兆倫:開啟新人生!

其實,寧靜的“港灣”也並不寧靜,也曾風高浪急、驚濤拍岸。曾記否,非遺傳承人研培計劃剛推出就“一石激起千層浪”,質疑聲四起、批評聲不斷。因為沒人做過,創新之舉讓一些人難以接受:有的是人云亦云,跟著起鬨;有的是保護和捍衛自己的“領地”,築起一道學術“高牆”;還有的是固步自封,難容新生事物……針對這樣的輿論和學術環境,項兆倫毫不含糊也不避“風頭”,親自“赤膊上陣”,“寸土必爭”地論戰交鋒,力求統一思想、形成共識,為研培工作營造良好的氛圍,讓更多的高校參與到非遺保護髮展事業中來,為廣大非遺傳承人“強基礎、拓眼界、增學養”。

項兆倫坦言,正是因為有這樣一個開放的氛圍,面對質疑和批評,倒逼他們加強學習、深入研究,尋根問源非遺的基因和流變,讓他們對非遺的思考逐漸深刻、科學,讓非遺工作更加條理化、學理化,對非遺研究進行新的學科架構和頂層設計,達到對非遺保護髮展的新共識:非遺實踐的歷史很悠久,非遺保護的事業還很年輕;要見人見物見生活;要“活態傳承”;非遺要有時代性,讓非遺傳承人在新的時代仍然有自信去傳承文化,有能力在市場經濟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有尊嚴地立足在現代社會中。

到目前為止,轟轟烈烈的“研培計劃”,全國已有80餘所高校參與進來,共舉辦研修、研習、培訓390餘期,培訓學員1.8萬人次。部分省區市也啟動了本地區的研培工作,全國參與人數達到5.6萬人次。這項工作的影響是長遠的,一個學員就猶如一粒“火種”,激發起非遺傳承的活力,提升整個社會的非遺保護傳承水平,促進了非遺與現代生活的融合。

【獨家關注】 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項兆倫:開啟新人生!

隨手能掏出個“小繡片”,隨身帶著非遺“百寶箱”,隨口能講出好多非遺的故事,項兆倫的“非遺課”很受歡迎,他是非遺教育中“職位”最高的授課教師,也是最鮮活生動的傳播者。豐富的課件內容、獨特的視角解讀,點燃聽眾對非遺的濃厚興趣:他收集了“茉莉花”的20多種唱法,餘音繞樑;他對比不同繡片的價值,刺痛人心;他親自示範把虎頭鞋紋樣變成眼罩,忍俊不禁。每每看到他戴上虎頭鞋紋眼罩的一幕,大家都覺得部長可親、可愛、可敬,對非遺的熱愛和深情溢於言表。

【獨家關注】 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項兆倫:開啟新人生!

項兆倫在講課中常強調,非遺傳承人的匠心精神中有“擇一業、終一生”的執著。人們從他對非遺的推動工作中則看到“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的責任和“在其位、謀其事”的擔當。

雖然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雖然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職位賦予的能量卻是無限的,只是有的人選擇默默無聞,辜負了這個職位;有的人卻選擇攻堅克難,放大職位賦予的能量,帶給行業蓬勃發展的新勢能。身居一個崗位,就要有所思考、有所建樹、有所作為,要為這個行業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為事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獨家關注】 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項兆倫:開啟新人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縱然功成身退,但那些基礎性、開創性的工作還在繼續;行業中還沿著既定道路堅定前行;後來者接過了那未盡的事業。身雖退、情未了、心同在,傳承人留下口碑,後來者前仆後繼,這是一個官員最深厚的精神財富,也是最珍貴的社會褒獎。

“曾經滄海難為水”,有過宏觀視野和複雜工作的經歷,項兆倫在文旅部的工作可謂“遊刃有餘”,既可沉浸於最傳統的非遺,又可遊走於最現代的移動互聯網直播。項兆倫職業生涯的最後一天是“陪著”直播行業一起度過的。當這個新興行業破土而出,曾有野蠻生長的煩惱和身份認同的糾結,項兆倫以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加以呵護,為這個行業“撥雲見日”,他指出要把直播當作一種技術工具和傳播手斷,拓展內容疆界,滲透到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只有這樣的戰略轉變,直播才會打開新的發展空間,增強新的存在價值。

“文化產業新視界”聽說一個多月前,項兆倫就早已把辦公室清理乾淨,只等那一紙命令就交班謝幕,就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劃上句號。似乎有脫離宦海的迫切,又有對歸隱山林的嚮往,更多的是迴歸普通生活的風輕雲淡。朋友圈流傳出一張他手推自行車,“全副武裝”、穿戴了騎行全套“行頭”的照片,神情輕快,笑容灑脫。

【獨家關注】 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項兆倫:開啟新人生!

項兆倫騎著車,駛出文旅部機關的大門,那個背影漸漸消失在茫茫人海中。對他來說,一個工作時代結束了,一個屬於自己的新生活才剛剛開始。聽說他有喜歡烘焙的愛好,“治大國如烹小鮮”,有過那些縱橫職場、指點江山的智慧和心思,他洗手弄羹、素手烘焙的小糕點和蛋糕麵包會是何等的醇厚、香甜。

【獨家關注】 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項兆倫:開啟新人生!

人物簡歷:

項兆倫,男,漢族,1959年1月生,江蘇無錫人,1985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本科學歷。

1973年03月,初中畢業後在工廠、菜場勞動。

1979年07月,南京師範學院中文系學習。

1983年07月,江蘇省940廠工作。

1985年11月,調入江蘇省委研究室,先後任綜合處幹部、副科級、正科級研究員、農村處副處級研究員、副處長(主持工作),1992年10月任農村處處長。

1994年01月,江蘇省委研究室農村處處長、江蘇省扶貧與減輕農民負擔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正處級),

1994年11月,江蘇省扶貧與減輕農民負擔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正處級)。

1996年08月,江蘇省扶貧與減輕農民負擔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兼江蘇省農村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副廳級)。

1999年12月,調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2001年10月任農村組巡視員,2005年2月任農村組巡視員兼副組長

2005年01月,掛職任江西省九江市委副書記。

2005年04月,任九江學院黨委書記。

2006年05月,國務院辦公廳秘書一局局長。

2006年12月,任國務院副秘書長、國務院機關黨組成員兼國務院辦公廳秘書一局局長。

2011年01月,任國務院副秘書長、國務院機關黨組成員。

2011年05月,任國務院副秘書長、國務院機關黨組成員、國務院總理辦公室主任。

2013年01月,任國務院副秘書長、國務院機關黨組成員。

2013年04月,文化部副部長、黨組成員。

2018年03月至2019年03月,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黨組成員。

2019年3月19日,國務院免去項兆倫的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職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