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國,北上廣和武漢是一線城市,為什麼武漢被深圳取代了?

瀛史拾貝


您好!我是不請自來的雞湯。

看一個城市的發展,短期看領導,長期看國家總體方向。

武漢的地理位置我就不贅述了,稍有常識的朋友都熟悉。

因為這個因素,決定了他在近代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他在改革開放以來的這些年,不可能保住一線城市的地位。同樣,在未來若干年,武漢的未來可期。

在古代社會,中國是一個內向型經濟體。所有的經濟資源是在國內流動的,而河運,是古代最有效率的運輸方式。因此,漢口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成為“四聚之首”。“九省通衢”的作用,在內向型經濟中獲得了充分發揮。

河運是古代運輸效率最高的方式,漢口因其地位,成為“天下四聚”之首

而這個作用,到了晚晴民國時期,尤其在抗戰之前的“黃金十年”達到了一個巔峰期。

首先,近代開啟以來,中國依然是一個內向型經濟體,但是西方勢力進入了中國,在1860年代以後,西方勢力希望在中國打開市場,獲取資源。要獲取市場和資源,當然不是去窮鄉僻壤獲取,自然會看上漢口這個“四聚之首”。

在太平天國運動初期,武漢三鎮經常“城頭變換大王旗”,可是,在西方勢力進入武漢以後,基本就沒有再易手過了。原因,除了天平天國勢力的衰落,也因為西方勢力的干預。在1862年,太平天國陳玉成為了解救安慶,曾試圖“圍魏救趙”進軍武漢。但因為西方勢力的干預,最終撤兵而回。在整個太平天國戰爭時期,西方出來干預保護的城市,只有兩個,除了武漢,就是上海。足見西方眼中,漢口的重要性。

因此,在晚晴民國時期,武漢不僅擁有其在內向型經濟中獨一無二的地理優勢,可以最高效率地應用來自國內各地的經濟資源,也因為大量西方人的湧入,獲得了國際化的視野。這樣的歷史關口,在獲得了張之洞這樣的好領導來支持,自然地位一時無二。


當然,正因為的歷史機緣,使得武漢成了推翻清朝的“首義之城”。

可以說,沒有武昌起義,武昌政府軍的起義,單靠孫中山同盟會那幾條槍,再等個幾十年,也未必搞得定清朝。

扯遠了。接下來談一下“東方芝加哥”。

大家都知道,中國這樣的大國,沒有重工業基礎,談其他的什麼都是扯淡。而在晚晴民國時期,中國是沒有能力保衛自己海岸線的。因此,不管是滿清,還是民國政府,都會把重工業優先發展在“縱深區域”。(建國後的抗美援朝在所必打,當時也就是因為當時東北重工業發達,直接毗鄰“美帝勢力”非常危險。)當然,出於效率的考慮,你也不能像後來“三線建設”一樣,在交通很不便利的區域發展,因此,在民國,甚至到了建國以後,要發展重工業,都會把武漢放在一個優先的區域。這就使得武漢的重工業迅速發展起來。

民國時期,武漢一躍成為中國重工業基地

可是,在改革開放以後,武漢的地位也自然就下降了。改革開放之初,中國最強驅動的增長因素是什麼?開放。而在80年代甚至90年代初,中國參與國際分工最常見的方式就是“來料加工”。中國在國際分工中的相對優勢,是廉價勞動力。這種情況下,“九省通衢”在經濟增長中的地位就大大削弱了。因為工廠設在沿海,材料、工藝、圖紙從海外來,造好了海運運出去。內地除了貢獻勞動力去廣東打工,其他的沒內地什麼事。

80年代的深圳。“來料加工”的方式中,中國主要貢獻的是廉價勞動力,“九省通衢”的地位大大降低。

同樣重要的是,在改革開放後,由於東西部經濟差距拉大,國家在武漢上游的重慶設立了直轄市。這從全國的格局來說,是高瞻遠矚的,使得改革開放的部分紅利深入到了西部。可是,對於武漢來說嘛········

因此,我認為,即使沒有深圳,武漢在這個階段地位下降也是歷史的必然。

很多人,把武漢擁有國內數一數二的高校資源作為一項巨大的人才優勢,可是,高校提供的只是人才的原材料。這些原材料要去500強企業加工,才能成為合格的管理人才、技術人才。而這個加工完成後,這些人才的人脈、資源沉澱都在沿海,他又有什麼理由回到武漢來發展呢?

在08年以後,由於外貿發展遇到瓶頸,中國的經濟驅動力中消費和投資的比重提高。武漢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的復甦,但是總體來說武漢依然沒有優勢。消費,武漢周邊的消費力怎麼和長三角、珠三角比呢?投資,呵呵,政策型的投資傾向於帶動落後地區發展,武漢算不上。盈利型投資傾向於發達地區,武漢也算不上。

今天,武漢地位的重新提升,迎來了歷史性的機遇。

這是因為:

1、創新型經濟發展的必然:創新,分3個層次,基礎科學創新、應用科學創新、體驗創新。過去,由於中國科技企業的落後,創新主要集中在體驗領域,今天,由於中國的進步,越來越傾向於應用領域甚至基礎科學領域。而武漢的高校在學術層面是非常紮實的(格力的董明珠,在已經成名之後,也是因為想真學東西,才去武漢的中南財經讀了MBA,說明了武漢高校學術的紮實),這就使得武大、華科這些學術能力紮實的研究生,甚至本科生,有越來越多的機會可以不必去沿海,在校期間就深度參與創新性經濟中。

而通過在校期間的彼此合作,建立了資源體系,可以讓人才留在武漢。

2、製造業升級的歷史契機:做重工業的專家都知道,武漢本地的重工人才的積累,並不比今天火得一塌糊塗的那幾個重工業企業差,只是缺乏好的經營和管理。而在今天,隨著工業4.0的發展,武漢的重工能力這塊被掩蓋的金子,將越來越容易地發掘出來。畢竟,你智能什麼的可以想怎麼快就怎麼塊,但是你工業上的工藝,那沒一點沉澱,你就慢慢等吧。而武漢的重工業,有的就是這種沉澱。

只要有本事,金子會發光。工業4.0中,武漢在工藝積累上的優勢會發光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我很煩所謂的“湖北集一省之力發展武漢”這種說法,因為根本不是這回事。

因為武漢實際上比較起他過去的地位,它是大大下降了的。武漢不是說今天才崛起的,武漢當年的地位比今天不知道高多少。

張之洞當年建設武漢,發展武漢鋼鐵工業的時候,武漢是中國少有的能夠自造槍炮的地方,漢陽造的步槍從張之洞時代,用到了當年推翻滿清,又經歷了軍閥混戰,打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甚至一直到抗美援朝都還在用。


想想當年武漢在全國是一個什麼樣的地位,當年有所謂的“寧漢合流”一說,什麼叫寧漢合流?南京國民政府同武漢國民政府合併,當年是一部分人把武漢當首都的,今天武漢是什麼?連個直轄市都不是,就是一個省會城市,或者可以說稍微特殊一點的省會城市,它是全國中心城市,副省級城市,但是歸根結底,它還是就是一個省會而已。

武漢的地位比起民國,差了十萬八千里,怎麼叫“湖北集一省之力發展武漢”?


再說深圳。

深圳是因為建立深圳特區,深圳才發展起來的,這個城市是沒有歷史的,深圳之所以後來居上,得益於當年的改革開放給予深圳的特殊地位,是彙集全中國最好的人力物力財力來發展深圳,才有了深圳的今天。

而恰恰對比的是,在深圳高速發展的時候,武漢如何呢?去看一下2013年鳳凰網的報道



看到沒有?

八十年代,武漢對中央財政貢獻全國第二啊!83%的稅收都上交給中央!83%!

連下調0.5個百分點都沒有獲批,八九十年代是深圳飛速發展的時候,誰在給這些城市源源不斷的輸送動力?是誰?好好想想。

錢都散出去,現在回頭說武漢吸血?我的天!

自己去問問深圳交多少。


現在回頭問“為什麼武漢被深圳取代了?”

你交83%你試試?你不窮?


李建秋的世界


說實在的,武漢還真有資格成為一線城市,不論是城市規模,文化底蘊,還有基礎工業都算是一流,武漢好像是中年大叔。深圳是開放城市,如同風華正茂的青年,開發潛力巨大,有很大的發展優勢。但深圳每年過年就如同一個空城,這就暴露了城市人口的流動性和穩定性不足以跟武漢比。什麼一線二線虛位之爭,大叔見的世面多,不跟小青年爭而已。近些年來武漢這個大叔已煥發第二春,城市不斷擴展,大量收割周邊縣市,引進科技工業,利用自身人才和教育優勢,發展大城市圈能量驚人。而深圳這個小青年這些年來專注於不斷地高價炒房產生泡沫,興起限行限購,連周邊的惠州或大亞灣都沒有能力收納,更談不上實質性的城市惠民作為,雖然非深戶小孩九年義務讀書免費,這些惠民政策有體現,也是為了留住務工人員能呆在工廠之需。也許按房價論深圳為一線城市名不虛傳。論實力還是大武漢威武!


LXP7585


提這個問題和回答這問題的人,很可能是70,80後。請大家有空,多讀點中國近代史,瞭解共和國建國至今的歷史。 1.首先要糾正命題;不是武漢一城落後深圳,而是北,上,廣,天,武,沈,南,重,西等都曾經落後過(90年代中期)。原因,30,40,50,60齡後都知道! 2.隨後,家長的點金術使北,上,天,復甦。舉一例:上世紀95年左右,上海經濟開始沉淪,一、二、把手,提出振興上海,開發浦東。號召全國各地支持,政策,資源一起到位,這就有了上海的今天。成功的實踐了,制度保證能集中力量辦大事,辦成事。 3.如上所述,沈、武、南等也可複製,但可行嗎?有人會說廣州,蘇州等不是都發展很好嗎?你明白了落後的原因,就知道答案了。4 .建議小編,不要再拿深圳來和廣、武、南、重、西等城比較。深圳一漁村,是老人叫這些城市把它養大的。 發展經濟要考慮各地的特點,因地制宜,遵守經濟規律,不求盲目攀比,以提高百姓生活為宗旨才行。最後要說的是,一個沒有歷史傳承的國家,就是一個沒靈魂的國家!


紫壇1


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其實沒什麼好奇怪的,一切皆有可能。武漢之所以從晚清民國的一線城市跌至現在的二線城市,被深圳取代,我覺得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

1.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開始面向世界,走全球化進程。沿海地區成為經濟發展的領頭羊和中國對外貿易的窗口。所以我們看到深圳崛起,廣州、上海繼續穩固其地位,而內陸城市開始逐漸失去競爭優勢,武漢就是這些內陸城市之一,我覺得這是最主要的原因;

2.武漢的地理位置雖然極其優越,號稱九省通衢,水陸交通極其發達。然而,武漢合全省之力發展,雖然在省內是絕對的首屈一指,但其餘地級市都跟武漢相差甚巨。縱觀全省,武漢其實很孤立,沒有其他任何一座城市能夠跟武漢一起協同發展,形成合力。而北上廣深,周邊皆形成了大片的城市集群,如北京附近有天津、唐山,上海附近有杭州、蘇州、無錫等等,廣州、深圳就更不用說了,本身就是兄弟城市,周邊還有香港、佛山、東莞。這麼一比,武漢孤軍奮鬥,自然爭不過深圳;

3.武漢沒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看看北上廣深,北京的核心競爭力是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全方位的,上海是金融,廣州是商貿,深圳是科創。本來武漢一手好牌,九省通衢的地理位置,高校數量82所,高居第二,在全國各大城市中僅次於北京(87所),相對於全國各大城市,人才優勢何其明顯,尤其是對深圳,簡直可以說是碾壓性的。武漢可以說天時(國家政策)、地利、人和都佔盡優勢,結果由於沒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人才留不住,大多去了北上廣深。哎,結果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是以上三個,當然還有很多複雜的原因,不能一一道盡,歡迎大家補充和探討。以上。



廣東包打聽


武漢的昨天,有著特殊的歷史地位。不僅僅是和北京、上海、廣州並列為一線城市,而是“駕乎津門,直追滬上”,與大上海並稱為大武漢,十里洋場,被譽為東方芝加哥。那麼武漢從昨天到今天為什麼發生了這麼大轉變的呢?

晚清民國時期,武漢的崛起主要是因為洋務運動。“以天下言之,要在襄陽;以湖廣言之,要在武昌;以東南言之,要在武昌。”在整個洋務運動中,除了李鴻章,就是張之洞,李鴻章主要早就的是上海和天津,比如輪船招商局和開灤煤礦等;張之洞主要就是武漢了,漢陽鐵廠,在整個亞洲久負盛名。

因為有洋務運動和九省通衢的優勢,所以漢口也很快被劃入通商口岸,進入其發展的黃金時期,這是由特殊的歷史機緣所決定的。而當代深圳之所以崛起,主要是因為改革開放的歷史機遇,什麼都是新的,就決定了必須要選擇一個沒有任何歷史成本的城市,哪怕是千年商都廣州都不行。在進入新時代的今天,深圳所承擔的角色則從商貿向科創轉變。

那麼武漢是不是就沒有機遇了呢?非也!武漢有世界上最龐大的大學生群體,武漢的光谷、生物醫藥和芯片都是全國最好的,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的武漢,也必將迎來其發展機遇!


青年史學家


先說武漢以前為什麼繁榮:

1、地理位置。在以前,沒有飛機火車的時候,人流物流主要靠船舶。武漢處於長江最大支流漢水和長江的交界處,陝西,河南北方的物質都可以經過漢水直達武漢,四川,重慶的物質也可以直達武漢,湖南貴州南方物質可以經洞庭直達武漢,加上江漢平原自己的復地,武漢在明清時期,成為全國的商業中心。

2、武漢清末的開戶。漢口在被迫開戶之後,各國勢力紛紛進入武漢,帶來了新思維。

3、張之洞主政武漢長達17面,與李鴻章主政天津21年,形成南北對峙。成為南北兩大洋務運動中心,漢陽兵工廠等一大批近代企業在武漢設計。抗日戰爭時期,漢陽造還是鼎鼎有名的。

4、張之洞不僅僅是搞實業洋務運動,還訓練新兵,與袁世凱訓練新兵不一樣,張對新兵不進行思想控制,而袁世凱則注重新兵的政治背景,對他們進行思想控制,以至於,袁世凱被迫退了之後,滿清朝廷沒人能指揮得動那些新兵。張的新兵裡就有很多革命黨人。以至於辛亥革命為什麼是在武昌打響的。

武漢在新中國為什麼會摔落:

1、鐵路,汽車的興起,內河水運重要性的下降。隨著隴海線,京廣鐵路開通,湖南的物質,可以通過南下廣州深圳出海,陝西河南的物質,可以通過隴海線走連雲港出海。武漢慢慢開始衰落。

2、隨著我國改革開放,與外部世界聯繫加強,改革開放前三十多年都是依靠製造加工出口來發展。這樣沿海地區的優勢顯現出來了。隨著經濟發展,船舶噸位越來越大,內河的深度完全達不到要求,加上南京長江大橋的限高,長江只能同行3000頓大船了。武漢的水運優勢進一步下降。

3、不是武漢衰落太嚴重了,而是深圳發展太迅速了。如果以深圳為參考座標,全國哪個城市沒有衰敗呢?

講講武漢的未來:

1、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慢慢從粗放的來料加工,到科技創新。經濟的發展對港口的依賴小了很多,武漢位置劣勢相對深圳也越來越小了。這也是為什麼貴陽可以成為我國的數據中心,杭州可以發展成商務中心。武漢的光谷,將來一定能夠有一番作為。

2、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出口。消費越來越成為經濟發展的動力。武漢的人口優勢也慢慢發揮出來了。

3、武漢的高校資源。百萬在校大學生。雷軍,360老闆不就是武漢大學的校友嗎。將來也會有下一個雷軍出現。


陶唐海雲


這世界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城市興衰有其特殊的時代背景和客觀因素。深圳,中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一個時代的象徵,不僅武漢沒法比,天津、廣州等城市也無法相比。當年,背靠國家大市場,面向港澳臺及海外要資金,政策扶持、人才流入、資金彙集,這是中國其他任何城市無法做到的,如今,當年南下的產物如騰訊、中興、華為都已做大做強,還吸引了大疆等新科技入住,產業轉型已初見規模,因此深圳短期看國內其他城市無法完成對其的超越。另外,我這裡要強調一點,頭條這種帶地域比較的問答太多,其實是不可取的,每座城市都有其獨特的魅力及城市“粉絲”,不需要和其他城市比什麼,做好自己,讓更多的人愛上它才是一座城市的發展方向!武漢,這幾年發展的不錯,加油!


樂陶視界


第一個稱武漢為九省通衢的人是乾隆皇帝。

從武漢循長江水道行進,可西上巴蜀,東下吳越,向北溯漢水而至豫陝,經洞庭湖南達湘桂,故有“九省通衢”之稱。

在古代水運是大規模運輸唯一的手段,所以可以看到,在鐵路並不普及的晚清和民國,武漢這個地方,實際上是漢地十八省的交通中心。根據1931年的統計,這九個省的人口共計2.38億,佔到全國人口的56%。全國過半人口的交通和物流,都以後來的武漢為中心。

1861年,清政府被迫在內陸選擇一處江港開埠。由於沒有政治和軍事地位,漢口如同犧牲品一般被選為了通商口岸。從此漢口不再只是國內商品集散中心,也成為了內地最大的對外貿易中心。

所以漢口成為了僅次於上海的亞洲第2大城市。漢口19世紀末人口在百萬上下,昔日荒灘已變為人煙稠密的都會。今天人很難想象,僅僅漢口人口就多於北京。

所以綜合來說,武漢的優勢來自三點:

一,在水運為主的時代,武漢的區位優勢導致 內貿中心。

二,因為政策原因,成為國際通商口岸。佔有外貿之利。

三,因為上述兩點,而吸引來的工商業,教育投資累積。

而等到建國後,首先是鐵路大發展,國內物流慢慢改為以鐵路為主,我記得在90年代末,原先生意興榮的漢口航運企業紛紛破產。連工資都發不出來。

而原先享有的政策優勢也不在了,西方人離開,外貿更無處可談,1990年整個湖北省的對外貿易額僅為15億美元。當年全國對外貿易額為1154億美元,廣東一省就為418億美元。湖北省,乃至武漢的外貿中心地位已經蕩然無存。

而 既然不再是內貿和外部貿易的中心,武漢的教育和工業,文化地位自然也會逐漸消失,這就是武漢從一線城市退居二線的原因。


閉家鎖的紅楓


很正常,這是地理位置決定的。沿海先開放,然後是內陸。

中國開放過兩次,第一次清末民國,第二次改革開放,兩次很相似。開放的觸角首先染指位於亞太航線附近的珠三角開放,然後向長三角延伸,接著沿著長江向內陸延伸。

清末廣東十三行特許通商;改革開放初期深圳珠海等地設立特區。廣東兩次開放都先拔頭籌。

接著長三角開放,鴉片戰爭以後,上海開埠;90年代初期,上海浦東新區設立,標誌著長三角崛起。

二次鴉片戰爭以後,漢口開埠;2008年以後,國家大規模設施中部崛起和一帶一路戰略,武漢開啟滿城挖模式。所以現在還是武漢改革開放的初期,長江新區,光谷中心城都剛剛開始施工,長江主軸才初現雛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