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每月淨收入3.5萬是什麼水平?

David Shi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覺得這個收入水平在上海無論如何也應該算是中上水平了。

雖然上海是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城市,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也還不到6萬元,題主一年42萬元收入(稅前超過了60萬元),這個收入水平差不多是上海居民人均收入的10倍。 而且這個收入水平相對上海上千萬工薪階層來說,都應該算是中等以水平了,畢竟在上海年薪逾百萬的人高收入人群還是少數。

這個收入水平如果在上海沒有車貸房貸壓力,三口之家生活得還是不錯的。如果夫妻雙方都有收入,那生活將更加愜意了。即便有車貸房貸壓力,生活也還過得去,不會到相當拮据的程度。

當然,如果追求高檔生活消費,這個收入水平肯定是不夠的,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吧。




開偉觀察


到手3萬5,稅前大概5萬,月薪5萬的公司不可能沒有年終獎,最少3個月起步,算下來一年75左右,工薪階層裡算是牛逼的了,搞金融投資這一行的上班族工資是bug,不考慮在內。其他吹牛逼的先說說自己掙多少,別天天聽這個說聽那個說的,上海平均社保繳納基數就是7132,一年8萬5,別吹牛逼說這個是被低工資的打工者拉低的,真正的臨時工打工的都沒有社保,不納入統計範圍。

我自己在500強外企工作,我們公司在全球範圍內的相關領域都是最牛逼的,在中國有將近一萬名僱員,研發中心大概2000人,年薪過百的不會超過100人,大部分普通研發人員工資都在50萬以下,工作經驗三年以內非資深的工程師不超過30萬,有頭銜的可以拿到80萬左右。

一定會有槓精說這是研發人員水平不夠,跟你說哦,全亞太區僅有的兩位相當於國企總工級工程師今年都60多歲了,在全球行業論壇都是座上賓,一位是80年代慕尼黑工大的博士,另一位是90年代麻省理工的博士,都是真正的技術大牛,一年工資加補貼也不到200萬。

當然,除了工資我們每年還有很多政府發的補貼,但是這裡討論的只是工資收入,公司以外的政府補貼就不在考慮範圍了。

結論是,千萬別以為上海人人都月薪好幾萬。


天上之水61


上海目前中高收入群體雖然佔比不高,但是總人數也並不算少,月入3.5萬大概就是年入40萬左右的水準,這個收入水平如果在二線城市那是妥妥的高收入人群,但是在魔都,這個收入大概只是中等收入人群當中的中位數水平。中等收入大概是年入20萬-60萬之間。

另外關於這個收入還要從兩面來看,如果是工資淨收入,那這已經算是高薪了,但算不上高收入的原因是上海從商人士太多太多了,甚至於有些家裡有多套房產或者有商鋪的,每年收入達到十幾二十萬的都有很多,宅在家裡做投資理財年入幾十萬的也很多,經商人群年收入上百萬的數不勝數,所以這3.5萬相比於工薪族而言,這屬於較高收入,但是置於所有人當中以“收入”二字來判斷,確實只能算中等當中的中等。


城市發展報告


淨收入這個詞有點不明確,一般公司用淨收入=總收入-總成本;對於個人來說應該說可支配收入;分別為:工資性收入、經營性淨收入、財產性淨收入和轉移性淨收入。

總的來說如果刨除所有衣食住行成本的收入在3.5萬應該屬於高收入家庭了;我們可以算一筆賬。

例如一家三口有車有房,房貸加車貸在上海這個房價估計每月得還2萬,生活開銷估計每月得5000,小孩開銷每月得5000,這成本粗略算下來就已經3萬了。總收入就是得3萬+3.5萬=6.5萬;年收入就是得將近80萬。

我們來看看平均工資

上海平均工資不過10萬左右;年薪80萬屬於打工族裡的金領了。


白大仙說說


你好,嗨住租房來回答這個問題。

在統計局公佈的數據中,全國31個省區市中,上海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直居首位。在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逼近6萬元大關。從這個數據上看,月淨收入3.5萬可以算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水平。那事實上呢?

對生活質量的要求直接與收入水平掛鉤

前段時間比較火的一篇文章,是一名月薪3萬的企業高管寫的,名為《月薪三萬,還是撐不起孩子的一個暑假》。在文章裡,他羅列了暑假中女兒遊學、保姆、鋼琴考級、游泳、培訓班等所需要的費用,單這幾項加起來要3.5萬了!而他自己連買件衣服也不敢隨意了。

有人看了之後覺得這個家長是在炫富,而有懂行的家長則表示,按照現在的市場價格,這個支出只能算中下標準。這就是收入水平不同,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月收入3500元的人,對子女的教育、對房子的要求是一個水平,而月入3.5萬的人,對教育、對居住環境的要求則又是一個水準,這是我們無法迴避的現實。


收入水平如何還要看支出有多少

收入多少隻能代表掙錢的能力如何,並不是代表家庭的生活質量。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上文中的那名高管有房有車,但需要每月還房貸。按上海的房價每月還2萬的房貸是很正常的,加上生活開銷、子女教育開銷等等,恐怕每月淨收入3.5萬也所剩無幾,日子過得也很緊巴巴。

再舉一個我朋友的例子,他在上海租房五年了,月收入也是3.5萬左右,房租對他來說沒有壓力,總體支出不多,生活質量一直很穩定。他不願意一輩子都為一套房子、為銀行打工,房價的漲漲跌跌對他也也沒有任何的影響。他有句話說的很實在:“拿20年或者30年的青春去換一套房,這套房漲了多少倍都覺得虧得慌!”

企業家柳傳志曾勸誡年輕人,買房之後變房奴,變成了蝸居,生活你會更加不愉快。租房住就不用到銀行貸款,生活更為輕鬆!不如調整心態,努力工作,等薪酬高了就可以追求更多屬於自己心儀的東西。下載嗨住租房APP--全城房源,一網打盡,不管是單間、兩居還是三口之家,無論水電、朝向、小區環境,在嗨住,總能找到你最喜歡的那一間!


嗨住租房


這個收入在上海的上班族(除去商人等)中算較高收入水平。但是過得生活如何,還是要看

1.你是否有房,需不需要首付和還貸

2.是否撫養小孩

如果你不背房貸,你的收入足夠非常不錯的生活。

上海的房租壓力是比較大的,同時上海的物價消費也比較高,小憂的朋友在二號線地鐵附近跟別人合租,一個月要3200,像商務區一餐午飯基本都不低於二十,如果沒有在家做飯的習慣,一天的餐費至少要50左右,一個月最低1500,這還不算偶爾在商場吃飯逛街,還有每天的交通費,水電網費,其他購買開支等等,剩下作為存款或者投資。當然對於月收3.5萬的人來說這些基本消耗是可以承擔並且還能存錢。

如果你本身本地有房,省去了租房買房的費用,那麼收入足夠中等生活。

買房還貸

上海郊區便宜的樓盤要4萬多,買一個兩室一廳的小戶型,80平,320萬,首付30%按100萬算。

首先這100萬就是非常大的負擔了,如果父母沒有幫忙出首付,按兩萬月薪算,一個月稅後到手16000,一年190000左右。假設非常節儉,一年存10萬,五年也只能存50萬,要存夠100萬差不多要10年。

如果在有父母出首付的情況下,每個月要月供1萬左右,這還不算裝修,車貸,各種支出,還得健康不生大病,而且不能要小孩......

如果你要還房貸要養小孩,目前的收入依然會稍顯拮据,教育子女如今是房貸之外的第二大消耗,我同事每年在孩子教育上的支出就是20萬打底,這還不算孩子的吃喝拉撒以及未來的其他大項開支。

如果你有房無孩,可以過得比很多人都舒服。

喜歡請點贊關注前程無憂,陪你走過求職路~!更多精彩問答文章請看前程無憂頭條號!


祝你前程無憂


呵呵,我也來說說。我自己也搞不清楚每年收入多少,大概每年除去開銷攢下錢有80萬+。無房貸車貸。但是家裡人花錢很省,老婆上海本地人勤儉持家基本不用化妝品一年就買幾件衣服基本淘寶。


底層架空


雖然不願意打擊你,但作為一個有責任感的過來人,還是要給你提個醒。我們那邊四線城市,房價10萬一平,一家五口人,夫妻兩工作的話,一年五十萬才算溫飽,w我們這邊收入中位數是八十萬。你一個月四萬不到,年收入也就在四十萬左右,還敢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生存,不禁對你產生了敬意。第一,錢掙得少不是你的錯,但還拿出來問別人,就證明你臉皮夠厚,難道沒聽說過家醜不可外揚這句話嗎?第二,日子過得怎樣,自己沒譜?自知之明總該有的。


醉眼閱世


關鍵看是否有房及有無房貸了,就拿我來說吧,上海土著,動遷3套,自購兩套,租金月3萬,加上兩人工資收入計月5.5萬,房貸1.5萬,養兩輛滬牌車。姐買衣服只上淘寶,超過300的衣服就得糾結半天,護膚品只用對的不用貴的,從不化妝,所以從不買化妝品,最多隻塗一下BB霜,想想以後兒子取媳婦最起碼100萬+,養老是個無底洞,老了生個病就得掏空了,所以淨收入3.5萬,只能吃飽穿暖而已。


gnmd96546996


上海的大爺剛說月入一萬的是要飯的,這種月入3.5萬,還是淨收入3.5萬的問題,就不要邀請我這種要飯的了,作為井底之蛙是沒法想象井口以外的天空的,作為一個要飯的,暫時還想不出這是個什麼水平。

這是上海工資的分佈比例情況,月入3.5萬已經是金字塔最上面那百分之六的人群了。

不說了,要飯去了😂,你們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