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賭命!”00後消防員留給世界的最後一句話

3月30日17時 ,四川省涼山州木裡縣境內發生森林火災。

3月31日下午,撲火行動中,受風力風向突變影響,突發林火爆燃,30名撲火人員失聯。

4月1日晚,經全力搜救,30名失聯撲火人員已全部找到,27名森林消防隊員和3名地方幹部群眾犧牲。

4月2日凌晨,西昌,載有涼山木裡森林火災失聯人員遺體的車隊抵達,當地群眾自發守候在街頭,送別英雄。在朋友圈和微博,人們搜索著信息,祈禱“英雄一路走好。”

1位80後,24位90後,2位00後。

一場大火,宛若一隻手,所掠之處,生死相隔。


“來,賭命!”00後消防員留給世界的最後一句話


除了圈中兩人,其餘全部遇難。

沒說出口的喜歡

山東少年張成朋的生命,永遠定格在20歲。

今年大年初二,他又一次在山裡過完自己的生日。男生之間的情誼來得糙也真摯,又在一次任務結束後,十幾個森林消防員頂著被山火燻黑的臉龐,圍坐一起,拿著補給裡的火腿和餅乾,祝福這位個性內向的兄弟,往後歲月,健康平安,開心順遂。

從沃野千里的家鄉,到涼山的原始密林,這是張成朋離開家鄉的第三年。在山東的小城裡,他是家中獨子,和大多數有著英雄夢想的男生一樣,他喜歡上網打遊戲,也向往著綠色軍營的集體生活。


“來,賭命!”00後消防員留給世界的最後一句話



17歲那年,和發小大劉(化名)一起,張成朋離開家鄉,來到四川。從最初的新兵連到進入涼山州森林消防支隊西昌大隊,大劉覺得,三年下來,他們被淬鍊成自己最嚮往的模樣。

“想要為這個世界多做點什麼。”

大劉記得,兩人第一次出任務,揹著器具爬山滅火,膽怯和豪情兩種情緒同時湧動在心頭,“說不害怕都是假的,但是又覺得幹成了一件大事。”

向而彌堅,一次次往返於漫天火光和人間平靜,張成朋個性越來越沉穩,他像個大人一樣,開始想要為家裡多做點事。

在新兵連,他一個月850元的津貼,進入西昌大隊後,收入有所增加。但是,頭幾個月後,他就給家裡一口氣匯了5000元錢。

“5000呀,這意味著,那幾個月,他每個月都只用了幾百塊。”大劉感嘆。

不過,成熟的是個性,少年心底依舊有著自己秘而不宣的欣喜。在家鄉,有個張成朋喜歡的姑娘,三年了,他將女孩燦爛的笑容收藏在心裡。

“最後一次聊天,我還在勸他表白算了,但是他說,兩個人隔得太遠,不能照顧到人家。”頓了頓,大劉掩面,“現在,再也說不出口了。”

“來,賭命”

31號晚上,接到涼山木裡森林火災任務時,中隊長張浩在小隊的討論組裡玩笑道,“剛出任務回來,(又要走),別再給我打電話了,打了我也不接。”

一邊說著,這個老消防員,還是熟練帶好裝備,上山了。

這是他結婚的第一年,儘管他的朋友圈裡分享最多的都是工作、任務、軍裝,但是妻子理解他的工作,每次到隊裡看他時,都會提著大包小包的食物,那是給其他消防員“打牙祭”的。

同一時刻,在王佛軍的朋友圈裡,黑暗中,山火在身後,向前奔跑的他,匆匆回頭,照片的鏡頭有點糊,“來,賭命”。——這是這位“00”後留給世界的最後一句話。


“來,賭命!”00後消防員留給世界的最後一句話


王佛軍生前照片


王佛軍一直為自己的工作自豪。就在前一天,3月30日,他還在用抑制不住自豪的語氣告訴已經離開的戰友,“任務完成了,非常漂亮了。”

面對昔日夥伴,個性向來灑脫的他說,“沒事,留著回憶就好,多年以後,還能一起打打電話,吹牛X。”


“來,賭命!”00後消防員留給世界的最後一句話


王佛軍生前與戰友對話


兩天後,曾經的夥伴再次發來消息, “兄弟,想你了。”

老班長和小同志

這是陝西人高繼凱成為森林消防的第7年,今年剛剛把親姐姐送出嫁的他,也會告訴夥伴,關於自己和女友的一些打算,“是要有個家了。”

在隊伍裡,大家都稱呼他為,“我們班長。”

遇難後,一段高繼凱7秒的口琴演奏在網上流傳。“我們班長什麼都會。”事實上,這位老班長,會架子鼓、笛子,面對剛到的新隊員喜歡出去上網打遊戲,他不聲不響拿出一把吉他,迅速把“猴孩子”都吸引到身邊。誰的頭髮長了,遮住眼睛了,他還會拿出剃刀順手給剪個頭髮。


“來,賭命!”00後消防員留給世界的最後一句話


犧牲的高繼凱,生前照片。


不過,老班長嚴厲起來,也“招恨”,自己的身體素質在隊裡頂尖,他還會給新隊員加練,有時候到凌晨。讓其他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一次讓新隊員做平板支撐,每個人撐了兩個多小時。

“那時候招恨,可是到了一線,才知道,他是在救我們的命。”面對著嗆人的煙塵和密林,每一次嚴格的訓練,都是一分全身而退的保障。

有人習慣照顧人,也有人在被默默關愛。

19歲的徐鵬龍是這次遇難隊員中,年紀最小的。去年11月,剛在隊裡過完生日的他,個性比張成朋還要內向,習慣把事藏在心裡,可越是這樣,隊裡的“哥哥們”,就越是悄悄關照著他。訓練的時候、吃飯的時候、出任務的時候……

終於,這一次,他和哥哥們一起,被迎接回家。

是英雄,是父親

學林業出身的木里人,大多都回了家鄉,守護森林。

45歲的楊達瓦,這一次沒有回來。這位涼山州木裡縣林業局局長,1米8的身高,身材健壯,長期暴露在木裡山區強烈的紫外線下,皮膚曬得黝黑黝黑。

在老同學李新心中,這是個外表粗獷,內心細膩的爺們,當年,西昌林業技校1988屆的學生裡,全班60人,楊達瓦是班長,有組織能力,工作踏實,人緣好。


“來,賭命!”00後消防員留給世界的最後一句話


楊達瓦


技校三年畢業後,楊達瓦回到木裡,在鄉鎮工作。他是藏族人,木裡是他的家鄉,那裡藍天白雲,牛羊成群,風景優美,被稱為“香巴拉”,當然,這裡還有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全縣森林面積佔全國百分之一左右。

三年前,楊達瓦調入縣林業局,擔任局長,這是他的專業。

在林業部門,護林防火是重頭工作。每年春節前開始,乾燥的風從雅礱江河谷中刮過,帶走森林中的水份,一個小火星,就能引發一場大火。

3月30日,又一場火災襲來。原計劃去西昌開會的楊達瓦,推掉會議,上山滅火,這次,他倒在山林中,沒能再回來。

下屬印象中,楊達瓦每次都親自帶隊趕赴火場,"他總是衝在火場第一線,是英雄。”可是,在老同學們的印象中,“他才45歲,兒子正在讀大學,他也是一位父親。”

火線照片

作為涼山州森林消防支隊的新聞報道員,24歲的代晉愷,留下的最後一句話是,“我拍了火線照片就發給您。”


“來,賭命!”00後消防員留給世界的最後一句話


3月31日,代晉愷最後與記者的微信記錄


直到他離開,大家猜發現,很難在他的朋友圈找到一張他自己的照片,這位喜歡攝影、寫作的年輕人,更多時候,他拿著相機,記錄下的是消防員,這群他眼中最可愛的人 。而他留下最多的,都是他熬夜寫的稿子、剪的視頻。

3月4日,他發了一條在火災一線的視頻,那時,火已經燒到眼前,他說,那是第一次體會到煙把自己包圍的感覺。


“來,賭命!”00後消防員留給世界的最後一句話


代晉愷(右一)與戰友合影


一次次往返於裹挾著濃煙的大火,還有令人窒息的高溫。他一次次向外界普及,森林火災真的很危險,森林消防這一群撲火人,時刻面臨生死考驗。發生森林火災的地方,大多都是山高坡陡,道路難行,懸崖峭壁之地,經常遇到前面是連成線的大火,後面是百米深的懸崖溝壑,不得不背水一戰的情況。

一直以來,他代晉愷說得最多的就是森林火災,在他傳的稿件、照片和視頻中,多是在陡峭山崖和密林中,那群身著橘紅色衣服,與大火奮戰的森林消防隊員。他們臉上、身上、鼻子裡全是黑灰,一場火撲滅,也會累癱,席地而睡。

“你們負責衝鋒陷陣,我負責還原現場。”這是代晉愷對自己工作的最好概括,他熱愛這份工作,只是,來自他的火線照片,再也不會有了。

本文選自華西都市報(ihxdsb)-封面新聞、騰訊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杜江茜 徐湘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