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男人無妻財無主,女人無夫身落空”這句老話有道理嗎?

農嫂話農事


這句話最早見於書面語言是在《西遊記》中,原話是說“常言道:‘男子無妻財無主,婦女無夫身落空。’”意思是說男人不娶妻子,錢再多,也無人掌管;

女人沒有丈夫,自身空落落,沒有依靠。

這句話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對婚姻最直接、最簡單的總結,也是一種變相的催婚,在今天看來,依然很有道理。

對男人來說,婚姻讓他學會了責任與擔當,懂得了成長。

許多男人在結婚之前基本處於“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狀態,所以到手的錢,一般會大手大腳的花掉,有錢花天酒地、沒錢勒緊腰帶,掙再多的錢也攢不下。

一旦結婚,掙來的錢財有會精打細算過日子的妻子保管著,根據日常開銷來量入為出,不會出現“月光”現象。

更重要的是,結婚後,男人要養家餬口,身上一下子加上了一個名為“家”的重擔,懂得了責任與擔當,會為整個家庭考慮,不由自主的收斂起大手大腳的習慣。

對於女人來說,婚姻可以說是她們安身立命的保障,尤其是在古代,女兒本是外姓人,遲早都是要嫁出去的,結了婚,她們才有了著落,後半生才有了依靠。

縱觀歷史,多少沒嫁出去或者被休棄的女子,不僅要遭受別人的白眼,後半生更是孤苦無依,或者青燈古佛,或者寄人籬下,悽悽慘慘、無依無靠。

現在,雖然早已是男女平等,女子也已經獲得地位、經濟上的獨立,但婚姻,可以給她們安全感,既確定了對方對自己的感情,也得到了法律的保障。

所以說,這句俗語在今天看來,依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隨著社會發展、人們思想觀念上的改變,對這句話,我們也不能全盤接受,而要辯證看待。

首先,現代人們對錢財的態度和理財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僅未婚男子、就連女子,大多是不僅會掙錢、也會理財。

意識上,我們有了理財觀念,也能接觸到各種各樣的理財信息,多少會認識到理財的重要性;

手段上,現在的理財方式五花八門,存儲、購買基金股票、投資等都簡單易行,理財經理、理財軟件等手段層出不窮;

婚姻中,有些男人雖然會上交工資,但是夫妻之間各人掌管自己錢財的現象也很平常。

所以,不像以前“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文人一樣,現在男子大多對錢財有了更理性、科學的規劃,不會完全依靠妻子來安排支出。

其次,對於女人來說,“女人無夫身落空”,更值得商榷。

身份上,男女平等使女性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不再是某一人的附屬物,無論結婚與否,都有一定的身份認可;

經濟上,女人大多有一定的工作能力,能夠養活自己,實現基本的經濟獨立;

社會保障上,現在國家的各類養老、醫療等保險制度逐步完善,養老院、敬老院等各類養老機構不斷增多,“老有所養,老有所依”日漸實現。心理上,女性更加獨立,不會將自己的未來和命運完全寄託在婚姻中,更希望能夠依靠自己。

由此可見,“男人無妻財無主,女人無夫身落空”這句話,雖然還有一定的道理,但並不完全正確,對此,我們要秉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接納有道理的部分、拋棄不合理之處。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男人無妻財無主,女人無夫身落空。

這兩句俗語是我們古人長期積累下來的經驗總結,是留給我們後人的寶貴財富。

男人無妻財無主,也是說如果男人沒有妻子,即使他的成就再大,財富再多,因為沒有妻子,沒有子嗣也只是空名而已。

女人無夫身落空。一個女人無論是多麼貌美如花,多麼傾國傾城,如果沒有丈夫,到老了也是無依無靠,形單影孤留一人。

人生在世,自古就有少來夫妻老來伴,既然有男女之分,就有男女間的吸引和結合,只有夫妻間年輕時的執子之手,才會有以後的與子偕老。

人世間很少有男人能夠在脫離父母,在沒有約束的情況下,聚集財富,男人是掙錢的耙子,女人是裝錢的匣子,只有夫妻間的完美結合,才會創造出美好的未來!




魚攝於情


農村俗語“男人無妻財無主,女人無夫身落空”這句老話有道理嗎?

當然有道理。有句老話,“修身齊家治國安天下”,在是中國人的傳統文化裡,修身齊家是第一位的,家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立足點,所“謂家國情懷”,也說明了中國人對家和國的重視。自古以來,中國人都重視“天地君親師”,天地為生之本,先祖為族之源,君和師的引導人們重大體識大局的根本。

中國人有著獨特的生命觀。基督文化認為生命是上帝創造的,要聽從上帝的旨意;婆羅文化認為生命是神創造的,信仰的是輪迴的生命觀;唯物中華文化,認為生命是自然形成的,天地合氣萬物自生,夫婦合氣子自生,所以子孫是父母生命的延續,家是人生的根本。所以,中國人非常重視“男大當婚,女大當嫁”,認為“天地陰陽相合,萬物生生不息;男女夫婦相合,子孫代代繁衍”。所以男婚女嫁是天理人慾之正是,人生終身之大事。而農村老話,“男人無妻財無主,女人無夫身落空”,正是這種生命觀和中華文化的體現。

男人無妻財無主

在中國的家庭中,男主外,女主內,男人是摟錢的筢子,女人是管錢的匣子,所以女人又被稱為內當家。女人的職責是相夫教子,男人的職責是養家餬口。如果一個男人沒有老婆,即使錢再多,也無人替你管,沒有子女承歡和延續生命。那麼,即使掙再多的錢,也是空空無寄,只能呈一時之歡,所謂“光棍好過,不要老婆”,今朝有酒今朝醉,到頭來死在哪裡埋在哪裡都不知道。中國人的文化裡,特別是農村的家庭文化裡,男子無妻,都進不了祖墳。男人掙錢女人花,女人花錢是為家,夫妻和合家庭睦,子孫永繼樂無涯。

女人無夫身落空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不管是嫁入男家,還是招婿入贅,女人嫁漢是天經地義。在舊社會婦女地位低下時,女人嫁人後隨男姓,成了完全徹底的婆家人。雖然現在婦女地位提高了,但是結婚後男女共同孕育一個新家,養育子女,女人的身心也就有了依靠。而嫁出的婦女,生是婆家人,死是婆家鬼,死後埋入婆家的祖墳,一生有了圓滿的終結。而一個女人如果終生未婚,死後連埋身之地都不好找,這不是身落空嗎?

更重要的是,女人為人母后,一生才有了依託和依靠,把全身心都投入到子女身上,這是母性本身造成的。而女人要生兒育女,前提就是嫁人,為人婦為人妻,方能為人母。從這一點上講,女人無夫身落空,也是極有道理的。

總之,中國傳統文化中,家是一個立足點。男婚女嫁,養育子女,世代相續,是中國文化的根本點,是家庭的需要,也是國家發展的需要,人類繁衍生息的需要。如果上帝真能造人,那又何必男婚女嫁!男女夫婦相合,不僅僅是性的需要,更主要的是陰陽相合的自然規律,而婚姻中男女的社會分工,造成了男女在社會中的地位有所區別和男女的義務各有不同,這也是正常的社會現象。


齊東晏子


男人無妻財無主,女人無夫身落空。這句話深刻的說明了家庭在社會中的重要性。男人一般來說是家庭成員的頂樑柱,經濟來源一般靠男人支撐。如果一直單身,有可能造成揮霍而無人控制,由於各方面的需求,有可能把錢財用到不當的地方,導致錢財來去匆匆。

女人是社會發展和人類延續的不可缺少的社會和家庭成員。如果終身不嫁,必然會導致人類滅跡,社會無法存在,不但毀了社會和家庭,更毀了自己。使自己空空而來,又空空而去


望子成龍一


農村俗語“男人無妻財無主,女人無夫身落空”這句老話有道理嗎?

這句“男人無妻財無主,女人無夫身落空”其實就是農村人關於居家過日子方面的總結,不論男女,到了結婚的年齡,就應該成個家,這樣不僅夫妻雙方相互照顧,而且也能形成互補,畢竟“女”與“子”合在一起,才是個“好”嘛。

男人無妻財無主

俗話說,男大當婚。男人到了一定的年齡,就該成個家,否則,一個人自由慣了,束縛不住自己的行為。這部分人能賺也能花,過起日子來沒有個打算。這種人有錢的時候花 天酒 地,沒錢的時候勒緊肚皮。

農村還有句俗話叫做“男人是摟錢的耙子,女人是攢錢的匣子”,就是說,一個家庭裡男人在外打拼賺錢,拿回家以後,女人給攢起來。根據日常開銷,哪些該花,哪些不該花,都料理的妥妥帖帖。

而這一旦男人沒個老婆管著,有多少錢財也攢不下。他們花起來大手大腳,一人吃飽全家不餓,過著今日有酒今日醉的光棍生活。到頭來也攢不下錢,你看看我們身邊的那些光棍漢,有幾個老年幸福安逸的?年輕的時候沒人管著,不知道為日後做些儲蓄,等到年老的時候,幹不動了,也就晚了。

女人無夫身落空

同樣,女大當嫁。有些女人,年輕的時候挑三揀四,挑肥揀瘦,等到年齡一大,就沒有了優勢可言,成了人們口中的“聖女”。

這樣的女人我們身邊也不乏其數,其實,這些人年輕的時候都是條件優越的居多。她們不管是在身材、相貌以及工作、家庭等方面,都有別人無法比擬的優勢,恰恰正是這種優勢矇蔽了她們,所以高不成低不就地拖成了單身。

其中,一部分人看看自己年齡,已經接近人老珠黃,就匆匆忙隨便找個人嫁了。但是,還有一些人仍是眼高手低,不肯屈就。等到後來,也就再沒有人為她們牽線搭橋了,她們無奈只好身單影只,孤零零度過餘生。

佛說:“前生千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擦肩而過”,在這大千世界中這需要多大的緣分吶,所以,這人不論男女,到了婚嫁的年齡,遇到那個擦肩的人,就要抓住機會。只有男女結合在一起,才是一個完整的家,這樣,才會有幸福的人生,相扶相攜安度晚年。


建行漸遠


其實這句話和男人是掙錢的耙耙,女人是攢錢的匣匣有相似之處。對於過去幾千年來的農民來說,的確是這樣子。

男人無妻財無主,比如說農村的一些光棍,一輩子一個人,一人吃飽全家不餓,過一天是一天,有錢時大手大腳,沒錢了就顯得十分落魄,讓人心生憐憫。

難道這些沒有子女的大齡男青年掙不到錢嗎?不是的,而是缺少一個很合理的財產管理者。尤其在農村有很多這樣的大齡青年娶不上媳婦,有的孩子在外面很掙錢,但一年到頭攢不下幾個錢,掙的多花的也多,誰也管不著,因此他們身上的錢就像流水一樣,常常口袋裡還沒有捂熱,就被花了好大一部分。

當然,還有一些男子因為某種原因而離異,家裡還有孩子,他們的錢會花在孩子身上,但管孩子女性是佔有優勢的。

後半句,女人無夫身落空。

其實這句話放到現在有些不合適,顯得很悲觀,畢竟現在的女子獨立性很強,有的單身女子過的照樣很好,怎麼能說是身落空呢?

如果這句話要放在從前,也還是有道理的。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比如我們這裡給女子找對象不叫找對象,叫給女子找個主家,而沒有主家的女子,自然讓人覺得身落空了,沒有可依靠的人。



時代在變,人們的觀念也在變,但我還是覺得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才像個家,或許我屬於那種思想保守的人吧!

你們那裡把嫁閨女叫什麼?歡迎大家評論。


鄉村小二哥


不知道農村長大的朋友有沒有過這種經歷,明明覺得今年冬天很冷,但是家裡面的老人堅信這個冬天不會冷,刺骨的北風也無法阻止老人們在地裡撒農藥,問他們為什麼,老人張口到:俗話說“冬在頭,賣了被子去買牛;冬在中,十個牛欄九個空;冬在尾,凍死鬼”,明明是大晴天,家裡面的老人看到燕子低飛,就嚷嚷回家收衣服,嘴裡唸叨“燕子低飛蛇過道,雞不回籠喜鵲叫,大雨不久就來到”。

千百年來,這些俗語伴隨著一代又一代的農村人,有些人甚至沒有讀過書,但是對於這些俗語卻是爛熟於心,祖先經過幾千年的總結驗證,把一些經驗化為言簡意賅的俗語傳給後代,用來指導我們的生產生活。

作為家裡面甚至整個村裡面唯一的重點大學畢業生,前幾年還是家族裡面的驕傲,但是過了25歲後,每年春節我都要被家裡面的長輩輪番教育,中心思想不外乎是“你都快30的人了,還沒結婚,連個女朋友都沒有,你看看跟你一起長大的強子、小飛人家孩子都倆了,一兒一女多好,你說說整天忙著工作,自己的終身大事都不上心。”

去年春節回家,又再次感受到了催婚大軍的壓力,甚至安排起了相親,我一口拒絕,解釋到:“我今年28歲,擱咱農村到這年齡沒結婚的確是不合適,但是在城裡面28歲還沒有結婚的男性多的是,現在大家都是以事業為重,連個房子都買不起,不是讓人家姑娘跟著受罪嗎?我再多攢點錢。”

我話還沒說完,一旁的大娘接過話說:“就你這半大的小夥子還想著攢錢,老話說‘男人無妻財無主’,男大當婚,你到了一定年齡就該成個家,先成家再立業,現在的年輕人自由慣了,過起日子來沒有個長久打算,掙一分花一分,有錢的時候大魚大肉,沒錢也能湊合湊合,靠你們自己攢錢攢到猴年馬月,成了家就不一樣了,你外出打工掙錢,掙的錢交給媳婦保管,哪些該花,哪些不該花,都給你管清楚的很,這才能攢錢啊。”

大娘剛說完,一旁的眾人連聲附和,大娘瞅了一眼旁邊的堂妹,說:“小娟啊,你可千萬別像你哥學習,整天只知道學習工作,讀書讀傻了,你女孩不比男孩,到時候年齡上來了,更難找婆家,這‘男人無妻財無主’是說給你哥聽的,這下面一句‘女人無夫身落空’是講給你的,你別覺得自己也是個大學生就挑三揀四的,咱不是說不能挑,而是要符合實際,不能眼高手低誰都看不上,年輕的時候還能讓你挑挑,等再過幾年遇不到好的,家裡面的好小夥成親了,剩下的你更看不上,總不能一輩子孤零零的一個人吧,你自己上點心。”

雖然知道我們這些晚輩不愛聽,但是長輩依舊要說,他們自然是希望我們好好地,那天一家人團聚,長輩們說了很多,大娘的這句“男人無妻財無主,女人無夫身落空”,雖然有些古板,不過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不知道大家怎樣看的,歡迎在評論中說出你的理解。


山農老兵


這句俗語說明了成家的重要性,

男人要有個女人來掌管家中錢財,女人要有個男人依靠來安身立命,男人沒有女人掙再多的錢也存不住,女人沒男人就沒有依靠


鄉間拍客


應該有道理,常講男人成家立業,討了老婆特別是有了孩子之後正常的人,一)是責任心的驅使。二)也有個人在家裡牽絆著少出去浪蕩不再去亂花錢。這類的在話十歲八歲時一晚乘涼時在對門的街坊與眾人閒聊得到證實。記得他原話是這樣講,未娶亞芳媽之前我掙的工資已不算低,但娶了亞芳媽之後我才有個錢剩。(講話時他已接二連三,大大細的細的有了三個女兒,而亞芳媽是家庭婦女又沒什麼文化,得到街道的照顧安排她每天清潔我們那條街道,讓她有點收入又照料到孩子)當年我還年少不諳世事,聽後覺得他家在外人眼裡咁窮還能樂呵呵地說有錢剩,因不解常把這話拿來反覆揣摩,所以直到現在還記得真真的。

而女人嫁了人,有了個歸宿後才疊埋心緒一心一意地顧家,照顧丈夫與孩子,一旦不幸失去這一切,真會很失落。


小笙常談


其實想想也人生的奮鬥目標什麼,就是家,無妻那有家,有錢主要用意在家,家是什麼就是上有父母,下有妻兒才是家,女人沒有丈夫也就什麼名分也沒有了,如果女人成家,有了孩子,別人稱呼某某太太,某某孩子媽媽,如果不成家別人稱呼你什麼,與人一起閒聊,人家說家常理短,你事可說聊家常沒有聊孩子也沒有,身、落空的意思就是什麼名分都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