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亂世,為何沒有“五胡亂華”發生?

用戶59035437378


三國時代雖是亂世,但絕對不可能發生五胡亂華這種事情。因為五胡之所以能亂華,不是因為五胡很厲害,而是兩晉太窩囊了。這才給了五胡一個渾水摸魚、慢慢坐強、最後反吃掉晉朝的機會。反觀魏漢吳三國,雖說實力都不如西晉,但是各個都不廢。對塞外政權始終都有很強的警覺性。

當時與三國同時代的蠻夷部落,其實都是很慘的。經常就是稍稍冒個頭,立刻就會遭到殘酷的武力鎮壓。



具體的鎮壓案例有很多,蜀漢和東吳就不具體說了。蜀漢打南蠻就跟老鷹抓小雞,碾壓性的優勢。東吳方面不怕蠻夷,孫權這個極品人販子不僅不拒絕蠻夷,反而還主動派人去海外抓蠻夷。這大概是中國早期跨海拐賣人口的第一個案例吧。下面說說曹魏是怎麼打壓五胡部落的。

相比於蜀漢和東吳來說,曹魏在北方防五胡南下的軍事壓力是很大的。不過曹操是當世之人傑,搞政治平衡這一套很有手段。他們對五胡的政策大致可以概括為兩點:

第一、不拒絕胡人南下,畢竟中原的人口太少了,無人區太多,堵是堵不住的。這就跟大禹治水是一個道理,只可疏不可堵。

第二、對不服者堅決武力鎮壓,但不搞斬盡殺絕。因為胡人就跟韭菜似的,殺了一撥再起一撥。單純靠殺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因此,曹魏對五胡的大政方針便是:需要的時候便拉攏,不需要的時候就打壓,始終讓胡人保持分裂狀態。

應該說,這個方針沒有任何問題,可就是實際操作起來很難。從曹操到曹丕,一直都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到了曹叡時期,胡人邊患的問題還是來了。



魏明帝曹叡統治中期,漠南鮮卑的柯比能一躍而起。其實柯比能最早是曹魏的小弟,他正是在曹魏的支持下,才成功的統一了鮮卑漠南諸部落。但軻比能崛起後,對魏國起了異心,不想再臣服於魏國。同時曹魏看到軻比能一家獨大的危害性,便開始扶持其他的鮮卑首領,如素利、彌加、沙末汗等人,以限制柯比能的發展。

結果這個以胡制胡效果並不好,反倒遭致了柯比能的報復。他不僅下令,強迫所有鮮卑部落中斷跟曹魏的互市,並且還繼續吞併其它的鮮卑部落,大有統一草原之後,與曹魏進行大決戰的的意圖。

大約在公元233 年前後,軻比能將鮮卑族的另一個首領步度根打敗,使得他個人的聲望達到了一個極點。當時就連遠在益州的諸葛亮都知道柯比能,並還派使者去漠南尋求柯比能,希望一起南北夾擊曹魏。

眼看蜀漢和鮮卑要夾擊自己,曹魏終於穩不住了。一方面,曹叡令司馬懿赴雍涼,去堵截諸葛亮;另一方面,再令幷州刺史畢軌派將軍蘇尚、董弼等率軍討伐軻比能。結果最後諸葛亮一路因為糧盡退兵,而討伐柯比能的一路魏軍則被打得全軍覆沒。


面對討伐失利,曹魏方面迅速改變方針。魏國幽州刺史王雄上書曹叡,請求對柯比能進行斬首式打擊。因為他認為,鮮卑是一個需要依靠英雄人物的威望才能結盟的原始部落群體,缺乏真正的政治組織的漏洞。只要派刺客去刺殺了軻比能,鮮卑必亂。

最後的結果,柯比能被刺殺,剛剛統一的漠南鮮卑果然又因此重新分裂為一盤散沙,不再對曹魏有什麼威脅了。而鮮卑人則一直到西晉五胡亂華時期才恢復。

解決了鮮卑的問題後,割據遼東的公孫淵對曹魏起了異心。為了平遼東,一直都督雍涼的司馬懿領兵親征(諸葛亮已去世),他採用閃電戰的方式滅了遼東公孫氏。但是司馬懿在平遼東後,善後問題乾的有點過激,導致遼東人口銳減,給了緊鄰遼東半島的高句麗一個渾水摸魚,向遼東滲透的機會。

曹魏正始五年(公元 244年),曹魏大將軍曹爽主動征討蜀漢,結果陷入苦戰,損失非常慘重。當時高句麗的東川王見曹魏吃了敗仗,便藉機終止了與曹魏的聯盟關係,併發兵襲擊遼東,接連攻下兩城。後來又繼續增兵,再攻陷一城。

曹魏朝廷見高句麗如此無理,便紛紛主動請纓要去滅了高高句麗。幾個月後,魏國幽州刺史毌丘儉奉詔東征,他領步騎兵萬餘人東出玄菟郡,向高句麗進發。這一事件,在歷史上被稱為毌丘儉東征。

東征的過程就不說了,這裡只說結果。其結果就是:高句麗慘敗,高句麗王逃到哪,魏軍就追殺到哪裡,幾乎將高句麗的主力打廢了。然後盤踞在朝鮮半島南部的三韓土著組成聯軍對抗魏軍,結果三韓聯軍在現在韓國的江原道平昌郡北部的龍坪地區又被魏軍擊敗,被殺的哭爹喊娘。最終,連同高句麗在內的朝鮮半島所有民族,全部向曹魏臣服。

毌丘儉的這一次東征,是自西漢武帝平朝鮮半島之後,中原王朝第二次用武力逼迫朝鮮半島土著,集體向中原王朝臣服。

平定高句麗後,毌丘儉在班師回朝時,曾命人刻石紀功。這個紀念碑在清末時期被發現,現收藏於遼寧省博物館。這也是中原王朝征服征服朝鮮半島的實物證據之一。

先後解決了鮮卑、公孫淵、高句麗、三韓的威脅後,魏國在北方的統治基本上趨於穩定。再加之蜀漢和東吳與曹魏在實力上越拉越大,威脅也小了很多。於是從這之後,曹魏內部也就不那麼團結,開始搞內訌,進入了司馬氏篡魏的歷史。

魏明帝曹叡時期,他的政治手腕太狠辣,對各個士家大族嚴防死守,以防止士家大族奴大欺主。但結果就是,士族離心離德,有了想換皇帝的想法。而司馬氏篡魏,就是抓住了這個士族反魏的心理。

後來司馬懿殺曹爽,奠定了司馬氏篡魏立國的基礎。之後,司馬師蕩平了諸多不服自己的勢力,包括上面提到的平遼東的毌丘儉在內,都被司馬氏幹掉。自此之後,魏帝淪為司馬氏的傀儡。沒有任何實權。

公元 260年,曹髦被司馬昭派人殺害。這個事件就標誌了司馬氏篡魏已無阻攔,曹魏政權在事實上已經滅亡了!畢竟連皇帝都敢殺了,還有什麼是不敢的。


三年後,司馬昭起三路大軍伐蜀漢。後主劉禪在有抵抗能力的情況下居然選擇投降,也算是當時令人驚世駭俗的一件事。

又過了兩年,司馬炎篡魏稱帝,正式建立了西晉王朝。再之後,東吳在著名暴君孫皓的作死下。最終讓西晉這條鹹魚以微弱優勢壓了自己這條爛鹹魚一頭,統一了全國。

公元280年,天下又歸於一統。雖然說,西晉是完成了統一大業。但我們還是要實事求是的說。

西晉皇位——靠不要臉的辦法篡來的。

西晉江山——靠比爛贏來的。

由此可以看出,西晉得國太簡單了,但是得位不正!因此,為了籠絡人心,司馬氏就對士族各種恩寵,但為了避免重蹈曹魏被自己篡權的事情復發,於是司馬炎大封宗親,給予司馬家族的嫡親以很大的權力,讓他們成為割據一方的諸侯王。結果,這又搞的有點矯枉過正了。

司馬炎死後,司馬家族的這些諸侯王的手上都有兵,有錢,有權,有士族支持,並且還都有還當皇帝的合法性。有這條件,誰不想當皇帝過把癮?

再加上當時又攤上了一個"何不食肉糜"的弱智皇帝。於是,八王之亂就來了。

八王之亂後,緊接著就是五胡亂華,然後再緊接著的就是衣冠南渡,釀成了中華大地上第一次民族之痛。



綜上所述,魏漢吳三國和西晉雖說都是漢人政權,但立國基礎和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三國分立時,三個國家都是以武立國,有一定的軍國主義色彩(尤其是東吳),軍事力量都是爆棚的存在。因此三國才有了吊打蠻夷的基礎。當時的蠻夷見了三國,都是老鼠見貓的心態。

但到了西晉時期,司馬氏是靠權謀上位。也就是說,司馬家族得位不正。有司馬懿這樣上樑不正的爹,就有司馬師、司馬昭、司馬倫這樣下樑歪的兒子,以及就有同樣是下樑歪的司馬越、司馬瑋、司馬冏等人。這些人的上位都來的太容易,本事沒多少,但是野心都太大。國家交到這種人的手裡,不亂才會怪。

所以說,五胡亂華的原因,不是因為五胡的本事有多大。實際上,當年劉淵起兵,李雄割據益州時,他們手上的兵力都不多。如果換作是三國做他們的對手,早就直接掐死在萌芽階段了,哪裡能讓他們坐大坐強?最後變成尾大不掉之勢?

但是反觀晉朝的統治者,就完全沒有這種政治警覺性。氐族人從關中鬧到漢中,從漢中再鬧到成都,一連鬧了七年,西晉就是滅不了。這麼差的統治水平,還能說什麼呢?


Mer86


一家三個兄弟爭家產,個個拿著刀槍棍棒,刀光劍影你來我往,外人躲都躲不及,別說上去跟他們搶家產了。

一家幾個兄弟都是紈絝子弟,爭家產自己沒本事打架,花錢僱村裡的打手來打架,最後幾個兄弟都被打的半殘,你們說這些打手看著他們家裡的錢能不眼紅?

三國時代,蠻夷根本不敢跟漢人政權爭鋒。

曾經有人說過,“國恆以弱滅,獨漢以強亡”。這裡的“強”不是指對內,而是指對外。西漢和東漢的對外政策相當統一,就是一個打。

西漢武帝時期,強大的匈奴政權被漢朝打的魂飛喪膽。匈奴被迫分為兩部,北匈奴遠走西方,南匈奴直接投降了漢朝。北匈奴被漢朝一路追著攆,最後連哈薩克斯坦都呆不住了,轉頭進了歐洲,消失在了中國的古籍裡。

匈奴逃到歐洲之後,本來已經被打怕的匈奴人驚訝於歐洲人居然如此的戰五渣。如果沒有漢尼拔,羅馬帝國幾乎毀滅於匈奴人之手。

所以,在當時的世界,戰鬥力排名順序是漢朝>匈奴>羅馬帝國。

到了東漢時期,東漢軍隊依然把四方蠻夷打的抬不起頭。擁有數十萬人的羌族,被東漢的邊疆守衛軍打的一點脾氣都沒有。整個東漢時期,邊疆問題基本沒有列入到中央政府的考慮之內。


而三國,則繼承了這種傳統。

三國時期,各地的蠻夷被魏蜀吳三國打的根本抬不起頭。

在當時漢人勢力之外的各個少數民族之中,只有北方遊牧民族比較先進,而南方的蠻夷文明檔次比較落後,又沒有騎兵加持,所以整體處於被吊打的程度。

比如南蠻孟獲,說起來孟獲在《三國演義》中表現的如何強大,但其實蜀漢政權在經歷荊州、夷陵兩場大敗之後,已經元氣大傷。但諸葛亮在稍加休整之後,還是輕易的擊敗了南蠻。在南蠻造反之前,南蠻沙摩柯還跟隨劉備參加了夷陵之戰,完全處於小弟的狀態。

而東吳的孫權更過分,當時東吳的人口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和江西一帶。而位於浙江、福建的山越人還處於原始社會的狀態。孫權為了補充人口,派兵去抓山越人補充勞動力。很多東吳將領的戰績中都有抓山越人的戰績。

至於西羌,雖然人口眾多,卻基本被曹魏和蜀漢當做打手用。從董卓、馬超開始,西羌就參與到了中原的戰爭中。諸葛亮數次北伐,史書中都有雙方利用“羌胡騎兵”的記載。

而曹魏政權,則更為兇猛。

相比於南方的蠻夷,北方的遊牧民族比較兇悍。三國時期,鮮卑和羯族都沒有崛起,只有烏丸相對比較強大。但是在東漢時期,烏丸始終也沒有敢作亂。

唯一的窗口期,就是中原內戰時期有機可乘。但烏丸並沒有摻和進來。董卓亂京之後十幾年,曹操就贏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之後就北上清剿袁氏一族勢力,並征討了烏丸。烏丸人在曹魏的打擊下一敗塗地,首領軻比能被張遼陣斬,從此一蹶不振。

烏丸倒臺之後,北方各民族基本安定。曹魏並不阻止少數民族內附,但對出頭的少數民族首領,則予以堅決打擊,不給他們出頭的機會。

而西晉時期,情況變化非常大。


西晉建立以後,晉朝的統治階級馬上陷入到了腐敗與內訌之中。

晉惠帝繼位之後,晉朝開始了空前的八王之亂。八王之亂說起來不像三國一樣蕩氣迴腸,但對中原的破壞並不遜於東漢大亂。北方人口斷崖式下降,讓中原人口比例嚴重失調,漢人的數量對蠻夷開始不佔據壓倒式優勢。

最重要的是,各個諸侯王利用蠻夷打仗,讓五胡擁有了進入中原的基礎。


各個諸侯王都利用五胡的人馬來為自己效勞,在八王之亂中,五胡的部隊得到了訓練,而三國時期的漢人為主的軍隊則開始衰微,雙方的能力開始變的不均衡。

在西晉末年,洛陽和長安這種中原的腹心之地,城內和城郊都擁有大量的少數民族人口。正是這種胡漢雜居的格局,讓五胡亂華成為了可能。蠻夷的問題不再是邊疆的疥癬之疾,而是在首都旁邊的心腹大患。


總體上,八王之亂讓中原王朝的實力空前內耗,卻讓五胡的能力在戰爭中得以增長。而魏蜀吳的軍國主義思想,讓漢人的武力擁有了壓倒性的優勢,所以僅僅幾十年時間,中原就由漢人掌權過度到了五胡亂華的階段,根本原因還是西晉的政治腐敗造成的。


小約翰


三國亂世,胡人沒能進入中原作亂的原因是:內因在於大漢餘威猶存,魏蜀吳三國軍力強盛,可以各自抵禦胡人;外因在於五胡不強,還沒有形成五胡亂華時的實力。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內因,三國均有強兵,蠻族打不嬴三國;好比戰國時代,趙國、秦國都可以暴虐匈奴,而燕國還能與東胡一戰,且戰而勝之。西晉如果沒有八王之亂,五胡也無法來亂華,是內力不足,才有外胡入侵。假如晉朝無八王之亂,軍隊精華尚在,五胡也只能安心的當臣民!

一、漢軍威武,威振四夷。

國桓以弱亡,獨漢以強亡。無論是西漢還是東漢,漢軍都遠征西域,北擊匈奴,南平百越,威烈昭昭,以襄天地。當時的曹魏、蜀漢、東吳三國的軍隊底子都是漢軍,他們的戰力強,匈奴等族早被漢軍打怕了,在當時無法與曹魏大軍相抗。曹魏大軍還東征烏桓等新興少數民族政權,戰而勝之。蜀漢則七徵孟獲,遠征羌族,皆戰而勝之。東吳則平定越人之亂,入駐硫求島。所以三國軍力強大,是五胡無法亂華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五胡勢弱,不足亂華

匈奴作為當時最大的一個遊牧民族,一度是秦漢兩朝的強勁對手。秦時,匈奴不強,對秦朝威脅不算大;漢時匈奴強盛,一度打得漢朝和親給錢納糧才退兵。後來漢武帝多次主動進攻匈奴,打敗了匈奴;到了東漢時代,漢軍多次出塞打擊匈奴,最終匈奴分裂成南北兩部,北匈奴遠循歐洲,南匈奴內附漢朝。所以在三國時間,匈奴還是漢朝的臣民,在漢朝劃定的區域內生活,沒有什麼威脅。

烏桓雖然強盛了一段時間,但是曹操以漢朝丞相身份征伐之,一戰而克。南蠻孟獲造反,被蜀漢七擒七縱,最終收服了南蠻族。至於後世的揭族還是匈奴的一個小部落,遠沒有大害。而不可一世的鮮卑還在成長之中,內部還是分裂一團,不足與曹魏一戰。


本頭條號“大秦鐵鷹劍士” 專注先秦兩漢的歷史與文化研究,歡迎大家關注我,以便相互交流討論,共同學習進步,共同弘揚國學文化。


大秦鐵鷹劍士


三國亂世,為何沒有五胡亂華發生?其實這個問題是個很好的問題,很有助於澄清很多想當然的誤會,說明“五胡亂華”這個歷史進程是如何發生的。總體來說三國時和西晉末年確實有很多類似的地方,比如都因為內戰導致中原人口大量減少,另外中原政權陷入了事實上的分裂狀態等。但具體來說還是有許多不同點的,那麼下面咱們就細說一下當時的各種不同點。


三國時期與西晉末年的相同點

其實三國時期與西晉末年相同點是非常多的,其中最大的一點就是這兩個時期中原地區都經歷了長期的內戰,而且都在事實上陷入了分裂之中。此外因為長期內戰,中原地區的人口大量減少,而古代人口是國力最基本的要素,人口大量減少的結果就是中原王朝的國力大為降低。

描繪三國時期兵馬的古畫

三國時期大家都很熟悉了,從公元184年黃巾起義東漢江山陷入一片大亂開始,一直到公元222年吳蜀夷陵之戰為止,中原地區陷入了長達38年的內戰之中,期間先是黃巾軍起義掃蕩了半個中國,然後又是各路軍閥混戰,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都是規模巨大的全面戰爭,造成的平民傷亡無數。這種損失之大通過以下這組數字就可以看出來。

在黃巾起義爆發前30年左右,東漢政府是進行過一次全國人口普查的,當時的數字是全國人口有5600多萬人。但經過之後接近40年的內戰,中原人口的損失程度是令人觸目驚心的。按照《晉書》的記載,在東吳滅亡之時,晉(包括之前已經滅亡的蜀國人口)吳兩國的人口總數之和竟然不足800萬人。當然現代研究認為當時中原剛剛經過長期分裂統一,戰亂的影響還沒有完全消除,所以統計數字並不完整,當時實際的人口應該在1600萬到2000萬左右,但即使這樣也下降了三分之二左右。

而許多朋友不太熟悉的是西晉末年的局勢,其實在被稱為“五胡亂華”的這段歷史發生之前,中原地區也經歷了一場規模和殘酷程度絲毫不亞於三國時期的重大內戰,也就是“八王之亂”。八王之亂是西晉末年西晉皇族不同諸侯王之間為了爭奪皇位而發生的一場嚴重內戰,從公元291年爆發開始,一直持續到了公元306年,持續時間也長達15年。

八王之亂對中原地區的破壞程度之大也堪稱歷史之最

而這次戰爭也同樣造成了中原地區的人口大量減少,根據一些研究估計,在八五之亂開始前,中原地區的人口在2200萬人左右,但經過八王之亂這十幾年大戰,中原地區人口再次被腰斬,有些數字認為到公元306年八王之亂基本平息之時,整個中原地區的人口已經只剩下了1088萬人,也就是比三國末期的人口數量還要少三分之一以上了。所以從這兩組數字的對比來看,其實雖然接近,但也能看出一點為何五胡亂華在西晉末年發生的端倪了,因為此時的中原,實力比三國末期,確實又下降了一個檔次。


三國時期與八國之亂時期的不同點

下面再說說這兩個時期的不同點,從這些不同點裡,就更能看出為何五胡亂華發生在西晉末年了。

首先三國時期是承接東漢時期中原王朝對草原遊牧民族的強勢。對歷史有一些瞭解的朋友都知道,兩漢的一個主旋律就是打擊匈奴,保證北疆的安全。而這一舉措在東漢時期其實是已經開花結果了。公元160年前後,已經在兩漢不斷打擊下西遷到今天哈薩克斯坦西部地區的北匈奴在東漢的持續追擊之下再次西遷,從此消失於中國古籍之中。

三國時期的形勢

而南匈奴則完全受制於東漢,被東漢分而制之,各部在當時的實力非常有限。同時因為北匈奴的勢力剛剛被驅逐,當時鮮卑、烏桓等其它草原各部也都還沒成氣候。另外非常重要的一點是,中原北方地區在官渡之戰後基本被曹操所統一。雖然這種統一併不完整,北方也還存在其它一些軍閥,但總體上北方在官渡之戰後,以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方式很快重新形成了一個強有力中央政權,真正大規模的內戰只持續了10幾年,而這個政權相對於當時仍然四分五裂的各個遊牧民族還是無法撼動的。在幾次相互之間的戰爭中,南匈奴和烏桓面對曹軍多次慘敗,比如公元207年曹操在追擊袁紹兩子的過程中與烏桓在今天遼寧省境內的白狼山發生大戰,結果烏桓單于蹋頓被張遼直接在陣前斬殺,烏桓部僅一戰就遭到重創。所以當時雙方的實力差距還是非常大的。針對南匈奴,曹操則將其分為五部,而他們之間的矛盾也使他們很難聯合。

八王封地分佈,集中在中國北方地區,這也是八王之亂的主要發生地

但到西晉末年,中原地區的實力因為人口再次腰斬而進一步衰落。而且不僅如此,因為八王之亂主要發生在中國北方,直接鄰近遊牧民族聚居地的地區人口損失最大。同時在八王之亂期間,內戰雙方因為中原人口損失嚴重,都曾經向周邊的遊牧民族借兵幫自己打內戰,而最終這些舉措的結果都是讓遊牧民族的軍力不斷壯大。

比如最終直接滅亡了西晉的漢趙政權,其首領劉淵就是在八王之戰期間與西晉宗室成都王結盟,並藉此聯合匈奴各部,把南匈奴重新結成了統一的力量。而後來在成都王被西晉中央平定之後,劉淵則順勢自立。而西晉中央也多次聯合拓跋鮮卑和段氏鮮卑,這些舉措最後都造成了中原王朝自己在內戰中越來越弱,而周邊遊牧民族的則在中原內戰中有了聯合的理由和機遇,同時其軍隊也在中原內戰中鍛鍊的越來越強,最終導致了雙方實力的逆轉。


所以總體來說,三國時期雖然內亂嚴重,但北方地區較快恢復了和平,建立起了對遊牧民族仍然有優勢的中央政權,導致遊牧民族無力南下。而西晉末年15年異常慘烈的八王之亂導致中原整體實力急劇衰落,遊牧民族自身藉機聯合,並在中原內戰中建立起了具有很強戰力的軍隊,這些因素綜合作用,使中原王朝和遊牧民族的實力逆轉,最終促成了“五胡亂華”的發生。


桃花石雜談


西晉之所以會發生”亂中華五胡”,關鍵是經過八王之亂後,西晉已名存實亡,各個藩王不是被殺,就是實力大減,很多地方出現了權力真空,這就為“經胡亂中華”提供合適的溫床。而三國亂世之所以沒有發生“五胡亂中華”,我覺得有以下原因。

一:經過兩漢政府持續幾百年的沉重打擊,匈奴、羌等少數民族,要麼遷徙,要麼歸附漢朝,實力銳減。他們想要起兵,首先要面對軍力強大的地方刺史。這些刺史在曹、劉、孫眼裡,如同草芥。可他們對付這些少數民族卻強悍無比。就像三國演義裡昏庸無能的公孫瓚,也能把自己旁邊的鮮卑軍隊打得落花流水。

二:曹、劉、孫三家,不但君主英明,軍隊戰鬥力也格外強大,他們都有極高戰略眼光。



就像曹操,懷揣一統華夏的雄心大致。在擊敗袁紹後,為徹底解決統一天下時的後顧之憂,不惜跋山涉水,歷盡艱辛,親率大軍直撲遼東。在鮮卑人沒有防備的情況下,不顧人馬疲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斬單于首級於陣前。曹操還將歸附匈奴分為五個部分,派官員前去監管,是這些匈奴單于有名無實。

還有羽扇綸巾的諸葛亮,
在北伐前,親率士卒,五月渡盧,深入不毛。與彝族人孟獲大戰十幾回,終於平定叛亂,並留下七擒孟獲的千古佳話。這些傑出的政治人物都明白一個道理: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他們在內戰的同時,不忘打壓那些有軍事崛起能力的胡人。


即使到了三國末期,吳蜀衰落。依然有姜維,盧抗這些大將,坐鎮軍中,保持著對周邊胡人強大威懾力。即使有幾個不軌之徒,也是不敢輕舉妄動。

正是以上原因,三國之間雖然內戰不斷,周邊的胡人也不敢亂來。


洛水清風cuixiaosheng


三國亂世,英雄輩出,五胡亂華沒有機會的。曹操有統一天下的機會,就是放棄赤壁之戰,襄陽荊州以戰養戰。益州幫派互鬥,政治腐敗無能,此時曹操直派二十萬大軍去取益州手到擒來。東吳孫權,猶豫不決,本要投降,只是諸葛亮的舌戰群儒,最終才達成共識抗曹。所以,曹操不該戰略冒進,錯過了一次統一天下的機會。

劉備也有統一天下的機會,就是擁有益州和荊州襄陽之時,此時此刻,乘勝利荊州益州兩路北伐魏國,也可一統天下。可是,劉備得了益州、荊州襄陽,就忘乎以為,封侯拜相,稱帝建國了。結果,各幫派互鬥,藉機會消滅各個勢利。所以,劉備的不成功就是因為稱帝建國,拜相封侯太早,‘’此間樂‘’忘記了荊州正在苦戰,荊州丟失了。劉邦也是打下天下才稱帝建國,而劉備早已經歌舞昇平,此間樂忘荊州。漢獻帝封劉備為皇叔,希望逃出朝廷後抗擊曹操,萬萬沒想到劉備會自立為王。

袁術袁紹都有機會統一天下的,但能人異士都不保袁紹大兵團。所以,五胡亂華跟三國亂世有因果關係的。換句話說,三國亂世都是所謂的智慧能人們造成的。聰明沒有用到真正的地方,故說三國沒有真正大智慧的超遠眼光的能人,都是些追求名利雙收的人。

如果不是三國亂世梟雄群起,相互消耗大漢的人力和財力,就不會有五胡亂華的悲慘世界的發生。所以,三國時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大智慧的人,象姜子牙張良這樣心懷天下的大智慧遠超眼光的人,實在不多的。總評,三國時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大智慧、心懷天下,心繫百姓安居樂業的人。


gaosheqin


這足以說明漢朝的強大,即便是東漢末年,少數民族也不敢來侵襲我們。公孫瓚的白馬軍打的鮮卑聞風喪膽、馬騰的涼州鐵騎使羌胡俯首稱臣、遼東的公孫家族更是稱霸東北亞,隋唐時牛逼哄哄的高句麗在那時居然臣服於一個家族。

這只是漢末的一些個軍閥,咱再看看三國。魏國,被稱為北方遊牧民族的剋星。烏桓,當年和鮮卑同為東胡。後來被匈奴打成了兩半。其實力不次於鮮卑,後來在白狼山被曹操一戰打垮。再說鮮卑,北方穩定時,曹操更是幾次出兵討伐其中不老實的部落。南匈奴,再未解體前,趁中原內亂搔擾漢朝邊疆,擄掠邊關百姓,蔡文姬就是被掠走的。後來,曹操統一北方後去要人,匈奴因為懼怕曹操果斷放人。


吳國,剿滅內地的山越,收復交趾(今越南),駐兵臺灣。蜀國更不用說了,諸葛亮七擒孟獲,一直打到緬甸以北。但他是以服心為上,比起魏國和吳國的武力征服,更仁慈一些。諸葛亮這一做法,不僅使他成為促進民族融合的歷史人物。更使得西南少數民族直到今天也很穩定。

漢帝國在這種風雨飄搖的情況下,還能如此,可見其實力。西晉,怎可與之相比。(本人第一發這麼長的文章,如果那裡說的不對,請各位指出批評,噴子輕點噴。)


星哲道長


三國亂世,為何沒有胡人作亂。回答這個問題就要了解當時魏蜀兩國的情況,這點非常重要。首先,三國還沒建立時。東漢就有一支尚武的強大力量存在,例如曹操手下,盡是猛將和謀士,但是,餉銀戰馬奇缺,怎麼辦?曹操此人非常聰明,為什麼呢?從曹操的望梅止渴,以及盜挖墓冢可以看出,此人腦子非常靈光,還有使用大量謀士。這些謀士為曹操組成了參謀團,行軍大戰是離不了的,謀士的策劃,就是如何打贏戰爭,猛將的 勇猛是戰鬥力體現。餉銀不足的曹操可以從盜挖墓冢得到,戰馬不足,那就是通過對北方遊牧民族的征討可以得到彌補。征討遊牧民族雖不是容易事,但是這點曹操的謀士起到了很大作用,那就是號召下邊的猛將和士兵,你們不是沒有戰馬和糧食嗎?可以從遊牧民那裡奪,我可以給你們提供武器和士兵,你們一定要想辦法殺死那些遊牧民男子,殺死後,他們的牛羊、馬匹、女人和財物,馬匹可以上交,剩下的便是你們的,但是你們一定要殺死那些遊牧民男子,保護好自己和你們的弟兄。就這樣曹操對北方遊牧民展開徵殺,而且都是趁遊牧民不妨大肆開殺戒,奪得了大量戰馬。這就是在餉銀不足,通過武力征討消滅北方遊牧男子的最好辦法,這就是北方遊牧民無法形成威脅,而且這一辦法行之有效在以後的魏建立後,依然行得通。再說劉備,雖然人馬不多,猛將和謀士很少,那就是攻城為下,攻心為上。利用善意心理感化那些牧民,已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樣三國時代就這樣沒有胡人入侵,達到內戰爭霸。晉統一三國,天下穩定。大量兵員返鄉務農,以致尚武精神大量消減,且內部爭權奪勢,對遊民的不怎麼設防,導致周邊牧民勢力大增,最終演化成胡人作亂。


娚孩嘬帥200637769


我覺得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講。

第一,社會制度。曹魏時期世族政治興起,然後用九品中正制匹配了社會結構。這時候因為制度剛剛成立,世族和庶族分界並不僵化,能比較公正的推舉出真正的人才。而到了晉代,社會結構僵化,所謂“上品無寒門”,政治完全被豪門大族把持,寒門子弟很難出頭,而很容易就身居高位的世族子弟草包越來越多。比如當時王羲之的弟弟,當的好像是功曹,一個隨軍參謀類的官職,天天基本就知道飲酒、賦詩這些所謂的名士做派,當有人問他他是幹嘛的,他左右瞅瞅,發現騎兵正在訓練,居然說“我大概是養馬的”,這樣的人身居高位,國家不完蛋才怪。

第二,個人能力,說是第二點,其實也是第一點的延續。曹操真的是不世出的人傑,而靠著老子爺爺登上皇位的司馬炎,是沾了九品中正制的光。漢末遼東公孫,西涼馬家,都是擁有龐大騎兵部隊的大軍閥,扔到任何年代都能割據一方,然而卻被曹操十幾年間全部收拾了,在證明了魏軍恐怖實力的同時,飛速穩定的北方也讓少數民族沒有可趁之機。司馬家雖然也是出了兩代人才,然而站在巨人肩膀上摘桃子的司馬炎就是個不折不扣的草包,西晉是絕無僅有的看開國皇帝就感覺差不多要亡國的大一統朝代,只不過當時魏國的統一進程已無法阻擋了而已。而如果沒有世族聯盟的支持,司馬炎是絕對當不了這個皇帝的。而他統一全國,不但沒有想辦法去解決世族的問題,反而帶著頭奢靡腐敗。然後也不吸取七國之亂的教訓,分封一大堆諸侯王。最後還傳位給一個白痴兒子。這樣內部腐敗,中央空虛無能,外圍又尾大不掉,國家不出問題才怪。


想和世界聊聊


1、三國亂世,雖然中原地區分裂戰亂,但北方胡族也處於分裂時期,沒有形成強有力的統一體,所以,三國割據軍閥基本能夠一對一應付。曹操雖然征討烏桓勝利,但勝得並不輕鬆。後來軻比能統一鮮卑,曹魏派刺客將其刺殺,鮮卑的威脅暫時消除。

2、三國時期的北部邊界相對於東漢時期已經縮小,曹操和曹魏施行了戰略收縮政策,承認北方遊牧民族(鮮卑)對邊郡的侵蝕,藉以緩和衝突對立。比如曹操放棄了朔方、五原、雲中、定襄等邊郡。

3、曹魏和蜀漢施行民族內遷政策。三國亂世,中原、關中地區人口流失嚴重,曹魏從山西、河北遷移大批人口充實中原地區。為了填補山西、河北的空缺,曹操內遷五部匈奴20W左右,五胡之亂中首先叛亂的劉淵就是曹操內遷到山西的匈奴人;為了填補關中,蜀漢和曹魏將整個部落的羌族和氐族內遷至關中地區。

這些內遷的胡族需要繳稅、提供兵源,開始一定程度上的民族融合,對中原政權發展起到了作用。而曹魏和蜀漢沒有發生大規模內亂,再加上內遷胡人的比例相對較低,所以,相處的比較融洽。但到了曹魏末年,鄧艾已經看到了民族內遷帶來的弊端

“羌胡與民同處者,宜以漸出之,使居民表崇廉恥之教,塞奸宄之路”。這種情況越演越烈,到了西晉時期,關中地區的胡漢比例接近五五開!

4、曹魏的土地兼併還不是很嚴重,但廢除屯田制後,世家大族開始肆無忌憚的兼併土地,大肆驅使內遷的胡人為其耕作服役。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逐漸激化。

5、西晉爆發“五胡之亂”,一是因為北方地區胡漢人口比例失衡,二是因為八王之亂極大削弱了西晉,導致中央和地方的權利失衡。

而從三國看到西晉,這些原因都能在三國時期找到源頭。因為三國時期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並不嚴重,統治者素質相對高於西晉,所以沒有發生五胡亂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