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南斯拉夫戰爭、伊拉克戰爭及敘利亞戰爭說明了什麼,給世人帶來了哪些警示了,你怎麼看?

日月天29


親身經歷了伊拉克戰爭和敘利亞戰爭,其中帶給世人的警示還是蠻多的:

1、國家自身建設不好的話,外人就輕鬆“有機可乘”了:伊拉克因為石油過著相當富足的生活,而南聯盟也曾經是東南歐的“模範國家”,敘利亞動盪開始前被《孤獨星球》稱為“中東最安全的國家,沒有之一”。然而,伊拉克因為與伊朗長達八年的戰爭,再加上薩達姆治國招來本國庫爾德人和什葉派的痛恨,而敘利亞巴沙爾政權又不能擺平遜尼派與阿拉維人之間的利益關係,因此,當外來力量稍加挑撥,戰爭就立即爆發了。所以,遇到這樣的事,先別怪“外來因素”,而是應該檢討自己的不足。

2、戰爭任何時候都可能發生:不論是伊拉克、敘利亞、利比亞還是南斯拉夫,當這些國家和國民和平承久達數十年後,他們已經淡忘了戰爭,認為家與國雖然也有不如意的地方,但總不至於發生戰亂,更不會面臨著外來武裝的侵略。然而,戰爭就是在一夜之間來臨,以至於從國家治理者到國民都沒有任何的心理與事務準備,因此就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比如說敘利亞全國六分之一淪為外國難民,利比亞還分裂成三個部分,伊拉克迄今為止仍國無寧日,而南斯拉夫也分裂成數個獨立的國家外加一個準國家般的地區。因此,中國古人說過的“無憂必戰”顯然非常有道理。

3、任何時候任何事情都不是“不進行國防建設”的理由:敘利亞從巴沙爾治國伊始,就集中精力建設經濟,從而無視國防建設,以至於國家動盪開始時,運送兵員的卡車都沒有完好的,所以就坐失維護國家穩定與和平的機會。卡扎菲則把原本用於國防建設的經費挪用到開發“非洲大運河”,建設“非洲第一大醫院”等巨型不切實際的項目上,結果當國家需要軍事力量時,卻發現無兵可用,無國防可依託。


邱永崢


過去20年,美國發動的這幾次戰爭對南斯拉夫、伊拉克和敘利亞國家和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戰後都是一片狼藉,滿目瘡痍,民眾流離失所,經濟損失數以千億計。通過這些戰爭,我們可以總結一些教訓,也給我們帶來了不少的警示。

1、國際社會弱肉強食,落後就會捱打。

科索沃獨立問題本是南聯盟的內政,卻遭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介入,導致矛盾全面激化,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更是以此為藉口,對南聯盟的軍事目標和基礎設施進行了長達78天的狂轟濫炸,導致南聯盟死傷7800多人,經濟損失達2000億美元。伊拉克戰爭美國更是蠻橫無理,以薩達姆政權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繞過聯合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是赤裸裸的侵略。敘利亞戰爭也是美國人支持的顏色革命引起的,在戰爭期間,美國不僅扶持敘利亞反動派和庫爾德獨立武裝,而且不經過敘利亞政府同意,以打擊恐怖主義為由,在敘利亞境內建立了20多個軍事基地,就是為了推翻敘利亞巴沙爾政權,不過因為俄羅斯的幫助和巴沙爾本身還算得民心,所以美國的圖謀沒有得逞,最近在考慮撤軍事宜。這幾次戰爭美國都是對主權國家赤裸裸的侵略行為,但是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的綜合國力無人能比。而受到美國侵略的幾個國家實力不濟,只能捱打,無力反擊。

2、蒼蠅不叮無縫的蛋,一個國家出現問題,最主要的原因肯定是內部出了問題,

南聯盟的民族矛盾一直很 突出 ,不過鐵托在世時,以超高的威望可以強行壓制。1980年南斯拉夫領導人鐵托逝世後,南聯盟再也沒有出現強力的領導人,所以科索沃獨立問題隨之爆發,也給了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干預的藉口。

伊拉克戰爭確實是美國發動的侵略戰爭,但是我們知道,在美國進攻之前,伊拉克人民對於薩達姆的獨裁統治不滿已久,經過8年的“兩伊戰爭”,1991年的海灣戰爭等,伊拉克民眾厭戰情緒嚴重,加之因為美國的制裁,伊拉克國內經濟疲軟,腐敗叢生。在美軍進攻前,伊拉克內部已經矛盾重重,這也是美國可以輕易策反伊拉克高官的原因之一。

敘利亞戰爭是美國支持的顏色革命引起的,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敘利亞民眾對於阿薩德政府的不滿也是不斷積累的結果。不過因為俄羅斯的幫助和阿薩德擁有一支能征善戰的軍隊,所以才沒有被美國推翻,

以上三個國家都是獨裁政權,也是因為內部問題被美國利用,最終導致矛盾激化,發生內亂或者戰爭。所以,凡是獨裁國家,政治強人去世後,國家很可能會陷入動盪,如果被外部勢力利用,後果不堪設想。

3、當今社會,沒有誰能置身事外,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同樣是面對美國的侵略,伊拉克薩達姆和敘利亞巴沙爾的結局卻截然不同。薩達姆孤立無援,最後眾叛親離,被美國絞死;敘利亞巴沙爾則越打越強,現在基本掌控了局面。造成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除了巴沙爾擁有一支忠於自己的軍隊外,還有時,俄羅斯直接出兵幫助敘利亞穩定局勢,在美國入侵伊拉克時,薩達姆孤立無援,最後身死族滅。這正驗證了那句話:朋友多了路好走。

一家之言,歡迎評論指正


執著不屈


美國說它們要統治外太空,那麼,誰統治地球就不言自明瞭。

怎麼做?滅掉中俄即可(俄是真的想加入北約,美國是真的沒有同意 就說明了問題~北約的成立就是為了對抗/滅你用的!)。

怎麼滅?從壓縮中俄的生存空間開始。翻開地圖看看,這30.年美國借“自由/民主”到處煽風點火,教唆前蘇聯的小弟分家獨立,借“反人類”滅了南聯盟、借911出兵阿富汗、借“大殺傷性武器”滅伊拉克、利比亞,借“阿拉伯之春”搞亂中東,借“化武”準備滅敘利亞,期間想用土軍人政變拿下土耳其… 被俄阻止後收買烏克蘭與俄對抗… 美又把導彈佈置到波蘭~架在俄的家門口了…

對於中國,美國靠軍事壓力經濟制裁是沒有用的,於是技術封鎖、大V搖旗公知吶喊、免費贈送轉基因技術出口轉基因產品,讓中國“三代絕嗣”!

… …

網友說得好~世界上只要有美國勢力存在的地方就會有動亂,有動亂的地方就會有美國人的影子。


蠶渝為龍


不管南斯拉夫、伊拉克還是敘利亞,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不顧後果的暴政。

南斯拉夫在科索沃進行殘暴的種族清洗,當然應該有人管,而且應該受到懲罰,如果放任這種惡習於不顧,就會有更多的弱肉強食的事件發生,也會使治理這種事情的成本加大,後果更嚴重。

伊拉克直接就是窮兵黷武,打了八年兩伊戰爭,剛剛停戰,就佔領了科威特,根本不顧老百姓的死活,還遍地特務警察隨便殺人,薩達姆死有餘辜。

敘利亞國內矛盾突出,國內共有2200萬人,遜尼派佔了總人口的80%, 阿拉維派只有不到300萬人,庫爾德130萬人,阿拉維派要鞏固政權,不得不採取鐵腕手段。2011年1月群眾示威遊行,3月內戰爆發,整八年,帶給人民傷害,也讓世界人民痛心。

所以說,順應時代要求,符合人民大眾利益和意願,才會國泰民安,才能生存下來。


陳能先A


首先讓我們看南聯盟戰爭。北約1999年作為一個軍事結盟組織,以所謂“維護人權”為理由,悍然在沒有聯合國允許的情況下轟炸了南聯盟。實際上,原南斯拉夫這個國家冷戰結束後的1991年就分裂並爆發內戰了,要說有“種族清洗”的事件,1999年以前都已經發生過了,並且涉及到參戰各方,並不只是塞爾維亞人的事。

但是,西方的電視臺上只播出了塞爾維亞軍隊的“暴行”。1998年在科索沃地區,塞爾維亞軍隊是在鎮壓當地分離主義勢力,這是任何一個主權國家都應該做的事。但是美國曆史上第一個女國務卿奧爾布賴特,推動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悍然下令北約進行轟炸行動。78天的轟炸後,北約軍隊進駐科索沃,這片在塞爾維亞民族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土地,就此事實上分離。

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發生在2001年的911事件之後,時任美國總統小布什提出“單邊主義”,以不存在的伊拉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理由悍然入侵。不過這場戰爭成為冷戰後美國單極霸權的轉折點,經濟上和國際信譽上都給美國造成了嚴重損失。

隨後美國將主要精力轉向煽動顏色革命,利用在國際互聯網上的“話語霸權”,通過各種煽動引起“阿拉伯之春”等。敘利亞內戰是“阿拉伯之春”的直接後果。從目前形勢看,經過了八年戰爭,敘利亞政府軍已經穩定形勢,美國正在從中東抽身,而中東各國開始自行組織安全框架。

美國在冷戰後發動的這些戰爭,以及大量的煽動運動,都是利用其冷戰獲勝所獲得的優勢實施的,優勢不光是軍事方面,還有經濟、政治、話語權方面。目的是永遠維護美國獨霸的地位,試圖讓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永遠站在“叢林食物鏈”的高層。有其他國家憑藉自身努力發展起來,試圖倡導和平友好、發展共享的新道路,就會成為美國口中所謂“修正主義”,即威脅到了美國“食物鏈高端地位”。也就極大可能成為美國下一場戰爭或煽動動亂的目標。


鷹眼戰情室


南斯拉夫、伊拉克、敘利亞等戰爭,告訴我們,美國正在走向控制世界的道路上。

有網友描寫了南斯拉夫、伊拉克和敘利亞的優點。正是他們那些或資源豐富、或經濟良好的優點,成為了美國的眼中釘肉中刺,非除去而後快。看看那些整天罵美國而經濟危機民生凋敝的國家,仍然有滋有味的活著,並痛痛快快地繼續罵著美國。

他們最大的缺點就是繁榮而沒有聽命於美國,沒有像沙特那樣聽命於美國,沒有能夠像沙特那樣殺死記者後能夠讓特朗普為沙特背書說:沙特能夠給美國帶來龐大的軍購。

目前,美國幾乎能夠控制世界的主要石油資源。除了俄羅斯之外,世界的石油資源主要聽命於美國。用美國的話說,控制了世界石油,就控制了世界經濟。美國通過打擊不聽話的石油國家,庇護聽話的石油國家,實現對世界石油資源的控制。

美國政治,向控制世界石油、控制世界經濟的方向努力。從美國與日本的廣場協議到中美貿易戰,美國明確表現出控制世界經濟的野心,明顯表現出美國恐懼經濟被超越的心理,美國通過經濟手段不斷打壓世界經濟,收割世界經濟的利益。

戰爭,只是國家間競爭的句號。和平,才是國家間競爭的持久的戰場。美國用戰爭和經濟的兩種手段,維持著霸權地位。

用撒切爾的話說,西方想擊敗前蘇聯沒有成功,前蘇聯解體的主要原因是前蘇聯內部出現分裂。用中國古老的話說就是,戰勝自己的不是別人,是自己。自己的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自己的錯亂,給對手擊敗自己的機會。前蘇聯的解體,有著西方的忽悠,更主要的是前蘇聯自己的失誤。

一失足成千古恨。前蘇聯的失誤,已經使前蘇聯煙消霧散。警惕!歷史的重演。

世界正在走向統一的道路上,要麼統一世界,要麼成為世界的被統治者。


遲到的知道


首先是內部要團結,科索沃事態發展就是因為鐵托死後南聯盟群龍無首,加上存在已久的民族矛盾,又有外部勢力的挑撥,美國才能有理由不斷滲透直至直接出兵干涉。其次,要在國際上獲得認同或支持,敘利亞目前的亂戰局面就是多方在此地角力的體現,雖然局勢發展並不明朗,但巴沙爾政權並沒有被推翻,還控制著敘利亞大部分國土和重要城市。最後一點,這幾個地方,都處在國際熱點地區,有的是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有的是資源的原因,都是各國戰略佈局的重要地點。在這些地方你不去找麻煩,麻煩也會來找你。作為處在此地的國家,領導集體必須足夠清醒和有戰略頭腦。舉個例子,新加坡的位置對於周邊各國也是極其重要,他扼守馬六甲海峽,是溝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重要節點,任何人取得新加坡,誰就能控制印度洋的東大門。而作為一個國土面積只有716平方公里的小國,在周邊強國環伺之中卻能發展壯大,這跟李氏家族能夠清醒認識自己,能夠在各個大國間左右逢源有很大關係。


藍色大菠蘿


最大的警示就是美國仗著自己的霸權地位,打著“民主”和“人權”的旗號在干涉他國內政,侵略他國的領土。在南斯拉夫人民的眼中,在伊拉克人民的眼中,在敘利亞人民的眼中,美國就是恐怖分子,是美國破壞了他們的家園,讓他們的家庭破碎!

這些戰爭再次說明,一個國家的軍事力量不夠強大,就會被強國欺負,就會被侵略,就會失去國家的主權,被強大的美國若控制!所以,就得像法國總統馬克龍所想的那樣,要建立屬於自己強大的軍隊,要有自己強大的海陸空軍事打擊能力!

(南斯拉夫被轟炸現場)

這些戰爭再次說明,在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下,以美國的思想為主導權,和美國作對,就意味著要破壞美國製定的規則,美國就會想方設法的制裁你,不惜扶持武裝來搞垮你的政府政權!

(美國轟炸機在投彈)

這幾場戰爭說明,在國際博弈中,弱國無外交,一切靠自己,只有自己強大了,才能解決問題,才能不被消滅!

這幾場戰爭說明,如果南斯拉夫擁有“核武”,如果伊拉克擁有“核武”,如果敘利亞擁有“核武”,美國就不敢打他們!

這幾場戰爭說明,美國給世界帶來的並不都是美好,帶來的還有太多的傷害!


老鱷魚觀天下


其實為什麼美國人好戰這個問題應該這麼說:美國好戰是因為軍火商和銀行家為了自身利益,左右了政府決策導致的結果!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的道理大家應該都懂,大炮一響‘’誰‘’能夠做到黃金萬兩,以及他們是怎樣做到黃金萬兩的,才是解開這個問題的關鍵。

在這一點就象刑偵學中所說的--犯罪行為的受益人,往往就是犯罪嫌疑人的推論原則,是一樣一樣的!

由於美國是世界老大,軍火和美元可以利用美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賣遍全世界,所以這個世界無論什麼時間,什麼地點發生戰爭,軍火商和銀行家都是當然的受益者。

更何況受益者如果有先知權,對取得利益有多重要自不必我多言。而操縱戰爭無疑就是最佳的,也是最有效的獲得先知權的辦法 ……

明白了以上利益關係,美國人好戰還不好理解嗎?

商人國家的行為準則,無利不起早,有利皆可為也!

人類社會有這樣一個老大,不能不說是人類最大的悲哀也!


管欽政


伊拉克戰爭和敘利亞戰爭,其中帶給世人的警示還是蠻多的:

1、只有自己發展,自己強大,自己做好,才能真正實現獨立自主、無懼外來干涉、建立合理合法合作共享共贏開放包容綠色和諧可持續發展穩定的內外部環境。國家自身建設不好的話,外人就輕鬆“有機可乘”了:伊拉克因為石油過著相當富足的生活,而南聯盟也曾經是東南歐的“模範國家”,敘利亞動盪開始前被《孤獨星球》稱為“中東最安全的國家。所以,遇到這樣的事,先別怪“外來因素”,而是應該檢討自己的不足。

2、戰爭任何時候都可能發生:不論是伊拉克、敘利亞、利比亞還是南斯拉夫,當這些國家和國民和平承久達數十年後,他們已經淡忘了戰爭,認為家與國雖然也有不如意的地方,但總不至於發生戰亂,更不會面臨著外來武裝的侵略。然而,戰爭就是在一夜之間來臨,以至於從國家治理者到國民都沒有任何的心理與事務準備,因此就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因此,中國古人說過的“無憂必戰”顯然非常有道理。3.美國通搞亂地區局勢,使地區動盪不安而從中獲利,置當地老百姓的利益不顧。4.少數集團充當外部勢力的代理人,獲取本來應該屬於當地人民的利益,並不斷壯大自己,唯利是圖,置國家人民水深火熱之中。5.缺乏強有力而且為民做主的中央政府,政府如果稱強好勝、持強凌弱,違背國際規則,"違反美國利益"將導致外部勢力介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