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社會的地主是地多還是錢多?

餘下的光年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當然是地多。

在地主看來,土地是一切。

為什麼?因為有了土地以後,就可以通過土地來生錢。

有了土地,可以自己僱傭長工來耕種土地,獲得的糧食歸自己所有。

或者也可以將土地出租給佃戶,每年收取一定的租子。

因為土地屬於可再生資源,可以無窮無盡的賺錢。

而土地賺出來的錢又可以買新的土地,這樣積少成多,慢慢做大。

而且更重要的是,土地的價格幾千年來幾乎是恆定的,不會出現商品那種貶值,也不會有貨幣的通貨膨脹。

地主如果拿錢去做生意,就存在風險,搞不好連老本都賠光。

如果拿錢去放高利貸,前提你得有能力收回來,很多高利貸成為爛賬。

就算搞成金銀藏在家裡,以前的土匪很多,搞不好來搶你一次,不但金銀連性命都會送掉,

所以,土地其實是最保值最穩定的資產,就算土匪也沒辦法把土地搶走。

在以前,地主其實也沒有什麼錢,有了錢通常就拿去買土地。

摘錄一段真實的周扒皮的經歷:

“老周家也是闖關東過來的。”83歲的黃店屯農民閻振明說。具體哪年哪月從山東遷來的,周家後人也不明曉,大概是在清初。

和東北其它地方一樣,復縣長期地廣人稀。清初召民墾荒,一些山東人來到這兒。雍正十二年(1734年),人丁才增至5278名。當時,八旗官兵“跑馬圈地”,戍邊官兵“按丁授田”,包括周春富的先輩在內的移民們,則自己動手墾荒。

周家的先祖在這裡定居下來,開荒、種地、生孩子,一戶人就這樣繁衍生息下來。後來的移民,能選擇的好地越來越少,有人乾脆租地。天災人禍、家道中落等變化,也會導致土地的流通和集中。

即便如此,這裡的人地關係遠沒有中原地區緊張,地主和貧農的關係相當緩和,基本沒有大的衝突。

其實就是很簡單的一句話:在東北,土地多得是。地主有地,農民也有地。莊稼人只要肯賣力幹活,不愁賺不出一份家業!

民國三年(1914年),政府丈量登記,明確土地所有權,3年後統計,復縣共有耕地面積1517570畝,農戶46610戶,其中87%是自種戶、自種兼租種戶,僅有少量農民完全靠租地為生。

周家到了周春富這一輩,並不算富裕,按閻振明的說法,周春富“繼承了一些土地,但不多”。

在周春富看來,那些浮財不過是過眼雲煙,只有土地才是結結實實的保障,地裡出一家人的吃喝,子孫也能受益。

於是,這個勤儉、精明的農家子弟,開始一點點地攢錢、置地。他的勤儉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在黃店屯,年長些與周春富有過接觸的老人都知道,“周春富這人無論吃的還是穿的,都很寒磣,褲腰帶都不捨得買,是用破布條搓的。”周春富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摳門。

一個流傳甚廣的細節是,“周家吃剩的粉條用筷子撈出來,放到蓋子上曬乾了日後吃。”

在周家做過多年長工的王義幀回憶說,周春富從“從不閒著”,夥計鍘草的時候他幫著續草,他續草鍘出的苞米秸長短勻齊,牲口愛吃。“有個特殊要求,無論是夥計還是兒女媳婦,幹活時不準穿紅掛綠,怕粘灰就不能撒手幹。”“周家院子裡是不能有雞糞的,孩子回家了就拿起小鏟子往院坑裡拾掇。家裡不養牛養騾馬,腳力快也乾淨。我在他家要早起。他家人養成了習慣,冬天天沒亮點了火油燈,家裡人做飯的做飯,喂牲口的喂牲口。人家都起來了,你夥計還能賴在被窩裡嗎,起來沒有事摑著筐揀狗糞。”

2006年,王義幀回憶說:在黃店屯,老周家的5個兒子也讓人羨慕,“家裡人手多,大兒子幹農活,二兒子管家,三兒子趕車,幾個兒子都有分工,個個勤快。腦子也靈,都能掙錢。”

周家“掙錢了就買地,地多了就僱長工,從三五個到七八個的時候都有。周春富老頭和長工一樣幹活,一大早就趕馬車出去,回來掛一鬍子霜。”

長工王義幀對周春富買地的嗜好印象深刻:“老頭把家,就願意買地。和人家在地頭說話,末了就問,你賣不賣啊?”

周春富憑藉自己多年的努力,為周家積攢了一大份家業。


薩沙


我家族裡有個二叔公太,解放後定為資本家地主。聽我爺爺講,二叔公太的爺爺是很窮的,是學徒出身,後來結婚後自己經商,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生意大了,有錢賣田地,到二叔太婆這代,由二叔婆天未亮就帶幾個兒媳婦和長工一齊下地幹活,吃的也同長工一樣,解放前有商鋪兩間,幫工學徒三人,有田約200畝,務農長工3人。解放後,評為資本家地主,商鋪公私合營,兒子入了供銷社,田地沒收充公。到了60年代中,全家下放農村,並於80年代回城。回城時一無所有,無房無地。好在改蘋開放,回城後,後代靠做小生意,經過三十多年的辛勤努力,兒孫一代都在城中有商鋪和樓房。這說明,富裕都是勤勞所至 ,另外由於祖世經商,都有經濟頭腦。白手也可以經商的。現在改革開放了,為什麼還有很多貧窮的人。原因是多樣的,其中就有是否勤儉的因素。你們認為是否有同感。以上是我的觀點。


瞭然一小新


我家就是地主身份,我相信地主身份一樣,但地主的形成和命運各有不同。

我們家地主是這樣來的:我爺爺原來在國民黨軍隊中任軍需處長,在往後的歷史教育中,很多人認為這是一個肥缺,是足以讓人富得流油的崗位,實際上他手下一個管草鞋採購的屬吏就過得十分滋潤。但我們家詩禮傳家,仁義禮智信才是這個家族的傳承,日倭入侵,國難當頭,我祖父一心想的就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為前方奮勇殺敵的戰士籌備軍用物質,因此他的生活一直處於清貧狀態。祖父的為人,經常讓我想起《紅樓夢》中任江西糧道的賈政,雖然他手下惡奴李十過著中飽私囊、貪墨枉法、炫富鄉鄰的生活,賈政卻是清貧的,甚至用賈府錢財補帖官用。

1945年日本投降後官回鄉,置了幾畝薄地,僱了兩三個長工,養著包括父親和姑媽在內的幾雙兒女,可以說是錢也不多地也不多,只是張嘴吃飯的人多。但這也阻止不了我們家劃為地主的命運,更何況我們家還有一個在國民黨任高官的堂伯父,儘管他以指揮第十一集團軍收復雲南龍陵、騰衝等地,打通中緬公路、暢通外國物質對中國東方戰場的戰績彪炳中華,但這些都只會增添我們家淪為地主的籌碼,因為大家都知道國共兩黨分屬敵對陣營的那段歷史。

劃為地主後那段歷史是不堪回首的,祖父1951年在三反五反中死於非命,父親十多歲就擔父家庭的重任,1960年祖母在大躍進和大食堂運動中死於的飢餓,揹負地主出生身份的父親過著政治上受歧視、經濟上受虐待的生活,而他對地主生活的回憶是,一個星期吃不上一頓肉。


松楠莊主


我家解放前就是地主。和剛剛看到的帖子一樣。我的祖輩是一點一點攢錢然後買地,慢慢的變成地主的。我們家是闖關東過來東北的。老祖宗一個老太太領倆兒子一個女兒落戶到現在這地方的。聽老輩子說。當初沒黑沒白的幹活,幾輩攢下的家業。不過人緣好,苦自己不苦長短工,誰家有難處也主動幫襯一下。我家在當地算有文化的大家,老輩子攢錢就讓晚輩讀書,就算當時鬍子那麼兇也只來過一次,當時我的祖太奶主持家業,告訴我祖太奶,要一些糧食,不要太多。我祖太奶也知道這幫鬍子是誰。就說,三兒,沒有吃的就過來,不許禍害堡子裡的人。。。。我大太爺最有文化,當時在東北軍裡任職。後來我祖太爺不讓幹回家務農到解放後死的。在那些年裡我家族沒有被批鬥過。村裡人也沒有一個忘了良心的。現在我們的家族也都分散到全國各地了。我是到東北的第九代。(老家濰坊候家莊,不知道現在叫什麼)


手機用戶6013564695


我的奶奶的爺爺是和母親嫁到我們老家的,繼父好吃懶做,愛賭博,家裡窮得叮噹響,奶奶的爺爺十幾歲就下煤窯掙錢,然後買地,再種地,掙了錢再買地,所以那時候地主基本沒什麼現金,錢都換成地,後來有了上千畝地,之後就是花錢把位置不好的地,換成好地,家裡也請了長工,管家,老爺子四個兒子,四個兒子的孩子都挺大了,幾個兒子都得聽老爺子的,老爺子只給兒媳婦生活費,其它的錢都用來買買地,地就越來越多,半夜三點多,別人家都睡覺,老爺子讓全家起來幹活,誰不幹活就打誰,是打啊,天一亮短工來了,兒媳婦就得給準備好飯,讓短工吃了飯,再去種地,那是走了名的幸苦人。古代沒有那麼多投機倒把,財富都是靠幸苦和經營。地主也沒那麼壞,我奶奶爹還每年冬季給周圍窮人免費送糧食。後來戰爭和革命,土地改革,地主殺頭,命保住了就不錯了。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利益。


我愛我的祖國4


肯定回答:地多。我老家在東北,祖籍山東。爸爸家裡有姊妹7人,哥六個,姐一個。剛開始的地都是太爺帶6個兒子開荒出來的,後來的地是買來的。哥六人其中四人是手藝人,鐵匠,木匠等。還有兩人做生意。後來發展到小型兵工廠,做刀,槍,炮。生意上的貨,都是自己做的,和前蘇聯(當時叫老毛子)和日本(東洋人)進行交易換來的。在當地也算大戶。每逢佳節的時候,在外面做手藝的將換來的物品用大馬車運回來,(到年根時候只要村外馬褂鑾鈴,就知道家人回來了),家裡的女人們已經準備好過年一切物品,男人們回來後,殺豬宰羊,搭臺唱戲,慶祝新年和家人團聚,好不熱鬧。這都是憑自己手藝和辛苦賺來的錢和地。想一想,改革開放不也是憑辛苦努力賺錢嗎?人就得奮鬥,有付出就有收穫。


手機用戶51558647299


跟錢相比,當然是地多。因為他們每賺一點錢,就趕緊買進一點土地,好使土地越來越多,也因此能夠享受到地多帶給他們的歡樂。但因為他們買地的念頭太強了,使其中的很多人根本顧不得享樂,以至於我們這裡在五六十年代傳說,他們經常是炒黃豆做鹹菜下飯;甚至連長工吃剩的飯菜都捨不得扔,留著自己下頓吃。我下鄉那個村一個地主家的後代,一次開會時說他們家有地那功夫,伙食還不如現在(69年),讓人聽了非常感慨。


響箭6


地主是地多叫地主,地是哪來的?恐怕各地不一樣。我家是山東清末逃荒(好聽點叫闖關東)來遼南的,靠海邊近些。當時是我前五代太爺爺兄弟兩人領著家小來的,半路分開一支。我們這一支到遼南現在住地時荒無人煙(原來朝鮮人居住過),但不得不說老祖會選地方,世外桃源類型的地貌。第四代兄弟四人,勤勤懇懇耕作開荒,積累大量土地。後來陸續有人逃荒過來,一些人就主動上門打工,或者自己開荒種地,當然還有遊手好閒,不擅耕作經營的,過得不好。解放前我們家已是當地數得著的地主,也恩惠了不少人(甚至給打工的吃小米飯肉片,自己家吃鹹菜,從沒把自己放在高人一等的地位)。後來兄弟四人分了家,土地改革時,因為在當地頗有聲望,沒有人去壞我們家,政府瞭解情況,給了個富農,後來也沒遭什麼罪。地主不見得是壞蛋,特別是東北的地主。


ang1229


我爺是川東的一個小地主。

生活水平如何?據父親與小叔說,他們平時紅薯為主食,好在沒餓肚子。穿草鞋或打光腳為主,只有進城或過節才穿布鞋。不過,兄弟幾個都被送到學堂上學,這比僱農條件好的太多了。

平時有點錢也捨不得吃好的穿好的,平時穿的衣服是有補丁的,沒補丁的衣服只有過年才穿。

肉食也只有過年時才有。

省吃儉用的原因是傳統習俗,以節儉為榮。

平時也要下田勞動,不幹活是可恥的,會被大家瞧不起。

別看他們平時這樣節儉,照樣抽大煙!很矛盾很可笑是吧?他們自己種了一些大煙,除了自己吃,也拿去賣 。民國時期的大煙,與糧食、鹽巴、大洋一樣,都是硬通貨。






老青39331948


這問題很可笑,地多了錢就多了,錢多了也就有地了。

說一個很荒誕但是真實發生的事情。

解放前我們村裡有個小地主,很淳樸的夫妻倆,顧有幾個長工,也都是村裡人。為了長工有力氣安心幹活,平時吃飯,長工吃的是小米乾飯加炒菜或者燉菜,自己則是小米稀飯就鹹菜,長工吃剩下的他們才會吃乾的。

後來批判地主,讓長工上臺揭露他家罪行。有個長工憋了半天,喊了一句:“平時吃飯,他只讓我們吃乾飯……”主持批判的一聽,趕忙讓他下去了,臺下鬨堂大笑。



地主,除了極少數極少數人之外,大多數人並沒有宣傳的劉文彩和周扒皮那麼壞,更多人的形象是《闖關東》裡的朱開山和《1942》裡張國立飾演的範殿元。對於此二人,你認為很可惡嗎?

皇帝——大臣豪族——大地主——小地主——農戶——僱農,這種社會結構在中國農業社會存在了2000多年,和當下的土地流轉有什麼區別呢?只有在工業時代,才顯得不合時宜,因為如果人們都種地的話,就沒人去工廠裡打工了。



除了世家,一般的地主,也不是說生來就擁有土地的,都是經過自己省吃儉用、辛苦勞動慢慢積攢起來的,也有自己開荒置下的土地。

說這麼多,好像和本題無關,在回到本題吧。

土地,一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條件之一。有了土地就能生產糧食,有糧食就可以生存下去。以前人們有了錢就想著置辦土地,這是最保險的投資方式。只要肯勞動,土地肯定會給予回報。

有了土地,自然就會有錢。收穫了土地產物,富餘了,拿到市場賣了,自然有錢了。

所以古時候的地主首先是有土地,有錢的商人肯定也會置辦土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