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是一個人格化的東西

一、自律人格化

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生命體。每個生命體,都有不一樣的思考力。不一樣的思考力,就會有不一樣的自律感。不一樣的自律感,就決定了往後餘生的幸福指數。

自律是思考力作用下,一種時間的產物。每個人的自律計劃,都是不一樣的,就算一樣,也是形似神不似。

比如,同樣是看書,有的人安排在晚上,有的人安排在午休之前;有的人喜歡在床上看書,有的人喜歡在陽臺看書。有的人在晚上看小說,有的人在晚上看哲學。

就算同樣時間,同樣一本書,因為專注度不一樣,每個人的看書速度,和消化程度也會不一樣。

所以,每個人的自律,都是不一樣的。自律,是一個人格化的東西。

自律,是一個人格化的東西

二、自律計劃

如果一個人,能正確瞭解自己的特點,那麼人格化自律計劃,在執行過程中,一定比效仿自律計劃,更有效果。

我不是自律圈的大咖,大咖們很多都在做,時間管理的知識付費了。而我,只是億萬生命體中的小螻蟻,在每天一點點的小成就感下,走到了今天,雖然沒有“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的大成就。但到底,寫作也堅持了這麼多天了,好像就一兩天生病了,沒寫。

寫作水平還有待提高,但我感覺,一切都在自律的路上,一切都會變得更好的。那麼,我就簡單說說,幾個僅供參考的,有針對性的小建議:

1. 執行力不強。如果覺得自己執行力,一直都不行的話。那就藉助外力監督。制定一個,以不打擾別人正常生活的自律計劃。比如說,我晚上看書,正好,我的室友這個時間有空,那麼,就讓她監督我,讓我不要做與看書無關的事情。

2. 內向與外向。正確認識自己,制定適合自己發揮潛力的自律計劃。內向的人,普遍不愛說話,那就制定一個,不在大庭廣眾進行的自律計劃。比如你練吉他,本來就剛開始,學習完理論知識,就自己一個人靜下心來,練練爬格子,以及和絃轉換。外向的人,普遍喜歡熱鬧。就制定一個,在大眾環境提升自己的自律計劃。比如,練吉他,你覺得一個人練著太無聊,那就和幾個小夥伴一起,扎堆學習、練習。

3. 思維、精力活躍度。根據自身頭腦,或者身體狀態的活躍時間段,制定計劃。有的人,晚上的思維特別活躍,那就在晚上,制定一個創造性工作的自律計劃。有的人,傍晚的時候,精力十分充沛,那就跑跑步,健健身,保持身體健康狀態。

4. 變換場景。每個人對眼前的環境,頭腦形成的映像,是不一樣的。那就制定一個代入感強的自律計劃。有的人寫作,晚上躺在床上,還沒睡著的時候,會有很多想法,很多靈感,那就起來記錄下來。有的人寫作,在家裡半天,寫不出來一句話,只有到外面熱鬧的地方,或者一個環境優雅舒適的地方,才會文思泉湧。

自律,是一個人格化的東西

三、自律在路上

我也在寫作中,不斷跟自己對話,根據自己的特點,制定自律計劃。我為什麼會執著於“自律”二字,因為寫著寫著,開始知道了內心的渴望。雖然我很窮,但也想很驕傲地告訴自己“窮得只剩自律了”。

自律,具有一定的孤獨性,一定的持續性。沒有人,一開始就能很成功地,把自律感訓練出來。所以,允許偶爾失敗,給自己一定耐心。

自律,是一個人格化的東西,就請允許差異性,別太過刻意,去模仿別人的自律計劃,好好分析自己,制定適合自己的科學健康、正能量的自律計劃。這一點非常重要。

自律,雖然短時間給不了你什麼,但請你我都要相信,只要我們一直在路上,我們的內心渴望,我們的夢想。終有一天,時間總會給到我們的。讓我們自律成圈,自律成風,一起努力。

自律,是一個人格化的東西

(備註:圖片素材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