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江西人,大家對江西的印象怎麼樣?

大哥71194989882


江西人存在感低,可能是你們對我們大江西一無所知。前天微博上我們大江西在年前衝了一次熱度,標題為:“你可能對江西一無所知”,話題量一億多,老表們這是什麼概念啊,我大江西終於能夠擁有姓名了。

小編在外地讀書的時候,介紹自己是南昌的,同學一臉的黑人問號???南昌在哪裡?我就說是江西南昌啊,還是說不知道,我。。。

八一起義沒有聽說過,景德鎮(全國的瓷都)也沒有聽說過,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滕王閣也沒有聽說過?好吧,你還真的是孤陋寡聞啊。

可是細細一想,江西的存在感太低了,湖南、湖北、上海、廣東、安徽包圍著我們這個省份,何時才有出頭之日啊,為我大江西鳴不平啊。

江西的美食那是非常之多的啊,南昌的拌粉瓦罐湯,特有的菜藜蒿炒臘肉(冬季才有的吃,都說是鄱陽湖裡的幾根子草,是南昌寧的寶)還有白糖糕、辣椒餅等等,江西的美食真的是數不勝數的好吧、


愛在南昌


我是江西贛州的,畢業後一直在廣東呆,在外面也接觸過很多江西的,哪兒的都有,一開始從業跟的師傅是萍鄉的人很好,脾氣溫和,大家都服他,有時候加班晚了他會自費買夜宵給我們吃,廠裡八十號人,除去辦公室的時常性加班的都有三十多人到五十多人,雖然偶爾買給我們吃,但是也要人家肚量大才做得到,所以只要他安排的工作大家都會好好的做,學會了做事,學會了做人。讀書的時候在南昌,很多同學是南昌的,南昌人大部分也挺好的,不是大家口中說的那麼差。說說我們贛州人,贛州人真的很樸實,唸書時坐火車經常半夜到贛州火車站,那裡吃東西很便宜住也是,很熱情,而且說老家話,不管是南康的,興國的于都的贛縣的會昌瑞金龍南信豐的,總是給我那麼熱情舒服的感覺,說真的只要在外面碰見了贛州人總是有股子莫名的親切,贛州人樸實無華每次回家到了粵贛收費站我心裡就踏實了,謝謝您,大贛州,我的母親,生我養我的地方


呆呆鵝17


我十七八年前在江西南昌上了三年學,這麼多年過去了,再也沒回去過,所以要我現在評論沒有什麼發言權,只能憑回憶說一下記憶中的江西和江西人。

當時江西的省會城市南昌不怎麼繁華,留給我最大的印象就是公交車真的好擠,當時南昌也沒什麼好的旅遊景點,當時去的最多就是去沃爾瑪超市,洪城電腦廣場,現在也不知道怎麼樣了,滕王閣是去了好多次,每次都在那坐車,真沒發現有什麼特別之處。當然現在肯定都大變樣了。實習是去的宜春什麼廠忘了,生產石油鑽頭的,實習期間整天圍著師傅轉,一天也沒閒著出去去市裡玩,聽說宜春和南昌差不多,是當時媲美省會的存在,還有九江。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江西肯定很漂亮很繁華了,有山有水的地方差不了。

江西人挺好的,也很熱情好客,給我的印象大多數的江西人都很精明,當然也可能是我太傻,現在還有好多江西同學在聯繫著。


洪波852


我是浙江人,在回答此類的問題時候,我們應該拒絕地域黑。很多人在沒有了解當地人的時候,就開始噴什麼素質差,人品不好,總有不少的人懷著地域歧視的味道了。但我相信大部分人還是會正確的去看問題。

每個省都有素質高低之分,只是可能受到大環境的影響,使得這兩個群體的比例不一樣罷了,也或者是你的運氣不好,正好被你碰到了。

下面我來分享下我對江西的印象

1.相對落後,在國內沒有存在感

由於種種原因,還有江西很長時間都是把重點放在農業,使得這裡整體確實經濟不算太好,在國內的存在感也很少,就連省會南昌也是,算是中部和東部存在感最少的省會城市之一。

2.讀書很不錯,自古以來江西就非常盛行讀書,在現在你還可以看到不少的書院,比如白鹿洞書院,鵝湖書院。尤其是在明朝,江西為官人數之眾在全國是位居前茅。

3.好吃的特別多:江西大部分地方去都喜歡吃辣,所以也讓這裡的美食多了一份特色。而這裡的小吃也是非常多的,比如南昌瓦罐湯,江西炒粉,黃元米果,酸棗糕,拌粉,炒田螺,酸菜,炒臘肉等等。

4.山多景美:去過江西不少地方,給我的感覺就是山特別美,比較有名氣的有龍虎山,廬山,三清山,井岡山,另外武功山,明月山都不錯。

我大概的印象就這些,當然江西還有更多值得分享的地方,你對於江西的印象如何?


小馬說旅行


現在說到江西人,肯定是想到“老表”;說到江西,可能就是發展比較緩慢,基礎比較薄弱的地方……。

其實,江西是一個神奇而又美麗的地方。曾幾何時,她在中華大地上是多麼的風光無限。當年本人應約創作有關江西的紀錄片,曾對江西非常著迷,寫下了:“1、天籟漢歌;2、靈動山水;3、俊採星馳;4、義薄雲天;5、何處仙家”五集紀錄片。從江西的文化之源、山水之美、人才之多、文章節義和天人合一,作了多方面的探究,感觸頗深。限於篇幅,這裡主要說一下對江西人才的印象。

江西之謂,唐宋時便已得名,又稱“江右”,東鄰閩浙,南連廣東,西界湖南,北接鄂皖。到了南宋,江西則是江南地區東西交通的要衝,是經濟文化流動匯聚之區。“吳頭楚尾,粵戶閩庭”的地理區位和北人南遷的歷史條件,使其在宋、元、明代經濟興旺富庶,文化繁榮昌盛。特別是江西人的好學、苦學、勤學,曾領一時之風氣,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1、讀書成風,人才輩出。由隋至清,歷代全國進士計98689人,江西進士10506人,佔10.7%。全國狀元724人,江西狀元41人,佔5.6%。江西另有武狀元6人。進士最多的縣是吉安縣,有500餘名,擁有400名進士以上的縣有南昌、吉水、豐城、安福、婺源等縣。這些縣在全國一直都是享有盛名的文化縣。

2、開基立派,影響深遠。《全宋詞》收入江西詞家174人,佔全書作者的12%。在眾多的作家中,開基立派的有:以陶淵明為代表的田園詩派和隱逸詩派,以晏殊、歐陽修為代表的江西詞派,由歐陽修、王安石奠基的主張以理入詩的宋詩派;由黃庭堅開創的倡導言必的據的江西詩派,由楊萬里首創的致力清新自然的誠齋詩體,由文天祥、劉辰翁等興起的愛國詩體,由湯顯祖開創的以情代道的臨川劇派,由楊士奇等興起的整潔端正的館閣書體,由陳三立等興起的不推崇盛唐詩而模仿江西詩派的同光體等。

3、理學史學,學者成林。理學兩大派的開創者朱熹、陸九淵,都是江西人。宋、元、明三代,追隨他們的學者很多,形成理學的強大陣營。其次是史學家多,在《二十四史》中,江西人歐陽修主修《新唐書》和《新五代史》,揭傒斯、歐陽玄主修《宋史》、《遼史》、《金史》,江西人共主修五史。大型史學著作《三通》,即唐朝杜佑的《通典》、宋朝鄭樵的《通志》、元朝江西樂平人馬端臨的《文南通考》,《三通》的三位作者,江西佔了一位。

4、仕宦成群,地位崇高。唐、宋、元、明、清五朝,江西共有進士10495名,佔全國的10.99%;有狀元41名。自漢代以來,江西有800餘人列傳,有90人任宰相。《明史。儒林傳》共著錄115人,其中江西35人,居第一。如歐陽修、王安石、朱熹、文天祥這些傑出人物;如東晉大臣陶侃、南朝齊國重臣拜右將軍胡諧之、隋農民起義軍領袖林士弘、江南第一宰相鍾紹京等等。

5、文獻之邦,著述成山。廬山白鹿洞書院為“海內第一書院”,鉛山鵝湖書院、玉山懷玉書院、吉州白鷺書院等亦名播海內。江西有古籍1萬餘部,有許多著名的文集、專集、全集傳世。據《四庫全書》記載,吉安、豐城、泰和、安福、臨川等縣,均有文集一二千部之多。《四庫全書總目》實際著錄江西吉安人著述381種6168卷,其中收錄133種3399卷,存目248種2769卷。

這就是說到江西人,以及對江西的總體印象。

(2018.11.7。北京)


朱錫北


江西省相比其它省份是不怎麼起眼的。但是江西的發展速度不容小覷。我講從以下一個方面來闡述吧。

吃方面:

江西有名的特色美食有粉,就是以各種粉為原材料做成的湯粉,拌粉,炒粉。其中南昌拌粉是代表。

除了粉,南昌的瓦罐湯也是值得嘗試的。在南昌待過的朋友應該吃過,這個可以當做早餐,早餐喝個瓦罐湯還是不錯的享受。

再者,江西的筍乾也是非常有名的特產。因為江西獨特的地形,所以筍是非常多的。還有好多美食,說不來。

住方面:

以南昌為例,雖然南昌是省會城市,房子還是很多的。很多高樓大廈小區,都看不到很多人。要說房價的話肯定是在上漲的,幾乎全國房價都在漲,瞭解過得朋友應該都知道。

要是旅遊需要住宿,中等的酒店價格也是挺合理的。

旅遊方面:

江西主要是以紅色旅遊為主,紅色旅遊代表有井岡山,瑞金等等。山清水秀的地方少不了江西。的確,江西有名的廬山,井岡山,武功山,龍虎山,明月山,三清山,武功山,大覺山等各有各的特色。

其中廬山風景名勝區也是走向世界的,每年都有很外國朋友來到廬山參觀遊覽。

要是去廬山的朋友一定要注意了,廬山是一個避暑勝地。氣溫是相對較低的,夏天去都需要帶長袖外套,冬天的溫度就更別說了。

教育方面:

雖然江西經濟發展在全國排名倒數,但是在教育方面可沒有忽視。

其中撫州的臨川一中和臨川二中是學霸聚集地,這兩個高中的學生非常厲害。不止是聚集了江西各個地級市的學生,還有很多外省的學生也在這裡讀書。

去年有幸去了一趟臨川二中,雖然學校教育設備比較艱辛,成績卻非常好。

湯顯祖的故鄉就是臨川,湯顯祖這我就不必過多介紹了吧。

交通方面:

像北上廣這些地方地鐵是常見的交通工具,但是江西的地鐵才慢慢發展起來,目前只有南昌開通了2條地鐵線路。相信日後地鐵線路會越來越多的,只是時間問題。

在江西南昌有一個飛機場“昌北”,這個位置非常偏。兩個火車站:南昌火車站和南昌西站。南昌西站就是動車和高鐵站了。

南昌火車站治安較差,初次來到南昌火車站的朋友注意了(尤其女孩子),不要理會陌生人。要注意自己的財產和人生安全。

印象中的江西人:

江西朋友還是非常熱情好客的。江西人有個稱呼叫:江西老表

這個江西朋友一看就懂的。

還沒去過江西的朋友,有空可以去看看。除了欣賞風景,瞭解紅色歷史文化還可以感受景德鎮的瓷器文化。


懿晗旅行記


我是江西省贛州人。

說到江西,首先想到的是江西老表。

江西人自己也喜歡稱呼自己為江西老表。外省人也喜歡這樣稱呼。

其次,江西省應該是被遺忘的省。平時的新聞,除了一些地方新聞報道,基本沒有大平臺報道江西。

提到江西,就會聯想到貧窮。在廣東,浙江,福建打工的江西人有很多。與江西省相鄰的省份都發展得更好。

雖然被遺忘,作為江西人,生活挺幸福的。生活壓力不會太大,生活節奏也沒有大城市快,但環境相對更好。比如江西贛州,市裡的大樹有很多。

希望以後的江西更發達,環境更美好,不再被遺忘。


鈉鎂鋁老師


1.江西全省關鍵是經濟太落後。2.教育事業發展緩慢,整體平均文化水平偏低。3.全省70%以上地方屬於丘陵地帶,地理位置限制了農業規模規範化發展,60%以上的地方缺乏水資源。4.地理位置環境促使了地方人才缺乏了選擇優勢,地方政府政策惠及發展工業農業缺乏政府部門支柱。5.各地方基層政府對工業和農業發展沒有系統化的規劃和執行實施辦法。6.沒有相應支持工業和農業發展配套發展的人才和教育培養大學。7.目前為止改善的環境生活完全是靠基層老百姓勤勞的雙手打工養家餬口。8.沒有專一有科學現代化知識人才系統化的到基層培養和帶領農民發展。9.國家教育民生工業尤其是對地方教育文化事業發展培養及支持不夠大也不夠全面發展。10.地方各政府在民生,農業,工業,社會教育,人才培訓宏觀計劃不明確,發展方向目標不明確,這是目前江西省滯後的致命原因。11.江西省目前在全國人民面前影響就是江西老表缺少文化,貧窮落後,江西人比較老實。12.日常生活中江西人情商和知識文化氛圍與氣息不強。13.江西人普遍性因為文化偏低沒有政府政策優勢和環境優勢發展,只能靠自己雙手打工做事踏踏實實幹事情,領導型策劃型人才比較少,這是目前全江西存在的突出現狀。


aiyiLiang艾怡良


有的江西網友朋友提到江西抱怨似乎被遺忘,提到江西明天(8月1日)如果誰沒有想起江西,證明近代,現代史一塌糊塗,九十一年前的今天夜裡,周恩來,朱德,賀龍,劉伯承,葉挺他們一定是徹夜未眠。

八一南昌城頭的第一槍,讓國人永遠的記住了南昌,記住了江西。江西那片土地是中國工農紅軍的搖籃,讓一代代孩子們從書本上開始嚮往和敬畏。

江西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面積是三個浙江省大小,面積雖大,但比起城鄉富裕程度還是浙江沿海先天條件優越,咱們不比銀子多少,呵呵,那些未必過於俗氣,還是看看咱們江西亮眼的地方吧。

瑞金,紅軍兩萬五千裡出發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個大名足矣讓你熱血沸騰吧!

廬山,常年雲霧繚繞,仙境一般,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15-17度。建國初期很多重要會議開在那裡。

景德鎮,世界瓷都怎麼樣?可不是中國瓷都啊,另外聽說中國直升飛機都是那裡誕生的。

油菜花你一定看過吧,你一定沒有看過古鎮古村落簇擁在一片油菜花海震撼人心的景觀,那麼你明年春天就到江西婺源感受去吧。

總之江西省是個美麗富饒的好地方,一時半會也說不完道不盡的,現在那裡人們正用他們勤勞的雙手,在近年來國家大力度各項政策的支持下一步一步的實現偉大的中國夢!


大漠初


我是湖北人,也算是江西人,因為祖先從江西移居湖北。

江西和我們鄰省相對比較瞭解,有人說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但是還有人說十個湖北佬,抵不上一個江西老表,這裡面信息量很大。

父親是藥農,六十年代常去江西修水一帶採藥,他告訴我江西人很純樸,每年秋季去那採藥兩個多月,都是當地老表提供了很多無償幫助,住房不要錢,提供柴火和蔬菜也分文不取,我聽了很感動,好像當年毛委員上井崗山鬧革命一樣,多好的江西人。

後來我工作了,從事供銷工作和江西人打過幾次交道,他給我印象是格局差一點,有點喜歡佔點小便宜,結果吃了大虧,因為幾次結果都是這樣。

我認識的朋友在武漢工作的江西人,江岸的老徐真不錯,好人,所以對那的人不能一概而論。

50年代饑荒時江西人為了全國貢獻最大,不能吃了飯忘記了他們的好。

江西地理環境也算不錯,但是這麼多年沒有發展起來,估計觀念還是有一點問題,大局觀可能差了那麼一點點。

改變觀念,引鳳築巢,千萬不能鳳引進了巢沒了。

最近搶棺事件對江西也算一個負面新聞,凡事不能急。

我只希望鄰省,老表一天更比一天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