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學好中醫需要看哪些書?

流年188498739


想學好中醫首先看你是自學還是師傅傳授。是想學醫理還是藥理,或者想成為一名中醫!

想成為一名中醫很難,如果是20歲以下開始學,會成為一名很厲害的中醫。如果超過30歲,就不要太較真,明白醫理就好了。

超過30歲,錯過了讀書的黃金年齡,光《湯頭歌》就背誦不下來,還有辨識中藥,中醫基礎,醫案。學三年,看三年,學學看看又三年。

如果自學,先了解黃帝內經,同時背誦《湯頭歌》,如果實在背不下來,稍微鑽研一下也好。其次看中醫基礎,默寫湯頭歌,如果不懂湯頭,則不能開方。中醫分為傷寒派、溫病派,剛開始自學不用管什麼派系,其實不管傷寒還是溫病,一般中醫在開方的時候都會全面照顧到的。許多東西需要悟性的。因為自學,沒有老師教,也沒有辨識中藥的環境,更沒有臨床的環境。


常見脈象有27種,另外還有十絕,無外乎八綱辯證。陰陽表裡虛實寒熱,如果自學揣摩醫理,三年可以辨清浮脈就很了不起了,現代人多呈現亞健康,去醫院檢查多數也檢查不出來,其實就是表症。只是因為個體差異,有人明顯有人不明顯,但脈象會有提示。望聞問切,望排第一。可是望診,又有幾人可以真正明白......


歷盡紅塵體悟人生


悟性,智商,毅力,興趣很多因素決定了是否能學會。

我學了已經好幾個月了,望聞問切都會一些了,心臟病,高血壓,腎虛陽痿,肩周炎,頸椎病,脾胃虛寒之類的通過舌診脈診都診出過,也治療過高血壓,脾胃虛寒,鼻甲肥大。

我個人感覺中醫雖然博大精深,只要有毅力肯動腦子學習總結,進步會很明顯。 也很有趣。

入門的話推薦你看中醫四小經典,醫學衷中參西錄。


瀚倫Leon趙


有人說中醫博大精深!其實只是針對現在人的思維模式受到西方思維模式的影響而說的!本身中醫並不是太深奧到一般人都理解不了!如果放棄我們自己已經刻劃於心的外來知見(佛家叫做所知障),使自己的心保持空淨。這樣以一顆乾乾淨淨的心來學習中醫就比較容契入了!因為此時心中無有一物與你所欲學的相相排斥!猶如古人云,素之易染,甘之易和是也。好比一匹布,本無雜色,那麼染紅即紅,染綠即綠!但如果是花布,則染成其它純色就不行了!學中醫或學別的力至學宗教都不能雜進,應純一而學,精而進之!

學中醫契入之後,方可再說博大精深!應病與藥,隨心所欲而不逾矩!至此可稱良醫了!至於應該先學哪些典籍,當問行家!我乃搬磚之門外漢!不敢妄言了!🙏🙏🙏



華夏文明的帶刀護衛


在頭條裡找吧,書也就那十來本,藥也就100種,名中醫常開藥也就40種,湯頭也就幾十種,就能解決大部分人的病。想學不用想的那麼難。不要聽別人說難,先學個小學,慢慢來,解決自身問題是關健。先自己給自己當醫生,學起來。


旭日


買一本名老中醫之路,跟隨他們的腳步去努力吧!學習永遠不會晚


十味先生


如果你只想當一名中醫下工,《中醫基礎》、《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四大基礎再加上背背《中醫三字經》,《湯頭歌訣》就夠用了,如果你想當一名中工,那麼還要熟讀四大經典,包括《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學》,學習四大經典的時候還要看好多相關注解的書,如果你要成為一個上工,那學的東西就多了,天文、地裡、哲學等等多了去了,學無止境,古代中醫上工多集山、醫、命、象、卦為一體,只要能為中醫治病服務的都要學。


醫生藥師營養師


學會口若懸河、詭辯等等技能,就可以出師了。


科技創客243294038


我的醫書太多啦,筆花醫鏡,醫宗金鑑,傷寒論,醫部全錄,針灸大成,等千本醫書,出身中醫世家,,。今遭犬欺,妓女也欺,醫官禽獸狗雜種迫害中國中醫。別學中醫啦。醫學界出現了大漢奸


手機用戶61303925308


中醫是從天地運行規律中“由道而術”發展出來了,所以學習中醫首先要學伏羲易,“不知易不足以學醫”就是這個道理。

再看《黃帝內經》,就知道為什麼春天(東方、木)上應歲星之類的。再要理解《黃帝內經》通篇都在講天的氣、地的氣、人的氣,要理解氣的概念。明白中醫是以氣為基礎的陰陽五行的診斷和治療學。這樣基礎理論有了。有興趣的可以學習五運六氣。

再看《難經》,《難經》是扁鵲所著,扁鵲和張仲景等都是雙手摸脈,每隻手分寸關尺三個部位。摸脈,從而診斷出陰陽五行的太過與不及,這時就比一般醫生強了。以後再逐漸摸更細緻的脈。

同時學習《靈樞》,琢磨穴位的五行屬性和針灸技術,就可以按照脈的陰陽五行問題來進行補或瀉,講陰陽調和,如果調和了,脈象會馬上就變正常,如果不正常,繼續調。

再學習藥,《神農本草》和《傷寒論》,還是以陰陽五行的角度給每個藥分屬性,再以陰陽五行的角度研究《傷寒論》的配伍思想。

最後,最重要的是,要有醫德,要有正氣。


中醫小小白


看胡希恕老師的經方理論與實踐,想學醫不看經方,就很難開出好方。在就是必須研究藥性,不懂藥性不會加減用藥。最起碼也得先了解一百多味常用藥性,特別是經方里常用的,比如桂枝,白芍,當歸,甘草,大黃,石膏,附子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